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匪律師
-
2 # 琢磨
首先回顧下英法聯軍在火燒圓明園前,都發生了哪些事件。1856年英法聯軍以更換條約為名進逼北京。在通州談判時,英方派代表巴夏禮率領39人參加,清政府答應英法聯軍提出 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在禮節問題上卻是寸步不讓,在巴夏禮面見皇帝“跪與不跪”這一點上爭執不下。清政府則指示僧格林沁將巴夏禮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作為人質。人質被扣後,英法聯軍迅速進軍,兵臨北京城下。咸豐皇帝 和嬪妃倉皇出逃。圓明園落入侵略軍之手,接著是連續兩日的搶掠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三日後,在武力的逼迫下清政 府向英法聯軍交還了人質,但39名人質,生還的僅有18人,其餘歸還的全是屍骸,其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的屍體是七至八塊。英國代表以清朝“不講道義,不遵守國家法,虐待英法僑民十八人致死”為理由,為了震懾當時的清政府,心裡上擊潰 當時的咸豐皇帝,隨即再次進入圓明園自由劫掠,並且最終放火燒了圓明園。火燒圓明園確實達到了侵略者的目的,徹 底擊垮清朝的抵抗決心,留守北京的恭親王答應了英法的一切要求(割地賠款,並且重新簽訂《北京條約》)。
至於為何沒有燒故宮,可以說是手下留情且戰爭目的已達到。在燒完圓明園時,英法還有另一計劃,倘若清廷還不答應議和。準備在10月20日火燒故宮紫禁城。若恭親王沒有答應英法的一切要求,我想不光故宮,整個北京城都不能倖免。
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會受制於人。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民族團結,才能免受外敵欺辱。
-
3 # 靠山屯精神病院長
簡單的來說,你和別人打架,以後還得做生意,你燒了他家菜園子還有的談,你要是把他家燒了那就是不能挽回的深仇大恨了。另外,當時老百姓的特點,你要是燒了皇帝的行宮和後花園,老百姓還能自我安慰,當順民,要是燒了皇宮那就是炸了鍋,得拼命到底
-
4 # 通古斯專家
在英華人看來,一開始聯軍也打算燒掉故宮,但是,故宮在外華人看來是屬於整個中國的,而皇家園林則是皇室的私產,作為報復行為,並不適合搶劫燒燬皇宮,畢竟聯軍還是自詡為文明人的。
-
5 # 歷史柒點半
因為圓明園是當時皇家的娛樂場所,故宮則是政權的中樞,英法聯軍只是想給皇家一個警告,讓他們乖乖聽話。
燒故宮會導致政權不能運作,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英法聯軍並沒有統治整個中國的實力,因此他們需要清政府作為傀儡幫助他們統治中國。清政府龐大、系統、又不堪一擊,是他們理想的通知工具,所以必須保留清政府的政權。
於是,圓明園燒燬了,留下的是故宮。
-
6 # 手機故事匯
火燒圓明園的起因竟然是不給皇上磕頭,封建荼毒毀了一座建築寶庫,真可悲。
巴黎聖母院的一把大火,讓我的微信朋友圈內容又一次空前的一致起來,眾多華人都在哀嘆西方文明毀於一炬的同時,也有朋友以這樣的標題【巴黎大火,我們該不該為“別人”的文明哀慟?】抒發情懷。是啊,1860年同樣的一把大火,也燒掉了華人的牽掛。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讓中國最瑰麗的皇家園林成為殘垣斷壁。不同的是,那次是人為縱火。
圓明園之所以成為中國永遠的殤,是因為圓明園是一座匯聚中國文明瑰寶的寶庫,其陸上面積等同故宮,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同時又彙集了眾多珍貴文物。
圓明園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打造,正值康乾盛世,在強大的綜合國力背景下,圓明園內可謂極盡奢華。法籍傳教士王致誠在遊覽了圓明園後,稱讚圓明園為“萬園之園”“無上之園”。
