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遊天下
-
2 # 獅心王理查十二
如果開花彈帶的足夠,打贏這一仗是沒有問題。甲午海戰中,中國雖然已經沉了好幾艘軍艦,但是對方日本聯合艦隊的也有五艘軍艦被重創。有的軍艦到戰後都沒修好。這還是中國主要使用穿甲彈而非開花彈的情況下。戰後日本自己統計。中國軍艦的命中率接近10%,而日本軍艦的命中率只有2%。連英國海軍都認為日本海軍打贏這一仗實屬僥倖。整海戰結束,定遠鎮遠僅受輕傷。,日本海軍完全拿這兩艘鉅艦,沒有任何辦法。就算再圍著打個五六個小時也沒有用。因為你的炮彈再多打不穿有個屁用!
-
3 # 陳悅漫步海邊
甲午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軍艦所使用的實心彈擊中日艦往往不爆炸,是個讓人非常窩火的情況,這也確實是為什麼北洋海軍當時連諸如“赤城”之類的日本小軍艦都打不沉的重要原因。
黃海海戰,北洋海軍之所以失利,火力過弱確實是大問題。但是,如果“定遠”“鎮遠”的主炮炮彈全部換成開花彈,或者北洋海軍所有參戰軍艦的炮彈都換成開花彈,實際也仍然改變不了戰局走向。因為,北洋海軍的穿甲彈確實不靠譜,而開花彈其實也不怎麼靠譜。
開花彈到底是什麼
首先需要明瞭的是,開花彈和穿甲彈在當時是什麼樣的彈種,主要用於什麼用途。
甲午戰爭當時,穿甲彈其實才是專門用來打軍艦的彈種,彈頭尖銳,彈壁厚,擊中目標後可以貫穿裝甲,摧毀其結構,併發生爆炸。
而開花彈實際上只是穿甲彈的助手,彈壁薄,彈頭內裝藥量大。因為彈壁薄,擊中目標就會破裂炸開,因而對敵艦的結構並不會產生大的殺傷,主要的功能其實是引火,相當於是燃燒彈,用於將敵方軍艦點著。
除了穿甲彈、開花彈之外,當時另外還有第三彈種,即霰彈。類似於開花彈,不過內部裝有大量類似預製破片的小鋼珠,一旦炸裂,分散的鋼珠可以大量殺傷人員,是用於打擊敵方有生力量的彈種。
明白了彈種功能之後,就可以發現,北洋海軍帶著穿甲彈去作戰其實沒什麼毛病,其實黃海海戰時日本聯合艦隊軍艦所用的彈種更為極端,日本軍艦完全使用的是穿甲彈(日軍稱為鋼鐵榴彈、熟鐵榴彈),根本沒用開花彈(日軍稱為通常榴彈)。
北洋海軍的實心彈和開花彈的底細
由此可知,如果北洋海軍全部換成開花彈,是非常搞的事情,等於是想要用燃燒彈去打海戰。而且北洋海軍的開花彈裡頭裝的都是黑火藥,就算是當成燃燒彈,威力也不大。
那為什麼歷史上北洋海軍對開花彈寄予那麼大希望,又那麼嫌棄穿甲彈呢?因為北洋海軍的火炮主要是克虜伯炮,而克虜伯公司當時的穿甲彈很不靠譜。
(甲午戰爭時日軍使用的阿姆斯特朗式穿甲彈。外壁塗成黑色的是堅鐵榴彈,塗白色油漆的是材質更好的鋼鐵榴彈。在彈頭的底部,安裝有彈底著發引信。當彈頭擊中目標後,依靠慣性驅動引信工作,引燃彈頭內的裝藥爆炸)
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的穿甲彈多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式,彈頭尖銳,填裝烈性炸藥,彈底還有著發引信,既可以穿甲,又能爆炸。而北洋海軍所用的克虜伯穿甲彈,往往只能穿甲而無法爆炸。
(北洋海軍所用克虜伯1880年前式穿甲彈示意圖。可以看到彈頭尖銳、彈壁厚,藥膛相對較小。需要注意的是,彈頭底部的並不是引信,而是為了方便裝填裝藥以及方便提升、搬運炮彈而擰入的掛環。彈頭命中目標後,依靠火藥摩擦爆炸,究竟能不能爆炸,只能自求多福)
而在當時,克虜伯公司尚未研發生產出靠譜的彈底著發引信,而穿甲彈為了保證彈頭尖銳和堅固,而且還要實現鑽頭敵方船殼的功能,又不能裝彈頭觸發引信。所以北洋海軍所用的克虜伯穿甲彈是沒有引信的!!!克虜伯公司當時的解決辦法非常兒戲,就是把穿甲彈的彈頭內壁不要拋光,保持粗糙,彈頭的底部加厚,指望穿甲彈命中目標後,彈頭裡的黑火藥能夠劇烈摩擦自己引爆。
因為發現指望黑火藥自己摩擦引爆實在不靠譜,爆炸的機率太小。為了節省起見,克虜伯公司又推出了神一樣的炮彈,即乾脆不裝火藥的穿甲彈,改在穿甲彈裡面填充砂土(日本海軍的克虜伯炮也有這種彈種,日軍稱為填砂彈),完全靠砸來把敵艦砸壞。(影視作品裡北洋海軍大罵的那種裝沙子的炮彈,實際是克虜伯公司的標準化產品)
(北洋海軍所使用的1880年前式開花彈示意圖。單臂薄,裝藥量相對多,彈頭有開口,擰入的是觸發引信,撞擊目標後即會引燃爆炸)
對於這種過於不靠譜的情況,兩害相權取其輕,與其用只能靠砸的克虜伯穿甲彈,還不如弄點多少還能爆炸,起碼命中目標後看起來效果威猛一些的開花彈。
