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聯網已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重點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網際網路的全面爆發和技術領域的不斷革新,更加速我們邁入“物聯網”的時代,蘋果、谷歌、BAT等巨頭似乎早已嗅到商機,紛紛入場佈局,而晶片廠商、硬體終端廠商、網路運營商、軟體開發平臺等也齊齊發力,忙於跑馬圈地,作為一個上天入地,產業滲透率極高的新興產業,物聯網未來的市場潛力不言而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物聯網整體存在高度碎片化的困境,技術標準難以建立,導致裝置間的交流障礙。另一方面,隱私資料所誘發的資訊保安問題也十分受人矚目。可見,物聯網商業模式和產業路徑的打造而道遠。物聯網是否會成為繼網際網路之後的下一個風口,物聯網之路上又有哪些鮮花和荊棘?投資人對於物聯網又有何獨到見解?
6月24日,由清科集團、國家級物聯網孵化器、上海物聯網中心聯合舉辦的以萬物互聯預見未來為主題的投資界沙龍。
嘉定劇院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燁:從企業初創到上市,補貼到底!
我們菊園新區和物聯網中心一樣,我們希望搭建的平臺不僅僅是一些分享觀點的平臺,還是能夠吸引投資人更早關注瞭解網際網路整合鏈路領域,為了產業的能夠注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的平臺。我們覺得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大家慢慢從網際網路創業,到慢慢開始關注一些“黑科技”。
菊園新區有科研和人才優勢,我們有五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也是嘉定科研院所最集聚的地方。現在菊園新區幾個科研院所一共有41個對外開放的公共實驗平臺,192臺研發裝置。
菊園未來發展的產業定位,我們發展1+3產業,1就是科技服務業,我們希望形成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彙集更多和科技服務相關的專業機構和元素,把這個地方的人才、資金、服務更加活躍,帶動三個行業產業(物聯網、行業資訊、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創業+服務聯盟,聯合了150家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菊園的企業可以到這些機構採購服務,年底會和這些機構進行結算。第二個是智慧財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引進了上海盛知華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為企業智慧財產權做保護和交易。第三個是公共技術平臺和研發裝置,41個公共技術實驗平臺192臺研發裝置也是面向江浙滬面向全國腹地招商引進企業比較大的法寶。第四個是實驗室開放日,和上海牽翼網公共研發資源電商平臺推進研發檢測便利化。第五個是張江嘉定園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引進深圳君勝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和管理和包裝。
這是我們的一些產業政策,包括人才引進、智慧財產權、研發中試、企業發展、融資上市,我們不是說把企業吸引過來提供創業基金,而是把政策覆蓋到企業全生命週期,從初創到上市都有補貼。
上海物聯網公司副總經理鄭春雷:網際網路已死,未來10年且看物聯網!
各位領導下午好!今天我更想和大家講講荊棘,道一道苦水,雖然大家都覺得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但是路還很長,我想結合我們做的一些工作,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第一部分,鮮花。2009年9月溫家寶總理召開三次新興產業座談會,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後叫做物聯網。到了國家層面以後,我們開戰略新興產業座談會的時候,在整個五大戰略新興產業裡面,總理講話說要重點發展物聯網,後來變成了新一代資訊科技。
第二個部分講講物聯網的荊棘。
物聯網興起以後,一個概念被提出來,很快大家因為這個概念很熱所以都進去了,各個方法都會涉及到物聯網,各個部委各個領域都上,還有很多動漫產業的VR、AR。這個領域很熱,也很亂,很多都搞不清楚。等大資料、雲計算出來以後,大家又是雲裡霧裡,到這個時候我出去不敢說自己是搞物聯網的,基本上一提這個,別人就說這個傢伙又來忽悠的,這是我們最低潮的時候。
從2009年到現在,尤其到了2015年,這五六年的時間,我們主要還是做一些政府主導、行業應用,現在慢慢有一些希望進行創新。我們做的比較有特點的是軍用方面,從軍用到警用、安防、電力、鐵路。警用這一塊,我們有能力把上海全部做下來,你想監測的所息都可以覆蓋下來,很難的是我們走不出上海。
我們認為之所以能夠拉動起來的原因就是國外的業界包括Gartner,在14年、15年底的時候,認為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已經登頂,很多應用可以發展;再就是半導體行業發展遇到瓶頸,從原來給人服務的,一定要找到物捆上去,所以我們出去開會經常有人講,今後十年要看物聯網。
這個時候國外比我們還要熱,包括現在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可能看到Facebook的老總說網際網路已死,大家可能有點不太相信這個話,但是十年以後我們再看的時候,大家會感覺到我們現有的基於IP架構的網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未來的網路是什麼樣的形態,沒有很多人關注。
好的方面,谷歌32個億美元收購智慧家居公司Nest,但是最近Nest初創老總從谷歌辭職了。我們目前做的是後裝市場,到了今天我們發展,無人駕駛、網聯汽車,還是要有一些新的真正懂得這個東西這個行業是怎麼樣的需求的人,才能夠抓住這樣的痛點,能夠做起來。
整體上來講,原來很多關注物聯網是數字方向的時候,很多業界在這裡橫向方向上抓平臺和抓通訊技術。
因為5G帶來的改變,4G以前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都是給人用的,給物用的承載網路還沒有建立起來,5G的出現將使得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第一次真正的大網關注到物,但是物的量上來以後,會使得架構崩塌掉,所以這是很多更大的大佬講網際網路已死的原因。
矽睿科技總經理萬虹:智慧感測器必定走向分散式,不畏懼國際性挑戰!
