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錄時代風雲
-
2 # 兔子羅Rabbit
這證明還在內心是單純善良的,所以他們也會能深深的被那種情懷感觸到,只是他們還沒有真的感覺到作為父母的心酸和辛苦。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叛逆心理不代表孩子長大不懂感恩,不懂父母的艱辛,現在憑一部電影能讓他們一下子就做出改變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的眼淚已經告訴你,孩子很善良。所以要求不要高,孩子的頂嘴和懶惰也是過渡期,多一些溝通和讚揚,少一些抱怨和不滿吧,我們也是從他們這麼大走過來的。想想我們小時候和父母怎麼對著幹的。
-
3 # 斌哥有數
看一場電影,哭一場,就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質,那還用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這種電影,就和那種演講一樣,就是靠一種催淚,達到某種暫時的效果。要不你會覺得錢白花了。過上幾天,你就會發現,一切還是原來的樣子,沒有半點改變。
家庭教育也是複雜的工程。比如說你教孩子要懂孝順父母。你首先得孝順父母呀。比如有的媽媽,經常和爺爺奶奶吵嘴,或者說佔便宜。你的孩子能學會孝順嗎?夫妻之間,整天吵架,為了點雞毛蒜皮就打得不可開交,你的孩子能學會寬容嗎?孩子的道德品質,不是靠看電影或者聽父母嘮叨就能做到的。
特別是一些自己就是獨子的家長,動不動就跟孩子老師較勁。守著孩子,指責老師如何如何。孩子還能尊重老師嗎?這樣對孩子有啥好處呢?孩子小學時候,你能單獨輔導孩子,你就對孩子大喊大叫。等你輔導不了,你也就無能為力,啥也管不了了。
電影就是電影,不過是一些商業化的東西。別指望它有啥作用。我倒覺得裡面有些不好的東西。比如月薪八萬就是優秀的,是不是太看重錢了?因為自己不爭氣,就能想到穿越,給媽換個戀愛的人,這樣就沒有自己了,也不會有自己了。估計會有人噴。我覺得這電影挺俗。
回到正題,首先做好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4 # 教師說心智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這就和有一部分孩子懂得學習很重要,但仍然做不到好好學習是一個道理;和懂得打架抽菸曠課遲到是違紀,但仍然會忍不住犯錯也是一個道理。其實,我們成年人也經常做這樣的事情,比如明知不安全,出行還要違章,明知對自己的身體不好,還要酗酒買醉等等。
知道對,並不一定去做;知道錯,並不一定不去做。原來,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天使和魔鬼,但很多時候,很多人常常把自己的天使鎖起來,而把魔鬼放縱出來。大概魔鬼帶來的一時快感,要比天使的平淡無奇更有生活情趣。
一個人的自律是很重要的。簡單來說,自律就是隻做對的事情,而不做錯的事情,而不管外面如何精彩熱鬧、別人怎麼引誘逼迫。這個世界上,大凡人有些許成就,就離不開自律。一個減肥的人,如果自己在沒人監督催促的時候,做不到多動少吃;一個考學的學生,如果沒有老師家長的監視督促,就不願意靜下心來讀書做題;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父母的提醒強迫,就不願敬老孝老……那這個減肥註定是一場美夢,這個學生註定一事無成,這個孩子註定沒有孝心!
自律是可以培養的
孩子看電影感動是真的,回家不願意幹家務活、頂撞父母也是真的。所以,家長不用給孩子講太多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大多數的道理。孩子都懂。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孩子把懂得的道理轉化成自律的行為。
培養孩子自律的方法有很多,首先一條,就是父母的表率,您讓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得更好才行。其次,學會鼓勵孩子的自律行為,要大張旗鼓地表揚孩子的各種自律行為,幫助孩子把這種自律的行為轉化成他的習慣,昇華成他最終的品行。
-
5 # 氣運牆角角的J
這讓我想起一段相聲“你如果要指著相聲教育人,那你得活成什麼玩意”“聽相聲不要太複雜,一聽一樂就行”“都指著相聲教育人,那還要學校幹嘛”。
看電影也是一樣,一看一樂,也別指著電影能把一個人徹底的教育好,平時的教育更重要。當然,如果你能從電影中得到什麼,悟到什麼,那是你自己的能力,你內心原本就有這方面的想法,電影只是起了個引導作用,激發了你內心埋藏的一些感悟而已!
