回覆列表
  • 1 # 蝶遇竹jige

    用家務給孩子談錢最錯誤的,她提前知道錢的重要性。會改變孩子的心裡,錢是人的交通工具,會變成錢的奴隸,沒有人生的自申權更沒有靈魂權,一切就成了是錢的奴隸。我們要從熱愛勞動開始,讓孩子有個自由靈魂,變成快樂中就能的到,多麼快樂的事。用錢談家務他提早知道他是錢的奴隸,心靈壓鬱是多麼可悲的媽媽。

  • 2 # 檸檬愛游泳

    對於錢這件事,很多人都不太重視與孩子的溝通,可能很多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我這一代的人對錢的概念幾乎都靠道聽途說和自己經驗一點點積累,父母頂多是在沒有明確說明、也並不定期的情況下給一點零用錢,可能還會給個儲錢罐;再好一點也就是告訴我們可以做家務換零用錢。然而科學研究證明這個方法其實並不怎麼行得通。回想起來,父母們可能一方面不重視,另一方面也是羞於跟孩子談起跟錢有關的事情。但其實談談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僅為了瞭解、學習理財,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孩子消費觀、職業觀,甚至也包括遵守規則、規劃生活以及衡量付出和回報,等等。 但關於錢的一切又很複雜,很多事情是孩子在ta這個年齡段沒必要知道的,在幫孩子認知金錢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幾個禁區。以下這幾條關於錢的禁忌,節選自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貝思·卡布林的一本書《讓孩子成為理財天才(即使你是理財小白)》(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你的收入一般來說,建議父母別把自己的具體收入告訴孩子,但孩子真的問起這件事,我們也沒必要遮遮掩掩,可以告訴ta們一個範圍。比如在我們國家,中等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6.5w-39w之間,不同省市地區有自己的劃分,按實際來,然後以此為參照,告訴孩子你們家收入是什麼水平。不管經濟條件好壞,孩子如果關心這個問題,那麼想把ta完全矇在鼓裡,並不是什麼明智的應對方法,而清楚這一現實,對孩子消費觀的建立還是很有幫助的。爸爸媽媽誰掙得多大多數家庭都是父母兩人都賺錢養家的狀態,如果是這樣,就要避免讓孩子知道父母兩人誰賺得更多。因為用錢數的多少量化父母的收入情況,會讓孩子(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覺得父母中某一方做出了更大的貢獻,甚至誤以為這個家庭是隻有一個人支撐著的。當然,隨著孩子長大,他們自然會慢慢理解,某些職業就是比另外一些職業要賺錢更多一些。另外一種情況是,家庭中有全職爸爸或者全職媽媽,那麼就非常有必要讓孩子瞭解:全職父母也是一種工作,並且價值並不比其他工作要低。總的來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團隊,每個人各司其職,錢並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你攢了多少錢孩子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家裡明明有一大筆錢存款但卻不能買買買,所以不管你有幾萬、幾十萬、幾百萬還是更多,都沒有必要跟他說。一旦讓孩子知道家裡有很多錢,其後果可能會超出你的想象……我想起了曾經那個玩手遊花光了父母存款的小男孩。孩子可能對10塊、100塊還能夠建立起一些概念,但對存在銀行成千上萬的一大筆“虛擬”的錢真的沒什麼概念,也很難意識到這筆錢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欠你錢的人貝思·卡布林認為錢通常是導致家庭關係失衡的禍根。既然如此,不把孩子捲進來就是最明智的選擇。例如某位親戚向你借了一千塊錢,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按時還你。這種事雖然讓人惱火,卻又只能在家裡發牢騷。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孩子面前發牢騷會使孩子對這位借錢的親戚產生牴觸情緒。就算之後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它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影響也很難消除。所以還是不要說的好。保姆的工資如果家裡給孩子請了保姆,那麼你們之間的交易最好對孩子保密。照顧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明碼標價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佔了上風,將保姆和孩子置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禮物的價格孩子對禮物的感知是很片面的。對ta們來說,禮物只代表著贈送和接受的驚喜感,ta們不會考慮禮物的價格。這反倒是好事情。因為禮物的價值跟價格並沒有必然的聯絡,那些珍貴的禮物大多都是免費的:與父母一同度過的家庭時光、來自朋友的溫暖陪伴……送給孩子禮物時不去提起價格,並引導孩子去明白禮物的真正價值所在,才是妥善的做法。你正在為他的必要花銷發愁對於一般的普通家庭來說,孩子上學、報課外班或參加活動背後的昂貴開銷,可能會成為父母壓力與焦慮的來源。不過這些事情並不在孩子的考慮範圍內,ta們不會每一次都珍惜這些機會、在乎你的付出。但千萬不要為了強調你的付出而跟孩子討論過於悲觀消極的內容,“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你上**班花錢這麼多還不珍惜……”這種話最好儘量避免和孩子談起。家長情緒失控和語無倫次會引起孩子誤解,導致ta們認為上學、學興趣班對家庭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而父母並不願意背這個包袱。如果你真的認為送孩子上學或是參加某些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讓孩子知道錢不是問題。其實,孩子對錢的認識從3歲起就可以開始漸漸引導接觸了。不過最聰明的辦法不是直接從錢開始,而是從一些看似跟錢沒關係的側面入手。棉花糖實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舍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他讓一群學齡前兒童獨自坐在房間裡,房間裡除了一張小桌子之外,什麼也沒有。桌上放了兩隻棉花糖,還有一隻小鈴鐺。研究者告訴小朋友,他不得不離開一會。如果她能耐心等他回來,她就可以得到兩隻棉花糖。如果等不了那麼久,她可以隨時搖鈴吃一隻棉花糖,但也僅此而已。然後研究者關上門走出去,讓小朋友獨自面對禁忌的棉花糖。“棉花糖實驗”是發展心理學中非常經典的實驗。3歲的孩子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借鑑這個實驗的方法,著意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意識,讓孩子明白有時候耐心等待可以帶來更大的回報,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不顧一切。 到了4歲,計數、簡單的算數孩子應該已經掌握了。所以,父母可以幫ta把這些簡單的數學概念跟金錢聯絡起來。比如給孩子一把硬幣來計數和計算總共的錢數,同時瞭解不同硬幣的幣值和名稱。難度可以循序漸進。關於零用錢,一般建議最晚6歲就要開始定期(一般是每週)給孩子了。具體金額父母根據家庭情況來決定。不過,不要把零用錢跟家務等事情掛鉤,因為零用錢的目的僅僅是教孩子學著怎麼理財,而不是給孩子本應盡到的義務(做家務)獎勵。6歲左右,也是引導孩子理解工作與賺錢的好時機。很多孩子並不明白錢是怎麼來的,以及為什麼爸媽每天要出門工作。如果有條件,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參觀,生活中隨時隨地也都可以給孩子介紹不同的職業:警察、消防員、餐廳服務員、大廚……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理解工作與賺錢的關係,還能夠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職業觀:工作不僅僅為賺錢,還可以幫助他人,實現自己的價值。跟孩子談一談金錢這件事其實也是門技術,這並不是一件非常俗的事情,而是人生的一部分。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3 # 精武英雄陳真