因為智慧感測器是物聯網中間很重要的基石,所以挑這個話題來講講。資訊世界,這是1997年的時候在斯坦福大學未來研究室的一個研究,預言資訊世界的幾個步驟,首先是電腦來計算。第二個是要聯網,電腦聯網以後才有用,不同的時候都可以處理資訊。第三個感測器。第四個是智慧。這個時間點基本上踩的非常之好,我們現在就在這個地方。
講到和智慧感測器相關的,量最大的還是個別裝置,因為人口是最多的,都是以億來計算的。我們稱個人化的職能,原來是電腦,一般辦公的人才會用,現在到了智慧手機時代,差不多人手一個,智慧手機也是帶動了智慧感測器的爆發。接下來進一步因為智慧手機還是佔著你的手和眼睛,讓你不自然,所以個人的裝置智慧化以後一定是分離式的,一定在眼睛裡面手錶裡面衣服裡面鞋裡面可穿戴的這種東西,不一定哪一個是爆發點,但是分散性肯定是一個趨勢。分散式也是我們做元器件最喜歡的,因為手機人手一個就不錯了,到了分散式的時候,一個人可以帶幾十個。所以我們很看好分離式的元器件。
下面一個大的體量就是汽車,現在的增長點是車聯網,車要和周圍的環境和前後的車和周圍的環境連起來,這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一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將來的無人駕駛,對於周圍的情況一定是非常瞭解,而且是要聯網的。這個的爆發對於我們來說,這對車完全的控制是不同的量級,因為到了駕駛,無人駕駛和環境連線,所以這個感測器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工業製造智慧化。工業原來是一個機臺控制,後來到了整機控制,現在是整個生產線的控制,無人生產線,包括機器人包括所有的裝置都是自動化的,這一方面智慧控制也是對於智慧感測器的一個帶動增長點。工業應用感測器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附加值非常高,利潤非常高,所以相比起來銷售額還是非常可觀的。
在中國,也有自己特點的挑戰。其實我們MEMS感測器起步比較晚,原來都是在軍工和研究所的小作坊式的,所以大規模生產起步就是兩千年開始的,積累和產品線的成熟還是需要時間。現在這套產品線進來之後把所有產品生產都打通還是比較難的,成熟的話還要好幾年完全成熟。
另外我們國內的公司都算體量比較小,我們都是創業公司,我們競爭的都是國際大廠,我們和他們競爭也是比較費勁的,他們畢竟是一個大的專案,我們有靈活的優勢,但是他們要動起來的話,力量比我們大,這也是特有的挑戰,不管怎麼樣,路還要往前走,今天分享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力合清源潘海峰:物聯網企業應看清自身特點和資源,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領域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前面兩位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講物聯網,我是從投資人的角度講講我對物聯網的理解。1990年施樂公司有一個網路可樂販售機,1995年的時候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的時候提及物聯網,沒有受到廣泛重視。1999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並且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闡明瞭物聯網的基本含義。
物聯網在中國,1999年中科院起動了感測網的研究和開發。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無錫提過,一下子我們國家物聯網這個詞就熱起來了。在十二五規劃有一個專門的物聯網規劃,今年十三五規劃裡面也同樣有物聯網相關的描述。個人理解物聯網現在主要解決了物品與物品、人與物品、人與人之間的互聯,所謂的萬物互聯,包括人在內。
我們投資的一個物聯網相關的公司,一個成都的公司,主要是在物聯網技術在環境檢測裡面的一個應用。這個公司在四川省內做的比較好,在四川省內不管是市場佔有還是市場份額,應該是超過70%的,但是走不出來,到其他省裡面去的時候,因為各地都有自己的利益相關方,所以公司的拓展現在遭遇了一個瓶頸。
接下來和大家介紹一個不是我們基金投資的,這個公司我們跟蹤了很長時間,但是沒有投進去。這個企業叫北京運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和ETC有關的,這個公司是系統整合和ETC運營公司。這個公司是一個國有公司,我稍微吐槽一下,最近在說民間投資的下降,我覺得這個行業裡面一個民營公司一個國有公司,就能明確看出來民營公司在現在某些領域無形的壁壘也是隨時存在的。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投資的企業情況,首先說說我在物聯網投資的體會。首先第一個物聯網不是一個精確的定義,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物聯網作為資訊科技的新的發展,我覺得在許多行業和領域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網上有人說是革命的發展,我個人覺得不是革命的發展,就是技術的進步。第二,從物聯網行業的企業來講,找到或者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應用領域,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同的領域發展的可能性或者發展的路徑也是很不一樣的,所以確確實實要能夠和自身的資源和特點結合起來,應用領域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話還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對於投資來說,我個人覺得物聯網行業的投資,實際和其他行業的投資是一樣的,不是說物聯網有非常的發展前景,投進來就好了,同樣需要政策因素、團隊等等各方面的影響。
在圓桌論壇環節,雲賽創投總經理許睿,遨問創投Quattroporte周敏,副Quattroporte邵民樺,芯慧董事長張波,呂坡,金浦互聯基金創始兼CEO陸風雷陸總參與了討論。對於投資人來說,這個階段有哪些機會和挑戰?物聯網投資現在處在什麼階段?展望物聯網的長期發展趨勢?投資人以什麼角度切入會更好?
呂坡:學習如何評估一個好的FA,比如何找融資更重要
大家好,雲柚科技在杭州,解決大住宿行業物聯網連鎖的事情。最早我在工作,2012年的時候離職做短租平臺,和Aribnb的概念類似,但是當時做這個領域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領域所有的物業都是分散遠端的,對於人力運營包括入住體驗非常大,後來我們的平臺轉型了之後,開始專注在解決物聯網門鎖這一塊。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大住宿領域當中,住所有的酒店的時候可能到前臺需要刷身份證可以到自己的房間,所有的開門許可權可以虛擬化。我自己現在租房,租房的時候大家都有體會,一個下午只能看三套房子,但是如果出租房都有了門鎖聯網系統之後,這樣一個下午可以看三十套房子,這個對經濟效益提升的效應。物聯網會對整個產業產生改變。
NBILT的推動對於整個物聯網,或者說一些行業的應用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們不自覺已經把物聯網拆解了,其實是貢獻了一種底層技術形態,而不是具體的應用,但是仍然有非常大的侷限性。NBILT如果今年推廣了,運營商是最大的收益放,因為物聯網底層的通訊基礎,只有運營商有。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像我們其實在門鎖產品形態可能是比較特殊一點,但是和門鎖周邊我們做的一些產品,NBILT會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這是我們對NBILT的一些看法。
因為我們其實只是接觸投資人,本身不是投資人,只能說一下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投資人。他們給我們創業者不同的感受。首先從物聯網這個行業來講,大家表現非常不一樣。有的是做的表現的超情懷的,有些人非常務實,看你的銷售額。還有一種投資人介於兩種之間,有穩健的收入營收,同時要保有一定的故事,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也不希望投一個特別純粹特別傳統以銷售導向的公司。
想做到全自助入戶的話,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監管,因為住酒店需要身份證登記。我說一下行業的底層邏輯,政府需要規避責任,要求你必須當面檢查,如果出問題是你的,但是從技術角度,透過的信用體系,包括身份證聯網資料,做到識別率比人工檢查還要好,但是出現問題由公司承擔,因為這個行業身份證的識別都是公共部售賣的,這個事情他們不敢規避,但是短租領域這個事情目前監管不到位,所以說在這個行業可以做到自助,身份證不用登記。我們可以做到人用身份證開門,這對政府來說是強需求,我會和他們對接,而且現在是短租市場,未來有可能成為標配,現在國家的法律規定,你在租房的時候需要登記上報的,但是我們都沒有,因為成本太高了。如果在門鎖上做更多的物聯網識別和聯網傳輸的話,可延展的空間非常大。這塊在我們從事的大住宿行業,物聯網有一個很好的突破點,最後會有一個單品歸結點,這算是我們比較幸運的事情。
其實我的建議非常簡單。我覺得一個創業者可能除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以外,如果你真的不擅長融資的話,找一個好的FA,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直接有用的方式。因為FA和投資人對接效率更高,而且知道怎麼幫你的專案做闡述。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技術流的,他們不知道怎麼和投資人溝通。我覺得學習如何評估一個好的FA,比如何找融資更重要。
芯慧董事長張波:投資機構要將情懷,不能像銀行那樣勢力!
