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天的夜930

    年三十上午貼春聯中午後去祭祖,晚上一起吃飯年夜飯。初一早起互相拜個年,初二初三走親訪友,說實在的現在一點年味都沒了

  • 2 # 尋找生活的大小事

    一般在家過年因為現在住在城裡了,不回農村。對於現在來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回家只是一種狀態,在城市打拼久了回家去看看曾經那些故人。

  • 3 # 夢無痕rtu

    如果是回我老家過年還是有過年的氣氛的,貼春聯放鞭炮煙花熱熱鬧鬧的,過年的時候三五成群的走親戚,一起去玩。要是回我老公老家的話一點都沒有過年的感覺,春聯也不貼沒煙花爆竹聲聲,冷冷清清的就跟在外面一樣,我都不想回他那過年孩子們也不想,現在大寶天天都在問我什麼時候回外婆家過年,說回外婆家過年很好玩很開心

  • 4 # 包紙斯

    小時候和小夥伴去滑冰,找父母要錢去買鞭炮,拜年的時候收到壓歲錢別提多高興,然後被母親又奪走的失落。現在長大了,也結婚生子了!其實年味沒有變!只是你成熟了,你20-30歲的人了,讓你玩找迷藏你還會玩嗎!

  • 5 # 豆家手繪

    我們那邊過年實在沒意思,就是大年30時女人們各種忙著做吃的,男的就各家轉轉吹吹牛,之後一家子吃年夜飯,初一上墳拜年,初二到初六左右一直走親戚拜年!

    小時候覺得過年有意思,是可以有壓歲錢,有新衣服,有好東西吃了,還可以跟小夥伴玩很久,家長不會管,隨心所欲!

    長大了沒年味,是因為要發壓歲錢,拜年也要給各種紅包,一年賺錢不容易過年卻要花一大筆!所以很多時候都不走親戚了,有些人也不再回家過年了,回家了寧可在家坐著烤火!

    當然也可以聯絡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但長大了就不一樣了!坐在一起沒什麼可聊的,各自經歷不一樣,聊不起來了!只有坐在一起打牌,現在老家風氣不好,過年那幾天不走親戚的就整天整夜坐在一起打牌賭博,所以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沒年味了!

  • 6 # 卓信夢

    聽老輩人說,他們那個年代生活的都很艱難,日子過得很窮苦,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更沒有心思做其他的事兒。吃糠咽菜一點也不誇張,平日裡吃的最多的就是棒子麵窩窩頭,貼餅子,棒子麵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捨得買點白麵包頓餃子,小孩子們才會有件新衣服有點糖吃,所以都盼著過節過年。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多姿多彩豐富多變的日常娛樂活動搞得每天都像過年一樣,等真正到了過年的時候反而變成一種形式了…(個人觀點而已,同意的點贊奧)

  • 7 # 使用者9761976895868

    我們這裡過年,首先是提前幾天殺年豬,後到除夕那天全家人清掃家裡的裡裡外外,貼新對聯,殺閹雞,全家洗草藥水澡,小孩大人穿新衣服,放鞭炮,拿蒸熟的閹雞、豬肉等貢品敬拜祖先(意思是讓祖先們先吃),敬拜完了就放鞭炮煙花,個個人說吉利話,這是除夕傍晚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完後就煮菜吃飯,飯桌上兄弟姐妹們喝酒的喝酒喝飲料的飲料,吃完飯了父母就開始做他們拿手小吃,一群小孩就圍著爺爺奶奶看爺爺奶奶他們做,能幇的就幇,我們大人就猜碼的猜碼打牌的打牌喝酒,玩到半夜12點整,就把準備好的煙花炮竹拿出來然放,誰家今年收入多就多放些,總之煙花炮竹把我們過年的喜悅心情體都現出來了。放完煙花炮竹後,誰累了誰睡覺,到第二天(新年初一),父母是不叫小孩起床的,要自覺起來,把昨晚預留的飯菜煮好一家人再圍在一起吃飯,飯後就發紅包,給所有小孩完了就給父母(發紅包時會收到一句很吉利的話"健康發大財",每個收到紅包的小孩都會說,如遇還不會說話的小孩父母會代說),發完紅包後就自行安排自己娛樂專案,該玩的玩該喝的喝。到晚上就陪父母聊天,小孩就在院子裡放鞭炮煙花,也是玩到累了就睡覺,這樣週而復始,兩三天,到初二或初四時就去小孩的外婆家了,再之後就該工作的工作該幹啥的幹啥了…

  • 8 # 韋旭喜

    我是廣西南寧桂中地區這邊的外來務工人員,我們老家過年就是親戚朋友大年三十聚一起吃年夜飯,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和節目;老人家就圍在烤火嘮嘮嗑,東家長西家短;年輕人就是燒烤喝酒,猜碼之類的!喜歡打麻將的就打麻將通宵達旦,顛倒白天黑夜的玩過年!初一還是繼承傳統貼春聯,吃湯圓,打年糕,給孩子發紅包等喜慶活動!年初二按我們這邊風俗就是相互走親戚拜年了,七大姨八大姑的相互趕回家給父母,外婆外公請安拜年!幾乎就沒有什麼年味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樣的情景慢慢淡出了這一代人,籃球比賽,文藝匯演,鬥雞那些我們兒時的節目幾乎沒有了!回來的90 /00後還是除了打遊戲還是遊戲,餓了吃,吃飽了繼續打,就宅在家家裡不出戶!很少和父母在一起聊天!親情也就是那麼幾天,回來的兄弟姐妹們話不投機半句多,寒暄幾句就各自安好了!年的味道慢慢淡出了節日的氣氛。

  • 9 # 就不愛刷碗

    小的時候,盼過年。

    過年了,才能吃幾天細糧,才能吃上肉,才能吃上各種好吃的,所以,那時的過年是相當有儀式感的!

    臘月裡,農活結束了,農民早就開始貓冬了,主婦們就開始掃房拆被,殺雞宰鴨,做豆腐,蒸饅頭,包豆包,包凍餃子,炸麻花,炸丸子……,小孩子更是高興,用罐頭瓶小蠟頭做燈籠,小洋鞭拆開了放兜裡,一個一個的炸響,新衣服放在枕邊,不知偷試了多少回,跑累了就去倉房偷吃……就盼著年三十可以敞開了使勁吃!

    如今的孩子不缺嘴,不少穿,電視電腦手機換著花樣玩,各家生活都很富裕,平時的伙食比早年間過年都好,所以過年就和平時沒有太大的不同了,並且隨著生活的富足,觀念也在更新,過年的方式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不是有相當的人家利用過年的假期外出旅遊嗎?

    所以年味兒少了,是因為:生活好了!

  • 10 # 寒風殘雪

    小時候只有過年才可以吃上平時吃不到的東西,穿上新衣服,現在想吃啥隨時都有,衣服也隨時能穿新的,所以就沒那種感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樣對兩歲前兒童進行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