    1我們在伴隨孩子成長時,千萬不要忘記了,孩子是有思想、有能量的生命個體,既然孩子一天一天的在成長,在長大,那麼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採用的方法,也要有發展、有提高,才能應對孩子隨之而來的問題。

      2物質獎勵的方法是可取的,不然行為主義的心理理論不會成為心理學的四大理論基石。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用物質來獎勵,表達的是我們對孩子某個行為的肯定、接納和鼓勵;表達出我們對孩子這個行為的期望,即:你要繼續這樣哦!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孩子對這一方式的接納,父母要有讓這種方式逐漸淡化或者拔高的能力。因為,孩子要開始從外在行為往內在模式發展了。

      3所以,父母在尊重他凡事都想用錢來計算的欲求的同時,還要將孩子往更寬廣的方向引導。

    6

      和孩子一起進行一場算數遊戲,孩子每天想用錢做的事情列出個單子看是多少錢,媽媽也可以在旁邊列上自己為孩子做事的清單,也標註上值多少錢,讓孩子透過比較,情感上得到昇華,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也可以因為愛、因為責任、因為信任、因為開心去做,金錢不是做事的唯一動機。

    7

      這些只是我的提醒,具體的方式還需要父母在對自己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找到一種不露痕跡的、適合他的好方法。

  • 4 # 小慧梨

    記得騰訊綜藝節目《創造101女孩》裡,有個獎勵設計,特別具有教育意義。

    101個女孩子在Pk,爭取進入女團的有限名額,考核內容有舞蹈,唱歌和創作。在錄製過程中,節目組偷偷設計了「最佳勤奮獎」,就是透過攝像頭,公平公正記錄在舞蹈室練舞時長最長的人,給與機會獎勵。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在告訴大眾:最優秀的人也還在拼命努力;對自己不滿意的人,正在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更是讓天賦發揮更極致的基礎條件,珍惜上天給的天賦,好好利用它。

    這個跟這個問題有什麼關聯呢?還真有可取借鑑的地方!