左岸芯慧應該是我們菊園土生土長出來的物聯網企業,我們的主業是智慧農業,可以講我們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是在全國智慧農業這方面的應該還是比較大的。
實際上左岸芯慧是2010年成立的,和物聯網高潮剛剛提出概念的時候一起成長的,但是今天我可以這麼講,物聯網現在的應用,應該叫水到渠成,無論從技術的角度、環境的角度和行業應用的角度,現在很多東西確實是由雲裡霧裡現在落到地上來了。實際上現在目前來講,物聯網確實是真正的到了落地和發展的時期,這個點是非常好的。
我本身也是做投資出身的,我覺得現在做投資的還是要講一點情懷,你看我們嗷嗷待哺有多少創業公司在這裡,這些公司是非常非常艱難的,今天上午我們也是一個小組討論,講到市場的創業板,創業板公司盈利在三千萬以上,這個還是叫創業板嗎?那叫成功板。那我們的這些投資機構,也不能像銀行那樣那麼勢利。
實際上我覺得不管是硬體也好軟體也好,還是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好,關鍵在於解決了什麼痛點。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自己做的案例。從食品安全形度講,大家在座的都喜歡吃到安全的,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一點,我們現在的食品溯源大多數是流域的溯源。我們可能知道是南匯的西瓜,但是真正品質怎麼樣,不知道。左岸芯慧做了一進事情,我們把土地監測資料一下,然後把灌溉水是否達標進行監測,然後把空氣進行監測;這還不算,我們把生產過程監測,還有一個透明檢測實驗室,產品從抽樣進入實驗室,包括你的實驗快速檢測出來了殘留有多少,我們提出一個概念,食品安全看得見。
我覺得我們創業公司,有的時候要看一些創投人的臉色,但是話講回不需要,現在臺上創投的多了,創業的少了。實際上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不管是做硬體做軟體也好還是做應用也好,你找到一個痛點,深耕下去,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價值就能出來。
遨問創投Quattroporte周敏:物聯網投資要麼看銷售,要麼看技術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本人是清華畢業的,出國讀了材料學博士做了六年科學家,然後做風投,我有科技背景。我們遨問創投是2010年我回國創立的,2011年做了第一個基金,今年做第二個基金,比較專注的就是科技投資,新材料、高階製造、節能環保是我們的三個方向。在物聯網這一塊,今天的主題是物聯網,因為我2003年的時候在美國投資了一個RFID晶片的龍頭企業,看著這個公司從2003年投資,今年上個月剛剛才IPO,十三年以來,從風投的角度這是不得了的事情。
我2010年回國的時候,當時認為工業物聯網一定會起來,雖然現在最多的用的比如說RFID領域還是用在零售領域最多,所以我們自己孵化了一個工業物聯網企業,現在企業在工業解決方案這方面做的很不錯,在物聯網領域我們還是比較看重和工業的結合,現在很多物聯網專案和政府、市政、軍用、警用等等這些,我們比較關注工業物聯網。但是不管什麼工業企業都需要製造,工業物聯網在製造領域裡面的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是我們物聯網領域投資的重點。
因為我們比較關注工業物聯網,我們給這些五百強企業做解決方案。無論用什麼標準,一定得是一個國際化的國際認可的東西才有可能,如果只是中國標準,沒辦法做國際化,這是比較大的限制。
因為我是2010年回國,原來一直在美國做風投,回來中國做風投,吃了不少苦,學了很多。對創業者特別理解,特難。剛剛講到資本市場,我總結有兩類,在國外,如果你是一流科技,最主要的還是你的智慧財產權有多少價值;無論是被併購還是上市,看重的是你在行業裡面的地位、你引領的潮流。我發現這兩類企業對我們來說可以投,我們雖然是人民幣基金,但是我們的背景有外資,這些人都是海歸,也可以海外上市,所以創業者要想好到底是哪類,要麼沒技術搞銷售,要麼有技術有智慧財產權。做討厭的是介於兩者之間,技術不是國際一流技術,但是是中國進口替代什麼的。其實要把銷售額做到能上市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開始可以做到兩三千萬三四千萬,但是要真的做到上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公司得看好,你到底是哪一類的,如果說技術又好銷售又棒,那是最棒,但是我們最怕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我們給企業設計了投資的思路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國際一流科技,也別做銷售了,趕快把智慧財產權弄好,把大量的投資研發,你的IPO越值錢企業就越值錢;要麼做銷售,就大量招銷售人員做好銷售。
我覺得硬體軟體解決方案缺一不可,如果說硬體是很便宜,如果真正是那樣的話,這些解決方案老早就起來了,現在這些解決方案卡在沒有合適的硬體。所以我們自己孵化的工業物聯網企業,從我們的核心硬體開始,一定要和行業瞭解他們的痛點,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到最後大資料的分析和應用又是中國缺人才的地方。所以雖然說是光靠硬體肯定不行,但是沒有硬體也是不行的。我們認為物聯網第一投解決方案,五年之後更看重的是在工業這一塊,將來工業的生產和網際網路是一樣的,最後每個物體都有一個手機號碼,固定了之後進行連線,然後進行商業化。五年之後工業物聯網一定會有很大的革命性的突破,這是未來從我們基金的角度我們在看的之後的方向。
我們比較看重的就是你獨特的地方是什麼,關鍵是在市場裡面你能做什麼,為什麼你來做,機會在什麼地方。然後我們看重這些創業者本身的激情和團隊組合,能不能做成事。
工業物聯網確實在中國製造業IT還是蠻落後的,光是中國的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從工業2.0到工業4.0就有很多投資機會,因為各行各業的製造業,每個行業的痛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針對這些痛點,有好的解決方案,這些就夠我們看的了。還有就是企業級應有資料也是足夠我們看的了。我覺得光工業這一塊都投不完,如果有這個領域的創業者來找我們,我們需要找這樣一些專案。
現在講物聯網,很多還停留在簡單的把東西給連起來這麼一個階段,但是我們主要看好的是對於企業的一個流程的最佳化,你能夠透過物聯網給企業帶來利潤和效率,這是長久的商業模式。現在很多製造業並沒有流程自動決策最佳化,這對於工業企業來說產生的效益非常大,還有很多企業做資產管理,資產管理當然是有價值的,如果能夠把工業的整個流程自動化了,產生的價值是巨大的。我們主要看重的到底是給客戶創收了還是節省成本了,工業物聯網做的特別簡單,滿街都是做倉庫管理的,這是簡單的東西,除了做流程管理,就是全球運營,怎麼做好管好省錢賺錢。解決方案有沒有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效率,提高客戶的投資回報率這是我們比較關注的。
我對工業物聯網的看法是四層,第一層是確認這個東西是什麼。第二層得知道在什麼地方。第三層各種各樣的感測器溫度也好什麼引數也好。第四層也好是這是不是社交,我們覺得第四層是決策,工業流程自動決策是工業物聯網最重要的。最終決策才有價值,要不然收集資料幹什麼。這是我的看法。
副Quattroporte邵民樺:不同的細分行業,物聯網冷熱程度不同!
大家好,非常榮幸,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機構。我們機構其實就是一幫工程師IT男做投資。我們的投資方向也是技術領先型科技為主要投資方向,我們自己定義是ITC,其實IC+IT,更多的是在半導體、感測器等等,物聯網也是一個主要的方向之一。我們其實更多的是在物聯網這個層次下面,是非常下層的,在感知和網路這一層佈局比較多。
很多媒體都願意把這個東西用一些比較大的字眼來博取眼球,有的人會說一些元年,有的會說顛覆,這個詞其實可能真正確實是做這個行業的,確實要透過大的字眼發現後面的一些本質的東西。定一個標準我覺得只是給行業的互聯提供了一個可能性。即使是運營商採用了標準,產業的突破也是要靠應用驅動的,沒有應用大規模的需求驅動,一個標準是不足以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的。另外一個,這個標準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物和物之間的資料互聯的通道,真正的上層應用的互聯才是一個未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東西。舉個例子,移動在4G採用了中國TDLTE標準,電信都採用了FTD標準。但是使用者真正關心什麼是上層的應用資料是不是能夠連起來。所以我覺得我們可能更多的還是要關注這個標準之後的行業裡面本質上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怎麼能夠用物聯網解決某個行業裡面的特定問題,這是第一。另外我們在系統當中的物理器件連起來以後,上層的應用資料更深層次的資訊能不能跑起來,能不能呈現給我們一個終端使用者需要看到的東西,這才是根本。
物聯網現在這個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虛的非常大的概念,要把物聯網細分到不業裡面去。現在的行業狀況和投資的情況來看,現在的物聯網在不同的行業裡面可能冷熱程度不一樣。舉幾個例子,現在和車有關的和醫療有關的就很熱,像現在自動駕駛這兩年非常熱,所有的車企所有的投資人,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造車。現在車確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上面的感測器有很多種,像我們現在看的毫米波雷達,一個車上面裝六到八個毫米波雷達,如果細分到每個感測器上,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包括醫療。醫療國家的投入也非常大,大家都知道華人多,醫療就是大市場,在這兩個市場裡面熱度非常大,錢也聚集了很多,很多投資機會都會聚焦這個方向。現在醫用材料也很熱。
另外我們認為和人工智慧相關的一些機會也存在,目前我們也確實在做一些這方面的佈局,其中有一個就是車。因為我們認為人工智慧也是和物聯網一樣非常廣泛的定義。在車這一方面,馬上可以看到東西了,所以我們布了很多智慧駕駛,未來車的使用場景不一樣。因為大家每個人都買車,有可能未來買車需求不存在了,我們認為車的應用場景發生變化,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雲賽創投總經理許睿:技術本身永遠是要被幹掉的!
