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鍾小白

    李白生活在中堂。由盛世到亂世的過程。李白的詩,瑰麗浪漫,縱橫馳騁。穿越天上地下現實與,夢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排擠,懷才不遇。未能施展他的抱負,報效國家。在他的詩文中有所體現。如將進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透著多少心酸與無奈。還有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還有很多就不列舉。這種抒發懷才不遇的詩文。在李白的詩文當中佔很小的一部分。

  • 2 # 虯龍歧伯

    我們一直崇拜的大詩人李白其實也像普通人一樣,有過抑鬱不得志的時候,他有眾多的詩詞雖有得意之辭,卻難掩失意之心。最引起後世人共鳴的就是以下幾首了。

    《北溟有巨魚》(古風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魚,身長數千裡。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憑陵隨海運,[插圖]赫因風起。吾觀摩天飛,九萬方未已。

    李白在這篇作品裡以鯤鵬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志向遠大。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這篇是李白遊姑蘇時弔古寫的,語極悽清,不勝感慨。借懷古感慨自己現實的處境。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這篇是李白初遊越中之作,與《蘇臺覽古》的主旨差不多,都是比較淺顯的懷古,感嘆盛世榮華之無常,就像太白他自己無身世之感。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李白有感於謝尚受到袁宏的賞識被提拔重用,所以觸發了弔古傷時感嘆,詩詠懷古蹟,其實是自傷知音之難遇。

    《齊有倜儻生》(古風其十)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李白以魯仲連之功成身退自擬,是太白出處觀的自我表白。此意屢見於其詩:“功成名遂身自退”,“功成去五湖”,“功成追魯連”,“功成還舊林”,“功成身不居”,“功成謝人君”,“功成拂衣去”等。然而,終其一生,總無成功之日,固自無身退之時,因以大鵬中天摧落為憾。

    《于闐採花》

    于闐採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漢地多明姝,胡中無花可方比。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裡。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李白寫昭君的事,以醜女入宮而美人出塞,比喻黜賢而進不肖,有不遇之感。所謂舉賢授能,在人治的社會里只是一句空話。然自屈子以下,詩人多為此呼號者,太白亦然,不亦可悲乎。是詩人之悲,亦時代之悲也。

    《感遇》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巫山賦彩雲,郢路歌白雪。舉國莫能和,巴人皆捲舌。一惑登徒言,恩情遂中絕。

    李白這首詩是待詔翰林被讒言所害的失意之後,將自己比作宋玉,怨悱之情溢於言表。

    《郢客吟白雪》(古風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遺響飛青天。徒勞歌此曲,舉世誰為傳?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吞聲何足道?嘆息空悽然。

    李白藉此篇感慨自己才大卻難被世重用。蕭士贇說李白是:“高才者知遇之難,卑汙者投合之易,負才不遇者,能源為之吞聲嘆息也歟?”可謂古今同慨。

    《美人出南國》(古風其四十九)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

    李白從曹植的《雜詩》化寫出此篇,曹詩嘆美人之受冷落,不為時俗所重;李詩則慨美人之被疏遠,蓋由佞人之嫉妒。二詩均藉美人以抒懷,各寄其意,以所遇不同也。太白之在翰林,或妒之,或讒之,是以玄宗疏遠而放還也。蕭士贇雲:“此太白遭讒擯逐之詩也。去就之際,曾無留難。然自後人而觀之,其志亦可悲矣。”以餘觀之,疏而見逐,是固悲矣,然亦幸也,幸在少個平庸官僚,多個偉大詩人。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見吳王。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李白在遊廬江於吳王李祇席上口占時寫下了這篇詩作。席上似有舞女半醉躺於床上,故戲而作此。其落筆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西施,似詠古,然實謔今,以古吳王喻今吳王,以西施喻舞女,只寓笑謔之意。倘以傳統儒家觀之,自是比擬不倫,有乖君臣之道;須知太白乃出於縱橫家,非腐儒之可規範也。

    大詩人的傷感之作,抒發了古今多少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的懷才不遇之情。今天讀來,也不免悲從中來,似是遇知音啊!

