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台觀寧波
-
2 # 知常容
曹丕能當上皇帝,首先是從這幾個兒子中出來能成為世子,廢除他老爸制定的唯才是舉,用九品中正制跟世家大族談好條件,成功登位。聽我慢慢講下來。
曹操在徵莞城張繡的時候,因為沒有管住下半身,自己的長子曹昂戰死。丁夫人跟曹操離了婚。所以這個時候卞夫人很賢惠。所以被立為正室。而曹操的最喜歡的兒子曹衝又很早就死掉了。這樣卞夫人的四個孩子就具有優勢。
曹丕因為年齡長有才華,還有一個孩子曹睿曹操很喜歡。曹操常常把曹睿帶在身邊,很喜歡這個孫子。所以擊敗了競爭對手曹植,成為世子。
曹操稱帝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它嚴重的損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這個問題我也反覆講過,似乎好像很多人還不明白。曹操他不是世家大族,他是屬於寒門,他提出了唯才是舉。直接危害到了世家大族的入仕途徑。所以最後他想稱帝壓力就很大,始終就差那麼一點上不去。
但是曹操又不妥協,最後他感嘆當週文王。曹丕上來了之後,跟這幫人沒有太深的感情,所以跟他們談條件弄了一個九品中正制,把他老爸的唯才是舉一下子給推翻掉,這樣條件談妥了之後就順利稱帝了。唯才是舉,其實是後世科舉的思想源頭。
-
3 # 亂神虎
曹丕的奪位之路是艱難的,可以說是很辛苦的。
曹操以前就有喜歡的兒子,只是造化弄人,都被淘汰了。所以只有曹丕入圍了。
第一個是曹操的長子曹昂。本來他是曹操的大兒子。而且謙恭孝順,對自己幾個弟弟也很好。可是在宛城之亂,為掩護曹操逃跑而死於張繡的亂軍中。對此曹丕也很傷心,傳說張繡就是被曹丕逼死的。
第二個就是曹操的幼子曹衝。他聰明伶俐,生性善良,得到曹操的喜愛。甚至準備安排他為接班人。可惜他幼年早逝,讓曹操白髮人送黑髮人。曹丕後來也說,如果曹衝還活著,自己不容易繼承大業。
第三個就是曹植。曹植才高八斗,得到曹操欣賞。為此曹植和曹丕開始爭位。只不過曹植一夥人都是狂士,喜歡高談闊論而不切實際。尤其是楊修以賣弄曹操心事為榮而遭曹操記恨。曹丕卻能找到能臣賈詡幫助,幾次用計害得曹植失去曹操信心。自己腳踏實地獲得曹操信任。從而奠定大局。
綜上所述,曹丕奪位之艱難也是世所罕見。以至於曹丕為此勞心費力,英年早逝。
-
4 # 蘇霸賽壓錦
這種歷史我們依靠現有的歷史記錄來判斷,不一定是真正的歷史事實。曹操的嫡子有幾個: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彰。長子曹昂在第一次徵張繡時就陣亡了。曹丕這三個都是正夫人所生,因為中國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選繼承人是夫人所生的兒子有優選權。曹昂死後,就會在曹丕三人當中選,這三人都有各自的能力,我們能瞭解到曹彰善於征戰,且跟曹操坦白過說:好為將、披堅執銳、征戰沙場,很嚮往衛青和霍去病,但是不喜歡讀書,沒什麼政治頭腦,估計曹操就首先把曹操過濾了。曹植有很好的文采,大家也讀他的詩,跟當時的名流士大夫都有來往,但是他個人的政治頭腦比不上曹丕,他請教楊修等人,楊修等人也出謀劃策,但有時曹植跟不上節奏也不會舉一反三,這種事就出了馬腳,曹丕也請了吳質和賈詡,要做到謙卑質樸至孝就行,而且曹丕安排了臥底,在曹操吹耳邊風等等,我們從存留下來的歷史記錄,可以猜測曹丕為了這個儲位也近似無所不用其極,表面和大家嘻哈,實際上卻是陰沉果斷,是很會耍陰謀詭計的,這樣有政治頭腦,不管傳說中曹丕有沒有殺曹衝,曹操都會儲位交給他,因為他要的能夠鎮得住那些群臣的王世子。大家也可以去找找其他的歷史文獻去參考判斷
-
5 # 永無止境Xie
曹丕:字子桓,生於漢靈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善騎射,好擊劍,算得上個文武全才之人,在聽從賈詡的建議之下,隱忍省身,深自砥顧成功擊敗當時魏國太子最佳候選人曹植成為魏國太子。之後再與世家門閥的交易中推翻了曹操的唯才是舉令,弄出了個九品中正制來,鞏固了自己太子的地位。再之後就等曹操一死,脅迫漢獻帝退位成功登上皇帝的寶座。說白了曹丕能登上皇位就是和世族門閥利益分配得當,讓世族門閥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
