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樂東方
-
2 # 寒露後更冷
當初分田到戶是因為吃不飽飯,只能解決餓不死問題。現在是想吃的更好,單純的種地根本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
3 # 周哲人百鳥爭嗚
分田到戶,一是增強了農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分田到戶正如有人說的“我的地盤我作主”。田裡種什麼,根據市場需要來。那樣產出掙錢就種那樣。二是解放了生產力。農民可以從束縛農民自由的土地上解放出來,進城去務工。或用力氣,或用手藝,或用技術。為城市建設出力,為自己掙錢。放大自己的人生價值。三是活躍了市場。農民可以把自己種的農產品,水果蔬菜,養的雞鴨鵝,喂的豬牛羊,和塘河裡的魚。或自己經營,或做中介,或出售給專營商店。四是富餘出來的農民可以跑運輸,辦工廠,做飲食業等。總之,分田到戶利民利國。
-
4 # 書影
誰都不傻!農民也是,傻一年,第二年還能傻麼?
開始單幹的時候,與之比較的是生產隊的狀態。後來比較的是商業狀態。
我是參加過生產隊勞動的,承包前,40個勞動力,多幹少幹,幹好幹壞,極難評價。承包後,產量收入在評價,這個幹活人,騙不了自己的,鄰居的地挨著,怎麼就比你長的好?
所以,放學了,小孩都去地裡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我在高考那年,從縣裡週末放學回家,都是問問鄰居老人,我爸媽在哪塊地,根據季節,帶上不同的工具,就去幫忙。
所以,就不是40人勞動,男女老少,200人也有可能,而且勞動的態度、質量,更是沒法比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工具提高了,種子化肥也合理使用了。對於人力資源的需求,不那麼強烈了。土地收入也就那樣了,人們開始做賣菜之類的小生意,打工也是這樣。
另外,種地成本很高,貸款、種子、農藥、人力、市場波動。遇到災害更是幾年緩不過來,人們承擔的風險,獲得的收益沒有吸引力。
雖然,因為是農民,選擇的範圍很小,走出第一步的成本很高,但是,只要有了其他選擇,結合衛生醫療,孩子教育,種地已經不是唯一選擇。
出來闖可能不會發財,但是,只是種地,一定不會發財。於是,農民也會用腳投票的。
-
5 # 鄉村驛站520
農民的積極性一直還在,只是他們生活的方向發生了轉變,以前搞種地就可以養活一家子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的不斷上漲,單一靠種地已經滿足不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再加上天然氣候的原因種地基本上賺不到什麼錢,他們只能另尋生活的出路,所以出現了大量的農民工,如果種地可以衣食無憂,我想沒有人會願意背井離鄉的出去,他們在外面幾個月也許就是在家一年的收入,所以導致了家裡的農田好多都擱置下來沒人種了,農民的樸實以及積極的幹勁在大城市角角落落都可以看的出來。
-
6 # 誰知道是誰3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分田到戶能夠解決絕大多數人吃飯問題。事實證明解決不了富裕問題。特別是當前衣食住行,婚喪,治病,上學等都需要金錢去支撐,無法想象得種多少田的純收入能夠滿足這些需要。所以農民棄田打工經商就不足為奇了。
-
7 # wuxilp
當時小崗村改革分田到戶是解決活下去,要吃飽肚子,不要挨飢忍餓。但小農經濟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一個瓶頸,農業生產也要走集約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但是不能走人民公社的老路,要走市場化道路。現在經濟的發展,己不是解決吃飽的問題,而是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問題了,更多的農民從農村流向城市,尋找新的致富道路。是農民思想的解放和提高。至於農田荒蕪的現象應該是區域性的,各地都出現過種糧大戶,承包土地多至幾十公頃,政府應繼續從政策上和各種服務上為這種集約化農業提供支援和幫助,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使農民從土地的種植中獲得財富,而不是把肥沃的土地都變成開發商建高樓大廈的地基。
-
8 # 手機使用者4204802381
其它地方我不知道,我們這裡不說對還是不對,土地下放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調整過,一些人死了多年還在陽間分有土地,而且還領著國家發的農業補貼,一些分地後出生的人現在都多大了還沒有土地,更談不上什麼補貼了。社會好了人的思想素質好象跟不上,國家發要用地時阻力很大。
-
9 # 心中的小鹿
乞丐就是乞丐,鳳陽自古多乞丐。不是大包乾就能改變的,實話說“討吃棍難拿的起,但拿的起就再也放不下“。如果沒有。zf的特殊關照,小崗村的今天還是乞丐遍地,風風火火蕩九州。
-
10 # 使用者98847142454
一句話,說明單幹它是不成功的,註定它就是失敗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它就是行不通的政策,全華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理想。
回覆列表
承包單幹是時代的產物,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在集體生產沒有好的領導的情況下,承包單幹確實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決了一時的肚子問題。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不同了,生產力大大提高了,承包單幹已經沒有優勢了,甚至是沒有任何優勢了!時勢造英雄,對於農業,現下的時勢是造科技英勇的年代,是造合作共贏的英勇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