所以,看電影哭的稀里嘩啦的,並不意味著他有了改變的想法,或許只是一時感動而已!當然,改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吃藥治病還得有個過程,何況是教育,總要有個自己反省和認識的時間,不可能立刻見效。
總而言之,教育是長久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注重平時教育,一切都會有改變的!
-
6 # 沐瀅讀書育兒
這個問題太有趣了。我非常想從親子關係的角度來回答一下!
太尬了!我帶我媽去看李煥英,倆人被感動得一塌糊塗,結果回家我媽說我還是跟她頂嘴吵架,這個電影一點都沒有起到教育意義,我竟然無言以對!
寄希望於一部電影、一本書,能夠改變一個孩子,起到“教育意義”,這真的是廣大父母的共同心願,當然也是通病了。
但任憑哪部電影,也無法真正地起到改變和教育的目的,原因有三,看我分析得是不是這個理兒:
這句話說出了廣大媽媽的共同心願,也是養育子女的初心。可是真的上了育兒路,又有多少父母“不忘初心”。
在一次家長座談會上,有個媽媽就曾經表達過她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普通人,可是她的行為卻寫滿了雞娃的焦慮。
她嘴上說“快樂就好”,卻無法接納孩子有追動漫、追星的小愛好。她張口閉口成績成績,埋怨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因為“追星”而分心,成績下滑都是分心導致的,她不肯原諒孩子的一點點小錯誤,覺得是不可饒恕的!這些都使得親子關係非常緊張。
這也讓孩子疑惑:你真的希望我健康快樂嗎?我找到了小快樂,你卻認為那是導致學習分心的罪魁禍首。你真的理解我在緊張的學習中看到一絲輕鬆曙光的小激動嗎?
在《你好,李煥英》裡,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無條件接納,正是有這種接納為前提,才讓“我的女兒,我要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句話顯得不那麼格格不入。那種觸動內心的感動,正是“我從未讓你驕傲,你卻依舊視我如珍寶。”
可現實生活裡,我們作為父母,又是否做到了真正接納、傾聽自己的孩子呢?
是否真的接受了孩子的平凡和普通呢?是否真的不焦慮了?是否真的沒有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較過?
如果不能,又為什麼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認為自己是那“無不是的父母”,而只是孩子的不懂事?
二.親子關係的改變是長程的、雙向的奔赴知乎上的一位網友說,她的寶寶看完電影對她說,電影中賈玲的媽媽“李煥英”太讓她感動了,她感動的是那個李煥英,跟她自己的媽媽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是啊,我們不可能將李煥英代入為自己的媽媽!
每一對親子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每一個媽媽都有不同。人們感動的是影片本身母女相處的方式,但我們真的沒辦法將這種相處方式帶入到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父母相處方式中來。
有些親子關係的相處模式就是在吵吵鬧鬧中維繫,並非不愛對方,但總要“相愛相殺”。
親子關係同任何其他一切關係一樣,需要雙方共同的改變,這是一場需要花漫長時間的雙向奔赴。
學精神分析的時候,老師曾講過,她給一位中年人做一個長程的心理治療,這位中年人無法修復和他父母的關係,他無法原諒自己的原生家庭。但父母七八十歲了,越是年長的人就越無法奢望他們會做出什麼改變,那麼,想要修復關係,只能是這個中年人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單方面和解。
這種和解談何容易?
