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處處春

    首先要知道孩子產生這種思想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古代的聖人就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現在條件比較好啦,很多孩子都是溫室裡的花朵。父母們為了孩子,甚至本應該有的磨難都不計較啦,讓孩子在安樂中生長。這種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前人總結下來的名言,重來紈絝少偉男,真的不是胡說的。現在我們在經濟上有了進步,物質上有了豐富的積累。但是精神上卻極度匱乏,甚至重現倒退,一切向錢看,這是很短見的思想。

    孩子是家長的影印版,我估計家長也有這樣的心態,對有錢有權有勢的人背弓屈膝,催眉折腰。攀比紙醉金迷,這也是很多家長所期盼的。但是家長的心態,家長的榜樣使孩子導致了這樣嚴重的心態。

    我們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實際的勞動,多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多接觸社會中廣大老百姓工作。要有底層思維。因為儉以養德,因為生於憂患,思於安樂。

    越是富裕的企業家,越是知道他的錢是來自於最廣大的老百姓,來自於生逢其時。

    不管父母再有錢,都應該讓孩子從小憑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否則孩子大了,當了啃老族,成為巨嬰,再教育已經來不及了。

    孩子本來就是一張紙,一張乾淨的純潔無邪的白紙,這是上天給家長髮的一張考卷,讓家長培養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生下孩子的時候,望之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家長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嗎?

    當老師嚴厲教育孩子的時候,批評孩子的時候,家長心裡難以忍受,有的找上學校,甚至大吵大罵,這樣的家長,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真的不足為奇呀。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的家庭條件也是比較好的,我們家男人從來都是在外邊工作,媽媽奶奶都在家裡邊務農。

    可是爸爸都給我分好了事情,我從小就負責管理,弟弟妹妹,然後監督弟弟妹妹打掃衛生我。而我一放學就去地裡割草餵豬,餵雞。每次去地裡幹活,我的筐裡都有家庭作業,或者是叫背誦的課文,就在勞動中背課文,並且深得父母的辛苦。

    沒有這樣的服務,怎麼會感恩父母?怎麼會理解父母的辛苦呢?有了這樣的底層勞動,有了這樣的勞動體驗,根本就不會去攀比。只知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看。

    現在我們姊妹三個都考上了大學,也參加了工作,每週 和父母一起,其樂融融,根本就不會有攀比的現象。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父母來看我的時候還帶來自己家做的掛麵一箱送給我,我感恩戴德,我並不和外邊的攀比。我看到父母給我的一箱掛麵,我淚流滿面,因為父母自己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給我帶這麼好的掛麵,況且還是這麼遠的路啊,我心裡邊滿滿的是感動,滿滿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哪裡會有什麼埋怨父母不給我買名牌的思想呢?我反而對這些想法,認為這是恥辱,這是最大的悲哀。

  • 2 # 燕舞春來

    當下社會,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是典型的巨嬰心態作怪。我們的的確確需要反思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了。孩子學到豐富的知識,成才固然重要,但“成才不成人”更是悲劇。

    一、世上“本事”是什麼

    當下,能賺大錢固然是“本事”,但“本事”並不只是會賺大錢。人生應該還有許多“本事”,雖然不是賺大錢,但卻很寶貴。如:用勤勞換來衣食,養活兒女,孝敬老人何嘗不是“本事”?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教會兒女做人,會生活何嘗不是“本事”?誠信做人,專心做事,善心待人,又何嘗不是“本事”?勤儉持家,量入為出,就不是“本事”嗎?其實,父母辛苦養家,養育子女,就是最令子女尊敬和驕傲的“本事”。作為人,能夠養活自己,自食其力,獻出光熱給家庭,給社會,就是有“本事”。

    二、吃飯砸鍋不是“本事”,不勞而獲是恥辱

    會賺錢是一種本事,但會花錢不是本事;只會花錢,不會賺錢更不是本事;不勞而獲卻趾高氣揚;花父母錢,卻怨父母慫;這是吃飯砸鍋,這是恥辱,是心靈殘疾,是典型巨嬰。

    三、好男兒志在四方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育成人,給了我們受教育的機會。應該感恩父母!好男兒,要學會超越父母一代的真本領,用自己的本領養活自己,贍養老人,養育後代,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不是一邊吮吸著父母的鮮血,一邊埋怨父母肉不多、不鮮嫩。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反思自己,反思家庭教育,讓孩子先學做人,再成才!或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打字不易,言辭如有不當,見諒!