6 # 野叟觀書
右上角點關注 互粉唄
發現還是關於三國時期的問題比較多呀。簡要回答一下,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能在東漢末年亂世禪漢稱帝,而且頗有作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有一個超級爸爸 他爸爸曹操縱橫亂世,挾天子令諸侯,一掃群小,基本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晉魏王加九錫,給曹丕留下偌大家底,這是曹丕後來能夠稱帝的客觀物質基礎。 曹操本人由於各方面原因沒有自己稱帝(野叟有另外碼字講過這些原因,不累述),若天命在我,我為周文王。把跑步撞線的機會讓給了曹丕。
2)曹操的一眾兒子中間,比曹丕更有潛質的死得太早了,曹昂死於宛南亂軍、曹衝夭折。後面只有一個曹植有競爭力,然而作為王國的繼承人,曹丕的政治家素養明顯比曹植要高,贏得太子之爭也是理所應當的。
3)個人的政治及文學素養 曹丕絕不是虎父生下的犬子,從小就隨他爸爸東征西討,本身就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長成後,曹操親自率兵征伐,都是留曹丕鎮守後方並組織大軍的輜重後勤。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實際上曹丕並不比孫權差。曹丕周圍團結了一大批當時曹魏集團內部的大門閥,如司馬氏、賈詡等。而且,在文藝素養上,雖然才氣比不上獨佔八斗的曹植,但作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相當有建樹的。他和建安七子等交往甚密,也為他積累了不少聲望。 可不能看低了這個方面,當時的讀書人多少都是個門閥子弟,寫詩作賦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民間輿論。這個方面,曹丕起碼沒有輸給曹植太多。
4)九品中正制 這一點是最關鍵的。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魏公,馬上就採取了陳群的意見,實行九品中正制。不以現代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來評說這個制度。在當時,曹丕實行這個制度,將門閥取士的做法制度化,基本上收攏了所有的北方門閥,奠定了稱帝的思想基礎。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後,曹丕高明地解決了北方士族歸心的大事,稱帝之路一片坦途,再也沒有荀彧之類的阻力。
總之,有家底,有才情,有手段,有政治決斷。 套一句及其討厭的話---事實發生,就是歷史的必然。
-
7 # 古今注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為什麼曹操會傳位與曹丕?
1.曹昂之死,我想曹丕首先應該感謝一下張繡,是張繡給了他一個嫡長子的地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張繡,張繡不敵,投降曹操。晚上曹操竟然找來張繡的嬸嬸鄒氏侍寢,終於惹惱了張繡,張繡趁夜偷襲曹軍,典韋為掩護曹操撤回,當場戰死;而曹昂將自己的坐騎讓於曹操也被張繡所殺。曹昂死後,丁夫人過於傷心,經常是指著曹操的鼻子罵,曹操一怒,將丁夫人送回孃家,改立曹丕生母卞夫人為正室,這才有了曹丕嫡長子的地位。