    不要刻意用家務樹立孩子的金錢觀,要不經意的用獎勵的方式,告訴孩子:哦,原來這樣子做,我是對的。孩子就會在成就感的推動下,有意識去繼續做類似的事。

    金錢觀是一定要從小樹立和培養的。窮人和中產階級從來沒有財商教育的觀念,而富人從孩子的童年就開始教育了。

    他們教育孩子:要想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需要靠努力、靠創造、靠價值去交換。而不是餡餅從天而降,等待不勞而獲。

    當孩子做家務,父母可以用金錢獎勵孩子。但要注意獎勵的引導詞。可以跟孩子說:寶貝,看到你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那麼整齊,掃地拖地把家變得乾淨,媽媽看到好開心,我們的寶貝長大了。看到你在學習承擔責任,為家裡付出,媽媽要獎勵你一個紅包,為你的責任心點贊。

    這樣,孩子會意外的高興。會思考:原來這叫做承擔責任,這叫做付出。責任和付出是值得獎勵的,我要繼續努力。

    當孩子不小心做錯事,比如打碎了啥重要東西,撒謊了。在教育完後,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也可以在批評完之後來個獎勵。告訴孩子:寶貝,媽媽知道你撒謊是為了怕媽媽責怪你,但媽媽看到你最後還是主動承認了錯誤,媽媽看來,犯錯不丟臉,主動承認錯誤反而是件勇敢的事。媽媽要為你的勇敢鼓掌!這裡看情況,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也可以給孩子金錢獎勵,強調獎勵來自於勇敢的承擔責任,獎勵來自於好的精神和品質。

    我主張金錢的獎勵標準放在家長的心裡,不要明確的跟孩子說,以防讓孩子產生一種心態:這個洗碗拖地有錢獎,我就做;那個沒錢,我不做。今天心情好,缺錢多幹點;最近情緒不好,不做了,給再多錢也不幹。

    錯誤的金錢導引,反而種下了功利心,會讓父母欲哭無淚。明確告訴孩子,因為什麼而受到金錢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去領悟自己哪些行為是認可的,認可的會開心繼續的做。

  • 5 # 琴伴一生

    用家務跟孩子談金錢我認為沒什麼不對。

    一個具有良好秩序的社會,等價交換,按勞分配,勞動所得。是基本的原則。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勞動報酬很正常。孩子在家做了家務,家長用金錢作為鼓勵或者說是報酬沒有什麼不對。這只是個教育孩子的方法問題。

    這種做法好處有三:

    1教育孩子懂得,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只有透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換取報酬 滿足自己的需求。

    讓孩子知道不勞而獲,懶惰成性是不對的。要懂得勤勞是美德,勤勞持家,勤勞才能富有。

    2教育孩子懂得父母工作的勤苦,家庭的所有,都是父母透過勞動換來的。要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勞動,使孩子更加熱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加熱愛自己的家。

    3從小教育孩子養成愛勞動,愛整潔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獨立自理的良好性格: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打掃房間衛生,掃地、倒垃圾等等,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讓孩子去做。至於用金錢還是物質鼓勵的方法,家長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從作做家務學會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對孩子長大踏入社會,少一些煩惱 ,多一些自信,大有好處。

    透過金錢與孩子談做家務我持贊成態度。

    因為孩子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只有自己的勞動才能換取 自己應得的勞動所得。勞動是辛苦的也是快樂的,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是應該的,自豪的。理所當然的。

  • 6 # 豌豆老爹

    1、 讓孩子變得自私,以金錢為導向

    一旦孩子們習慣了用做家務來賺錢後,父母就會很難讓孩子免費為家裡幹活,孩子會下意識地在心裡形成條件反射——幹這活兒多少錢?

