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Geer吉卟

    表達、記錄、無障礙,寫作就有了

    斯蒂芬·金就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作者,他在《寫作這回事》裡,講到了自己的一些寫作經驗,我覺得對於持續寫作的我來講是有幫助的。其實,即使不寫作,這些關於寫作的經驗,也會對你做其它事有所啟發,一起來看看。

    一、多讀多寫,不是說你多讀就能多寫,而是說,讀只是理解內容的一種方式,看似看懂了,但真讓你講,就會發現很難講清楚。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透過寫,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梳理,最後做到更深入的理解。

    二、寫自己熟悉的事,這裡熟悉的事不是指讓你寫什麼“情感日記”,而是指自己的工作,平時看的書和電影,以及成長心得等。

    三、有感而發這裡提到的寫作經驗,我們在其它地方基本上都看到過,這裡重新梳理,既是複習,也是再次加深理解。

    四、故事把握節奏,指的是大家都很忙,很多人是沒有耐心或者說有靜下心來閱讀,想要抓住這讀者,就要把握節奏。這還是在強調修改,這裡有個公式:第二稿篇幅=第一稿90%。

    安靜靜下心來寫作,這裡有寫作的氛圍和儀式感,還能遇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戰友,對於剛起步寫作的人。

    不管是誰的方法,我們都要結合自己來使用,也要意識到自己所處的階段,千萬不要死心眼的模仿,然後再怪方法不對什麼的。

    另外,還有明白一個事實,算是一個心理準備吧。就是,努力可以讓我們做到專業裡比較優秀的水平。但要成為高手,就要靠天賦和運氣。

  • 2 # 學者樂道

    我談一下我的寫作經驗: 沒有岩石的撞擊就沒有美麗的浪花,沒有辛勤的勞動就沒有豐碩的成果。總而言之,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誰都一樣。 就我而言,初中畢業後,當過木工,下過建築隊,後來又幹過家電維修,近幾年來又痴迷上了文學。說實在的,要想搞好文學,可不像吹泡皮,一用力就行了,它可真不是一件簡而易行的事。它更不像其它的體力勞動,只要有力氣就行。要想在文學上有所建樹只靠一時的衝動是遠遠不夠的,它得身心力行,持之以恆。但我知道,我是個學什麼都很專心很勤奮的“蛀蟲”,只要愛上了就不惜一切代價要把它學好鑽研透。我學家電維修時就是這樣,遇到不懂的問題想方設法去理解,遇到修不好的家電寧可一宿不睡覺。如今又喜歡上了文學,為了學好它,寧可不去幹別的活也要讀書。在讀名家名著時,遇上不懂得詞不認得字時,就查閱字典詞典,遇上不懂得句子時就認真地分析琢磨,直到懂時為止。記得我讀阿袁的中篇小說《鄭袖的梨園》時有很多字詞不懂,我邊讀邊查閱字詞典,可讀了一遍沒讀懂它的意思,我就一直讀,工夫不負有心人,後來終於讀懂了。 當時,我讀書的環境也不太好。記得那時剛過罷年,我家的屋裡很冷,我就搬著馬紮坐到院中有冬陽撒射的地方去讀。其實,我家的院落很逼仄,沒有給冬陽多大的歇腳地方,只要冬陽稍一停歇就閃電般的就走開了。沒有了冬陽的照射我就趕緊跑進屋裡去讀,我愛人很幽默的說過一句話:就咱這屋裡的寒冷勁兒,簡直就是“寒舍”。總而言之,讀書的火焰已從我的心中燃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磨滅。 有位先生說:“讀書就像懷孕,時間越長越覺得肚裡有東西。” 感覺有了,就開始試筆。寫了幾篇,自我感覺良好,就把它們敲鑼打鼓地送了出去,可送出去後便像掉進了無底洞。續而又寫了幾篇卻成了失聯的馬航。如同這樣幾經周折後,便信心失無了。 次年,父親有病,我來陪侍。閒得無聊,我就拿書看看,父親見我讀書了,甚是高興,就說:“又愛讀書了?”我答:“愛了、想重新讀下去。”“那敢情好啊!”父親說,“不過人幹什麼不能三心二意,要有恆心毅力,不要遇見挫折就放棄,就像《西遊記》裡的唐僧一樣沒有九九八十一難難成正果……”父親的一席話就像一枚火柴,把我心中的熄火又重新燃了起來。 都說:“寫作需要靈感。”可靈感來自於平時的多讀多看。沒有靈感寫出來的東西是做作出來的,人物不夠鮮活,場景不夠明朗。於是,我口袋裡經常裝著筆記本和筆,即使在我睡覺的床上也是如此,一旦靈感來臨,馬上就寫。愛人說我發神經,我說是文字來了撐得腦袋難受,釋放釋放,就像人想尿尿了一樣,不尿憋得肚子實在夠嗆。 功到自然成。我的第一篇小說《聊天兒》發表在《黃河文學》2010年4期上,後來,就陸陸續續地有作品見報刊了。到目前為止,已在全國幾十家報刊發表作品上百篇。 2015年的春節,有個多年不見的同學來找我玩。他問我這幾年在幹什麼,我實言相告。他聽後原本米線般的眼睛一下放大了好多倍:“老同學、怪不得你還住著‘故宮’式的房屋,眼下是經濟時代,大家都在搞經濟掙錢,而你搞文學創作來維持生計,那簡直就是靠賣血來掙錢,到最後不但垮了身體還敗了家。”同學的一席話就像一瓢冷水,著實地撒落在了我心中的焰端。我清楚地曉得,一旦放下手中筆,文學成就的夢想便一下會落空。話又說回來了,可我堅持下去前方的文學之路會是什麼樣子呢?事實無法估量。 說實在的,為了搞文學創作,愛人沒少給我鬧情緒,可我深深地體會到,文學簡直成了粘在我身上的一貼膏藥,粘上了能治病,扯下來身會疼。 我堅定走下去,希冀前方的文學之路一片光明。