我是理工男出身,學數控的,做了幾年技術然後改行做投資,雲賽創投也是偏重於投比較硬的東西,我們主要是投大IT類的,自動化、智慧化之類的一些東西。物聯網這個概念,對於我們理工出身的人來說,這個東西不是問題,因為在工業領域其實原來就是一個聯網的東西。
物聯網對於理工出身的人來說,只是範圍的延伸,而且不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新鮮的東西。我覺得更多的可能是應用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專業級網路和現在的網際網路之間的對接,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存量市場的演進,也有增量市場的機會。我們從來沒有把物聯網當做一個單獨的門類。
按照我以前工作的一些經驗,技術本身永遠是要被幹掉的,重要的是用在什麼場景下。任何的一個標準一個技術,是不是能用在合適的地方。物聯網這樣一個東西,我個人覺得在媒體上面有太多的誤導。不是把這些東西都連起來就是物聯網,因為莫名其妙的連線沒有意義,都是資源的浪費。我們投資的時候要搞清楚我們投資的是什麼東西,很多人說輪胎上面加標籤怎麼樣,我反問一下,輪胎上面的標籤需要輪胎直接和輪胎的廠商連嗎?肯定不需要,因為輪胎最多和車載電腦連就可以,肯定不會選4G通訊去連網際網路,我覺得任何的標準或者取決於要看什麼用,這個問題在不回答清楚以前就討論技術方面,把一些概念泛化了以後,很容易把自己踩在坑裡面去,這是我的一個想法。另外我覺得有些事情,有一句俗話,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都是以前的事情變了一種花樣出現而已。標準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在整個產業裡面大家把成本降低。採用合適的方式對硬體和硬體之間做互動,這是一個業界都會考慮的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我們也會很謹慎判斷這些機會和陷阱在什麼地方。
其實是不同的基金可能投資策略是有差異的,因為做投資。其實都知道,我們乾的活就是在博大,不可能每個專案都成功,一定有死掉的。規模非常大的基金,有的時候會更講情懷,一定要博中那種有非常高回報率的專案,如果沒有特別多高回報的專案來給基金提供一個超額回報的話,這個基金回報是不夠的。對於中小型基金來講沒有辦法講情懷,可以放棄獨角獸,但是一定不能踩到坑裡面,因為本來投的專案就不多,接二連三往坑裡踩的話,馬上就被市場淘汰了,所以更多的中小規模的基金反而是優選專案,不會為了追求情懷做超越自己投資風險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投資,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溼鞋,但是溼鞋太多次,也就淹死了。
從製造成本的下降來看,硬體一定是迅速貶值的,像買車一樣。原來自己做碼農的時候就是這樣,最不值錢的是硬體,其次是軟體,最值錢的是資料,這個事情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資料這個東西會有一個問題,單純的資料其實是沒有價值的,資料是什麼呢?資料代表背後的物理意義或者經濟意義,要捆綁還是才能有價值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覺得未來還是要從應用場景這塊角度入手。當你有合適的應用,透過這樣的應用整合出來的系統拿到了背後的資料再進行整合和對接的時候,任何東西的連線才是有價值的。單純拿很多感測器連到一起的話,這個本身是一個問題,就簡單的來說,我們布了很多溫度感測器,是氣象意義上的溫度,還是什麼意義上的溫度,還是要把邊界弄清楚,只有弄清楚以後採集類的資料才可以做分析,才有衍生價值。我看不到市場的全貌,沒辦法主導影響市場的演進,我的邏輯就是從應用從背後的意義出發,來做投資的路線。
我覺得投資機構都一樣,都有FA推專案,也會有投資機構之間相互推專案,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也有同感,自從去年股災以來,FA一下子多了很多。對我們來說,FA推的專案我還是會瞄一眼,這班人的特點最近熱什麼就會推什麼,他們推的東西不是To B也不是To C,是TO VC,他們會找熱點來推,我們也看看這幫人在市場上折騰什麼,我覺得可能是這樣,對於一個專案來說,我們不會排斥因為你是FA推過來的我就不踩你,或者不是FA推過來的一定不踩你。對我們來說一定是這樣,投資經理先做一些功課,我想投資機構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有例會制度的,對於一些行業我們都會進行一些內部討論,會看這條鏈上哪些點是需要關注討論的,他們如果覺得哪個專案好,會拿出來談自己的看法,我們會做判斷,覺得這個事情值得不值得大家幹。
不給投資人回報的話我們就要被市場淘汰,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概念。
機器人這個領域說實在的,我們投資機構對人工智慧都下過功夫。作為一個讀過數學系的人來說,我可以很負責任告訴你,現在的人工智慧和智慧沒什麼關係,兩千年之前的人工智慧是確定最最佳化問題求解,這一代人工智慧是基於機率理論的最佳化求解。用一些開源的辦法編譯一下拿過來糊弄投資人,覺得把我們的智商想的低了一點。機器人這個東西未來一定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方向,但是做事情得把事兒做好了,不要求做的機器人什麼都能幹。最典型的機器人適合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人不適合去的地方有危險的,條件惡劣的,還有一些簡單的重複性的,人不敢做的,這些工業機器人或者特種機器人會覆蓋。服務機器人還是要做一些輔助性的事情,輔助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場景定義的很清晰,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下面發揮作用,來替代人。因為現在勞動力成本也在提升,客戶可能也會更挑剔,你能在某些方面能夠幫客戶提供一些增值,肯定會有人願意買單的,可以形成一定的市場或者銷售,能夠被市場接受,就會具備投資價值。我們是這樣一個判斷邏輯和思維方式。
金浦互聯基金創始合夥人兼CEO陸風雷:物聯網投資已進入深水區,FA可能是罪魁禍首
感謝嘉定區各位領導和清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做一個關於物聯網投資和產業發展的探討。物聯網在這幾年在市場上表現也是非常之熱,我看了一下咱們今天上海的嘉賓,我感覺也是投資人人數多於物聯網企業,說明現在物聯網的投資現狀,也說明物聯網的企業是目前投資追逐的熱點。
現在的投資已經進入深水區,但是現在投資圈和創業圈,都是非常資深的理工背景。
物聯網真的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專門的技術,是一個投資類別。
我們今天探討的物聯網和投資的概念,回顧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當中,2009年對於網際網路的爭議和2007年智慧手機的出現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變化。今年是2016年,物聯網概念經過以前的爭議和沉浮,現在物聯網再次興起。
我稍微講講投資人的苦衷,投資人的錢都是來自於勢利的投資人。
雲柚的商業模式給我們提供了物聯網應用於生活非常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景。演講談到了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融合才能代表真正的物聯網。但是現在我感覺到物聯網僅僅是連線這個部分還沒有完全解決好,未來可期待的包括大資料、雲計算的融入,包括人工智慧的融入,會激發個更強大的物聯網的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人有爭議,到底是投平臺還是投應用還是投底層硬體。麥肯錫是這樣理解的,從長遠來看,硬體是最不值錢的。
現在投入進入了深水區,到處是地雷到處是坑,而且FA可能是這裡面部分的罪魁禍首。
目前,物聯網已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重點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網際網路的全面爆發和技術領域的不斷革新,更加速我們邁入“物聯網”的時代,蘋果、谷歌、BAT等巨頭似乎早已嗅到商機,紛紛入場佈局,而晶片廠商、硬體終端廠商、網路運營商、軟體開發平臺等也齊齊發力,忙於跑馬圈地,作為一個上天入地,產業滲透率極高的新興產業,物聯網未來的市場潛力不言而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物聯網整體存在高度碎片化的困境,技術標準難以建立,導致裝置間的交流障礙。另一方面,隱私資料所誘發的資訊保安問題也十分受人矚目。可見,物聯網商業模式和產業路徑的打造而道遠。物聯網是否會成為繼網際網路之後的下一個風口,物聯網之路上又有哪些鮮花和荊棘?投資人對於物聯網又有何獨到見解?