    有時,他們甚至會把這種習慣帶到校園和社會,義務勞動和助人為樂也成為奢談。

    有父母可能會說,我可以給孩子規定哪些家務是可以賺錢,哪些家務是義務的。但實際上操作起來連大人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區分,甚至會進入某些誤區。比如說,給爸媽洗襪子該給孩子算錢還是分內事?

    2、養成了有付出必須有回報的壞習慣

    做家務就得付錢,家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跟金錢被孩子劃上了等號,如果一旦如開頭那樣,某次不被執行,帶給孩子的將是失望和怠慢。

    這種壞習慣上升到精神層面會挫敗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讓孩子學習英語,孩子背了10個單詞,並且希望自己能讀懂某篇文章,當結果不理想時,孩子就會質疑是方法不對而不是反省自己是否夠努力。同時,相比起其他孩子,他們更容易放棄,追逐所謂的“捷徑”而不是踏實地慢慢積累。

    3、在金錢驅動下做家務的孩子猶如被打了“抗生素”

    這方法一開始有效,慢慢地作用開始減弱,最終變無藥可救。

    猶如一個成人領取工資,一開始覺得還不錯,到後來,慢慢地就會覺得工資跟自己的付出不匹配,不斷希望老闆能夠加薪。

    心理學上有個外在獎勵機制,任何物質刺激的效用都有漸漸減弱的特性。當孩子會跟大人討價還價,同樣的勞動,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金錢才能驅動他們行動,如果減少金錢的驅動甚至沒有,後果可想而知。

    這裡有一個智者對付熊孩子的故事。

    某天一個老年人被在院子前的孩子吵醒,他們每天都來,讓老人苦惱不已。後來,老人想了個妙招,給每個孩子發10美元,感謝他們給自己帶來了熱鬧,接下來,5元,1元,金錢在逐漸減少。於是,孩子們都憤怒了,“錢太少了,不幹了”。他們甩頭就走,從此沒再出現,老人也成功驅趕了吵鬧的孩子。

    在中國,讓孩子做家務賺錢是取義太片面

    “有償生活機制”最初來自猶太家庭,他們在鼓勵孩子做家務賺錢的同時,還會讓孩子到社群找幹活兒,不止如此,家庭也會對孩子提供的食物和照顧採取收費制。

    父母照顧孩子的義務消失了,家庭成為一個小交易市場,所有活動都跟金錢掛鉤,所以才得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到他們真正進入社會已經得心應手,所以世界上的很多富豪都來自猶太家庭。

    到這種“有償生活機制”進入到西方的家庭,孩子們手中的零花錢都是透過幫助家庭或鄰居等賺來的,父母一般不會額外提供零花錢,甚至孩子們用勞動獲取的金錢,還需要承擔家庭的部分支出,到稍大的孩子,他們還需要靠自己工作賺錢支付生活開銷。

    而這種理論到了中國家庭,中國父母只搬取了前半部分,讓孩子幹家務賺錢,後半部分直接忽略。

    為什麼呢?

    中國的老人首先會是主力反對,他們會忍不住給孩子塞錢,甚至還會跟父母抬槓——“你不養,我們養!”

    這如何實施下去?任何一種教育都需要體系的實施才能達到效果,斷章取義的教育把孩子活脫脫變成了“四不像”,這也是不少教育專家質疑這種教育方式不適合中國的家庭的原因。

    想讓孩子養成勞動的習慣,其實並不是太難

    孩子在2歲左右有個“勞動敏感期”,什麼事情都要插一腳,如果這階段父母足夠耐心讓孩子“幫倒忙”,那麼孩子的勞動就如呼吸空氣一樣輕而易舉。

    但如果你不幸錯過了,還是有機會的。鼓勵孩子幫忙的同時,大人和孩子一起動手,最後不要忘記送上真誠的鼓勵和稱讚,孩子漸漸地也能從勞動成果中獲取成就感,習慣就是這樣慢慢養成的。

    如果真想讓孩子得知金錢來之不易,建議還是讓孩子進入到社會中。

    較小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透過參加小區裡的售賣活動,較大的孩子可以到商店或公司做兼職等。

    最後還要引導孩子到市場上消費,比如讓孩子賺到的錢負責支付自己的零食、玩具,還可以鼓勵孩子獨立購物、嘗試獨自討價還價和付賬,讓孩子認識到金錢的意義和價值。

    如果孩子已經實施家務賺錢,該怎麼辦?

