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炳戌易經

    三國時期,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一次防守曹軍的進攻,在一些演義中寫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真正走出岐山一共只有兩次,分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為何號稱智絕的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諸葛亮其實知道北伐很難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前出師表》中記載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集》中也記載著諸葛亮對蜀國國力的評估:“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很明顯,這個蜀國真正的掌舵人很瞭解自己國家的實力。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有疑惑,為何諸葛亮明知國力不足,還一直堅持北伐,這麼聰明的他難道就不知道修生養息嗎?而且歷史上也不少史學家批評諸葛亮倔脾氣,為了自己的夢醒搞得蜀國國力空虛,民不聊生。其實從三國鼎立的格局上講,不難看出一些端疑。

    蜀、吳、魏三國鼎立,北方曹魏前期一直戰亂不斷,使得人口損失嚴重,經濟一直上不去,雖然曹魏實力最強,但是長期的動亂使得北方根本沒有時間恢復。而南方的蜀吳兩國,因為地理原因,蜀國在劉表的底子下發展而來,加上山地原因相對太平,而吳國,有水路阻隔,孫權本來就是當地世家,沒有太多的騷亂。以至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狀態,不然蜀吳兩國早就被曹操滅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家,而是一個有謀略的政治家。雖然佔據天府之國,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一直在這樣的條件下,再怎麼發展都比不上曹魏的地盤發展有利,如果曹魏一旦修養過來,勢必會南下討伐,北方人不擅長水戰,蜀國很容易成為首要目標。總而言之,就是等曹魏緩過勁來,憑著魏國的野心,魏國來犯是必然的。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曹魏施壓,延長曹魏修養的週期。諸葛亮很清楚曹魏的實力,也清楚如果這個時候不出去打,將來一下子就會被打垮,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消耗。從這個角度講,諸葛亮給激進的魏延穿小鞋就解釋得清了。因為一旦佔據太多的城池,還得分兵佔領,分散軍力,以蜀漢的實力還不足夠一下子幹掉魏國,所以之間的平衡要控制好。

    可是,諸葛亮的北伐有沒有達到目的呢?在《晉書》中記載:“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意思就是每當諸葛亮打來,兵力排程很折騰,還耗資巨大,搞得吃的穿的都不夠。這足以說明諸葛亮的做法還是起到一定療效的,不然阿斗也不可能過了那麼多年的皇帝癮。

    諸葛亮接二連三的北伐,也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排最後。諸葛亮在等吳國也跟著北伐,魏蜀大戰,總有能讓吳國抓住機會一起打魏國的時候,吳國如果打自己,那麼不僅消耗自己的實力,還會給最強的魏國黃雀在後的機會,吳國不是傻子。諸葛亮的北伐給吳國起到帶頭作用。

    再看看蜀國內部的情況,中國古代能威脅皇權的就只有氏族,同樣,蜀國當地也有一些實力較強的名門望族,他們把握著蜀地不少的資源,例如益州的李嚴。

    這些名門望族們勢力根本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輕易消失,改朝換代他們也能照樣存在,這是早期中國歷史無法避免的問題。而蜀國那些經過戰場洗禮的大將,正在一個個老去,例如趙雲、黃忠、糜竺、白壽、劉郃等老將們,等這些有名望的大將都走後,沒有一個大將能鎮得住這些家族,當時候內部的環境將更加惡劣。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

    當然,諸葛亮執意北伐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蜀國國力空虛,人口數量的下降。但是這也是無奈之舉。

    當然,後世的我們總喜歡以成敗論英雄,我們已經無法跳到三國時期,瞭解當初北伐更多的細節,以上也只是筆者的猜測。而歷史之所以有趣,就是留下這些有爭議的點,供人們細細品味。

  • 2 # 百家悅讀者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我看來,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畢竟蜀國內部並非完全的鐵板一塊,只有將矛盾轉移從能緩解內部矛盾爆發的時間。另一方面諸葛亮本身也希望完成北伐大業,藉此來達成自己的政治訴求。

  • 3 # 番茄市長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 4 # 簡史秘聞

    劉備稱帝之後,野心愈發膨脹,諸葛亮也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他要做的是儘量為劉備奠定成就大業的基礎,這樣也能成就了自己,為自己爭取一個流芳千古的名聲。只可惜一切都在諸葛亮掌握之中的時候,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和東吳開戰,因為沒有聽取諸葛亮的建議,劉備大敗,蜀國基業幾乎盡毀!