  • 3 # 杭州眾興包裝裝置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進入大學以後或者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孩子身上,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生長在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中的孩子身上。有很多人把責任歸咎於孩子父母的三觀不正等等,這種說法即使不全是胡說八道,也是有很大的徧頗,那有那麼多的孩子父母三觀不正的?根本的原因在家庭的溺愛、學校的教育、社會的風氣等等多種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一個是現在剛有孩子、或者孩子很小馬上就要上幼兒園、小學的父母真的應該好好的想一想溺愛孩子的害處,關鍵的問題是現在大多數家裡都是一個孩子,大多數做父母的誰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無益,但是卻分不清愛和溺爰的區別,所以也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不是溺愛。根據看來的、聽來的、經過的把溺愛孩子的現象總結一下:1、特殊待遇、過分關心、需求過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被無限放大一家人天天都以孩子為中心,無論是什麼場合,只要孩子想要的東西一概滿足、孩子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結果培養孩子的想法就是:我天下第一!根本就沒有或者很淡的什麼是長輩的概念、更別說孔融讓梨、百里負米了。2、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不是孩子不想做、也不是孩子不願做,是父母把孩子的事全部包辦了,就連孩子早晨刷牙也要把牙膏給擠好等等,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但生活懶散、沒有規律、而且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3、順從第一、不要真理,知錯不糾、剝奪獨立。有的父母不但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而且孩子做什麼都依著孩子的小性子去,即使是錯的也裝糊塗,最常見的一句騙自己的話就是,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長大後就好了。所說的剝奪獨立就是不讓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天天圈在家裡,應了那句老話,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還有很多,要收不住了,就不詳細的一一說了,其實很簡單,現在做父母的,想想你、想想父母是怎麼長大的,看看現在的孩子的生存狀態,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從小別什麼都憒著孩子、多學學古代的傳統文化是正確的,別聽有些人說什麼弟子規等是糟粕,正是這些人,把今天的社會搞得烏煙瘴氣。

    再有一個是對現在已經二十多歲、有著這種攀比之風氣的年輕人,如何挽回他們那顆虛榮又自私的心。

    有一個現象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喜歡攀比的、說自己父母沒有能力的往往是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甚至是因難的家庭的孩子。對這部分當下在社會中已經工作、生活的孩子,父母又該怎麼辦?我真的從內心對父母勸一句、或者是從內心大喊一聲,醒醒吧,爸爸媽媽們,如果你的孩子現在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怎麼在社會上立足,怎麼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憒子如殺子這句話在今天體現的淋漓盡致,別不承認、也別躲避,面對現實、面對自己,現在改變什麼都來得及,怎麼辦?斷錢!不要再滿足孩子無理的要錢行為了,可憐的是我知道的就有父母借錢滿足孩子的需求。誰能做到在保證孩子生命的前提下斷絕孩子的經濟資助,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就算是盡力了,保證你會得到一個充滿Sunny、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希望、充滿自信的、棒棒噠孩子。

    希望看到我這篇小文的孩子們,我這不是一味的指責你們,生活不容易,現在壓力山大找工作、買房、娶妻生子等等,我想對你說的是,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孝敬父母感天動地、別聽那個俞敏洪對父母胡說八道的評論以前常說的一句老話,不和不孝順父母的人交朋友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不行你要用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行呀,過去他們生你養你,現在你用最好的來養活他們不對嗎?

  • 4 # 火柴人影院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有過虛榮心。更何況孩子在成長階段有一些虛榮心,這種心情能夠理解!但是如果為滿足虛榮心而嫌棄父母,那麼這可是做為父母最大的失敗與悲哀!這也是很致命的。

    可以肯定的講如果孩子嫌棄父母,肯定是家庭教育出現了根本性問題。往往出現這種問題的家庭,不是對孩子關愛少了而是溺愛太多了,而且是無原則的溺愛!只是這種溺愛到了現階段,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了而產生了矛盾。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問題,說白了他沒有看到父母親的不容易,但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可能有人認為問題沒那麼嚴重,但正是在這個孩子即將成人階段,在父母這滿足不了,他有可能去想別的辦法,處理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你們家庭未來。試想這些年社會上發生的上海機場刺母案,湖南少年錘殺父母案,陝西騙保毒殺父母案等等,這些極端案件共同點,都是家庭教育溺愛無度。雖然不是每個溺愛家庭都會導致這種極端案件發生,但不孝敬父母,一味索取父母的家庭也是當今的一定社會現象。

    以上所說可能每個家長都清楚,但到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還是會溺愛縱容,下不了決心。古話說子不叫,父之過。介紹李玫瑾老師,你可以上網看看她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解答。