    家長可以考慮將金錢交易改為記分制,積累夠了多少分,就可以獎勵一次旅遊或購買某個玩具等,到漸漸地變成了更長遠的獎勵。

    不過,這樣的誘惑遠沒有孩子發自內心的愛勞動來得更有意義。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具有無限的空間和可能。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偶爾出現問題和異常狀況也是在所難免,這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可以讓您的孩子及時調整,更好的適應學習和生活。

  • 7 # 寶姐姐的教育小感

    用家務談金錢是一種管理孩子的方法,是教育的一種形式。

    現在我們也在向西方學習一些教育方法,就比如你說到的用家務談金錢,在這些年就非常流行。孩子掃一次地多少錢,擦一次桌子多少錢,洗一次碗多少錢……都明碼標價,這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提高了孩子勞動的積極性,也起到一定積極效果。但是這種方法只是一種教育的一種在外形式,並不能從根本上教育孩子,所以長期以往使用這種方法,反而會產生消極影響。

    教育應該激發孩子的原始本能,使勞動成為他自己的一種需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兒童內在有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或稱"內在潛力",即具有自我學習、使自我趨於完美的潛能。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生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現,並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所以教育應該是激發這種本能,使孩子產生內在需求,這樣才能產生持久深刻的效果。

    1.言傳身教

    2.培養孩子對這個家庭的責任感。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包攬了家庭的一切家務,然後又埋怨孩子不做家務。其實從一開始,你就沒有給孩子做家務的機會。如果家長一直包攬家務,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家務就是應該爸爸媽媽乾的”這種思想,自然對這個家庭沒有那種責任感,因為他從來沒有參與過。

    不妨讓孩子幹一切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掃地、洗碗、洗一切小衣服都是可以的。

    3.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激發內在本能。

    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某一階段會搶著幫你幹活,會說“媽媽,我來幫你摘菜吧”“媽媽,我去幫你買鹽吧”“媽媽,我自己洗襪子”,對,這個時候就是孩子自主意識的形成,他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渴望幫你做一些事。這時候是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時機,要選擇相信孩子,細心教導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孩子會從中得到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做事習慣,也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這時候千萬不能用“不用你做”“你不會做”這樣的話來搪塞孩子。

    4.合理得運用獎懲。

    我們可以用強化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行為,用給零花錢的方法就是一種強化的方法。但是強化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語言強化。當你下班孩子給你拿了一雙拖鞋,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的寶貝真乖,媽媽一進門就可以穿上拖鞋可真舒服”,相信孩子聽了這話也美滋滋,下一次他一定還會這樣做;當孩子買瓶醬油回來得時候,不妨這樣對孩子說:“寶貝,真能幹,媽媽現在正好需要你買的醬油”;當孩子把房間整理了一下,你不妨感嘆:“今天我們的房間真明亮”……相信這比零用錢還能提升孩子的積極性。

    用家務跟孩子談金錢的弊端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我想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如果各種家務都用金錢明碼標價,那麼一個家庭不是顯得冷冰冰嗎,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中間總隔著一道金錢的屏障。

    而且這只是一種外在的強化方式,並不能內化為孩子的真正需求,一旦金錢停止,有可能孩子就不會再做家務了。

    這種外在的強化只對低齡孩子的孩子有效果,基本對大齡孩子沒有效果。所以適用性並不廣泛。

    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孩子做家務的時候給予一些零花錢作為獎勵,但是不應該成為管理孩子的主要方式。因為只有真正的激發了孩子做家務的內在需求,這種影響才能持久和深刻!

  • 8 # 智囊團Mary

    非常高興能有幸回答這位家長的提問,

    用家務跟孩子談金錢到底對不對?