火燒圓明園的原因一直是中國歷史學家在考證的問題,歷史終成過去,原因不管怎樣去考證,總是猜測而已。至今可信度最高的是“巴夏禮事件”。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使臣代表巴夏禮率領39位使臣一同進入中國進行外交談判,並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清政府都同意簽約,唯獨不能容忍英國使臣不行跪拜之禮。然而,在跪拜皇帝的問題上,巴夏禮果斷的拒絕這個要求。皇帝不滿,將英國的39名使臣全部逮捕扣押,這些使臣遭到了滿清政府殘忍的凌虐,百般拷打。在一個月後,釋放這些英國使臣的時候,39人中已經有21人被凌虐致死。
為報復滿清政府以上行為,1856至1860年,英法聯軍先後攻克廣州、天津,於1860年10月13日,攻陷北京城。據當時的英軍最高長官總帥格蘭特所講,1860年10月初,英法聯軍以清軍虐殺俘虜為理由,要求清政府賠償撫卹銀50萬兩,如不許則將放火燒圓明園。此照會送達恭親王手中,恭親王立即回覆照會,派一名守備投送洋營。不料該守備竟未送到,而且私將回復譭棄,另捏造一洋文收條回營交差。英法聯軍方面等候三天,英華人此舉的目的便是為了給清朝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西方人的可怕,為了出一口惡氣便將世界上最珍貴的文化園林化成一片火海。
而筆者認為,以上僅是英國的一家之言,在面對如此惡行時,肯定是儘可能去講對方的責任。其根本原因,應該是為了掩蓋自己在圓明園內燒殺搶掠的惡行,而將其付之一炬罷了。
回首這段歷史,稱為華人之殤絕對不為過,並且它是根植於任何一個華人心中的。如今面對法國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我們不應該去幸災樂禍,畢竟現在世界一體的國際環境下,文化是屬於全世界的。惟願對這些艱難儲存下來的歷史文化古蹟,少一些傷害吧!!
-
7 # 知書小二
估計好多人受了《為什麼英法聯軍燒的是圓明園,而沒燒紫禁城》這篇文章的影響,認為英法聯軍只想報清政府虐待他們俘虜的私仇,不想毀壞一個國家龐大的政府機構,故只燒清皇室的私人園林,不燒燒皇城。
這種說法確實有據可依,但不能以偏概全認為這就是英法聯軍不燒故宮的原因。
1860年10月6日~9日,當時英法聯軍追擊清軍併為補充水源,來到京郊的圓明園。發現了此前被僧格林沁扣押的巴夏禮等37名英、法外交人員的物品,聯軍推測:“這些俘虜一定是被帶到了圓明園中,並在清軍的酷刑折磨下丟掉了性命”。因而被激怒計程車兵“放火燒起了房子,要焚燒這個罪惡的地方。……離圓明園最近的房子起火後,火勢蔓延到了圓明園,園內寺廟建築也大多被毀於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只有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
至於為何火燒圓明園,不燒故宮,聯軍焚燬圓明園已經能達到“報復虐俘”的目的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逼迫清政府議和,和清政府談賠償,而不是讓清政府垮臺。火燒圓明園燒的只是清政府的私人園林,而燒紫禁城的話以來國際影響不好,二來極易引起人民民憤跟全華人民為敵。
聯軍不肯毀壞紫禁城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進城時和清政府有約定——清軍將安定門交給聯軍,聯軍“不得破壞城市”;也就是說聯軍入城時承諾不對北京城進行破壞。不能對紫禁城進行破壞,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燒圓明園洩憤了。
最後還有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當初清政府沒有屈服,英法聯軍的火極有可能會
燒到紫禁城。破壞紫禁城仍在聯軍的預備計劃之中。
故清政府答應議和條件,是紫禁城能倖免於難的重要原因。
-
8 # 朱哥哥168425860
可以這麼說,圓明園被焚燬就是滿清咎由自取。根源在於滿清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暴戾蠻橫。無論是根據現代《國際法》“保護談判人員”,還是以中國古代“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傳統和慣例,滿清的做法都是非常錯誤的。至少是授人以柄!