所以,想要用開花彈來打仗,只是北洋海軍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的苦澀的選擇,但就是連這種選擇也做不到(因為平時按照洋人的規範,以實心彈為主彈種。臨時更換彈種,生產跟不上)。而就算黃海海戰當時北洋海軍全部換成開花彈了,也不會產生什麼奇蹟,並提升不了北洋海軍的火力,改變不了戰局。
-
4 # 紅箭10A
僅僅從海戰程序及雙方戰術運用上面看,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如果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的八門305毫米主炮,以及其他各艦的大口徑前主炮配備足夠的爆破榴彈的話,哪怕是黑火藥的爆破榴彈,在海戰第一階段,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沒有迂迴到位,本隊橫穿北洋艦隊陣前階段,北洋艦隊的橫隊陣型還沒有被打亂,從戰場態勢上講是佔有一定優勢的,後三張圖片是比睿、松島,吉野三艦的中彈位置圖,可見北洋艦隊炮手的炮擊命中點基本都是彈藥艙、輪機艙、鍋爐艙等要害部位。日本聯合艦隊本隊的幾艘艦艇極有可能從重創變成擊沉,而不是被填充了沙土的實心穿甲彈打對穿孔的效果,在雙方艦艇火力配繫上北洋艦隊可是佔了大口徑主炮數量的優勢,炮手的素質也相對較好,命中率達到了13%,而日軍雖然火力投射量佔絕對優勢,但炮擊命中率只有不到10%!包括定遠號那一發305毫米炮破彈直接就廢掉了松島,如果再來幾發呢,實際上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八門305炮只有三發爆破榴彈,而且是當年軍艦回國時原廠隨艦贈送的,多年來一直省著用!還有平遠號主炮打進松島彈藥庫的那一發實心彈是爆破彈的話呢!第一遊擊隊的吉野也被打成了重傷!北洋艦隊戰前準備不足是導致黃海大東溝海戰失利的重要原因,至少不會打成這麼慘重的交換比!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四艘新式巡洋艦利用航速及中小口徑速射炮的優勢打掉北洋艦隊的幾艘弱艦,而北洋艦隊也可以利用大口徑重炮的優勢擊沉日軍本隊的幾艘軍艦!從雙方戰役戰術目的上講,日本聯合艦隊殲滅北洋艦隊主力的意圖並沒有實現,但海戰結束後日本舉全國之力迅速修復戰損,戰鬥力恢復之快是北洋艦隊無法比擬的,包括雙方整個的戰略指導思想差異,以及後期威海衛保衛戰雙方整個戰略系統的表現,決定了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必然!
-
5 # 雙腳飆車的人
打不贏,戰術不對,當時的海戰主要是速度和t字頭!兩艦的炮位設計都受到利薩海戰的影響,屬於落伍的戰術思想,打敗是必然
-
6 # 理論機油王
不能。我們對甲午戰爭的思考,不要僅僅侷限在一場海戰上。在反思這場戰爭時,有一個大的前提國民必須要認清。那就是即便到了二戰階段,海軍的任務和功能仍然是輔助陸軍,兩國交戰勝負手依然是地面實力的角逐。在當時陸軍一觸即潰的日本已經深入東北腹地即將攻擊山海關的大勢下,即便北洋水師戰勝聯合艦隊,對整個戰略沒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另外國民還要注意兩個海戰後的歷史細節和史實。一個是海戰結束後北洋水師這邊炮彈存量最多的一條艦不超過100發,日本聯合艦隊這邊最少一艘戰艦的炮彈存量都在1000發。第二個是聯合艦隊受傷嚴重的幾條艦艇,在北韓半島的仁川日本海軍臨時基地修復一個多星期,就再次出海服役了。而北洋水師這邊旅順基地沒,亂七八糟,一時半兒連修理工都要緊急去上海調來補充。所以除非大東勾海戰北洋水師能全殲滅沉日本聯合艦隊。不然遲早都要被聯合艦隊滅掉。因為整個軍紅體系沒有,說白了北洋水師哪怕再高大上再牛逼,充其量也就是一次性的高科技產品
-
7 # 會夢