  • 9 # 豬哥品讀三國演義

    這種教育曾經風靡一時,在每一個社會中,都有一部分人採取這樣的教育方法;如今,在社會已經發展到了近乎完美的階段,教育孩子時,我們不可使用這樣的方法,更要儘量避免金錢教育,以物質誘導教育孩子。

    在這裡,我不再細談金錢對孩子的影響,麻煩你查閱相關文章。功利性教育很容易把孩子帶入一個歧途——培養出一個功利思想很強的孩子。

    讓孩子聘理家務,我們的確能讓孩子收穫許多,如:磨鍊毅力,放鬆大腦,鍛鍊身體等等。除了金錢以外,我們鼓勵孩子做家務,可以透過許多更佳的方法,如:從小家務到大家務,逐步開展;期間,與孩子多多溝通,言語鼓勵。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對自己有一個認可。他們會意識到自己也是家裡的一員,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時,我們要作孩子,讓他們做小大人,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來管理家庭(包括家務)。這一方法,曾被許多現代教育類書籍提及到。

    古代與近代都有許多勤理家務的榜樣。我們透過講這樣的故事,來薰陶孩子;既擴充套件了孩子的視野,又為他們做家務時提供一個精神支柱。

    長話短說:我們教育孩子做家務時,不應談錢;當遇到必須談錢的時候,那時要會使用金錢。

  • 10 # 小情緒生活

    霍啟剛發文說:現在隨便掃一掃就可以買東西,習慣了電子交易的孩子,真的懂得每一塊錢的意義嗎?

    所以用給他洗車的方式,讓孩子們換取零食和零花錢。

    用做家務的方式來給孩子錢,到底對不對?

    什麼時候開始談錢比較好?怎樣談錢是最合適的?

    為人父母,我們總在和孩子談人生,談理想,卻唯獨繞開了金錢這一項。

    但認識金錢,懂得金錢,善於花錢,才是孩子過好這一生的秘密武器。金錢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1.金錢這件事,小時候不懂,長大了也不會懂

    錢從哪來的?

    英國曾經對1000名3-8歲的孩子做過一項調查,65%的孩子堅持認為,錢是從爸爸媽媽口袋裡變來的,樹上長出來的......

    只有5%的孩子清楚地知道,錢是工作換來的。

    中國父母,更是“談錢色變”。

    我們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會讓孩子染上銅臭。

    所以有太多父母一邊迴避談錢,一邊責罵孩子不懂得珍惜金錢。

    羅伯特·清崎說:“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有人會替你教。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前一陣,讓雲南省的胡女士崩潰地發現, 9歲兒子在生病住院“打發時間”時,一筆筆地將住院費陸續給遊戲主播,總計15124元。

    在重金打賞主播的年齡分佈圖中顯示,小學生佔到52%,打賞金額從2770元到40萬不等。

    那個什麼也不缺,看似被愛圍繞著的孩子,早晚都會知道命運標出的殘酷價格。

    《窮爸爸富爸爸》中說,缺失金錢教育的孩子,長大後無可避免地會遇到4個問題:

    沒有節制地消費,缺少排序意識、欠缺投資意識、沒有危險意識。

    在這些孩子眼中,金錢只是一筆筆數字。

    他們既沒有珍惜金錢的品質,也沒有體諒父母的自覺,更沒有合理的金錢規劃。

    這是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這筆沉重數字背後的汗水和辛勞,也不告知他們金錢對一個家庭的作用和意義。

    於是,長大後的孩子,依然欠缺金錢的規劃與使用能力,就在反覆的信用卡透支與各種借貸中,將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塌糊塗。

    斯坦福大學博士斯蒂芬·吉根說:大自然很有耐心的,你所有不原意療愈的,都會傳遞給孩子。

    所有在金錢教育上投的懶,都會反噬在孩子身上。

    金錢教育,真的太必要了。

    02

    當孩子在談錢時,他們在談什麼?

    電影《衣櫃裡的冒險王》中,男孩阿賈問媽媽:我們家很窮,對吧?

    孩子對金錢的好奇,是隨著年齡與個頭一起增長的。

    朋友的女兒在參加完同學生日會後,回家大聲問他:

    “為什麼好朋友琪琪可以住在兩層樓的大房子裡,我們家卻沒有;為什麼她可以穿那麼貴的鞋子,我卻不能?”

    孩子們談起錢來,真是又穩又準又狠,句句戳中老父親老母親的命門。

    當孩子和我們談錢時,他們到底想談什麼?

    是指責還是委屈,是無奈還是憤恨?