  • 3 # 信陽黃沙

    【洛陽陌】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行路難 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古風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

    遂築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

    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

    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

    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

    千里獨徘徊。

    【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其二】

    天若不愛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

    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

    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三】

    三月咸陽城。

    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

    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

    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

    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樂最為甚。

    【月下獨酌其四】

    窮愁千萬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

    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

    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

    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

    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

    乘月醉高臺。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斜低建章闕,耿耿對金陵。

    漢水舊如練,霜江夜清澄。長川瀉落月,洲渚曉寒凝。

    獨酌板橋浦,古人誰可徵。玄暉難再得,灑酒氣填膺。

  • 4 # 世紀1107

    哪怕文才高北斗,只怕珠筆不點頭。

    不點頭你不點頭,屋裡還有水牯牛。

    第二。叫高力士為他脫鞋。

  • 5 # 飛揚視角

    李白懷才不遇的詩:

    洛陽陌

    白玉誰家郎,

    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

    驚動洛陽人。

  • 6 # 青鳥生活館

    懷才不遇的李白在長安待了一年多,就離開了。或許是李白政治上的懷才不遇,才使李白“四壁雲山開醉眼,一樓風月話詩仙”

    一句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冠絕中國詩壇的千古奇才有著極高的政治抱負,但李白在政治上卻失意重重,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倒也映襯得恰如其分。

    中年時期,最最無奈的時候的時候,“眼前又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最自暴自棄的時候,“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李白自幼便顯示出了在詩文創作上的超凡才華,在當時,李白的詩才就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譽與追捧。《蜀道難》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青鳥君覺得人生十有八九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可沒有古人那麼幸運灑脫,喝點酒作詩一首就有大作為了。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想到解決事情的辦法,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每天要滿滿的正能量。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我將持續為您輸出文化領域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期待您的關注!

  • 7 # 書煮一鍋香

    李白是“詩仙”,他即使寫懷才不遇,也是灑脫的,不仔細品,還品不出來!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讀起來大氣磅礴,灑脫飛揚,但實際上確實滿肚皮牢騷,滿心憂愁。為何呢?懷才不遇耳!

    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多麼雄壯,卻只是一去不復返。這是水嗎?不是,是時間啊!什麼樣的人會注意到時間的流逝呢?想建功立業的人,想有所作為的人,才會倍感時間逝去之速啊!因此孔子才會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流逝最直白的表現就是年齡增大,頭髮變白。所以李白才會接著寫一句“高堂明鏡悲白髮”。為何事而悲呢?為一事無成,為功業難就,為壯志難酬,而這一切最根本的都是懷才不遇。

    “天生我材必有用”,聽起來自信滿滿,可是言外之意卻是如今一無所用啊!這不是懷才不遇,又會是什麼呢?

    “但願長醉不復醒”,為什麼想長醉不醒呢?還不是鬱悶憂愁,心中有事。只是這事是什麼呢?我們聽聽李白怎麼說:“古來聖賢皆寂寞”,“陳王昔時宴平樂”。說聖賢寂寞,不就是說自己寂寞嗎?所謂寂寞不就是伯樂難尋,懷才不遇嗎?說起古代飲者,為什麼偏偏想起陳思王?因為陳思王就是懷才不遇的最大代表,他被哥哥曹丕打壓,才華橫溢卻無所作為。李白不想他還能想誰呢?

    最後所謂“與爾同銷萬古愁”,也不過是想借酒消這懷才不遇之愁罷了!但是李白他自己也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行路難 蜀道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行路難》:

    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其三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只看這題目《行路難》,我們便知詩仙心中的憤懣啊!這路是平常之路嗎?不是,是尋夢之路,是報國之路,是功成之路。但是太難走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走到哪,哪就有攔路虎,到不了彼岸,走不到巔峰。只能“拔劍四顧心茫然”,只能“閒”——“閒來垂釣碧溪上”碰運氣,只能“夢”——“忽復乘舟夢日邊”,簡直就是白日夢。

    這不是懷才不遇嗎?這就是,所以李白才覺得“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無路可走,即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懷才不遇。最後只能“行路難,歸去來”,世事艱難,懷才不遇,還是回去吧!雖然用陶淵明的話,卻與陶淵明的心思完全不一樣。

    到了第三首純粹就是自我安慰,自己舔傷口止血。“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看看這些話,寫的都是什麼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杯酒,那是消愁的苦酒;生前樂,那是無所作為的自暴自棄。這不是懷才不遇是什麼呢?