老師表示,她需要花時間為這位中年人在心理層面上重塑一個父母,一個他能夠接納的父母,再把這個重塑的父母投射到現實中的父母中去,這並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做到的,是一個長時間間距的任務。
如若,這個中年人的父母能夠面向他,做出一點改變,邁出走向他的那一步,他的親子關係修復的過程也不至於這麼艱難和漫長。
現實中,太多父母沒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會選擇原地不動,希望孩子永遠跟隨、受自己的控制,但其實孩子早已漸行漸遠。
三.強加的教育意義會使得效果大打折扣教育應當是一場潤物細無聲的藝術!如果我們一定要把意義和作用擺到明面上說,那真的就是說教了,效果會大打折扣的!
這一點我感觸最大的就是親子共讀時,我們帶孩子讀了一個充滿了想象力或魔幻的故事,讓孩子透過故事的主人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行為被接納,他自身達到了心理建設,從而改變了孩子的行為,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驚喜。
當然,我們正確的做法,就是將繪本故事講完就結束了,剩下的對故事的消化、理解、吸收,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感興趣、反覆閱讀,自然會品讀出自己的想法,甚至還會主動跟家長交流。
如果我們一定要在故事的結尾強加上“寶寶,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啊?”,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厭煩而逃開,甚至他不會再去碰這本繪本,更甚至他不願意去閱讀了!
誰願意總像“伊索寓言”一樣地生活呢?
所以每每遇到家長們提出:“孩子不愛刷牙,我得給他選什麼樣的繪本?”“孩子愛發脾氣,我給他看什麼書?”之類的問題時,我都需要告訴父母:繪本作為一類載體,能夠起到心理自助的作用,但它也並非萬能靈藥,想引導孩子的行為,建立孩子好的習慣、品格,這更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和其他教育方法的輔助。不能指望看一本繪本就解決所有問題。
那麼,看電影是不是也是同理呢?
電影更多地給人共鳴,可以引發每個人深刻地思考,這正是光影的魅力,大家沉醉其中就好了,如若一定要強行加進教育意義並且讓孩子付諸實施,那也只會讓孩子徒增逆反心理!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高高興興地去看電影突然聽到老師留作業要寫“觀後感”,你是不是也曾經表現得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而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建立,這長程又複雜的藝術,又豈是一部電影就能改變得了的呢?
綜上:《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中有時代的碰撞,溫情,有感動,當然也有對孩子教育的反思。我們缺少的就是對孩子的理解和共情,我們應當看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應當尊重,並且在親子關係中率先做出改變,率先向孩子邁出第一步,而使得這場雙向奔赴如期如願!
-
7 # 朗月寒雪
我沒有看這部電影的打算
說實在話,《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雖然感動了無數觀眾,叫好聲此起彼伏,但是我沒有去影院看過,也不打算去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賈玲為緬懷自己逝去的母親拍攝的,可以說寄託了賈玲對母親的哀思與懷念,這部電影凝聚著她對母親深深的情感。
我之所以不去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的母親已經去世了,我不願意讓這部電影觸痛我的內心。
很多人,總是在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擁有的時候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才知道懊悔。
這種心理特點絕對不是在少數人身上存在,而是在絕大多數人身上存在著。
就以孝敬父母這件事為例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說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樹想要靜止下來,但是風沒有停歇的意思,繼續不停地搖動樹的枝葉;做子女的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不知道孝敬,等懂得孝敬的時候,父母可能已經不在了。這句話告訴人們,任何事物的發展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
父母健在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始終是個孩子,理所應當享受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疼愛,而沒有想到儘自己的孝道,為父母分憂,為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多,付出的少。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話在失去父母的人身上體會得最為深刻。父母不在了,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以前讓自己心煩的嘮嘮叨叨竟也成了難以觸碰的奢望。
父母走了,你再想盡一份孝心也是枉然了……
父母在的時候,為什麼很多人不懂得珍惜?對這個問題,我覺得存在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
①在自己的認知中,父母是山,是海,總以為他們會健康會長壽,陪伴他們的時間會有很多很多。今天沒有陪伴、孝順他們,還有明天、後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②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親情,每個人都有,也都知道應該尊敬、孝順父母。但是感情是雙刃劍,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看法不一、意見不合的情況,有可能引發爭吵,產生矛盾,有了矛盾,有些人就會生父母的氣,甚至對父母不理不睬。因此民間有“世上只有狠心的兒女,並無狠心的爹孃”的說法。
結語我發現了一個規律:
在我們國家存在著這麼一個傳統,代際之間愛和感情的傳遞多數是單向的,即父輩傳遞給子女輩,子女輩再傳遞給自己的子女……
逆向傳遞的有,但是與父母的愛比起來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你不贊成這個說法,我問幾個問題:
①父母在你小的時候,給你洗腳、洗澡、洗衣服,長大成人的你,給父母洗過幾次衣服,洗過幾次腳?
