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歷史君

    杜月笙1歲喪母,5歲喪母,8歲連繼母都離奇失蹤。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杜月笙的幼年,到底有多慘。

    杜月笙1歲喪母

    杜月笙的降臨,不僅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喜悅,相反日子變得更加拮据。杜文清在距離高橋20裡處,開了一家米店。戰亂年代,人們口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身不由己。英、法入駐上海,讓杜家本來就搖搖欲墜的米店,變得更加難以維持。甚至連線濟杜月笙母子的錢,都一度拿不出來。為了謀生,杜月笙的母親朱氏,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她不顧丈夫反對,毅然進入棉紗廠工作。棉紗廠的日子,連正常人都難以承受。朱氏本就身體虛弱,當時還懷有身孕。在這種情況下,她愣是咬牙挺了過來。在棉紗廠工作的日子裡,壓垮了朱氏的身體。以至於當分娩的時候,生下了杜月笙的妹妹後,就撒手人寰。年僅1歲的杜月笙,第一次體會到生離死別的滋味。

    5歲喪父

    看著兩個孩子嗷嗷待哺,自家的米店又經營慘淡。加上張氏的死,給了杜文清巨大的打擊。他咬咬牙做了一個決定,將年幼的女兒,送給了一位姓黃的商人。說是為她謀求一份活路。可在那時,杜文清也是沒有半點法子。杜月笙成名之後,曾經盡力尋找妹妹,可惜終究未果,成為他心中永遠的遺憾。後來沒過多久,另一個女人張氏,走進了他的世界,給了年幼的杜月笙,一絲溫暖。

    張氏心善,對喪母的杜月笙視如己出。有了張氏的疼愛,杜月笙終於過了一陣子,歲月靜好的日子。但在1982年,杜月笙5歲的時候。趕上大旱,米店的生意終於難以維持。他的父親杜文清,也在心力交瘁的忙碌下,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孤兒寡母。張氏看著年幼的杜月笙,始終是狠不下心來,還是帶著他回到了老家。回到杜月笙的老家後,日子也並沒有好轉。沒有錢,在哪裡都寸步難行。

    8歲繼母離奇失蹤

    張氏只能依靠給鎮上的居民,洗衣服來維持生計。可即便是這樣,張氏也要擠出一部分錢,供杜月笙唸書。她希望杜月笙以後能夠出人頭地,不要再過這種苦日子。當鎮上的居民,都不需要她洗衣服了,張氏沒了經濟來源。杜月笙的唸書之路,也就在5個月後結束了。只是張氏對他的好,在多年後杜月笙想起,仍是十分感動。

    原本,日子雖然清貧,可是有親人在身邊,杜月笙始終覺得人生充滿希望。但是在他8歲那年,張氏出門後就再也沒回來。等了幾天的杜月笙,這才明白,他再也沒有親人了。張氏的去向成謎,據說當時盛行一個流氓組織,叫做“蟻媒黨”。這個組織無惡不作,專門挑婦女下手,威逼利誘,將她們賣給青樓,或者供自己賺錢。張氏是否被這幫人擄去,還是生活的艱難,終於讓她準備逃離,就不得而知了。

    繼母的離奇失蹤,讓本就失去親人的杜月笙,變得更加舉足無措。他一個8歲的孩子,怎麼能活下去呢?他想到了自己的堂哥。杜月笙的堂哥,在上海灘經營著一家,“換錢幣”的店鋪。那時候的上海,錢幣種類繁多。金圓券、金條、大洋、甚至還有外幣,有時需要折算。杜月笙的堂哥,就依靠這個生存。杜月笙的到來,無疑是加重了這個家庭的負擔。

    沒幾天,他就受到了堂嫂的白眼。年幼的杜月笙,感覺自尊受辱,便離開了堂哥家中。杜月笙想到了自己的孃舅朱揚聲,他在上海灘做的是泥瓦匠。那裡還有愛護自己的外婆,舅舅舅媽再不喜歡他,也得考慮到朱氏的面子。就這樣,杜月笙總算找到了容身之處。可是好景不長,諾大的上海灘,再一次迎來了天災。莊稼全被毀了,米價暴漲。

    杜月笙的存在,便越來越惹人嫌。即便他手腳勤快,總是討好舅舅和舅母。但是舅舅和舅母,依然視他為眼中釘。動輒就打罵他,杜月笙在張氏離開後,便受盡親戚的白眼與冷漠。他知道,這個地方再也容不下他了,他再一次踏上了流浪的旅程。只是這段屈辱的經歷,讓年幼的杜月笙下了狠心,以後一定要成功。

  • 2 # 儒者讀書

    1888年,上海浦東,那個時候還叫江蘇省川沙廳,杜月笙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

    說是商人,其實就是一家米店。作為一個小店主,杜月笙的父親杜文清並沒有能力保證一家人在亂世中安身立命。

    那一年,清政府拼命擠出一點銀子,組建了北洋海軍和南洋水師。然而這耗費巨資打造起來的軍隊,不僅沒有保護大清子民,反而成為大清子民的拖累。杜家,只是被拖累的人民中的絲毫不顯眼的一家。

    1890年,上海爆發了霍亂。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被遺棄的病人。儘管杜家沒人得病,但是傳染病的爆發卻沉重打擊了上海的經濟。米店沒有米,還怎麼賺錢?