    劉備也因此一病不起,最終也因此殞命,臨終時,劉備不忘把諸葛亮拉在身邊託孤,希望諸葛亮能繼續輔佐劉備的兒子劉禪,言下之意,是希望諸葛亮能讓劉禪成為最終的帝王,可見劉備雖然快死,但成王的心思還是非常急切。此外,劉備還對諸葛亮說了諸葛亮這輩子都害怕的四個字——“君可自取”。

    因劉備知道在蜀國,無人能和諸葛亮抗衡,所以就懷疑自己死後,諸葛亮可能奪了劉家的江山,所以劉備說出了這四個字,目的就是為了試探諸葛亮。而諸葛亮一聽就明白,原來自己服侍了幾十年的主公,竟然在死的時候還要懷疑自己,心痛萬分之下,諸葛亮趕緊說一定會好好輔助少主,成就主公大業。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夜之間也蒼老了不少,一是念在主僕情深,二是心裡想著劉備到死都要懷疑他的事。因為這些事積壓在自己心中,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北伐,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劉備一死,蜀漢的老將和新官,其實從心裡不願意聽從諸葛亮,而且諸葛亮手握大權,在他們的眼中,諸葛亮就是要篡位的,所以諸葛亮能否保證自己的性命,是個問題。

    第三個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諸葛亮一輩子光明磊落,一定不能死在朝中小人手中,所以選擇北伐,一來能為自己謀一個好的名聲,二來是防止自己死在小人手中。

    最終諸葛亮明知北伐很難成功,但依然選擇了堅持北伐,導致最後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後人稱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使北伐失敗,人們也從來不會去追究這是諸葛亮的過失導致的。

    所以說,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為了保全自己而為之,一代偉大謀士,得其主而不得其時啊!

  • 5 # 默凡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北伐是先後對曹魏發動了5次戰爭。

    建興六年春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在斜谷設疑兵,自己卻領著大軍去攻打祁山,因錯用馬謖失街亭而後返回漢中。

    同年冬天,諸葛亮進行了第二次北伐。諸葛亮攻打陳倉,戰鬥20多天因糧盡而退軍,魏國戰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殺。

    建興七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國戰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而後郭淮撤退,蜀漢成功攻佔武都、陰平二郡。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4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再次斷糧。不得已又退軍。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為未能成功搶佔北原用於守軍將持達到百餘日,同年秋天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漢軍退回漢中。至持北伐結束,以失敗告終。

    據史學家推論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三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

  • 6 # 翻翻二十四姓家譜而已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在諸葛亮執政期間於228年春至234年間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共五次。最終魏蜀在漢中形成對峙的格局,此後保持30年。

    蜀漢雖取得武都、陰平,但無法攻取關中、隴西、長安等戰略目標。著名人物諸葛亮病逝,魏延於蜀軍自相鬥爭中敗死,張郃陣亡。

    北伐使得魏軍損兵折將且處於下風,並對曹魏經濟造成頗大打擊。魏軍也曾試圖發動反擊戰,但遭蜀軍擊敗。

    諸葛亮逝世之後,有蔣琬、費禕、董允等為繼,政治仍算清明。劉禪只求偏安,對於北伐沒有興趣。此後雖有姜維主持的北伐,但反而導致蜀漢國內壓力大增,朝廷大臣不滿,最終以失敗告終。