  • 3 #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你說的寫作,是說文學寫作吧?

    第一步, 我們要注意選題,我們選擇的題目必須是自己擅長的,也是別人喜歡看的,這樣我們手寫的東西才為讀者看好,也被編輯看好。

    比如說我擅長於寫靈異方面的題材,那麼我就擬定一個很好的題目。比如說:空房夜影

    第二步,選好題材之後,我們就要設定我們寫作的基調。比如說我要把這篇小說寫成悲劇呢還是鬧劇?我要寫的是古代呢,還是現代的事情?於是我就給我的人物定下名字,給我的地方也定下名字,這地方就是我的這些人物活動的空間,這些人物都是我會傾注我的情感的人物,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我都要把他塑造成一個獨一無二的人。

    第三步,最關鍵的,我要寫什麼事情? 我們要先寫好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必須是扣人心絃的,必須是能夠讓我們繼續寫下去的。我們不能夠一開始就把我們的主人公寫死了,而且還要讓他沒有機會復活。那就沒辦法寫了。

    我們還要想到我們的主人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我們的寫作都要有一點情懷,我們要讓我們的主人公最後能夠傳遞我們的思想,傳遞我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給我們的讀者傳遞正的能量。

    比如說我要寫我的:空房夜影,我定下基調,我要寫現在的事情。於是我就構思我的第一件事:

    有一天晚上,我到一個新的城市,那時候我沒錢了。所以我住不起旅館,我就到一個爛尾樓小區去做。就在我睡著的時候,我聽見了什麼古怪的聲音?然後我睜開眼睛,我看見一個美女的身影,從我的旁邊一閃而過。

    但是當我認真看的時候,我沒發現任何東西。

    於是我又睡著了。但是那聲音又響起來了,而且那個身影又在我的面前一閃而過。

    我看見她進入了那個房間。我豁出去了:於是我就進入那個房間。在黑暗中,那個身影竟然那麼清晰,就好像手機中的那些魔影。那美麗的魔影竟然對我笑了。於是我就走過去,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給我這種力量。這女孩伸手來抓我的手,看樣子她握得很緊,但是我卻沒感到任何力量。因為她就是一個影子,一個美麗的彩色的影子而已。

    儘管如此,我想把手收回來,但是卻收不回了。我只能讓他這樣抓住我的手。

    突然,這美麗的影子對我說:你願意聽我的故事嗎?

    我只能說願意啦。於是她就給我講了她的故事,一個離奇悱惻的故事。

    從今往後,我的生命就跟著影子的生命聯絡在一起啦。

    第四步,在我們定下基調以後我們就可以寫我們的計劃了。我們的寫作計劃有一個方向就可以了,如果寫的太詳細,可能我們以後就會受到太多的限制。因為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就會很有很多的新的靈感的。

    第五步:如果我們感到我們寫作比較順利,發表了兩萬到3萬字以後,我們就可以申請簽約。只有申請簽約過關,我們以後的寫作才會有收益。如果通不過,那麼趕快停止,或者是把你的作品拿到別個平臺去發表,說不定那裡的編輯就喜歡這類作品呢。