    所以,杜月笙的生母朱氏去世了,他剛出生的妹妹轉手也被送了出去。

    杜月笙成了沒人管、沒人問的孩子,而杜文清也沒時間管他,只能把他留在那個狹小的院子裡。陪伴杜月笙的,只有天上飛過的雲雀和地上忙碌的螞蟻,或許還有,飢餓。

    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一個姓張的女子走進了杜家,杜月笙又重新感受到了母愛。

    但正所謂“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迎接杜月笙的,只是更悲慘的境遇。

    1892年,上海大旱,周邊地區糧價飛漲。清政府投建的上海機器織布局依然在瘋狂地賺錢,而一個小米店的店主卻在為了米源而奔波。

    這年冬季,荒唐的社會再也不允許杜文清存在了。在那個年代,失去男人,等於失去了一切。

    屋漏偏逢連夜雨,1893年3月,一場冰雹讓人看不見任何希望,杜家的米店徹底關了門。張氏帶著杜月笙,靠著給人洗衣服為生。

    但在民不聊生的年代,哪怕是洗衣服,也沒得洗。

    1895年,張氏出了門後,再也沒有回來。她去了哪兒?杜月笙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是當地有一個蟻煤黨,專門尋騙一些弱門之女,喪夫的寡婦,逼他們賣身青樓,或是改嫁他戶。

    但後來,杜月笙還是沒找到張氏。

    杜月笙開始寄居在堂哥家裡。但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況且親戚們自己都難以養活自己,何況一個正在長的小子?

    離開了堂哥家,去了外婆家,不過是從一個火坑離開,去了另一個火坑。一個八歲的孩童,開始揹著竹簍,砍柴、挖菜,然而換來的,只是苛待而已。

    但杜月笙終究還是活了下來。1902年,杜月笙離開了那個給他悲傷記憶的小鎮,開始向那個光怪陸離的大上海走去。

  • 3 # 任馳贏天下

    杜月笙的童年可以用“悽苦”兩個字來形容,杜月笙出生於1888年的上海浦東高橋,杜月笙出生的那晚真是傳說中的鬼節。有人說杜月笙命硬啊!確實,杜月笙這個苦命的孩子,幼年不僅在一貧如洗、悽慘無比的流浪生活中挺過來了,而且“杜月笙”這個名字,後來居然成了上海灘的青幫巨頭,民國時期極具傳奇色彩的海上聞人。

    可以說杜月笙成功和他幼年吃過的苦有著很大的關係。就是因為窮,就是因為苦,幼小的杜月笙就曾經發誓,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要闖出點名堂啦,幹出點事業來,回家好好光宗耀祖一下。這也是杜月笙從小的一個志願。因為杜月笙苦怕了,他吃過的苦是常人無法承受的,那麼杜月笙的幼年到底有多苦呢?

    杜月笙的家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農民家庭,當時杜月笙出生的那年,父親杜文清正好經營一家米店維持生計,母親在一家紗廠打工。在哪個動盪不定,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能吃上一口飽飯就不錯了。開始的時候開米店生意,杜文清一家三口還勉強能吃上飽飯,可是後來杜月笙的母親又給他生了一個妹妹。當時又趕上發生瘟疫,本來米店生意就不好,而且更不幸的是在杜月笙的母親分娩後不久就去世了,這一連串沉痛的打擊猶如雪上加霜一樣,讓杜文清喘不過氣來。

    母親的不幸去世,父親又積勞成疾病倒了,米店因為為生意做也被迫關門啦!面對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杜文清傻了,這個怎麼辦?自己一個大男人怎麼可能帶好兩個幼小的孩子,於是杜文清決定棄車保帥,杜月笙那會畢竟大一點,跟著自己好養活。可妹妹還小,必須要找個人家好生撫養,杜文清沒辦法,為了女兒能活命就把女兒送人了,當時杜文清只知道那戶人家是寧波來的商人。

    母親死了,妹妹又被送人啦!可日子還得過呀,後來杜文清就給杜月笙找了一個後媽張氏,家裡有女人才算個完整的家。不管是親的還是後的,杜月笙總算有人照顧啦!

    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父親也因積勞成疾離開了人世。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生活的就夠苦的啦,沒想到家裡唯一的頂樑柱也沒了。杜月笙二歲喪母,五歲沒了父親,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他的養母張氏。張氏看著幼小的杜月笙,心裡一陣辛酸迷茫,孩子太小了,不能丟下他不管,可是在哪個年代,一個孤苦伶仃,生活沒有著落的女人,怎麼可能帶大一個孩子呢?