②父母給你做飯的時候,總要考慮到哪種飯菜更適合你的口味。你給父母做過飯嗎?做飯炒菜的時候,你顧及到他們的喜好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給子女的愛是深沉的,自然的。子女給父母的愛是膚淺的。
好在我們都有為人子女和為人父母的機會,說起來還是公平的,這也是我現在聊以自慰的一種說辭了。
但願世間這種“有時不珍惜,失去才後悔”的揪心事例儘量少一些吧!
-
8 # 戀夏戀夏
看一部電影,就像讓孩子有所改變,我想你的期望望太高了。
所以我想,如果我們寄希望於一部電影來改變一個孩子,起到“我們所期望的教育效果”,這真的不容樂觀的。
這部電影中的一句話對我觸動很深,“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可我們做母親的真的做到了嗎?在孩子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更加看重的是他們的考試成績,我們不停的督促他們學習,不切實際的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給他們報這樣那樣的興趣班,把他們的週末都安排的滿滿的,還美起名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我們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嗎?孩子真的快樂嗎?但有一天,孩子真的失去了健康,我們又哭天喊地:“孩子,我不要你考100分,我只要你健康的活著”,然而,一切都已晚矣!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多和他們交流溝通,愛他們,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同時作為孩子,也要愛在當下,莫子欲養而親不待。從現在開始,珍惜媽媽在身邊的每一天,像她愛我們那樣更愛她,力所能及地陪伴她、體恤她、理解她;同時,也更好地生活,勇往直前、Sunny向上、健康開心,讓媽媽遂心、放心。
-
9 # 小馬一家生活記
看電影哭的孩子說明被電影裡的故事感動了,這樣的孩子是很感性的,讓孩子因為別人的故事立馬改變自己也不太現實。
主要還需要家長平時的引導,平時飯後主動提出讓孩子幫忙刷碗,大部分孩子應該是不會拒絕的。孩子頂撞父母是不對,但也需要看具體情況,平時我們說話的態度是否強硬,還有我們說的內容是否引起孩子的興趣。
總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作為家長多引導,多關注。最主要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就好
-
10 # 毛毛是我
這個問題就像我之前開繪本館的時候,遇到家長讓我幫推薦書時的狀態。
“我聽幼兒園老師說,繪本很有用,可以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孩子不愛吃飯,你幫我推薦一本讓孩子愛上吃飯的繪本吧。”
這是我之前開繪本館時一位家長跟我說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沒有捷徑。
一、看電影時的狀態,影響著事件結果。
不能否認的事,如果認真看了並加以思考,看了總比沒看的好。但是,當我們去看了,就會涉及到兩個問題,是否認真看進去了,看進去之後,是否進行思考了。
如果沒有,那麼也就是走馬觀花罷了,不能產生太多的影響。
如果我們有認真看,看完後,沒有去覆盤,去思考,那也是沒有意義的。
還有一點是,大部分時候我們看電影,只是為了娛樂,並不想去想太多,而且很多事情,說教過多之後,就變成了無聊,讓人反感。
二、看電影就像看繪本,欲速則不達
想要讓孩子真的理解媽媽的辛苦,僅僅靠這部電影,還是不夠的。
這就像我們閱讀繪本一樣,沒有長期的積累,不僅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不能指望一本繪本就能改變孩子的性格,行為等等。
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家長長期陪伴,與孩子之間形成了連結之後,才能慢慢達成的。
三、要想孩子看完電影有所改變,需要日常積累。
如果想孩子看完電影后有所改變,需要我們堅持陪伴。在平時,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尋找相關題材的電影,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薰陶,並在生活中,遇到類似場景,能夠從電影中提取,讓孩子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那麼才有可能看完電影后,孩子有所改變。