6月24日,由清科集團、國家級物聯網孵化器、上海物聯網中心聯合舉辦的以萬物互聯預見未來為主題的投資界沙龍。
嘉定劇院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燁:從企業初創到上市,補貼到底!
我們菊園新區和物聯網中心一樣,我們希望搭建的平臺不僅僅是一些分享觀點的平臺,還是能夠吸引投資人更早關注瞭解網際網路整合鏈路領域,為了產業的能夠注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的平臺。我們覺得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大家慢慢從網際網路創業,到慢慢開始關注一些“黑科技”。
菊園新區有科研和人才優勢,我們有五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也是嘉定科研院所最集聚的地方。現在菊園新區幾個科研院所一共有41個對外開放的公共實驗平臺,192臺研發裝置。
菊園未來發展的產業定位,我們發展1+3產業,1就是科技服務業,我們希望形成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彙集更多和科技服務相關的專業機構和元素,把這個地方的人才、資金、服務更加活躍,帶動三個行業產業(物聯網、行業資訊、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創業+服務聯盟,聯合了150家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菊園的企業可以到這些機構採購服務,年底會和這些機構進行結算。第二個是智慧財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引進了上海盛知華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為企業智慧財產權做保護和交易。第三個是公共技術平臺和研發裝置,41個公共技術實驗平臺192臺研發裝置也是面向江浙滬面向全國腹地招商引進企業比較大的法寶。第四個是實驗室開放日,和上海牽翼網公共研發資源電商平臺推進研發檢測便利化。第五個是張江嘉定園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引進深圳君勝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智慧財產權和管理和包裝。
這是我們的一些產業政策,包括人才引進、智慧財產權、研發中試、企業發展、融資上市,我們不是說把企業吸引過來提供創業基金,而是把政策覆蓋到企業全生命週期,從初創到上市都有補貼。
上海物聯網公司副總經理鄭春雷:網際網路已死,未來10年且看物聯網!
各位領導下午好!今天我更想和大家講講荊棘,道一道苦水,雖然大家都覺得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但是路還很長,我想結合我們做的一些工作,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第一部分,鮮花。2009年9月溫家寶總理召開三次新興產業座談會,上升到國家戰略之後叫做物聯網。到了國家層面以後,我們開戰略新興產業座談會的時候,在整個五大戰略新興產業裡面,總理講話說要重點發展物聯網,後來變成了新一代資訊科技。
第二個部分講講物聯網的荊棘。
物聯網興起以後,一個概念被提出來,很快大家因為這個概念很熱所以都進去了,各個方法都會涉及到物聯網,各個部委各個領域都上,還有很多動漫產業的VR、AR。這個領域很熱,也很亂,很多都搞不清楚。等大資料、雲計算出來以後,大家又是雲裡霧裡,到這個時候我出去不敢說自己是搞物聯網的,基本上一提這個,別人就說這個傢伙又來忽悠的,這是我們最低潮的時候。
從2009年到現在,尤其到了2015年,這五六年的時間,我們主要還是做一些政府主導、行業應用,現在慢慢有一些希望進行創新。我們做的比較有特點的是軍用方面,從軍用到警用、安防、電力、鐵路。警用這一塊,我們有能力把上海全部做下來,你想監測的所息都可以覆蓋下來,很難的是我們走不出上海。
我們認為之所以能夠拉動起來的原因就是國外的業界包括Gartner,在14年、15年底的時候,認為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已經登頂,很多應用可以發展;再就是半導體行業發展遇到瓶頸,從原來給人服務的,一定要找到物捆上去,所以我們出去開會經常有人講,今後十年要看物聯網。
這個時候國外比我們還要熱,包括現在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可能看到Facebook的老總說網際網路已死,大家可能有點不太相信這個話,但是十年以後我們再看的時候,大家會感覺到我們現有的基於IP架構的網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未來的網路是什麼樣的形態,沒有很多人關注。
好的方面,谷歌32個億美元收購智慧家居公司Nest,但是最近Nest初創老總從谷歌辭職了。我們目前做的是後裝市場,到了今天我們發展,無人駕駛、網聯汽車,還是要有一些新的真正懂得這個東西這個行業是怎麼樣的需求的人,才能夠抓住這樣的痛點,能夠做起來。
整體上來講,原來很多關注物聯網是數字方向的時候,很多業界在這裡橫向方向上抓平臺和抓通訊技術。
因為5G帶來的改變,4G以前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都是給人用的,給物用的承載網路還沒有建立起來,5G的出現將使得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第一次真正的大網關注到物,但是物的量上來以後,會使得架構崩塌掉,所以這是很多更大的大佬講網際網路已死的原因。
矽睿科技總經理萬虹:智慧感測器必定走向分散式,不畏懼國際性挑戰!