再從談判內容來看,清朝對割地賠款等要求幾乎全盤接受,唯獨不能接受“公使駐京”、“不跪拜皇帝”這些條件,真是又傻又天真,互派外交使節只是一種國際慣例,沒有任何歧視性。為什麼就不肯接受?同時,清朝要求西方外交人員必須對清朝皇帝三跪九叩,既狂妄又野蠻。正如額爾金所說:“必須採用野蠻的方法讓清朝學會文明”。 1863年,清朝首次向巴黎和倫敦派出外交使節,設立大使館,允許西方外交人員以西方禮儀面見清朝皇帝。慢慢開始融入世界文明瞭!人類歷史一再證明:無論是誰,不懂得尊重規則的人最終也得不到規則的保護!只能自取其辱!
-
9 # 史裡淘聲
清政府不該撕票。
糊塗,素質低劣的滿清統治者!
1860年9月,咸豐皇帝派怡親王載垣與進逼北京城的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談判。雙方達成停戰協議後,巴夏禮提出英國使臣向清帝“親遞國書”的要求。清政府要求“必須按中國禮節,跪拜如儀”,雙方在“跪與不跪”上爭執不下。巴夏禮拒不接受,而後揚長而去。
(巴夏禮)
怡親王見狀,於是一面告訴咸豐皇帝,一面命令清軍主帥僧格林沁扣押了巴夏禮一行共39人。清政府以為巴夏禮是聯軍最高統帥,認為抓住了巴夏禮,英法聯軍就會群龍無首而妥協,但是其實他只是翻譯和談判代表。
可是,清軍哪裡是英法聯軍的對手呢?通州八里橋戰役,被英法聯軍打擊得潰不成軍,咸豐慌忙以“木蘭秋獼”的名義逃出圓明園,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因為英法聯軍根據俄國外交人員的情報得知咸豐皇帝躲在圓明園,於是包圍了安定門和德勝門,繼而攻佔了圓明園,此時他們還沒有燒燬圓明園的打算。
英法兩國得知情況後,斥責清廷違背了國際法,並且以此認為“圓明園所尚存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英華人和法華人遭受殘酷折磨的地方”。所以堅決要求摧毀圓明園,而且宣告:“摧毀圓明園只是針對應當為這些罪責承擔責任的清政府,而非人民。”
由此可見,奉行“磕頭外交”的大清朝廷與奉行國際法準則的英法兩國在行為方式上的衝突,加速了清政府厄運的到來。
英法聯軍入侵的主要目的,是最大可能地攫取侵華利益,他們不想推翻清政府,因為一旦清政府被推翻了,他們就沒有油水可撈了。
英法聯軍也曾想焚燬故宮,但是清廷已經全部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所以也就沒有焚燒故宮的理由了。
期待您的關注!請賜評。
-
10 # 白山和黑水
我來回答
這一部分歷史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為啥燒?為了打砸搶!不是那麼簡單,繼續放火進行打砸搶更兇的反而是中國一些暴民。
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因為當時海戰勝利後,聯軍派了一個三十多人的使團來和咸豐談判,種種原因吧,他們並沒有見到皇帝,好像是因為禮節上的問題,不答應跪拜之類的,當使團準備悻悻而歸的時候,大清政府突然扣押了他們,並把人折騰的不輕,據說其中一個隨團記者已經被肢解,可謂嚴刑伺候,這當時是犯了基本的大忌,扣押使團。
聯軍大怒,軍隊挺進,大清只好放人,但已經被折磨死了十幾個!一怒之下,聯軍攻進北京,皇帝已經跑了,當然人也見不到,因為圓明園是皇帝的遊樂場,為了懲罰皇帝,他們就動了火,據說比聯軍搶的更兇的是後來的暴民……道聽途說,請行家指正……
回覆列表
事情已經150年了,具體為啥誰也說不清楚了。不過有一個說法好像靠譜:英法使臣因在遞交國書是拒絕向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被囚禁在圓明園裡。大清的人還打死了十幾個外華人,所以英法聯軍在救人的時候砸了圓明園。至於放火一事也有N個版本,說啥的都有,就把這筆賬記在英法聯軍頭上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