    好吧,祝你寫作愉快。

  • 4 # 康康的西居筆記

    我在大學的時候在某網站上連載了一部小說,共180萬字,雖然並沒有很大的反響,但是也有一些忠實的讀者,當然也創造了一點收益,我大二開始所有的學費、生活費都靠這部小說的收益。關於寫作,我認為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點。

    1、  列好提綱。不管你寫作的是什麼文體,小說也好,散文也罷,最好有一個方向或者提綱,可以為創作的後續提供方向,不能寫到一半,發現無法自圓其說。

    2、  堅持。寫作是一項持久的攻堅戰。當你有靈感的時候,你可以奮筆疾書,日寫萬字,但是當靈感枯竭的時候,也不能半途而廢,可以試著透過其他途徑回到寫作的正軌。

    3、  不斷的學習。寫作的時候也會碰到自己不熟知的領域,這時候就要考察自己的知識領域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則要學習之後再寫作,否則有可能造成邏輯錯誤。

    4、不斷的閱讀積累素材。寫作是輸出,一定要有輸出的內容,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庫。素材庫分兩類,一種是自己的想法、感悟,聽到的、看到的,可以作為案例寫到文中佐證自己的理論、觀點的,一種是優秀文章的片段、金句。當你開始寫作的時候,你學會把素材分類,提取出你需要的資訊。

  • 5 # 閆老師教作文

    我寫“悟空問答”的幾點經驗

    我寫“悟空問答”起步比較晚,2019年2月份才踏入這塊田地。我寫“悟空問答”也很偶然。一天,我看到手機右下角有一支小鉛筆頭,還有“寫回答”三個紅色的字,我好奇地點開寫了幾句話,一點右上角“釋出”兩個小藍字,便釋出出去了。後來,有一篇還被髮到了首頁,從此以後,我就和“悟空問答”結了緣。

    一、尋找適合自己的寫作題目

    我申請的是教育領域創作者,需要寫教育領域裡的內容,但教育也是很寬泛的,有老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管理問題、各學科問題,等等,涉及的面很廣。因為,我是從事作文教學的,在作文方面比較熟悉 ,於是我就側重選擇作文方面的題目去寫,其它領域的儘量不寫。除非有了靈感,沒法控制自己的時候,才寫一點別的領域的內容。

    我尋找寫作題目的途徑主要有四個:一是“問答”欄目,我在這裡尋找的題目比較多;二是“熱點問題榜”,這裡的題目比較新,不少的還沒有人回答過;三是“推薦”欄目,這裡也有一些可以寫的題目;四是系統邀請,邀請的題目適合我的,我就寫,不適合的不寫,有時系統邀請的根本就不是自己領域的,所以就不要寫。

    另外,文章後邊的一些連結題目能不能寫呢?我也寫過,但有時系統會說:“該問答已經過時,不能推薦首頁。”以後,我就不寫連結的題目了。

    尋找題目,有時很快,幾分鐘就鎖定了自己的寫作題目;有時,幾個小時都找不到寫作題目。

    二、認真思考寫作思路

    一旦鎖定自己要寫的題目後,便圍繞這個題目展開“翻江倒海”的思考:想一想要寫幾層、寫幾個方面、寫幾個問題;想一想怎麼開頭、怎麼結尾;想一想怎麼起題目,大題目怎麼起,小題目怎麼起。

    思考寫作思路,可以用碎片時間,如走路時、坐車時、散步時、睡覺前後等,都可以琢磨琢磨文章的寫作思路。

    在構思的過程中,文章的部分和部分之間不要有交叉、包含關係,層次要清晰。

    在大腦中考慮差不多了,基本構思成熟了,就在本子上列一個簡單的提綱,防止遺忘。

    提綱列好之後,就可以動筆起草了。有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由於構思時間比較長,問答裡的題目在不斷的滾動,雖然構思好了,但問答題目在手機上卻找不到了。不過這種情況較少,一般都能找到。實在找不到,就只能放棄了!