    沒辦法張氏就重操舊業,把原來杜文清的米店生意又撿起來了,算是有了一個營生。就這樣娘倆相依為命勉強維持了二年,就在杜月笙七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災難襲擊了大上海。當時上海周邊禾苗被砸的稀巴爛,那一年幾乎顆粒無收。米店沒有米還怎麼營業,就這樣勉強經營二年的米店生意再次被迫關門。沒有經濟來源的張氏沒辦法,就帶著年幼的杜月笙回到了老家高橋。

    面對窘迫的生活,張氏也困惑了,不久,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張氏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一個大活人就這樣離奇的消失了。後來有人說這個張氏是被人販子騙走了,還有人說她丟下了杜月笙自己尋出路去了。總之,不管怎樣,張氏是永遠的離開了杜月笙,杜月笙從此成了一個孤兒。

    無依無靠的杜月笙怎麼辦啊?沒辦法,還得活,為了活命杜月笙開始臨街乞討,開始的時候,杜月笙經常到對門的堂兄弟家蹭飯吃,可是這個堂兄經常外出辦事。家裡只剩下堂嫂,堂嫂怎麼說也是個外人,經常給杜月笙臉色看,久而久之,杜月笙也不好意思在去看人家的臉色吃飯。沒辦法,杜月笙又找到了鎮上的孃舅家,孃舅是個泥瓦匠,日子過得也很艱難。平白無故多了一張嘴,負擔也不小啊!這時間久了,再怎麼是親戚也難免有不願意的時候。可是杜月笙並不是白吃白喝來了,別看杜月笙年紀小,可是他但凡能幹的的活,杜月笙都主動去幹。可就是這樣,孃舅兩口子還是嫌棄杜月笙,在這個家裡只有外婆對杜月笙好一點,看得起他。

    寄人籬下,畢竟沒好臉子看,一次杜月笙因吃飯掉了幾個飯粒,被舅母一頓訓示不說還捱了一頓暴打。杜月笙再也容不下去了,那時候杜月笙已經十歲了,再怎麼不懂事,杜月笙也知道舅母的用意,這是在往出趕他啊!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杜月笙從小就聰明,怎麼會領略不到其中的意思呢?

    杜月笙放心碗筷,含著淚默默的離開了孃舅家,從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流浪生涯。

    杜月笙的幼年確實是悽苦無比,苦到什麼程度,父親、母親死了,家裡都沒錢給他們下葬。唯一的個妹妹也因生活貧困被送人了,直到杜月笙後來發跡了,也未能找到自己的親妹妹。尋找妹妹成了杜月笙一生的遺憾。

    杜月笙幼年的經歷,也註定了他堅強的性格。為他日後的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4 # 一粒塵惹人

    先是喪母喪父喪繼母

    後又獨自離家出走闖江湖

    在外坑蒙拐騙敲詐勒索

    經歷生死之後入青幫

    再飛黃騰達

  • 5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出生於動盪的時代

    杜月笙出生於1888年光緒年間,是清朝統治的晚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此時的中國內憂外患,清廷內部,慈禧太后專權幾十載,霍亂朝廷,其奢靡之風十分厲害,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使的民生凋敝。國弱民窮。

    (晚清的饑民,圖照)

    外部,西方列強靠戰爭,瓜分中國地盤,和大清政府簽訂多份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用武力逼迫大清政府賠償大筆款項,這筆款項最後全部落在清廷治下的老百姓身上,使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逼迫老百姓出來反抗,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這些使的300年的清廷政府的氣數將近。(西方列強,瓜分中國,圖照)

    杜月笙就出生在變革動亂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梟雄,背靠這亂世,也預示這杜月笙這一生不會平凡。

    多災多難的童年

    杜月笙出生於上海縣高橋鎮一個開米店的叫做杜文卿的米行的家裡,但是當時的時局,使的營生不好,即使是賣糧食的,但家中也是家徒四壁,過的是舉步維艱。

    杜月笙的母親朱氏也不得不時常幫別人洗涮衣服,來補貼家用,(清代米行,圖照)

    但是好景不長,長江一帶地區大旱,並出現瘟疫,一時間,饑民流離失所,此時的,朱氏也懷有身孕,但是因為營養跟不上,操勞過度,朱氏在生下這個孩子,就撒手人寰了,這下,幼年的杜月笙成了沒孃的孩子,孤苦伶仃。

    世人長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話用在幼年杜月笙身上一點也不為過,此時,正值夏季大旱,杜文卿得了一場疾病,不及醫治,便撒手人寰,留下杜月笙這個孤兒,(老百姓流離失所,圖照)孤兒的杜月笙只能求食於堂兄和孃舅等人,在白眼中成長到14歲,因為感受到寄人與籬下的淒涼,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在加上現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杜月笙也知道為生計考慮了,他把目光投向了十里洋場的上海,去了上海之後,最終從小癟三成長為上海霸主,這是後話,

    杜月笙後來的迅速成長,發跡,與他童年的經歷息息相關,童年的苦難逼迫著杜月笙用盡全命去改變,最終,他成功了,抒寫了自己的一段傳奇佳話。(杜月笙離開故鄉,去往上海,圖照)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以供參考。

  • 6 # 媚之夭夭

    杜月笙的童年經歷到底有多苦?