    魏明帝在失去西南威脅後無心政事。司馬懿因長期抗敵有功,名望與地位逐漸上升,為日後的司馬篡位埋下伏筆。

    諸葛亮在以少攻多的形勢下,卻基本上保有主動權,讓魏明帝遭譏曰畏蜀如畏虎。

    北伐期間更培養、提拔不少人才,武如姜維、王平、鄧芝、馬忠等,文如楊儀、蔣琬、董允、費禕等,多是於北伐期間逐步培養而成。

    北伐時期,蜀漢國力非但沒有衰退,反而國政日漸清明,國力足見強大(“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相反,魏國卻產生大量財政虧空。(“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這在長期消耗的戰爭中實屬罕見,多歸功於諸葛亮重視蜀漢水利道路等公共設施建設,注重民生產業——其中蜀錦兼具文化與經濟價值的產物,另有蜀鹽、天然氣等。

    陳壽寫三國志,內心其實是擁護蜀漢的。“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隱晦地表達了惋惜之情,認為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因為“天命”所致。

    同時代的東吳張儼認為諸葛亮“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認為諸葛亮若非過早逝世,北伐將獲得成功。

    後世大多數人均對諸葛亮北伐持惋惜態度:“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 7 # 吳言以兌

    一.以戰養戰,維持統治,很多朝代都有如此做法。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打要亡,不打,亡地更快。

    二.維持軍隊管理,很多草朝代都實行了軍墾制度,蜀國也是,當透過軍墾積蓄了一定力量後,便實施北伐,敗了,繼續軍墾,往復如此,則部隊也不至於無事可做靡而生變。

    三. 歷史上絕大部分朝代轉移國內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透過對外戰爭,蜀國後期亦是如此。

    四. 想要完成先帝遺願。

    五. 個人政治訴求。

  • 8 # 曹老師xixi

    目的很簡單,就是“北定中原,光復漢室”。這是諸葛亮一生的志向,這是諸葛亮對劉備的承諾。

    漢朝歷經400年,對於當時很多人大漢都是一種信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已經對恢復漢室有了全面的戰略部署。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自從二十七歲出山,跟隨“一窮二白”的劉備,直至五十四歲在戰場病逝,觀其一生,唯有諸葛亮讓人欽欽佩,他無私奉獻,知難不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的就是一個承諾,一個信仰。

    隨著關羽失荊州,蜀漢夷陵大敗,劉備命喪白帝城,蜀漢基本上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能力。但諸葛亮的《出師表》也顯示出了諸葛亮的願望、真誠、忠心、無奈和倔強。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能不知道北伐的困難嗎?如果不知道就不會說“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他深刻的知道此時的蜀漢與曹魏差距越來越大,光復漢室的希望越來越小。

    有人說諸葛亮為自己而北伐,架空劉禪,獨攬朝綱,那你見過歷史中有誰個獨攬大權不予子孫的權臣嗎?漢之霍光沒有做到,魏之司馬氏也是狼子野心,吳之諸葛格也是專權亂政,而諸葛亮的子孫卻無權無勢,內不改志,外不負國,忠心皆存,讓人欽佩!

    諸葛亮最終病逝在北伐的道路上,北伐失敗了,是必然,但諸葛亮的心情估計和他臨行前說的一樣“今當遠離,以表涕零,不知所言。”

  • 9 # 使用者109007794576

    諸葛亮智慧,深謀遠慮

    自古有言:“得中原者,得天下”,若偏安一隅,必不能久持,終被曹魏所滅。曹魏佔據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8個州,人口約有103萬戶,士兵約50萬。蜀漢主要地區是益州,人口約有28萬戶,士兵約10萬。兩相比較,蜀漢綜合國力遠不及曹魏,時間一長對蜀漢不利,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爭取打破局面。

    諸葛亮忠誠,鞠躬盡瘁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大為感動,從此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心力交瘁,不久鬱鬱而終,去世前將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託付於諸葛亮。諸葛亮繼承劉備遺志,勢要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因此五次北伐。

  • 10 # 分析金

    因為他自己明白,雖然短暫時間蜀國無慮。但長期下去人力物力早晚會被魏國佔據絕對優勢,所以北伐是唯一勝利的希望。

  • 11 # 我們的三國

    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

    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北伐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諸葛亮從來不會想要一蹴而就。一伐的目的是奪取涼州,即使這個目標實現,一來會把戰略線拉得過長,而且在政治上整合難度較高,二來涼州一帶過於貧窮,一直需要靠內地的財政供養,以益州的賦稅既要供應北伐又要供養涼州,非常艱苦。