曹昂本是曹丕的大哥,比曹丕大了十多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曹操獨子。曹昂是曹操小妾劉夫人所生,劉夫人是曹操原配丁夫人的侍女,隨丁夫人一起嫁給曹操。劉夫人早亡,丁夫人又一直沒有生育,所以曹昂由丁夫人撫養,並且格外喜愛。曹操對曹昂的態度也是十分喜愛,曹昂20便舉孝廉,文武雙全,膽識過人。就連曹丕自己也經常說:“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所以,曹丕應該“感謝”一下張繡。2.曹衝之死。曹衝對於大家恐怕並不陌生,尤其曹衝五歲稱象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曹衝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五六歲時智力便於常人無義,而且曹衝“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曹操對於曹衝的喜愛也是非比尋常,幾乎已經被曹操選為繼承人。但天妒英才,曹衝13歲時,病重夭亡,曹操自然痛苦不已,哀嘆道:“如果華佗不死,倉舒(曹衝的字)不會死。”甚至還對曹丕他們說到:“這是倉舒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大幸。”
對於曹衝,他也不僅僅是因為聰慧才收到曹操的喜愛。在曹衝去世後,曹操對於另一個神童周不疑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之前的喜愛變成了欲除之,曹丕勸諫曹操以為不可,但曹操卻認為:“此人非汝所能駕馭也。”,終於派人將其暗殺。由此也可以知道曹衝的政治能力,而《三國演義》中卻寫出曹衝是曹丕所害,這一點已無法考證,但曹衝之死對於曹丕無疑是另一個天大的機遇。
3.崔琰,賈詡等人的支援。賈詡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他被許多人認為是三國裡最聰明的人,在曹氏集團也有一定的分量。他曾經對曹操說:“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賈詡所提到的這兩個人,都是因為廢長立幼導致內部紛爭不已,最終敗亡。賈詡幫曹丕說話,這一點曹丕也要感謝張繡,畢竟賈詡是隨張繡一起投降曹操的。
另一個人崔琰,他是一個標準的儒家士子,心中常常想著的是天下,是百姓。當曹操大敗袁紹之後,非常高興的對臣下們感嘆,冀州果然是地大物博,可以徵召三十萬士兵!崔琰聽了,迎頭給曹操潑了一瓢冷水,崔琰說:“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他當眾批評曹操內心只想軍隊,沒有百姓,這一番話可是把其他大臣嚇得半死,誰敢這麼觸曹操的黴頭啊,可是重點來,曹操竟然認錯了。
在面對曹操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曹操與許多人的交流都是私下的,可崔琰卻公開對曹操說:“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崔琰這番話不僅公開支援曹丕,還高調錶示自己會以生命來捍衛曹丕。要知道曹植可是曹丕的侄女婿,像他一腔忠義,正直無私,讓百官震撼,讓曹操感嘆,這樣正直無私的人太少啦!
4.曹植之失,曹植在奪嫡之戰中,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第一件,他擅自叫人開了宮裡的“司馬門”,讓他所乘的車子直馳而出。按照漢朝的法律,任何大官到了司馬門,必須下車步行。曹操對於他這種行為極為不滿,下令將公車令砍頭。第二件,是當他在建安二十四年受任為“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之時,曹操有意叫他到襄陽樊城去支援曹仁,對抗關羽。可有一天,曹操召見曹植,準備有所吩咐,他卻已經喝的酩酊大醉,不成樣子。曹操隨即撤銷了他的軍職,從此不給他任何實際的工作。
《三國志》記載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曹植無疑才子,做事常常不拘小節,經常和丁儀、楊修等好友喝酒高歌,但不知節制,有時候甚至不注意場合。這和崔琰的嚴謹就不同了,反觀曹丕年輕時也曾經出外打獵,生活細節上有缺點,崔琰就當眾指出,曹丕則是非常謙卑的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對於曹丕能夠及時聽取他人意見,這一點崔琰也是相當滿意的,他對禮法的看重也正好符合了崔琰儒家學士的身份,這一點與曹植有明顯區別,所以曹植之失也可以說成曹丕之得。
其次我們再來看曹丕繼承大位敢於稱帝?