    說起舊上海灘,叱吒風雲的杜月笙確實風光無限!也確實如此:一個來自上海鄉下的少年,在沒有親戚背景的幫助下,一步一步走進上海灘,征服十里洋場,在舊上海縱橫弛騁,呼風喚雨,確實締造了一部人生成功的傳奇!然而,成功風光的背後,杜月笙的童年非常的苦!

    為什麼呢?

    一,父母亡故,妹妹失蹤,杜月笙是個孤兒!

    1888年的中元節,也就是俗稱的鬼節!在上海浦東高橋鎮高家村,杜月笙出生了!

    當時杜月笙的父親杜文卿在鎮上開了家小米店。由於世道不好,生意不好做,也就賺不到什麼錢!

    母親朱氏操勞家務的同時,還幫人洗衣服賺點家用!

    在杜月笙二歲那年,朱氏給杜月笙生了個妹妹!原來生活貧困,現在又添人口,日子更艱難!不久,朱氏過世!

    朱氏過世一年後,杜文卿娶了二房張氏!這個張氏是個賢惠的女人,把杜月笙兄妹視為親生!

    在杜月笙八歲那年,浦東一帶發生了疫病,又是災荒!更加不幸的是,杜月笙的父親就在這一年也過世了!家裡就靠繼母張氏去鎮上幫大戶人家縫補賺點家用!

    禍不單行!繼母張氏在回家的路上失蹤了!從此渺無聲訊!

    不久,杜月笙的妹妹一個人在村頭玩耍時也莫名其妙的失蹤!

    小小的杜月笙成為了孤兒!

    二,小小年紀,學會了賭!

    外婆見他可憐,說服了舅舅收留了他!

    到了上學的年齡,外婆把省吃儉用拿出來一個銅板讓杜月笙上學!可是杜月笙壓根沒有心思學!

    被老師勸退學的杜月笙,無所事事,又跟不三不四的人鬼混一起還學會了賭博!

    俗話說得好:十賭九輸!小小的杜月笙輸錢了沒錢給,被人家扒了衣褲抵押,還捱打!

    最後,杜月笙想把自己兩間舊祖屋賣掉當賭資,被舅舅知道後打了個半死!

    沒法生存下去的杜月笙就想闖蕩上海灘!這一年十四歲的杜月笙,在外婆給了十個銅錢後闖蕩上海來了!

  • 7 # 三少yun

    一百年前的大上海,杜月笙有著無數黑白的頭銜,他有著怎樣悲慘的童年呢?

    我是三少,為你答疑解惑。

    生活的貧窮,壓垮了母親

    1888年的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傳說中的鬼節。這天晚上,上海高橋鎮杜文清的媳婦生下一個男伢。

    孩子的爹,不在家,還在二十里外的楊樹蒲做小生意。初為人父的杜文清並沒有太多的喜悅,只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父親說:

    “中元節晚上生的,就叫月生吧”。

    這個男伢,就是後來叱吒上海灘的黑幫老大杜月笙。他發達之後,國學大師章太炎將最後一個字改成了“笙。

    杜家,是高橋鎮最底層的貧民家庭。

    之前,母親一直給人家洗衣服,微薄的補貼家用。那個年頭,衣服都沒得穿,母親洗衣服也掙不了幾個錢。杜月笙出生後,日子更難熬了!

    窮困的日子,災難轉眼就來!當地瘟疫蔓延,人們四處逃避。母親只好帶著他前往楊樹浦,與父親杜文請匯合。

    那一年,整個華夏多災多難:地震,水災,老百姓驚慌失措,到處逃荒。父親跟人家合夥開了個小米店,生意也是舉步維艱,一家人有一頓沒一頓。

    不久,母親又懷孕了。由於長期吃不飽,營養不良,懷孕的母親骨瘦嶙峋。儘管如此,母親還是說服了父親,讓自己去紗廠做工。

    紗廠條件極其惡劣,又髒又潮溼,每天都要站十幾個小時!堅強的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挺著大肚子始終堅持做事,以獲得微薄的工資,直到妹妹出生。

    然而,妹妹的出生,卻榨乾了母親最後一滴血!可憐的母親,拚盡全力生下孩子,都沒有來得及看孩子一眼,枯瘦如柴的她因為出血過多,撒手人寰了!

    杜文清一手抱著一個剛出生的娃娃,一手牽著杜月笙。父親借了點錢,買了一口薄板棺材,將母親安置在老家的田埂上,用草綁滿了周圍,就沒有錢下葬了。

    苦難的生活,壓倒了父親

    很難想像,一個單身的窮苦男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在餓殍遍野的年代,該怎麼過?