    李白的另外一首詩叫《蜀道難》,題目與《行路難》很相似。關於這首詩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但就有一種說法,說這首詩就是表現李白懷才不遇的。其如下: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本首詩著重寫蜀道高險難行,可能影射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之路、尋夢之路艱難異常,所以篇末才有了勸人“早還家”的話。勸別人可能就是在勸自己。“側身西望長諮嗟”,嗟嘆不已,所嗟嘆之事可能就是自己懷才不遇。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一首遊仙詩,其中有大量對仙境的描寫: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FIT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首詩大部分寫夢境遊仙,其實就是自己進宮授翰林經歷的藝術化表現。本以為進宮為翰林,接近皇帝,就能一展抱負,卻只不過是玩弄文字遊戲,還常遭人嫉恨陷害。如今賜金放還,就好比一場大夢覺醒。“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是失意後的自我安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份灑脫中帶著分苦味!

    結束語

    李白寫懷才不遇的詩還有,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要注意的是,他的懷才不遇跟別人的懷才不遇是不一樣的,包裹著一層浪漫灑脫的外殼,容易讓人誤解。和杜甫的《蜀相》比比就能知道: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願更多人讀懂李白!

    @會說話的鍋

  • 8 # 高山流水szw

    李白才高八斗,人稱“詩仙”,半生落泊,寫過不少懷才不遇約的詩,象《行路難》、《洛陽陌》、《悲歌行》等。最具代表性的,還是《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三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勿復乘舟夢迴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受排擠,出長安時寫的,描寫了“冰塞川”、“雪滿山”懷才不遇,走投無路的落泊景象。但李白永遠改不了他天生的樂觀性格,最後留下了豪言壯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9 # 好風讀書

    李白表現自己懷才不遇的詩歌多集中在長安賜金放還後。摘抄分析部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行路難》中的句子,看似豪放藏著悲涼,一個順風順水,仕途順利的人,誰會喊“天生我材必有用”,不過是詩人失意後的自我安慰。

    2.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句子,讀著錚錚傲骨,灑脫自在,這是因為權貴讓詩人受委屈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原以為去長安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結果只讓他做了個翰林待詔,寫寫詩供皇帝消遣罷了。

    揮一揮衣袖離開,帶走皇帝的賞賜,接著寫詩,接著寫自己的懷才不遇。

    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語出《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寫送別,更寫自己人生的失意。

    ……

    李白的失意都那麼美!

  • 10 # 學國學網

    李白性情豪放俠義,好劍術。天寶初到長安,賀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嘆為“謫仙”,把他推薦給唐宗。玄宗召見,讓他作翰林供奉。他喝醉了酒,曾在玄宗面前高力士脫靴。不久,被排擠離開長安。安史之亂後,永王璘請為幕僚。後來永王璘獲罪被殺,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生活貧困,病死於當塗。李白是中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其詩的內容反映出他對封建權貴的蔑視,表現了對廣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健豪放,想象富,語言流轉自然,色彩瑰瑋絢爛。杜甫稱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著有《李太白全集》。李白的詩太多了,下面舉兩首詩做例:

    《白頭翁》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裡,亦有白頭翁。

    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

    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

    這首詩大約為其晚年的作品。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感慨。“醉人田家去,行歌荒野中。”李白平生嗜酒,多在醉酒中撰文賦詩,時人稱他為“醉聖”。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開頭就用了一個“醉”字,突出了詩人的醉態:他搖搖晃晃地走到了農家的田園,嘴裡吟詠著詩歌,慢步在荒郊野外。真是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如何青草裡,亦有白頭翁。”他原以為只有他自己的鬢髮頒白了,沒想到在這青草地裡,竟然也有類似於自己的白頭翁。這裡是說不僅現實社會上有不得志而鬢髮蒼白的現象,就連自然界的植物也是如此。“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他折取了白頭翁,對著明鏡詳細觀察,看看白頭翁與自己究競有什麼相同之處,原來白頭翁與自己衰老的白髮是十分相似的。認為人情與物情彼此相通,在心理上得到了一絲的安慰。然而詩的最後兩句,卻是大感不快。“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誚:譏嘲。詩人在這裡用一個“誚”字,賦予了白頭翁以人的情感,說它正在譏笑自己。“留恨”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人寫這首詩的意圖全在這裡。李白才氣橫溢,他曾想“濟蒼生”,在《贈韋秘書子春》詩中說:“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在《將進酒》詩中疾呼:“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以為既有真才實學,就必定能得到發揮,造福社會。然而他卻不被世俗所容,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和重視,其才能根本得不到發揮。所以對現實感到極大的不滿,這就是他必然“留恨”的原因了。這最後兩句是說:白頭翁儘管與我有相同之處,但它還能散發出淡淡的芳香,而我呢?卻是事業未成,似乎是白頭翁也在譏笑我。一時間,自己感到失落和孤獨,只能面對東風發出無限的感慨。

    這首詩名為《白田馬上聞鶯》,為詩仙李白所作,詩歌原文如下: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

    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

    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整體而言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初夏時節的日常風景,即為李白漫遊江淮之時的所見之景,字裡行間仍然能夠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氣息和曠達之意,且在最後兩句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露出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也令人深思。我們將從字面上和內涵上兩方面逐句品讀這首詩。

    先來看第一行,首行的兩句詩說的是黃鸝鳥在啄食著紫色的桑葚,五月裡的時節呀,不停地在桑樹枝頭鳴叫。這句詩點明瞭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是在五月,即初夏時節,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將黃鸝鳥啄食桑葚的畫面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接著看第二行,這兩句詩說的是詩人自己在山水之間遊走,走得不知道是什麼日子了,還以為是在陽春時節。這兩句詩很有趣味,李白遊走于山水之間,竟不知具體的時節,此時此刻所處的光景明明是初夏了,卻還以為是在陽春時節,表達出時間流逝之快以及韶光易逝的悲傷。

    再看第三行,這兩句詩說的是這個時節桑蠶都快老去了,而自己卻仍舊沒有歸還家鄉,白田這個地方的人們都已經開始繅絲了。這兩句承接上文所說的時間流逝之快,桑蠶已老,而己未歸,流露出內心的無奈和難過。透過描繪平常的生活之景來襯托自己所處境地的沒有波瀾和樸實尋常,這和李白內心深處的那顆抱負之心有著不同,懷才不遇,遊歷山水,無處安放的心。

    接著看最後兩句,這兩句詩說的是李白駕著馬兒繼續向前走去,暗自捶胸捫心自問,一時間徒有悲切之情。為何李白會這樣表述,這兩句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畫卷,詩人李白駕著馬兒離去,兩眼無奈有些悲傷,這個場景很是豪邁,有著李白鮮明的個人風格,但在其中也讀出了那份悲壯。既然懷才不遇,那就離去,那就寄情山水,遠離塵囂。

    李白懷才不遇時寄情山水,其實心中還是想舒展自己的抱負,卻無奈沒有辦法,轉身離去的那份黯然和悲壯令人感慨。可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之下,李白眼中的尋常生活亦是有著鮮明的特點,透過詩句活靈活現,這般精湛的藝術手法不愧為詩仙,也難怪後來在清代,乾隆皇帝也點評了這首詩。

    乾隆皇帝曾經在《唐宋詩醇》中點評李白這首詩,說這首詩曲而有直,有著樂府之意。其實細細讀來的確有此意,詩的前面六句寫景,後兩句抒情,用詞精美且富有音律美感,抒情亦是真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宋八大家中,誰的政治能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