在稱帝這個事情上比曹丕更有資格的就是曹操,曹操的功勳不勝列舉,在軍事與戰略上,他消滅了袁紹,統一中國北方,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層面擁有絕對話語權,在曹操後期,更是征討孫權劉備,平定西涼,實力空前強大。可到了最後卻是能力和謀略稍遜曹操的曹丕稱帝。
我認為這其中最大的區別是,曹操不能稱帝,也沒有稱帝;曹丕能夠稱帝,也必須稱帝。
曹操無疑是擁有稱帝實力的,但在曹操冊封魏王時,以荀彧為代表的忠漢派就表示強烈支援,荀彧在曹氏集團的地位,可以與諸葛亮在劉氏集團中地位相媲美,這對曹操無疑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他不得不考慮全域性,維持各部分的平衡;而且在曹操年輕時就已經公開表示過不會稱帝,如果此時稱帝無疑是幫助了劉備,孫權,自己也將失去一部分人心;其次漢獻帝已被架空,中央大權都在曹操手裡,曹操權利與皇帝已經沒有區別,與其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生出事端,不如繼續以魏王之名,行天子之權。
而曹丕與曹操的境遇就不同啦,他剛剛繼位,能力和魏王又不如曹操,此時自然需要穩定局面,為了得到原本曹操一系的支援,那麼稱帝就是最簡單和有效的辦法。而且在這時以荀彧為代表的忠於漢室大臣,許多在曹操稱王以後,已經得到處理,曹丕稱帝阻力減小,曹丕這時稱帝就顯得尤為重要。果然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曹丕順利登基,自立魏國,結束了大漢王朝四百多年的統治。
-
8 # 人生和命運
俗語/將門無犬子。
一世英武的曹操共有二十五子,有的是掂刀槍的武爺,有的是寫詩詞的文藝範,有的是小屁孩就成了神童。
有的如曹操一樣,文武兼備
武能上馬安邦
文能詩詞錦繡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皇帝兒子再多,做太子只能一個。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為一太子。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同年,曹丕逼漢獻帝退位,受禪登基。結寸只漢四百餘年統治。
曹丕,字子桓,是三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是曹魏開國皇帝。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提筆為文,習文之外,又善騎射,喜擊劍。博覽古今,通諸子百家學說。
曹丕幼受父曹操影響,愛文學。詩賦詞成就卓著,與父曹操,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
因此說,曹丕做了皇帝,並不奇怪。
因為,曹丕那是一一一
順理成章成帝王,文武全才似孟德
聰明絕頂超弟兄,命裡做王無人敵
-
9 # 皖風徽月
曹丕(187年__226年),字子恆,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文學家、政治家、詩人,曹操次子,曹魏的開國皇帝,是謂魏文帝。
曹丕能當上皇帝,有這幾個原因:
1、曹丕文武雙全,八歲就能拿起筆就能寫文章,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十幾歲時就善騎射,還會擊劍,上馬就能武,下馬就能文。
2、曹丕會拉攏人心,注重培植自己勢力,朝廷擁護自己的大臣特別多,有司馬懿、陳群、恆階、賈詡等,他們宣傳曹丕的正能量,輿論包裝,還為曹丕出謀劃策。
3、當時處於動亂時局,天下未定,曹操每次打仗曹丕都主動跟隨,這樣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曹操每次問打仗看法,曹丕都侃侃而談,思路清晰,這點是其他諸子不能比擬的。
4、曹丕做事果斷,性格隱忍,善於偽裝自己,每次在曹操面前都會完美的表現自己,是影帝最佳人選。
5、曹操長子曹昂死後,曹丕是最大兄長,不管立嫡立長,曹丕佔優勢。(前車之鑑,劉表和袁紹廢長立幼慘痛教訓,曹操肯定會參考)
-
10 # 榮導有戲
曹丕為什麼能稱帝,首先要分兩個層面來解讀,第一個層面是對內,他為何能打敗其他兄弟,在立嗣之爭中取勝,第二個層面是對外,曹丕為何能讓劉協讓位,自己稱帝,百官拜服,而曹操卻不能。
第一、曹丕能在立嗣之爭中獲勝,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兒子曹昂已死,曹丕作為二兒子,理應成為曹操首要接班人。如果廢長立幼,那麼兄弟之間會爆發內鬥,家族會出現內亂,這個曹操是非常清楚的。