  • 5 # 三人師

    確實我認為這樣的孩子,真的還是非常不懂事,可憐天下父母心,要知道父母若是有的,肯定會不有餘力的給予你,即使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父母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苦日子,但最後是這樣的結果只能說父母能力有限。作為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也沒有什麼應該值得抱怨的,所以更應該早一點懂事起來,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生活的更好,最後也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這才是作為一名子女應該去做的事情,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抱怨自己的出生不好,又不願意去努力,那麼最後又有誰能夠幫你呢?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自己家裡不算富裕,所以不可能像一些家庭的孩子一樣衣來張手飯來張口,更多時候還要幫助自己的父母做家務,所以這些應該就會養成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會讓孩子更早的懂事,雖然這樣生活或許對孩子不算公平,但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正如我父母經常教育我的,因為你出生在了這樣的家庭,作為父母不可能給予你太好的平臺,所以一切只能靠你的雙手去創造,我也相信你能找到自己應該走的一條路。

  • 6 # 遠方167427784

    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需要相當智慧和方法的工作。

    攀比,自傲,自卑,是中國幾千年遺留的(注:外國的情況咱不清楚。)醜陋惡習之一。

    怎樣引導孩子,既奮進又不攀比,既自尊自愛,又不亢不卑。是個艱難的系統工程。

    要說“怎樣”去做好這項工作?一時半會還真回答不了。

  • 7 # 北京譚爺

    孩子之所以嫌棄自己父母沒本事,說到底,還是家教出了問題。

    即使是困難家庭,多數孩子也都很懂事和孝順,因為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有的孩子還很勵志,透過樸實善良父母的影響,孩子刻苦學習,走出了農村,走出了大山,改變了自己和父母的命運。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失的父母。

  • 8 # 小馬爸爸說教育

    這樣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多吃點苦頭,多體驗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他才能不愛慕虛榮,放棄攀比。

    “糖葫蘆,冰糖葫蘆!”

    說實話,昨天我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我壓根就沒有寫的想法,但是,剛才我聽到了窗外“冰糖葫蘆”的叫賣聲,我不由得尋著叫賣聲,來到了窗前,看到了那個賣糖葫蘆的人,果然是她!

    在我們地區,掙錢難,冬天掙錢更難!有一種既讓人瞧不起,掙得又少,而且還很遭罪的生計,叫賣糖葫蘆。

    我們地區,除了呼倫貝爾湖,恐怕就是全國最冷的地方了,聽說前兩年,有個江南的少女,哭著喊著也要來賞雪玩雪,結果只到哈爾濱呆了一天,就凍哭了,還說這輩子也不來東北了。

    其實哈爾濱和我們地區比,已經算是暖和多了,我們這的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度,不管你穿得多厚,兩個小時也把人凍透了。

    但是,即使天這麼冷,有一個家長,堅持每天賣糖葫蘆12個小時以上,走遍全區的大街小巷,天天晚上九點以後才回家,一賣就是十幾年,你佩不佩服?

    她就是我教過的學生娟子的媽媽,娟子的爸爸死的早,娟子的爺爺奶奶都有病,娟子的媽媽既照顧娟子,又撫養四個老人,可以想象生活該有多麼的艱難!

    好在娟子非常懂事,從小就和她媽媽一起討生活,一起賣糖葫蘆,而且學習成績優異,小學和中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以全學年第三的好成績,成功的考入了市一中,而後又以市一中前50名的好成績,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非常的爭氣!

    在我印象中,我從沒看見過娟子穿過一件新衣服新鞋子,她所穿過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好心人送給她的,她也從來不嫌棄,也從不埋怨她媽媽沒本事。

    有一次她媽媽賣糖葫蘆,路過一個鞋店,看見櫥窗上有一雙女鞋非常漂亮,就想這輩子還沒給閨女買過一雙新皮鞋呢,於是一咬牙用當天賣糖葫蘆的120元錢,給娟子買了一雙打折的皮鞋。娟子為這事和她媽媽吵了起來,並連夜把皮鞋退了回去。

    看到題主所說的這個孩子,嫌棄爸爸媽媽沒本事,給自己買不起名牌,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娟子,我不知道這個孩子學習怎麼樣?但是我想,光是他的這種想法,和娟子相比,就應該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吧!

    說實話,我父母也沒有什麼本事,我畢業參加工作好多年以後,才買到了人生第一雙真皮鞋,至於名牌,最貴的就是2003年買的,300元錢一件波司登羽絨服,其他名牌我真沒有買過。

    我覺得,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育成人,供我們上學,已經是節衣縮食,傾其所有了!如果我們拿著父母汗珠子摔八瓣的錢,去買名牌和別人攀比,你心裡會好受嗎?你有沒有想過?就為了你這一身名牌,你爸爸媽媽大碴粥+鹹菜疙瘩,得吃多少個月?