    面對嗷嗷待哺的女兒,父親一點辦法也沒有!萬般無奈之下,杜文清含淚把這個沒來得及取名的女兒送人了,算是給她找了一個生路。

    收養女兒的是一個寧波的商人,後來哥哥杜月笙在上海灘發跡後,不惜重金尋找這個妹妹,卻始終無一點訊息。

    妹妹送走之後,幼小的杜月笙跟著父親艱難地生活,父親的米店竟然稍微有了一些起色。

    又過了一年,一名張姓女子逃荒來到杜文清的店裡,幫著做點事。杜文清見她善良老實,就將這個女人娶進了門,成為了杜月笙的繼母。

    年輕的張氏對幼小的杜月笙很好,剛剛失去母親的孩子,有了一絲溫暖。

    這年頭,好日子好像都是很奢侈的!

    過了一年,天災又來了。農民莊稼欠收,米店一下子沒了貨源。父親急的四處奔波,勞累過度,一臥不起。

    那年冬天,一個大雪紛紛的夜晚,杜文清再也沒能撐過去,拋下了幼子弱妻,撒手西去。

    此時的杜月笙,才5歲。

    沒有父親的杜月笙,生活更加困難!好在張氏對他還不錯,帶著杜月笙艱難地支撐米店,以此餬口。隨著整個大清末期的動盪,米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難做,最終還是關了門。

    張氏只得四處找活,來養活自己和小杜月笙。儘管張氏很勤勞,賺的點辛苦錢也很難,也還是吃了這頓愁下頓。但是,善良的張氏每月從微弱的生活費中擠出5毛錢,送杜月笙去讀書。

    5個月後,張氏實在拿不出這5毛錢了,杜月笙只好輟學。這5個月的讀書生涯,是杜月笙苦難童年中,最美好的記憶。

    和張氏在一起生活,杜月笙很少捱餓,她一直將杜月笙撫養到八歲。八歲之後的一天,張氏突然不見了蹤影,小小的杜月笙苦苦等了10多天,也沒有結果。

    繼母張氏就這樣離奇失蹤了,從此,杜月笙就成了真正的孤兒。

    鄰居見這孩子沒爹沒孃,很可憐,就將杜月笙送回了老家,高橋鎮。

    沒爹沒孃的孩子,寄人籬下討生活

    8歲的杜月笙淪為了孤兒,他回家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填飽肚子。

    父母留給他的財產,除了一間破平房,幾乎沒有什麼!一個八歲的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該怎麼活下去呢?

    活下去,成為了杜月笙唯一的願望!

    聰明的杜月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堂哥杜金龍,他決定去堂哥家噌飯。

    杜月笙在堂哥家從不白吃飯,掃地刷碗,能幹的都搶著幹。那個年代,堂哥家也揭不開鍋。吃了幾天的白飯,堂嫂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很小就會察言觀色的杜月笙,很識趣的離開了。

    那個日子,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吃飯。

    餓得不行了的杜月生,只能哭著去找外婆,外婆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心疼自己的人。

    其實,外婆也是靠舅舅。杜月生來到舅舅家,才知道舅母可比堂嫂厲害多了,不僅動嘴,還動手,連打帶罵,甚至帶上杜月笙死去的爹媽。

    杜月笙雖然窮,連肚子都填不飽。但是,他還有最後一點做人的自尊。忍無可忍的杜月笙,終於有一天扔了筷子走人。

    後來,外婆托熟人將杜月笙送到鎮子上的一家成衣店當幫工,沒有工資,一天只管一頓飯。

    一頓就一頓,總比沒有強!

    可是,狠心的老闆將店裡的所有重活累活,都交給了杜月笙,吃飯的時候還不停的嘀咕杜月笙吃得多。

    小小的杜月笙正在長身體,一頓飯根本無法管一天,餓啊!尤其是晚上,飢餓難耐的他在硬邦邦的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

    有的時候,餓的頭昏眼花,實在不行了,他就在夜裡去田裡偷幾個蘿蔔。或者多喝些水,讓自己混個水飽。

    即便這樣,為了能夠吃上這一頓飯,杜月笙從來敢偷懶,更不敢還嘴,生怕老闆將他趕走。

    但是,現實真殘酷!

    這樣一天一頓飯的日子,也維持不下去了。半年後,整個江南糧食減產,老闆的生意也不行了。到最後,老闆丟給他了他一小袋子米,將杜月笙趕回了家。

    世間的路,幾乎沒有了,只有去 “乞”。從此,杜月笙開始在高橋鎮上開始乞討。

    從東頭討到西頭,從早晨討到黃昏。每一次敲門,每一次伸手,換來的都是冷嘲熱諷。

    每次接過別人扔出來的食物,杜月笙都感覺是一種屈辱。但是,杜月笙還是將淚水和屈辱,就著別人捨棄的事物,一起吞下。

    面子和命相比,顯然是面子一文不值。可是,幼小的心,一次一次被刺傷,刺痛,刺得麻木。

    其實,亂世的歲月,比杜月笙悽慘的人也不少,無依無靠的孩子比比皆是。他們在命運的黑暗裡,頑強的活著。為了生存,他們三個一組,五個一群,透過各種方法來獲取食物,填飽肚子。

    杜月笙後來就結識了這樣一些遊手好閒的小癟三,開始了另一種謀食方式:硬乞、軟求、明搶、暗偷。

    和小混混熟悉之後,杜月笙依靠自己的為人處事,慢慢地在這些小混混當中就有了一定的威信。很多小混混見了杜月笙也會叫上一聲:生哥!