    三、要向寫作高手學習

    “天外有天”。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要注意向寫作高手們學習。“悟空問答”裡面,有很多寫作高手,各個領域裡都有,要虛心向他們學習。最好找自己本領域裡的,經常獲青雲計劃獎的寫作高手,學習他們的經驗。

    經常和我交流的一些寫作高手,他們沒有收費圈子,你提什麼問題,他們都能熱情地回答。這些寫作高手都很忙,你也不可過多地去打擾人家。你發現他文章寫得好,點個“關注”,看他的文章就行了。

    要找一兩個自己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學習他們的寫作經驗、工作幹勁、執著精神等,和榜樣同行,共同成長。

    四、堅持“兩條腿走路”

    所謂“兩條腿走路”,就是要要一邊寫,一邊讀。如果今天寫,明天寫,你忘記了去讀書 ,寫一段時間,你就會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所以 ,我們要邊寫邊讀,邊讀邊寫,讀寫結合。

    我們就像一個手電筒,寫是放電,讀是充電。你光放電,不充電,時間長了,手電筒就放不出光來了。

    讀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寫作靈感,讀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寫作題目,讀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寫作材料。

    當然,現在的閱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紙質閱讀,一個是網上閱讀。現在 ,人們的目光大多轉向網路閱讀。我自己每天網上閱讀的時間,也超過了紙質閱讀的時間。不管哪方面的閱讀,都會給你帶來知識。

    我閱讀和寫作的時間大體差不多。有時候,覺得沒有題目寫了,就讀讀書;有時候,讀一陣書,就停下來,寫寫文章。好像讀和寫,就是我的左腿和右腿,缺一不可。

    五、寫作不是跑100米

    寫作不是100米短跑,更像跑馬拉松。寫作需要堅持。寫作很耗時間,寫作很辛苦,但再苦我也不想放棄,因為雖苦也有甜 ,雖然忙,但很充實。

    寫作需要韌性。悟空問答裡寫作愛好者挺多,能堅持的,能寫出成績的卻不多。有才的,又能堅持的,最後的風景一定會很美好!有的雖然有才,但缺乏堅持,也看不到未來美好的風景。還有的寫作愛好者,也許是基礎太差,也許是缺乏天賦,寫了一年,也沒什麼結果,只能當成一種愛好了。

    我有一個朋友興趣認證過了三個,就差一個沒有透過。我勸他再來一次,可他執意要放棄,最後一篇也不寫了。

    由此可見,成功需要堅持,寫作不能搞“短跑”,寫作需要“持久戰”,寫作就像“馬拉松”。

  • 6 # 百年樹妖

    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應該是想開始寫作,我認為,寫作有三重境界:

    01寫作初期,為了寫而寫

    除去天生的寫作高手,一般新人,在寫作初期,要麼就是寫一些隨心感想,要麼就是一些湊字數、或者“問題”文章。

    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是練習“寫作感”。

    以前學英語的時候,英語老師會告訴你,說的多了,讀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語感”。

    “寫作感”也是一樣,寫作初期,不斷的寫,就是為了培養這種感覺,不會提筆就覺得無話可說,或者詞不達意。

    02寫作中期:刻意練習,以寫“八股文”的心態來寫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筆,雖然寫出來的文章還是“問題”文章,但是,不再是乾澀、生疏的感覺了。

    這個時候,我們要不斷和優秀文章對比,去揣摩優秀文章的框架、結構、遣詞、造句、排版,等等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去刻意練習。

    這個階段,你可以當做是寫“八股文”,破題、起承轉合、總結,都按照一定的套路來,使自己的文章觀點鮮明,邏輯通順,語言流暢。

    03寫作後期:心中有招,自成風格

    培養了“寫作感”,又練習了“八股文”,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掌握了寫文章的套路、技巧、邏輯、和結構。

    在這個階段寫作,就開始寫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並持續強化這種風格。

    比如,我們看魯迅、看老舍、看朱自清的文章,即使不告訴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只看文章,我們也能從文風之中判斷出作者。

    形成自己的風格,就和武學大師獨創門派一樣,是標識,是成就,也就是寫作的最高境界。

  • 7 # 富春葉語

    對於寫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驗體會,在此,我願意以自己的寫作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

    “重視議論文和說明文”。眾所周知,寫說明文,就是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因為你想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寫清楚,仔細觀察和認真分析必不可少,加上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達到你要說明的目的。另外,寫作議論文,就是宣揚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不斷提問和論證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可以說,議論文比說明文具有更高的層次感。只要這兩種文體寫多了,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會逐步提高,思想水平也會不斷提升。

    “學習刪減文章”。寫作圈內有這麼一個說法,寫兩千字的文章可以揮筆立就,而相同主題條件的五百字文章,得寫一整天。這說明,文章越小越難寫。我們平日練習寫作時,可以隨意拿一篇兩千字左右的文章,然後開始刪減自己認為多餘的語句,直至一千字左右,不得改變原文的結構和思想。然後繼續減到五百字左右,此時可以改變文章結構,但思想不能改變。如果把五百字的短文章寫精了,你就是寫作高手了。