這就像我們陪伴孩子閱讀繪本,不僅要堅持,而且還要會方法。
總而言之,沒有任何事情是看一部電影就能解決的,要是這樣,生活中也就沒有那麼多育兒難題了。
-
11 # L卻上心頭
比較有同感!我的孩子也是如此,每次對孩子進行苦口婆心教誨,孩子都認真傾聽,甚至會或感動或後悔地流淚,看得出來是發自內心,非常堅決地表示會改正某種錯誤或不良習慣,但是這種決心的有效期不超過三天,又回到原來狀態。後來我發覺不能急於求成,一定要不厭其煩,循序漸進。
我認為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透過一部影片,一個案例,一翻說教就能大徹大悟,電影裡演的透過某一件事徹底改變一個人現實中不多見 ,除非這件事“特別嚴重”,“嚴重”到足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或者摧毀一個人的精神。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對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家長需要-E7�%9孩子充足的時間去成長,更要有足夠耐心去等待孩子去成熟。
所以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都是不知不覺中深入骨髓,作為父母,以身作則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父母的一言一行,思維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同時,因為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所以要朝著某一個方向去改變一個孩子,就要讓他多看某方面書籍,影片,多用這種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堅持不懈,家長以身作則的同時也要進行積極的長期的誘導。這裡重點強調“長期”二字。
以上是個人一點淺見。
-
12 # 在下張大方
其實這種情感共鳴的電影達到的效果大部分都一樣,當下的情況很感動,很有共鳴,甚至發誓要不留遺憾,回家後要趁著父母健在,及時報答父母。但是三分鐘的熱度吧,當時的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她的可持續性不是太好 ,過了那個興奮期,又會恢復。就像我們說不能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買飲料,白開水就行,省錢又健康,可是你能堅持多久?感動得了一時,感動不了一世。
-
13 # 5220敬
很多人是這樣,她們把對孩子的愛就認為是家長啥都做了都行。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能考個好學校就啥都行了!致於幫家長幹不幹點活那都沒啥。其實我是不贊成的!
回覆列表
回家刷碗,說兩句,頂嘴,跟家長平時的教育有關,並不能因為一場電影的感動,徹底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是希望工程,時間長,任務重,責任重大,未成年的孩子更難教育,不要寄希望於短期奏效,要有長期持久的準備。
如果經常帶孩子看勵志一類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加強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我想,還是會有一定效果的,藝術作品,靠潛移默化來感染人,教育人的。
說句題外話,那年,外甥因為在學校犯了一個錯誤,學校責令回家反省幾天,孩子的父親得知此事,從外面回來,大發雷霆,對孩子予以一頓狠打,嚇得孩子都跑出去不敢回家了。
這種霹雷式教育,有什麼好的結果呢?只能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導致孩子心理陰影。
我聽說這事後,很擔心。
帶著孩子看了一場正在熱映的《紅海行動》,電影看完,帶他吃了一頓飯,也沒多說什麼,更沒有就那件事批評他,主要還是放鬆他的緊張心理,給他一些關愛,隨後,他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現在,這個孩子表現還算不錯,學習成績也差不多。關鍵是,他很少再犯錯了。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