    沒有活的時候,他們混跡在茶館酒樓乃至賭攤,幹些靈活,換頓飽餐。

    在這些人魚混雜的地方,少年的杜月笙見識了各色人物。從小極為乖巧的杜月笙,很愛思考,又很有眼力。

    很快,他喜歡上了賭攤。

    在與設立賭局的那些人混熟之後,杜月笙他們開始幫忙拉客。

    白天,他們在賭攤之外曬太陽,盯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有了目標,就立即圍上去,拉著去賭攤賭博。

    運氣好的時候,成功拉來一人,不論輸贏,開設賭攤的人都會賞他們幾個小錢。 遇到脾氣暴躁的人,當然少不了一頓拳打腳踢。

    如果有人贏錢了,他們也會上前討要好處。三五成群的流浪兒,那些贏錢的往往會給幾個銅錢。

    這年頭,為了一頓飯,不計手段,什麼尊嚴和臉面,統統見鬼去吧!

    第一次上賭桌,旗開得勝

    在這種為生存了日復一日的掙扎中,杜月笙一直是個非常用心的孩子。

    13歲的一天,杜月笙又在賭棚遊蕩。一個大人開玩笑說:“嗨,小子,你整天在這瞎晃悠,怎麼樣,玩一把吧?”

    說實話,玩一把,誰不會呢。

    那種簡單的玩法,聰明的他早就爛熟於心,那份手癢心癢的感覺,早就在這個苦難的孩子心裡,深深種草。

    杜月笙每次看見有人贏大把的錢,他就想:

    “看那些出苦力的人們,一年能掙幾個錢,可在這裡,只要碰上好運氣,手指一動就能發財。只可惜我沒錢啊……”

    突然,杜月笙想起了他破敗的祖屋。他一路小跑地回到家中,把家裡的破銅亂鐵拿出去換了幾毛錢。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朝賭棚走去。

    在一陣驚異的目光中,杜月笙把錢掏出來,“啪”拍在桌子上:

    “老闆,開骰子!”

    實在是好運啊,初次賭,杜月笙竟然真的贏了幾毛錢!

    夥伴們一陣歡呼,簇擁著杜月笙走出賭棚。這一天對杜月笙的來說,意味深長,他內心的喜悅無法形容。

    這個小心翼翼討生活的苦難的小癟三,突然發現,在填飽肚子之外,他還可以有別的理想,更崇高一點的理想。

    此時,杜月笙,好像看見了另一個自己。

    結束語:

    一轉眼,杜月笙14歲了。他不想在高橋繼續待下去了,在這裡沒有人能看得起他。

    他要去上海,他要成為另一個杜月笙!

  • 8 # 歷史軍魂

    當時江浙一帶天災人禍不斷,到處哀鴻遍野。由於鄉下無法生活下午,杜月笙的母親朱氏帶著剛過週歲的杜月笙去幾十裡外的楊樹浦開糧食鋪子的丈夫杜文卿。那個年代,“賣鹽的喝淡湯、編涼蓆的睡光床”。杜家雖然是開糧食鋪子的,但是糧食並不夠吃。為了貼補家用,杜母朱氏在附近的織布廠當了一名女工。但是好景不長,杜月笙三歲時,上海霍亂流行。朱氏生下一個女兒。產後朱氏因營養不良而去世,杜文卿只能獨自撫養兩個孩子。杜文卿傾家蕩產給朱氏買了一口棺材,但是沒錢賣墓地,只能將朱氏的棺材安放在離家不遠處的田埂上。

    朱氏去世之後,杜文卿根本無力撫養兩個小孩,不得不忍痛割愛,將女兒送了人。沒過多久,杜文卿給杜月笙娶了一位繼母,名叫張氏。這位張氏對杜月笙視如己出,是杜月笙童年時期最快樂幸福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杜月笙五歲時,上海先是大旱,冬天又突降大學。家裡的頂樑柱杜文卿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也去了。張氏沒有錢安葬杜父,只好把杜文卿的棺材放在朱氏棺材的旁邊。杜文卿死後,張氏和杜月笙孤兒寡母艱難度日。