因為智慧感測器是物聯網中間很重要的基石,所以挑這個話題來講講。資訊世界,這是1997年的時候在斯坦福大學未來研究室的一個研究,預言資訊世界的幾個步驟,首先是電腦來計算。第二個是要聯網,電腦聯網以後才有用,不同的時候都可以處理資訊。第三個感測器。第四個是智慧。這個時間點基本上踩的非常之好,我們現在就在這個地方。
講到和智慧感測器相關的,量最大的還是個別裝置,因為人口是最多的,都是以億來計算的。我們稱個人化的職能,原來是電腦,一般辦公的人才會用,現在到了智慧手機時代,差不多人手一個,智慧手機也是帶動了智慧感測器的爆發。接下來進一步因為智慧手機還是佔著你的手和眼睛,讓你不自然,所以個人的裝置智慧化以後一定是分離式的,一定在眼睛裡面手錶裡面衣服裡面鞋裡面可穿戴的這種東西,不一定哪一個是爆發點,但是分散性肯定是一個趨勢。分散式也是我們做元器件最喜歡的,因為手機人手一個就不錯了,到了分散式的時候,一個人可以帶幾十個。所以我們很看好分離式的元器件。
下面一個大的體量就是汽車,現在的增長點是車聯網,車要和周圍的環境和前後的車和周圍的環境連起來,這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一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將來的無人駕駛,對於周圍的情況一定是非常瞭解,而且是要聯網的。這個的爆發對於我們來說,這對車完全的控制是不同的量級,因為到了駕駛,無人駕駛和環境連線,所以這個感測器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工業製造智慧化。工業原來是一個機臺控制,後來到了整機控制,現在是整個生產線的控制,無人生產線,包括機器人包括所有的裝置都是自動化的,這一方面智慧控制也是對於智慧感測器的一個帶動增長點。工業應用感測器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附加值非常高,利潤非常高,所以相比起來銷售額還是非常可觀的。
在中國,也有自己特點的挑戰。其實我們MEMS感測器起步比較晚,原來都是在軍工和研究所的小作坊式的,所以大規模生產起步就是兩千年開始的,積累和產品線的成熟還是需要時間。現在這套產品線進來之後把所有產品生產都打通還是比較難的,成熟的話還要好幾年完全成熟。
另外我們國內的公司都算體量比較小,我們都是創業公司,我們競爭的都是國際大廠,我們和他們競爭也是比較費勁的,他們畢竟是一個大的專案,我們有靈活的優勢,但是他們要動起來的話,力量比我們大,這也是特有的挑戰,不管怎麼樣,路還要往前走,今天分享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力合清源潘海峰:物聯網企業應看清自身特點和資源,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領域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前面兩位行業的專業人士來講物聯網,我是從投資人的角度講講我對物聯網的理解。1990年施樂公司有一個網路可樂販售機,1995年的時候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的時候提及物聯網,沒有受到廣泛重視。1999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並且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闡明瞭物聯網的基本含義。
物聯網在中國,1999年中科院起動了感測網的研究和開發。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無錫提過,一下子我們國家物聯網這個詞就熱起來了。在十二五規劃有一個專門的物聯網規劃,今年十三五規劃裡面也同樣有物聯網相關的描述。個人理解物聯網現在主要解決了物品與物品、人與物品、人與人之間的互聯,所謂的萬物互聯,包括人在內。
我們投資的一個物聯網相關的公司,一個成都的公司,主要是在物聯網技術在環境檢測裡面的一個應用。這個公司在四川省內做的比較好,在四川省內不管是市場佔有還是市場份額,應該是超過70%的,但是走不出來,到其他省裡面去的時候,因為各地都有自己的利益相關方,所以公司的拓展現在遭遇了一個瓶頸。
接下來和大家介紹一個不是我們基金投資的,這個公司我們跟蹤了很長時間,但是沒有投進去。這個企業叫北京運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和ETC有關的,這個公司是系統整合和ETC運營公司。這個公司是一個國有公司,我稍微吐槽一下,最近在說民間投資的下降,我覺得這個行業裡面一個民營公司一個國有公司,就能明確看出來民營公司在現在某些領域無形的壁壘也是隨時存在的。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投資的企業情況,首先說說我在物聯網投資的體會。首先第一個物聯網不是一個精確的定義,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物聯網作為資訊科技的新的發展,我覺得在許多行業和領域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網上有人說是革命的發展,我個人覺得不是革命的發展,就是技術的進步。第二,從物聯網行業的企業來講,找到或者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應用領域,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同的領域發展的可能性或者發展的路徑也是很不一樣的,所以確確實實要能夠和自身的資源和特點結合起來,應用領域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話還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對於投資來說,我個人覺得物聯網行業的投資,實際和其他行業的投資是一樣的,不是說物聯網有非常的發展前景,投進來就好了,同樣需要政策因素、團隊等等各方面的影響。
在圓桌論壇環節,雲賽創投總經理許睿,遨問創投Quattroporte周敏,副Quattroporte邵民樺,芯慧董事長張波,呂坡,金浦互聯基金創始兼CEO陸風雷陸總參與了討論。對於投資人來說,這個階段有哪些機會和挑戰?物聯網投資現在處在什麼階段?展望物聯網的長期發展趨勢?投資人以什麼角度切入會更好?
呂坡:學習如何評估一個好的FA,比如何找融資更重要
大家好,雲柚科技在杭州,解決大住宿行業物聯網連鎖的事情。最早我在工作,2012年的時候離職做短租平臺,和Aribnb的概念類似,但是當時做這個領域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領域所有的物業都是分散遠端的,對於人力運營包括入住體驗非常大,後來我們的平臺轉型了之後,開始專注在解決物聯網門鎖這一塊。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大住宿領域當中,住所有的酒店的時候可能到前臺需要刷身份證可以到自己的房間,所有的開門許可權可以虛擬化。我自己現在租房,租房的時候大家都有體會,一個下午只能看三套房子,但是如果出租房都有了門鎖聯網系統之後,這樣一個下午可以看三十套房子,這個對經濟效益提升的效應。物聯網會對整個產業產生改變。
NBILT的推動對於整個物聯網,或者說一些行業的應用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們不自覺已經把物聯網拆解了,其實是貢獻了一種底層技術形態,而不是具體的應用,但是仍然有非常大的侷限性。NBILT如果今年推廣了,運營商是最大的收益放,因為物聯網底層的通訊基礎,只有運營商有。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像我們其實在門鎖產品形態可能是比較特殊一點,但是和門鎖周邊我們做的一些產品,NBILT會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這是我們對NBILT的一些看法。
因為我們其實只是接觸投資人,本身不是投資人,只能說一下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投資人。他們給我們創業者不同的感受。首先從物聯網這個行業來講,大家表現非常不一樣。有的是做的表現的超情懷的,有些人非常務實,看你的銷售額。還有一種投資人介於兩種之間,有穩健的收入營收,同時要保有一定的故事,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也不希望投一個特別純粹特別傳統以銷售導向的公司。
想做到全自助入戶的話,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監管,因為住酒店需要身份證登記。我說一下行業的底層邏輯,政府需要規避責任,要求你必須當面檢查,如果出問題是你的,但是從技術角度,透過的信用體系,包括身份證聯網資料,做到識別率比人工檢查還要好,但是出現問題由公司承擔,因為這個行業身份證的識別都是公共部售賣的,這個事情他們不敢規避,但是短租領域這個事情目前監管不到位,所以說在這個行業可以做到自助,身份證不用登記。我們可以做到人用身份證開門,這對政府來說是強需求,我會和他們對接,而且現在是短租市場,未來有可能成為標配,現在國家的法律規定,你在租房的時候需要登記上報的,但是我們都沒有,因為成本太高了。如果在門鎖上做更多的物聯網識別和聯網傳輸的話,可延展的空間非常大。這塊在我們從事的大住宿行業,物聯網有一個很好的突破點,最後會有一個單品歸結點,這算是我們比較幸運的事情。
其實我的建議非常簡單。我覺得一個創業者可能除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以外,如果你真的不擅長融資的話,找一個好的FA,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直接有用的方式。因為FA和投資人對接效率更高,而且知道怎麼幫你的專案做闡述。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技術流的,他們不知道怎麼和投資人溝通。我覺得學習如何評估一個好的FA,比如何找融資更重要。
芯慧董事長張波:投資機構要將情懷,不能像銀行那樣勢力!