其次,曹丕把對自己有威脅的兄弟,一個個都剷除了,只剩下他自己有資格繼承曹操的嗣子之位。“剷除”的意思,不是指曹丕非得自己親自動手殺兄弟,而是他用各種方法,讓對自己有威脅的兄弟,都失去了成為嗣子的資格。
曹彰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曹操問他志向,曹彰說:想當一名將軍。但曹操是有得天下野心的人,曹彰卻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將軍,所以曹彰本身不在曹操立嗣的考慮範圍內。曹操那時喜歡的是曹植、曹衝,這兩兄弟都是絕頂聰明,曹植文采冠絕天下,曹衝則從小顯露出過人的機智,但曹植強於文學,弱於權術,曹植所交往的朋友,多是文人墨客,而曹丕所交往的人,主要是朝廷中的謀士、重要官員,曹丕懂得為自己的繼位,拉攏政治勢力。最後曹植被曹丕不斷的誘導和陷害,逐步讓曹操疑心,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曹沖年紀小,更容易下手,所以曹衝還來不及長大,就不明不白的夭折了,最後剩下能成為嗣子的只有曹丕。
第二、曹丕為什麼能稱帝,而曹操卻不能
曹丕能稱帝,但曹操卻不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挾天子令諸侯是曹操時期必須的政治手段,曹丕時期不需要了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其實他本人和皇帝已經沒啥區別了,但曹操早年卻不能稱帝,因為曹操挾天子的目的是用天子來號令天下,因為那時天下軍閥割據,曹操有了天子,曹操集團就變成了正規的中央軍,其他地方諸侯,則是山寨雜牌軍,所以許多人願意歸附曹操,他們既是為了效忠曹操,也是為了效忠大漢,如果曹操廢除了天子,就變成了逆賊,各路諸侯就有藉口聯合討伐曹操,曹操再也無法用天子名義號令天下了。
曹操集團中有不少的老臣也是向漢派的,比如荀彧,曹操用一生的時間,在團隊管理的過程中,逐步的再改變這些老臣的思想,許多向漢派的管理層,逐步改變了立場,從站隊天子,改為站隊曹氏,但荀彧堅持不變,並公然反對晚年的曹操稱王,所以最後被曹操逼死,曹操用一生的時間,把曹氏集團發展壯大,並逐步為後人把政治道路清理乾淨了。曹丕一上位就可以稱帝,是因為集團內部的政治阻礙,已經被曹操清理乾淨,曹氏集團向漢的老臣,要麼和曹操一樣,已經老死了,要麼被曹操清除了,所以曹丕稱帝,無人反對。而且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劉備早就聯合孫權對抗曹氏集團了,曹丕沒有挾天子令諸侯的必要了。
其次,曹操身份不適合稱帝,曹丕可以
曹操的女兒嫁給了劉協,也就是說曹操是國丈,而且年紀比劉協大了幾十歲,曹操這個國丈兼丞相的老人家,去逼年輕的皇帝讓位,這是對外說不通的,所以曹操的身份,不適合稱帝。曹丕的年紀比劉協還要小六歲,劉協讓位給曹丕時,劉協已經快四十歲了,這時曹丕三十出頭的年紀,正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好的黃金時光,同時劉協是曹丕的姐夫,姐夫身體不好,讓皇位給年輕的妹夫,這對外是說的通的,所以曹丕能一上位,就讓劉協讓位給自己。
最後,劉備、曹操時代已經結束,曹丕代表的是三國二代時期。
劉備、曹操時期,許多諸侯還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在爭地盤,但到了曹丕時期,幾十年過去了,劉備、曹操同期的各路諸侯或被消滅、或老死、或已歸附,三足鼎立局面形成,魏國、蜀國、吳國各自領地的統治已很穩定了,除了劉備還一直喊著光復漢室的口號外,魏國、吳國的人根本就對前朝已經沒有什麼留戀了,所以三國二代,光明正大爭天下的戰爭時期,正式開始了,漢天子已經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三國後面的戰爭,本來應該是曹丕、孫權、劉禪二代爭天下的戰爭,所以曹丕能稱帝,是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時代背景的原因。當然歷史也開了許多玩笑,比如曹丕不久就病死了,劉禪一直在玩,蜀國爭天下交給諸葛亮和姜維這些老臣代理。
回覆列表
因為曹操一輩子喜歡美女,更喜歡佔有別人的漂亮老婆。他用親身經歷,各種嘗試,最終告訴天下人:我曹操是不做皇帝的,我兒曹丕做不做皇帝也無所謂,但是後代總要有人記得的,所以曹丕做了皇帝,跟著出名的是曹真,還有曹爽。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曹丞相的肺腑之言了,那就是:操丕真爽!
各位單身的同志們,聽曹丞相的話,趕緊脫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