    諸葛亮並不是認為趁曹魏這次不備,自己就能立下不世奇功。即使按魏延的外星方案吞下了整個西北加關中,曹魏政權依然在戰略上處於主動地位,因為關中平原是處於一個三面被包圍的地形,十分被動,加上連年戰亂的關中地區生產力尚未恢復,在戰爭後勤方面會帶來極大的困難。

    諸葛亮的北伐並非所謂只是為了延長蜀漢國祚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而是很明顯的知其可為而為之。許多人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忠義而強行誇大了曹魏的強大,洗刷掉了諸葛亮行事合理的方面,只能說諸葛亮的責任實在太重,沒有幫手的他已經沒有條件再繼續承擔下去,偏偏劉備留給他的幫手又是個拖後腿的。如果壓在他身上的擔子沒有這麼重,再給他足夠的時間撐到曹魏起變化(例如公孫淵起兵、曹叡病故),到時候人們討論起他的北伐又會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論調。

    諸葛亮堅持北伐,是因為他想要趁著自己在世的時候,儘量的給蜀漢創造更好的機會。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很高,他明白自己一旦去世的話,那麼蜀漢再想有一個像自己這樣的人,就很難找到。因此諸葛亮才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依靠著自己的能力,來消滅曹魏,即使不能消滅曹魏,也能夠打下來一些領土,增強蜀漢的國力。

    諸葛亮的想法確實是考慮了蜀漢的國情,當時曹魏佔領的地區都是農業發達地區,未來人口增長的速度肯定要更快,因為曹魏本身人口基數就大,土地面積也更大,能夠養活的人口也更多。假如蜀漢和曹魏都和平發展的話,過不了多長時間,曹魏的國力就會遠遠的超過蜀漢,到時候蜀漢更沒有機會。

    而且曹魏在年輕一代人才上的優勢也讓諸葛亮感覺到了威脅,蜀漢在北伐的時候,已經沒有幾個年輕的將領,一直到了蜀漢滅亡的時候,除了後來的姜維之外,將領們還是廖化和張翼等劉備時期的老人。官渡之戰之前,廖化就跟隨著關羽,官渡之戰到蜀漢滅亡64年的時間,廖化的年齡估計有九十歲。張翼在漢中之戰的時候,就已經是將領,漢中之戰離蜀漢滅亡已有45年的時間,張翼的年齡也差不多七十歲。如果不是這些老將們身體足夠好,蜀漢後期人才更是少得可憐。

    曹魏真的有那麼強嗎,強到蜀漢毫無翻盤機會?沒錯,曹魏論國力是遠強於蜀漢,但曹魏和蜀漢並不是打擂臺賽,你們不要無視其他的力量啊,曹魏的威脅並不是只有蜀漢,北有鮮卑,南有吳國,曹魏和蜀漢從來也不是在單挑,算上曹魏面對的其他威脅,曹魏對蜀漢的優勢也就沒那麼大,所以蜀漢對曹魏是完全有機會翻盤的。

    要看到,北伐讓曹魏不得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作為常備防禦力量,來對付諸葛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冒出來的進攻,這讓關隴地區的軍事主將權威與日俱增,如果恰好這個主將不是自己人,那曹魏本來就很脆弱的基本盤會更加不堪一擊。第一次北伐前,長安守將是不成器的夏侯惇兒子,等諸葛亮冒出來之後,曹真,司馬懿等重量級人物會長期趴在長安,很容易形成個人勢力。

    曹魏被諸葛亮的猖狂行為搞的很頭疼,諸葛亮一死,曹睿就開始上馬大型宮廷建築,可見確實是被蜀漢憋了多年。

    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宏觀操控大師,問題是,天命是無法知曉和動搖的東西,人再強悍,也躲不過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美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正在下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