    心理專家給出了答案:是好奇心。

    研究表明:4-6歲,孩子開始進入金錢敏感期,對金錢萌生了最初的看法;7-12歲,他們會進入財商確立期,金錢觀開始形成。

    當孩子和我們聊起金錢這件事時,代表他已經進入了金錢敏感期。

    此時,父母不必過度放大孩子責問、不滿的語氣,因為那只是孩子觀察生活的一次普通困惑。

    教育學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時家庭的重心一樣。

    孩子的承受力早就超過我們預期,迴避和忽略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

    當孩子對金錢的興趣噴薄而出時,就提示著我們,和孩子聊聊錢的時候到了。

    在如實告知和坦誠相談中,孩子就會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也會領悟到金錢的意義與作用。

    金錢不是教育的起點,卻是教育的必經路線

    當我們和孩子談錢時,做好這三點,孩子可以受益終生:

    第一,不撒謊不迴避,直面金錢

    美國作家羅恩·利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朋友帕克很苦惱,孩子們總是覺得他賺很多錢,卻不知道父母的難處與辛苦,也不曉得每一筆錢的具體去處。

    於是,發薪水後,帕克去了一趟銀行,以1美元為單位100美元為一捆,碼了好大一個袋子裝回家。

    毫無疑問,一捆捆錢出現在家裡餐桌上時,所有孩子的好奇與震撼不言而喻。

    帕克開始拿著一摞摞錢,細細講解捐贈費,保險費,然後是煤氣費,汽車開銷,日用品,每週外出就餐,足球隊與辯論隊巡迴賽費用......

    一筆筆錢算下來,孩子們的嘴越張越大。

    這次直觀的金錢教育,讓“隱形”的錢“現身”,效果遠甚於書本。

    孩子們瞭解了家裡的開銷用處,更直觀地知道了錢是有限的,需要珍惜。

    當孩子問到有關錢的問題時,不迴避,不撒謊,給他們誠實的答案。

    告訴孩子父母是怎樣透過工作賺取金錢的,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第二,零花錢不要和家務捆綁在一起

    回到上文中霍啟剛的困惑,幫爸爸洗車換零用錢的做法到底對不對?

    其實不止是霍啟剛,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疑慮。

    學者梁實秋說:“用金錢激勵孩子,未來他就可能會把一切關係都處理成金錢關係。”

    零用錢不應該成為教育道具,也無法支撐起教育的全部重量。

    閨蜜剛和兒子實施零花錢獎勵計劃時,欣喜地發現,兒子完成作業更快了,做家務也勤快了,還主動找活幹。

    就在她和老公喜滋滋地等待孩子更大進步時,事情開始不對勁了。

    讓兒子端碗筷,他問給多少錢,讓他寫作業,問給多少獎勵,甚至給生病的爸爸端杯水都要報酬。

    閨蜜懊惱地說,一切親密的關係都被覆上了錢的味道。

    是啊,當一切都以金錢為動力時,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樂趣與發自心底的熱愛。

    告訴孩子,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承擔的,不是賺取金錢的手段。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透明的儲蓄盒,協商好每週固定給多少零,減少不必要的購買需求。

    這樣既能讓孩子直觀地領會到金錢的增長,也可以讓孩子在耐心和等待中,學會消費與儲蓄。

    第三,區分“我想要”和“我需要”,學會理性消費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在10歲生日時,得到了20塊錢。

    他的第一次消費,因為買飲品等待的隊伍太長,他就把錢給了排在第一個的人,換來了第一個購買的位置;

    第二筆錢,他從朋友手裡購買了一個平時朋友怎麼也不肯借給他玩的球。

    父母靜靜地看著他完成這次花費,告訴男孩一個道理:

    如果多點耐心,就可以好好用那筆錢選擇更好的物品;如果不那麼衝動,可能會買更喜歡的玩具。

    給孩子一定的支配權,讓他自己體會選擇和取捨。

    在一筆筆消費中,培養他們正確理性的消費觀。

    而在取捨之間,學會了區分“我想要”和“我需要”的孩子,才可以在延遲滿足中得到成長與進步。

    有人說,死亡教育是在教育孩子怎樣看待失去,而金錢教育是讓他們學會如何擁有。

    你怎樣對待金錢,就怎樣對待人生。

    早點和孩子談錢吧。

    認真灌溉,細心疏導,讓他們在金錢往來中學會如何過好這一生。

    這,也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年包青天的主題曲叫什麼名字?片尾曲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