左岸芯慧應該是我們菊園土生土長出來的物聯網企業,我們的主業是智慧農業,可以講我們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是在全國智慧農業這方面的應該還是比較大的。
實際上左岸芯慧是2010年成立的,和物聯網高潮剛剛提出概念的時候一起成長的,但是今天我可以這麼講,物聯網現在的應用,應該叫水到渠成,無論從技術的角度、環境的角度和行業應用的角度,現在很多東西確實是由雲裡霧裡現在落到地上來了。實際上現在目前來講,物聯網確實是真正的到了落地和發展的時期,這個點是非常好的。
我本身也是做投資出身的,我覺得現在做投資的還是要講一點情懷,你看我們嗷嗷待哺有多少創業公司在這裡,這些公司是非常非常艱難的,今天上午我們也是一個小組討論,講到市場的創業板,創業板公司盈利在三千萬以上,這個還是叫創業板嗎?那叫成功板。那我們的這些投資機構,也不能像銀行那樣那麼勢利。
實際上我覺得不管是硬體也好軟體也好,還是物聯網解決方案也好,關鍵在於解決了什麼痛點。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自己做的案例。從食品安全形度講,大家在座的都喜歡吃到安全的,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一點,我們現在的食品溯源大多數是流域的溯源。我們可能知道是南匯的西瓜,但是真正品質怎麼樣,不知道。左岸芯慧做了一進事情,我們把土地監測資料一下,然後把灌溉水是否達標進行監測,然後把空氣進行監測;這還不算,我們把生產過程監測,還有一個透明檢測實驗室,產品從抽樣進入實驗室,包括你的實驗快速檢測出來了殘留有多少,我們提出一個概念,食品安全看得見。
我覺得我們創業公司,有的時候要看一些創投人的臉色,但是話講回不需要,現在臺上創投的多了,創業的少了。實際上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不管是做硬體做軟體也好還是做應用也好,你找到一個痛點,深耕下去,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價值就能出來。
遨問創投Quattroporte周敏:物聯網投資要麼看銷售,要麼看技術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本人是清華畢業的,出國讀了材料學博士做了六年科學家,然後做風投,我有科技背景。我們遨問創投是2010年我回國創立的,2011年做了第一個基金,今年做第二個基金,比較專注的就是科技投資,新材料、高階製造、節能環保是我們的三個方向。在物聯網這一塊,今天的主題是物聯網,因為我2003年的時候在美國投資了一個RFID晶片的龍頭企業,看著這個公司從2003年投資,今年上個月剛剛才IPO,十三年以來,從風投的角度這是不得了的事情。
我2010年回國的時候,當時認為工業物聯網一定會起來,雖然現在最多的用的比如說RFID領域還是用在零售領域最多,所以我們自己孵化了一個工業物聯網企業,現在企業在工業解決方案這方面做的很不錯,在物聯網領域我們還是比較看重和工業的結合,現在很多物聯網專案和政府、市政、軍用、警用等等這些,我們比較關注工業物聯網。但是不管什麼工業企業都需要製造,工業物聯網在製造領域裡面的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是我們物聯網領域投資的重點。
因為我們比較關注工業物聯網,我們給這些五百強企業做解決方案。無論用什麼標準,一定得是一個國際化的國際認可的東西才有可能,如果只是中國標準,沒辦法做國際化,這是比較大的限制。
因為我是2010年回國,原來一直在美國做風投,回來中國做風投,吃了不少苦,學了很多。對創業者特別理解,特難。剛剛講到資本市場,我總結有兩類,在國外,如果你是一流科技,最主要的還是你的智慧財產權有多少價值;無論是被併購還是上市,看重的是你在行業裡面的地位、你引領的潮流。我發現這兩類企業對我們來說可以投,我們雖然是人民幣基金,但是我們的背景有外資,這些人都是海歸,也可以海外上市,所以創業者要想好到底是哪類,要麼沒技術搞銷售,要麼有技術有智慧財產權。做討厭的是介於兩者之間,技術不是國際一流技術,但是是中國進口替代什麼的。其實要把銷售額做到能上市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開始可以做到兩三千萬三四千萬,但是要真的做到上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公司得看好,你到底是哪一類的,如果說技術又好銷售又棒,那是最棒,但是我們最怕的是介於這兩者之間。我們給企業設計了投資的思路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國際一流科技,也別做銷售了,趕快把智慧財產權弄好,把大量的投資研發,你的IPO越值錢企業就越值錢;要麼做銷售,就大量招銷售人員做好銷售。
我覺得硬體軟體解決方案缺一不可,如果說硬體是很便宜,如果真正是那樣的話,這些解決方案老早就起來了,現在這些解決方案卡在沒有合適的硬體。所以我們自己孵化的工業物聯網企業,從我們的核心硬體開始,一定要和行業瞭解他們的痛點,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到最後大資料的分析和應用又是中國缺人才的地方。所以雖然說是光靠硬體肯定不行,但是沒有硬體也是不行的。我們認為物聯網第一投解決方案,五年之後更看重的是在工業這一塊,將來工業的生產和網際網路是一樣的,最後每個物體都有一個手機號碼,固定了之後進行連線,然後進行商業化。五年之後工業物聯網一定會有很大的革命性的突破,這是未來從我們基金的角度我們在看的之後的方向。
我們比較看重的就是你獨特的地方是什麼,關鍵是在市場裡面你能做什麼,為什麼你來做,機會在什麼地方。然後我們看重這些創業者本身的激情和團隊組合,能不能做成事。
工業物聯網確實在中國製造業IT還是蠻落後的,光是中國的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從工業2.0到工業4.0就有很多投資機會,因為各行各業的製造業,每個行業的痛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針對這些痛點,有好的解決方案,這些就夠我們看的了。還有就是企業級應有資料也是足夠我們看的了。我覺得光工業這一塊都投不完,如果有這個領域的創業者來找我們,我們需要找這樣一些專案。
現在講物聯網,很多還停留在簡單的把東西給連起來這麼一個階段,但是我們主要看好的是對於企業的一個流程的最佳化,你能夠透過物聯網給企業帶來利潤和效率,這是長久的商業模式。現在很多製造業並沒有流程自動決策最佳化,這對於工業企業來說產生的效益非常大,還有很多企業做資產管理,資產管理當然是有價值的,如果能夠把工業的整個流程自動化了,產生的價值是巨大的。我們主要看重的到底是給客戶創收了還是節省成本了,工業物聯網做的特別簡單,滿街都是做倉庫管理的,這是簡單的東西,除了做流程管理,就是全球運營,怎麼做好管好省錢賺錢。解決方案有沒有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效率,提高客戶的投資回報率這是我們比較關注的。
我對工業物聯網的看法是四層,第一層是確認這個東西是什麼。第二層得知道在什麼地方。第三層各種各樣的感測器溫度也好什麼引數也好。第四層也好是這是不是社交,我們覺得第四層是決策,工業流程自動決策是工業物聯網最重要的。最終決策才有價值,要不然收集資料幹什麼。這是我的看法。
副Quattroporte邵民樺:不同的細分行業,物聯網冷熱程度不同!
大家好,非常榮幸,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機構。我們機構其實就是一幫工程師IT男做投資。我們的投資方向也是技術領先型科技為主要投資方向,我們自己定義是ITC,其實IC+IT,更多的是在半導體、感測器等等,物聯網也是一個主要的方向之一。我們其實更多的是在物聯網這個層次下面,是非常下層的,在感知和網路這一層佈局比較多。
很多媒體都願意把這個東西用一些比較大的字眼來博取眼球,有的人會說一些元年,有的會說顛覆,這個詞其實可能真正確實是做這個行業的,確實要透過大的字眼發現後面的一些本質的東西。定一個標準我覺得只是給行業的互聯提供了一個可能性。即使是運營商採用了標準,產業的突破也是要靠應用驅動的,沒有應用大規模的需求驅動,一個標準是不足以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的。另外一個,這個標準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物和物之間的資料互聯的通道,真正的上層應用的互聯才是一個未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東西。舉個例子,移動在4G採用了中國TDLTE標準,電信都採用了FTD標準。但是使用者真正關心什麼是上層的應用資料是不是能夠連起來。所以我覺得我們可能更多的還是要關注這個標準之後的行業裡面本質上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怎麼能夠用物聯網解決某個行業裡面的特定問題,這是第一。另外我們在系統當中的物理器件連起來以後,上層的應用資料更深層次的資訊能不能跑起來,能不能呈現給我們一個終端使用者需要看到的東西,這才是根本。
物聯網現在這個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虛的非常大的概念,要把物聯網細分到不業裡面去。現在的行業狀況和投資的情況來看,現在的物聯網在不同的行業裡面可能冷熱程度不一樣。舉幾個例子,現在和車有關的和醫療有關的就很熱,像現在自動駕駛這兩年非常熱,所有的車企所有的投資人,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造車。現在車確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上面的感測器有很多種,像我們現在看的毫米波雷達,一個車上面裝六到八個毫米波雷達,如果細分到每個感測器上,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包括醫療。醫療國家的投入也非常大,大家都知道華人多,醫療就是大市場,在這兩個市場裡面熱度非常大,錢也聚集了很多,很多投資機會都會聚焦這個方向。現在醫用材料也很熱。
另外我們認為和人工智慧相關的一些機會也存在,目前我們也確實在做一些這方面的佈局,其中有一個就是車。因為我們認為人工智慧也是和物聯網一樣非常廣泛的定義。在車這一方面,馬上可以看到東西了,所以我們布了很多智慧駕駛,未來車的使用場景不一樣。因為大家每個人都買車,有可能未來買車需求不存在了,我們認為車的應用場景發生變化,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雲賽創投總經理許睿:技術本身永遠是要被幹掉的!