    孩子託生到我們家,作為家長的,確實感到很愧疚,但是即使是這樣,窮孩子也不能富養,得多領孩子去體驗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艱辛,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只有讓孩子真正品嚐到“苦中苦”了,他才不會沾染上虛榮,才會努力去做“人上人”!

  • 9 # 洋媽數學課堂

    我是洋妞在美國的洋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家庭教育引導很關鍵。我家孩子小升初準備去市裡讀書的時候,我就和她灌輸了不能攀比的思想。如果你在咱們縣區上學,與其他家庭比起來,我們應該是略有富裕的;如果你到市裡去上學,尤其是外國語學校,都是富豪子弟,有錢人多的是。咱們家的水平肯定和人家相差太多,你去那裡讀書,在思想上不要有攀比心理。我女兒說,媽媽,我是去讀書,我又不是去比吃比穿,我不在乎那些,我要比的是學習成績。

    其次,按照自己的標準執行。我女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初一的時候,我去商場帶她買鞋,她不要名牌,只看樣式,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穿著舒服的就買。初一的暑假,她要去美國,腳也不長了,我才給她買了第一雙名牌鞋,耐克和阿迪一樣一雙。吃的用的我們也不攀比。和同學一起吃食堂的飯菜,衣服是學校統一規定的校服,我們家孩子也不攀比。

    再次,老師的側面引導。記得第一次開家長會,班主任老師說,10年前她教過的一位學生,一隻鞋就兩千多,老師的意思是提醒各位家長和同學,這所學校,多牛的家長都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誰也不用和誰比,你也比不起。

    結束語:記得有一句古語是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也是人的本性。關鍵在孩子所受的教育。父母要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父母只要有一口吃得也是留給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勝過愛自己。作為子女要學會體諒父母的苦,理解父母的難,多替父母分擔。懂得感恩父母,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

  • 10 # 琳妞我的最愛

    孩子長大了,父母卻常常感覺與孩子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除了關心他吃飯了嗎,或是渴不渴,累不累,除了這些好像和孩子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孩子渴望買名牌,你給不了他,孩子渴望升職,你幫不了他。孩子到家以後,最渴望的還是爸爸媽媽是否能夠為他分擔一些憂愁,分擔一些棘手的問題?孩子常常希望自己一身名牌,這樣好在朋友面前有面子,你卻滿足不了他。孩子怪你無能,說你窮困潦倒,真沒本事。

    孩子常常抱怨一些單位裡的那些知識能力,業務水平都不如他的同事都紛紛提了幹,而自己卻被遠遠地拉在了後面,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像人家的父母那樣有權有勢,像大山一樣的呵護著他,因此常常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生在官二代的家庭裡,偏偏攤上了這樣對自己的前途毫無幫助的父母。

    記得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裡有一句歌詞: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是呀!多少父母,為了兒女付出了一輩子,卻很少要求回報。

    作為兒女,我想對你說的是:不要總去和人比較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是用心去感受父母為你付出了什麼。也許他們手裡只握著那麼十分,卻無怨無悔地把這十分全都交付到你的身上。這樣的愛,並不比別人父母給的來得廉價和低階。如果你怨父母沒有能力助你在海上乘風破浪,至少應該感激他們造了你這條船,讓你有了博擊風浪的資本,至於能否在大風大浪中一帆風順,父母也只有祈禱的份了。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需要的還是增長見識。 多讀書,用知識來武裝自己,你的氣質,風度應該藏在你讀過的書裡,而不是華麗的衣服裡,因為讀書才是你最華麗的裝扮。一個腦袋殼空空的人,出口粗魯,見識短淺的人,即使大量的名牌把你裝扮得非常華麗,又有什麼用呢?要比就和人家比一比真本領,真本事,會跳舞、畫畫、彈鋼琴,還要知道世界有多大,窮人有多窮,富人有多富,錢是怎麼來的,錢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真正的快樂是什麼?知道自己是誰…… 你會因為不斷增長的見識,而變得自信,而對未來充滿信心。

    當然,增長這些見識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的。只要你轉移關注點,與別人比的是知識,技能,那時,你才是真正的富有者。雖然我們家裡寒酸,但是我們都無法選擇父母,而且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就是最大的恩澤,也許他們的很多事和容貌讓我們覺得沒有面子,但孩子們呢,關鍵的是要理解父母,調整好心態,努力學習,改變命運,把父母和自己的面子掙回來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沉迷玩手機讓家長焦慮,長期玩手機真的會變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