    “堅持原創”。現在的一些作者,在開始寫作前,首先想到的就是先上網搜尋相關文章,然後再動手寫作。透過這個流程寫出來的文章,別人看後就會覺得似曾相識。這樣的文章,既沒自己的思想,又缺乏自己的語言特色,長此以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如何提高?本人在進行寫作前,先思考文章的立意,然後考慮分幾個段落或部分去論證自己的主題思想,最後才開始動手寫作,因此往往出現思考階段和動筆過程時間各半的情況。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堅持原創的寫作行為成了我的練筆習慣,自己的文章構思、語言風格、思想狀況等得到全面提高,文章越寫越順,質量越來越高。

  • 8 # 秋歌988

    我的經驗是一定別當寫作是盤萊。百分之九十是誤入歧途。這是亙古以來最最最欺騙人的行當。似乎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試乎一下,一試你就上當了。青春基本上是白搭進去了。

    原理,越簡單的事越難。比如說話,人人會,但把話都能說好到恰如其分真的太難了。還有睡覺,但好好睡覺,睡出質量的也是不多。更有健康,但實際上華人百分之七十是亞健康。

    通常:人人都能插上一腿的事最終證明都是最難搞好的。寫作就是這麼回事。格外的能騙人。

    止步於喜歡即可,千萬別在往前多邁一步!且記!!!

  • 9 # 修業之文

    談寫作經驗,要看寫什麼型別的文章。

    小說有小說的寫法,散文有散文的寫法。本人目前寫得最多的是政府機關的"八股文",也算是有些體會。

    首先,要摸清上情。政府機關的應用文稿,大多是為領導準備的,特別是一把手。如果不瞭解領導的意圖和風格就去寫稿,很可能換批評!

    其次,要吃透下情。把整個機關的主要業務弄清楚,瞭然於胸。寫稿時,即使對某些具體業務記不太清楚,但總歸有些印象,然後好去尋找。

    第三,要有積累。很多文稿結構和精彩語言是可以借鑑的,這不是抄襲。各單位間的具體業務是抄不了的。本人在機關寫稿這些年,相關的文章、佳句好詞,精彩架構每天都在積累。

    第四,要耐寂寞。板凳一坐多年冷!寫稿很累,寫稿人清貧。經常加班熬夜,很多年輕人坐不住,受不了,幹了沒多久就想走。如果耐不住寂寞,最好不要從事這工作。

    第五,具體到寫作來說,先要立綱,有精彩的結構,這是骨架,決定了這篇稿子的高下。還要立意,這是靈魂,決定了稿子的優劣。文稿的語言和行文風格大家各異,但立綱立意必須十分重視。

  • 10 # 森林森林小森林

    關於寫作,首先主要是看哪些型別的寫作?敘事文和議論文的寫作方式有所不同。不過都離不開“邏輯”兩個字。

    先說敘事文,主要是以故事情節為主,不過無論寫什麼故事,都很難離開人物的情感線。如果要寫小說,首先要確立一條主線,故事的最終發展方向就是圍繞著主線來進行。其次,要設立支線,支線的作用無非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看電視劇也會有這種感覺,為什麼電視劇第一集就能吸引人往下面去看,要麼就是在第一集的末尾留了一定的懸念,或者兩個人物之間有衝突,你想知道衝突的結果是怎樣,於是便有了看下去的慾望。

    不過,總的來說,想要寫好敘事文,開頭的故事背景是不可忽略的,其次就是人物性格的塑造,環境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等都要能清晰的表達出來,最好有一點點的文采。

    然後就邏輯的問題了,新版《封神演義》停播了。不根據史實改編是一回事,不過劇中更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的事情,首先小娥為什麼是犬類,一直沒有解釋,還有明明在皇宮被封了官位,憑什麼不想做就不做,等眾多的例子。有恰當的邏輯才能把一個故事完整的表達,不能有頭無尾。

    開始,先要明確自己的個人觀點,再設立三四個分論點(分論點最好不超過五個),每個分論點都要用一定的案例進行分析,但案例又分為三種,分別是:故事、論述、資料。

    假如你開始的觀點是,讀書有用論。那為什麼讀書有用呢?於是,你就要展開不同的分論點:1、讀書能改變個人氣質 2、讀書能擴寬眼界 3、讀書與不讀書是不一樣的命運 。

    為什麼讀書與不讀書會有不一樣的命運?於是你就可以用“故事+資料+論述”的方法來強化個人的觀點,使這個分論點更具說服力。

    最後,就是總結了,總結論點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概括觀點,另一種是昇華觀點。主要看文章怎麼合適怎麼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真正愛的是皇上還是果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