    杜月笙六歲時,繼母張氏節衣縮食讓杜月笙進了一傢俬塾讀書,但是僅僅只讀了兩個月就因自己家的糧食鋪子關門大吉而停止。楊樹浦生活不下去了,張氏帶著七歲的杜月笙回到了老家高橋鎮。在高橋鎮,張氏靠給別人洗衣服養家餬口。經過省吃儉用,張氏讓杜月笙在高橋鎮上的一傢俬塾讀了三個月的書,但是第四個月因交不起學費而停止。然而好景不長,回到高橋鎮的第二年,視杜月笙為己出的繼母張氏莫名其妙地失蹤,八歲的杜月笙不僅無人照料,連吃飯穿衣都成了問題。

    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的杜月笙常常流落街頭,經常出沒於茶館和小賭場,經常撿到什麼吃什麼,同時還結識了一幫野孩子,偷、搶、騙、賭,杜月笙幾乎都學了個遍。後來杜月笙先後暫住在自己的舅舅和外婆家,但是舅舅和外婆家也是家徒四壁,根本讓杜月笙吃不飽、穿不暖。為了生活,杜月笙經常將杜家老宅中的破爛家當拿去當鋪。當得的銅板,杜月笙在附近的小賭場去碰碰運氣。沒想到,杜月笙的手氣很好,贏了幾十個銅板。杜月笙用這些贏得的銅板在當地的小飯館叫了一桌菜,請那些野孩子胡吃海喝了一頓。剩餘的錢,杜月笙作為賭本去賭場繼續賭博。在賭場裡,杜月笙的運氣並不好,連續幾把都是輸,他手中的銅板很快便輸光了。為了搏一搏、單機變摩托。杜月笙回到舅舅家偷了舅媽的一件夾襖去當鋪換了幾個銅板,在賭場杜月笙以為會翻本,沒想到再次輸個精光,連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輸光了,杜月笙赤身裸體地回到了外婆家。

    回到家的杜月笙被氣急敗壞的舅舅奏了一頓,並被趕了出去。無家可歸的杜月笙只好回到自己的杜家老宅,沒有了約束的杜月笙整日和一群流浪兒鬼混,像這樣持續了一年多以後。突然有一天,杜月笙自己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繼續在高橋鎮不會有多大的出息。他突然萌生了去闖蕩大上海的想法。

    杜月笙打算賣掉歸他名下的一半祖屋,賣得的錢作為去闖蕩上海灘的資本。他將此想法告訴了舅舅和姑父,舅舅和姑父暴揍了杜月笙一頓,並說“今後你要再敢提賣老宅,我就把你打死”。從此,杜月笙不敢再打杜家老宅的主意,在外婆的幫助下,杜月笙在十六鋪的一家水果店當學徒。

    就這樣杜月笙告別了自己的童年時代,高橋鎮的小癟三獨自闖蕩上海灘,雖然不是一番風順,但最終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了舊上海灘的一代大亨。

  • 9 # 創史人

    1888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人們俗稱的鬼節,在上海高橋的杜家老宅裡,一聲啼哭打破了黎明,此人便是之後叱吒上海灘的大佬杜月笙。

    杜月笙的父親一開始只是高橋的一個普通工人,後來攢了點錢變便開了一家米店。至於杜月笙的母親朱氏則在當地的紗廠幹活補貼家用。雖說自己有家小店,母親還在紗廠工作,條件看似不錯。但那個時代由於洋行的衝擊,生意實在不好做,他們家也是飢一餐飽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

    後來,杜月笙的母親朱氏又懷孕了,但由於長期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杜母長期營養不良,顯得十分的瘦弱。再加上杜母為了補貼家用,每天在紗廠中工作十幾個小時,工作環境又十分惡劣,所以在杜月笙的妹妹出生之後,杜母就因為大出血死了。就這樣杜父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就連杜母的棺材錢都是找鄰居湊的。

    一個窮苦的單身漢,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這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不得已之下,杜父值得將剛出生沒多久的女兒忍痛送給了一個寧波商人。發跡後杜月笙也在找著這個妹妹,但是一直都沒有訊息。

    父子兩人十分艱難的渡過了一段時間,父親找了第二個女人張氏,張氏對年幼的杜月笙十分不錯,讓杜月笙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可惜,好景不長,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夜,杜父終於倒下了,只留下了母子兩人在世間。

    杜父走後,母子兩人的生活更加困難。杜母每天只能靠著給別人洗衣掙錢,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杜母還擠出錢供杜月笙讀書,這也是杜月笙唯一的一段校園時光。這種日子只維持了五個月,五個月之後張氏感覺力不從心,杜月笙只好輟學。

    本以為會恢復以前的生活,結果等了十多天張氏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或許是生活壓垮了這位母親,杜月笙成了孤兒。

    後來,杜月笙就一直住在外婆家裡,直到他14歲前往上海。

  • 10 # 舊時樓臺月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處於政治混亂時期,那時清朝雖然滅亡了,但是依然吸食鴉片的大有人在。