所有人都在糾結戰術,卻是沒有想到絕對的火力面前,可以摧毀一切。北洋艦隊精準的炮術,如果有隻夠的進口開花彈,這一場戰爭會是什麼樣子?進口開花彈能夠輕易的撕開日本巡洋艦的裝甲,將之送入海底。即便日本海軍的彈藥投送量是北洋艦隊的幾倍,但是日本基本上都是小口徑速射炮,對北洋艦隊艦艇主要是造成表面傷害,難以擊穿裝甲,可以說日本的戰術就是慢慢的磨死北洋艦艇。但是北洋艦隊這邊,大口徑主命中一顆就足以將日艦重創,其305毫米主炮甚至是可以一炮就把日本軍艦的裝甲撕開,這就是大口徑重炮的可怕之處,但是前提是,使用的為進口的德國開花彈。至於戰術什麼,並沒有太多的影響,雙方重炮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在絕對的炮火下,所有問題都是扯淡。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北洋艦隊的重炮基本上都是花架子,沒有優質炮彈,全部白瞎。所以,李鴻章一直要求北洋艦隊不可出大洋浪戰,起目的就是避實就虛,以艦隊的大口徑重炮之威威懾日本,一旦開戰,炮彈不足的問題爆發出來,北洋艦隊這隻威風凜凜的老虎也就變成紙糊的的了,對日本再也沒有威懾力。
-
8 # sinosunny
中口徑速射炮才是優勢,我們5分鐘一炮最快了,人家一分鐘5炮,而是是高爆彈,穿甲彈。日本人知道自己造大口徑重炮不行,所以就用了先進炮彈加速射的技術。這才是我們失敗的根本,雖然定遠,鎮遠裝甲沒問題,但是你的炮彈打人家移動目標也沒那麼容易,而且還慢。落後要捱打,就算你換成開花彈,這場海戰的幾個小時內,命中率才有多高?傷筋不動骨啊!
-
9 # 化州大叔
很顯然,還是打不贏。因為整個海戰過程中定遠、鎮遠的巨炮都沒有擊中敵人,也就是說命中率非常的低。如果兩艦各有5發共10發擊中敵人,結果也不至於這麼慘。
-
10 # 臉龐不在稚嫩
首先,清政府和各級官員的腐敗,佔了很大的因素,有了強大的艦隊,不懂得花錢維護和升級,李鴻章曾數次上奏懇請朝廷撥款升級海軍裝備,朝廷多次不理睬,一些頑固派甚至認為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有財產,都以此大做文章,使得艦隊成了有炮缺彈的狀態
吉野艦(效能幾乎接近定遠艦),本來是賣給清政府的,但由於朝廷剋扣軍費,最後西方無奈賣給了日本
開戰時:1北洋水師燒的是劣質煤,會產生巨大的黑煙,日本聯合艦隊在很遠處就率先發現了北洋水師,提前做好了戰鬥準備
2北洋水師嚴重缺乏彈藥,爆破彈幾乎沒有,穿甲彈也不多
3北洋水師沒有速射炮,而且各艦航速均慢於日本艦隊
4黃海海戰,剛一打響,旗艦定遠艦的指揮劍橋被自己發射的炮彈後坐力給震踏了,丁汝昌被摔成了重傷,艦隊失去了總指揮,各艦都為己而戰,陣型大亂
5北洋水師的官兵素質和炮彈命中率均高於日本,但實心彈只能穿甲,日艦就算被打成篩子,只要主要艦體不大量進水,也不會沉默
所以說(爆破彈),確實佔了很大的決定性,但清政府的腐敗,不與時俱進,也是導致北洋水師慘敗的原因
個人膚淺的觀點!
回覆列表
甲午海戰中,倘若定遠鎮遠二艦開花彈足夠,北洋艦隊能打贏嗎?個人認為不能。並不是長牠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北洋艦隊指揮層面來說。問題太多了。失敗也是必然的。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分析;決策層不重視海軍的發展。有人肯定會說當時國家積貧積弱,沒能力去發展海軍。此言差矣,當時窮的是老百姓。國家還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慈禧太后,為了一已之私。前後挪用海軍軍費3000萬兩白銀,修建清漪圓。這還不算《馬關條約》賠付的2億兩。一艘致遠艦大約需200萬兩白銀。2億3000萬兩可建造115艘。致遠艦排水量7000餘噸。當時日軍主力艦才4000餘噸。如果這些錢用來置辦海軍,不僅是亞洲第一艦隊,也是世界第一海軍。然並卵,北洋水師從1884成軍到1894年甲午海戰前。十年間在未添置一艘。彈藥也不足。
在來看下日本。在長崎事件(此事件大家可百度,在此就不多說了)之後,日本十分羨慕北洋水師的鐵甲鉅艦。全國掀起建設海軍的高潮。日本天皇為了建設海軍一天只吃二頓飯。日本的孩童玩的遊戲,分成兩拔。一拔扮日本海軍,一拔扮北洋水師。遊戲主旨就是圍攻定遠艦、鎮遠艦。經過多年艱苦建設在海戰前日軍總噸達到7萬餘噸。和北洋水師實力相當。
北洋水師方面,訓練松馳,軍紀渙散,指揮失當。將水師調入渤海灣以避戰。大戰發生後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者有之。所以,就算彈藥充足。也挽救不了腐朽了的北洋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