我是理工男出身,學數控的,做了幾年技術然後改行做投資,雲賽創投也是偏重於投比較硬的東西,我們主要是投大IT類的,自動化、智慧化之類的一些東西。物聯網這個概念,對於我們理工出身的人來說,這個東西不是問題,因為在工業領域其實原來就是一個聯網的東西。
物聯網對於理工出身的人來說,只是範圍的延伸,而且不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新鮮的東西。我覺得更多的可能是應用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專業級網路和現在的網際網路之間的對接,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存量市場的演進,也有增量市場的機會。我們從來沒有把物聯網當做一個單獨的門類。
按照我以前工作的一些經驗,技術本身永遠是要被幹掉的,重要的是用在什麼場景下。任何的一個標準一個技術,是不是能用在合適的地方。物聯網這樣一個東西,我個人覺得在媒體上面有太多的誤導。不是把這些東西都連起來就是物聯網,因為莫名其妙的連線沒有意義,都是資源的浪費。我們投資的時候要搞清楚我們投資的是什麼東西,很多人說輪胎上面加標籤怎麼樣,我反問一下,輪胎上面的標籤需要輪胎直接和輪胎的廠商連嗎?肯定不需要,因為輪胎最多和車載電腦連就可以,肯定不會選4G通訊去連網際網路,我覺得任何的標準或者取決於要看什麼用,這個問題在不回答清楚以前就討論技術方面,把一些概念泛化了以後,很容易把自己踩在坑裡面去,這是我的一個想法。另外我覺得有些事情,有一句俗話,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都是以前的事情變了一種花樣出現而已。標準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在整個產業裡面大家把成本降低。採用合適的方式對硬體和硬體之間做互動,這是一個業界都會考慮的問題,對於投資人來說,我們也會很謹慎判斷這些機會和陷阱在什麼地方。
其實是不同的基金可能投資策略是有差異的,因為做投資。其實都知道,我們乾的活就是在博大,不可能每個專案都成功,一定有死掉的。規模非常大的基金,有的時候會更講情懷,一定要博中那種有非常高回報率的專案,如果沒有特別多高回報的專案來給基金提供一個超額回報的話,這個基金回報是不夠的。對於中小型基金來講沒有辦法講情懷,可以放棄獨角獸,但是一定不能踩到坑裡面,因為本來投的專案就不多,接二連三往坑裡踩的話,馬上就被市場淘汰了,所以更多的中小規模的基金反而是優選專案,不會為了追求情懷做超越自己投資風險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投資,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溼鞋,但是溼鞋太多次,也就淹死了。
從製造成本的下降來看,硬體一定是迅速貶值的,像買車一樣。原來自己做碼農的時候就是這樣,最不值錢的是硬體,其次是軟體,最值錢的是資料,這個事情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資料這個東西會有一個問題,單純的資料其實是沒有價值的,資料是什麼呢?資料代表背後的物理意義或者經濟意義,要捆綁還是才能有價值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覺得未來還是要從應用場景這塊角度入手。當你有合適的應用,透過這樣的應用整合出來的系統拿到了背後的資料再進行整合和對接的時候,任何東西的連線才是有價值的。單純拿很多感測器連到一起的話,這個本身是一個問題,就簡單的來說,我們布了很多溫度感測器,是氣象意義上的溫度,還是什麼意義上的溫度,還是要把邊界弄清楚,只有弄清楚以後採集類的資料才可以做分析,才有衍生價值。我看不到市場的全貌,沒辦法主導影響市場的演進,我的邏輯就是從應用從背後的意義出發,來做投資的路線。
我覺得投資機構都一樣,都有FA推專案,也會有投資機構之間相互推專案,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也有同感,自從去年股災以來,FA一下子多了很多。對我們來說,FA推的專案我還是會瞄一眼,這班人的特點最近熱什麼就會推什麼,他們推的東西不是To B也不是To C,是TO VC,他們會找熱點來推,我們也看看這幫人在市場上折騰什麼,我覺得可能是這樣,對於一個專案來說,我們不會排斥因為你是FA推過來的我就不踩你,或者不是FA推過來的一定不踩你。對我們來說一定是這樣,投資經理先做一些功課,我想投資機構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有例會制度的,對於一些行業我們都會進行一些內部討論,會看這條鏈上哪些點是需要關注討論的,他們如果覺得哪個專案好,會拿出來談自己的看法,我們會做判斷,覺得這個事情值得不值得大家幹。
不給投資人回報的話我們就要被市場淘汰,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概念。
機器人這個領域說實在的,我們投資機構對人工智慧都下過功夫。作為一個讀過數學系的人來說,我可以很負責任告訴你,現在的人工智慧和智慧沒什麼關係,兩千年之前的人工智慧是確定最最佳化問題求解,這一代人工智慧是基於機率理論的最佳化求解。用一些開源的辦法編譯一下拿過來糊弄投資人,覺得把我們的智商想的低了一點。機器人這個東西未來一定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方向,但是做事情得把事兒做好了,不要求做的機器人什麼都能幹。最典型的機器人適合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人不適合去的地方有危險的,條件惡劣的,還有一些簡單的重複性的,人不敢做的,這些工業機器人或者特種機器人會覆蓋。服務機器人還是要做一些輔助性的事情,輔助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場景定義的很清晰,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下面發揮作用,來替代人。因為現在勞動力成本也在提升,客戶可能也會更挑剔,你能在某些方面能夠幫客戶提供一些增值,肯定會有人願意買單的,可以形成一定的市場或者銷售,能夠被市場接受,就會具備投資價值。我們是這樣一個判斷邏輯和思維方式。
金浦互聯基金創始合夥人兼CEO陸風雷:物聯網投資已進入深水區,FA可能是罪魁禍首
感謝嘉定區各位領導和清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做一個關於物聯網投資和產業發展的探討。物聯網在這幾年在市場上表現也是非常之熱,我看了一下咱們今天上海的嘉賓,我感覺也是投資人人數多於物聯網企業,說明現在物聯網的投資現狀,也說明物聯網的企業是目前投資追逐的熱點。
現在的投資已經進入深水區,但是現在投資圈和創業圈,都是非常資深的理工背景。
物聯網真的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專門的技術,是一個投資類別。
我們今天探討的物聯網和投資的概念,回顧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當中,2009年對於網際網路的爭議和2007年智慧手機的出現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變化。今年是2016年,物聯網概念經過以前的爭議和沉浮,現在物聯網再次興起。
我稍微講講投資人的苦衷,投資人的錢都是來自於勢利的投資人。
雲柚的商業模式給我們提供了物聯網應用於生活非常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景。演講談到了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融合才能代表真正的物聯網。但是現在我感覺到物聯網僅僅是連線這個部分還沒有完全解決好,未來可期待的包括大資料、雲計算的融入,包括人工智慧的融入,會激發個更強大的物聯網的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人有爭議,到底是投平臺還是投應用還是投底層硬體。麥肯錫是這樣理解的,從長遠來看,硬體是最不值錢的。
現在投入進入了深水區,到處是地雷到處是坑,而且FA可能是這裡面部分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