    鴉片生意在明面上被禁止,不過很多人為了錢財,背地裡依舊偷偷販賣鴉片,杜月笙便是其中之一。

    幼年時期杜月笙的生活並不好過,他雖然出生在上海浦東,但是上個世紀的上海浦東只是一個小漁村,非常貧窮、落後。

    而杜月笙的母親、父親先後去世,留下他一個人,幼小、無依無靠的杜月笙只好寄居在舅舅家中。

    杜月笙舅舅家中的經濟條件同樣很差,舅母並不樂意養他,只有外婆關心他。為了不給年老的外婆添麻煩,也為了擺脫寄人籬下的生活,杜月笙孤身前往上海灘討生活。

    不怕吃苦、膽子大的杜月笙後來加入了黑幫,還參與了鴉片的生意,最後成為了叱吒上海灘的風雲人物。

    杜月笙透過鴉片生意積累了雄厚的資金,他不僅與當時的一些軍閥保持著友好的關係,而且還在法租界建立了一定的勢力。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雄霸一方的黑幫大佬,在他的一生中有兩個願望始終無法實現。

    清朝光緒十五年七月,一場大規模的疫情席捲了上海,很多人因為疫情而死亡。當時杜月笙的母親一個人抱著懷中的兒子在高橋生活,而杜月笙的父親為了賺錢在離家較遠的楊樹浦經營米鋪。

    杜月笙的母親雖然沒有被感染,但是他們母子兩個沒有收入,家裡的食物很快就吃完了。不得已之下,杜月笙的母親只好冒險出門投靠丈夫,可是杜月笙的父親——杜文卿開的米鋪同樣入不敷出。

    妻兒的安全到來讓杜文卿一方面感到安心,一方面又壓力倍增,他想盡辦法賺錢養家。

    作為國內最早的工業區之一,楊樹浦當時已經建立了幾家規模較大的紗廠,很多當地人在紗廠中工作,以此貼補家用。

    杜月笙的母親知道後便想進廠做工,分擔一下丈夫的壓力,恰逢紗廠正在招聘女工,這更堅定了她的決心。

    而杜文卿卻覺得如果他讓妻子去做工,這便是在打他的臉,說明他沒有能力養妻子和兒子。所以在杜月笙母親剛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杜文卿並不答應,不過在後來的幾天中,家裡的經濟狀況實在難以維持下去,杜文卿不得不同意讓妻子去做女工。

    然而杜月笙的母親當時已經懷有身孕,她的身體狀況並不足以支撐她在紗廠做高強度的工作,可是在現實的逼迫下,杜月笙的母親還是進了紗廠,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杜家的艱難時刻其實剛剛開始。

    光緒十六年,幼小的杜月笙剛滿三歲,他的媽媽為他生了一個妹妹,但是長期勞累、沒有得到修養的杜月笙的母親在生產之後非常虛弱,最終去世。

    杜文卿在妻子去世之後傷心欲絕,年幼的杜月笙不知道母親怎麼了,只知道他後來再也沒有見過媽媽。在親友的幫助下,杜文卿將亡妻的屍身送回了家鄉,並用僅剩的積蓄為其買了一口白木的棺材。

    窮困潦倒的杜文卿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將死去妻子的棺木厝在離家不遠的田塍上,再用稻草一圈一圈的將棺材遮住,這讓他對妻子充滿了愧疚。

    後來杜文卿一個人帶著杜月笙和小女兒生活,沒有了女主人的幫助,家裡的事情變得一團糟。杜文卿經人介紹後娶了一個繼室,繼室為人善良,幫助杜文卿照顧兒子和女兒。即使是這樣,杜文卿還是無法供養所有人,在萬分糾結之下,他將小女兒送了人。

    可惜好景不長,杜文卿在某個冬夜得了重病,不久之後便撒手人寰,而後杜月笙與繼母將其棺木厝在了亡妻墳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之後,杜文卿與原配妻子的墳墓中間長出了一棵黃楊樹,這棵黃楊樹枝繁葉茂,長年為夫妻二人的葬身之處遮風擋雨。

    二十多年後,成為風雲人物的杜月笙回到家鄉,他想為父母找一個風水寶地將其入土安葬。但是風水師說他父母葬身之處是杜家飛黃騰達的根源,若是隨意移動,杜家恐怕會有不測。

    出生入死多年的杜月笙並不相信這些迷信說法,他只希望父母可以入土為安。可是杜家的其他長者卻非常信任風水師的說法,他們執意不讓杜月笙移動杜文卿夫妻二人的棺木。

    杜月笙不想與族人為敵,最後只能不了了之,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杜月笙另一個願望便是找到幼時被父親送人的妹妹,但是當時的他尚且年幼,沒有多少記憶,從別人口中得到的訊息也非常有限,他只知道收養妹妹的那個人姓黃,是寧波的商人。

    根據這些資訊,杜月笙尋找多年,期間還有居心叵測的人冒充他的妹妹,直到1951年杜月笙去世,他的妹妹也沒有找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伴侶出軌,你認為原諒是最終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