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立軒666
-
2 # 餘生都是你255016888
八王之亂在於勝利者都是把對方趕盡殺絕,毫不留情,包括他們的部下也是,而七國之亂只是把首惡除掉,維護中央統治既可。性質不一樣,第一個是把大量人口毀滅,第二是把大量人口得以保留。
-
3 # 財經解讀者
其實很簡單:七國之亂是被逼的,八王之亂是主動的
1七國之亂是因為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的計策,把七國諸侯逼的造反,諸侯是被逼的造反,諸侯並沒有做好準備也不想對抗中央,
這個時候的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已經比較強盛,社會也比較安定,七國之亂是比較小範圍的內亂;
2八王之亂就不同了,這個時候的西晉政治腐敗社會動亂,加上各個諸侯國本來就對中央不滿,心中取而代之的心早就有了,這個是他們主動發動的,意在奪取中央權力,加上本來社會就不安定,國力本來就弱,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動搖了國本。
-
4 # 坐在窗前看海
因為漢朝當時雖然沒落,但我個人認為當時漢朝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如果名不正言不順的改了劉姓的王朝,會怕輿論的攻擊以及其他諸侯借理由合起攻之,而晉朝的原因,我覺得還是根基不穩。
-
5 # 鮮百品牌包裝研究室
依我看漢朝初期皇帝注重皇親宗室利益,雖有政見不合,但是漢家劉姓天下的觀念比較強,且中央政府有威望有實力;而東晉恰恰相反,中央政府軟弱無能,地方藩王實力強大,稍有不滿,便起兵攻伐,只為私利,宗室觀念薄弱!
-
6 # 季駑風
糾正一下,題目中的東晉應該是西晉。
“為什麼七國之亂沒有滅了漢朝,而八王之亂卻整垮了西晉?”
第一、國家穩定情況不一樣:
西漢自公元前202建立,到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已經立國近50年。經過3代4位皇帝(算上少帝則6位)的征伐與休養生息,國家日趨穩定。
西晉雖然265年建立,但280年才滅東吳統一天下,291年就爆發八王之亂,立國26年,統一才11年。只經歷了2代2位皇帝(司馬衷還是傻子皇帝),國家不夠穩定,且奢靡之風盛行。
第二、敵人不一樣,矛盾不一樣:
西漢七國之亂始終是漢族內部矛盾,更準確的說是皇室內部矛盾。
八王之亂最開始也是內部矛盾,但內耗嚴重後,異族興起。逐漸由漢民族內部矛盾轉變為五胡亂華的民族矛盾。
第三、持續時間不一樣:
七國之亂只持續了3個月
八王之亂卻持續了16年。
第四、動亂破壞嚴重性不一樣:
七國之亂雖然聲勢浩大,但是3個月就全部平定,叛軍主力吳楚聯軍始終被阻擋在梁國以東。別說威脅長安,連洛陽都威脅不到。關中,河內基本穩定。
八王之亂的戰場波及全國大部分割槽域,出動的都是西晉王朝的正規軍,經過16年的動亂之後,西晉王朝的正規軍傷亡殆盡。很多藩王,州牧不得不提拔、扶持、倚靠外族,造成中原空虛,外族做大,五胡亂華的局面。
第五:動亂結束後對國家的影響不一樣:
七國之亂迅速平定後,中央集權更加強大,國家更加穩定,地方諸侯不敢怒更不敢言。
八王之亂後,國家分崩離析,滿目瘡痍,中原空虛,兵力枯竭,軍隊戰力低下,全華人口急劇減少,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傾覆。加之異族做大,五胡興起,最終匈奴劉淵先後攻破洛陽、長安,俘虜西晉皇帝,滅亡了西晉。
-
7 # 阿拉伯小胖墩
這真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說說八王是怎麼產生的呢?司馬炎覺得司馬懿(他爺爺)的天下是從曹魏篡奪的,之所以這麼容易就得到手,是因為曹家的宗世沒有在全國各地設定曹姓藩王。於是司馬炎開始大肆封分了27個同姓王。看到這裡你想到了什麼?哈哈,漢高祖劉邦當年共滅秦又擊敗項羽取天下的時候,也是一堆的諸侯王,不過是異姓的,後來覺得秦國之所以這麼快就滅亡了,就是因為秦國沒有封同姓藩王,於是後面誅殺異姓王封了9個劉姓王。這是不是很相似的想法,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了幾百年,司馬炎又玩了一出同樣的遊戲,可能他覺得自己家族的統治能力在劉邦之上吧(Ps:不作死就不會死,也許他在地下有知就會發出:生子當如漢景帝)
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是白痴,皇后賈南風是比呂雉還要噁心的野心家,兩個絕世不遇的人才碰撞出歷史的火花,這是最主要的導火索,簡單來說就是第一皇權旁落引起豬王覬覦,第二女性專制引起豬王不服。
八王之亂歷經10多年,而七國之亂3個月就平息,動亂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可同日而語,動亂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七國之亂是反對削藩,八王之亂是都想當皇帝,個個都不服,個個有都是菜逼。七國之亂區域性動亂並不影響中央中樞神經,八王之亂是輪番洗牌就差改國號了。七國之亂雖有異族參與但沒有失控,當時的異族也還不太強盛。八王之亂中長期被壓制的異族紛紛崛起自立,而且集中爆發。統治者的能力和決策是平亂最有力的保證,八王之亂司馬衷無德無能,朝內世家大族為了自身利益避之不急。而漢景帝果敢沉穩,慧眼識人,手下週亞夫,欒布,竇嬰都是支柱,更有朝廷文臣團結平亂出謀劃策。八王之戰最終導致五胡乘機亂華,人口嚴重銳減,而七國之戰局勢迅速穩定
-
8 # 靜水深流57799123
七國之亂與八王之亂沒有可比性,非要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是歷史車輪使然,八王之亂後為東晉和南北朝,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不得不,因為時間到了,週期到了。
-
9 # 亭安讀書
問題中八王之亂整垮的是西晉,而非東晉。七國之亂沒有滅了漢朝,而八王之亂整垮了西晉的原因,有幾個:面對地方割據的型別不同,中央制約地方程度不同,以及中樞皇權能否形成有效抵抗不同。
一、漢朝和西晉對於地方割據的政策不同:能否保持中央集權漢朝實行的“郡國並行”,當初劉邦因為跟隨自己建立漢朝的功臣,分封異姓王,後平定異姓王后分封劉氏宗親。但是並未跟西周那樣全國都採用分封制,而是保持了中原地帶郡縣在中央集權下的管理。
西晉司馬炎實行的大封天下,中樞皇權自身管制的地域非常有限。中央集權遭到全國各地封王的分散,以至於權力分散,最後面對八王攻伐時,無法形成有效抵擋。
兩者選擇針對地方割據的方式不同,讓漢朝在面對叛亂時,中央有抵抗的實力;而西晉重要權力分散到地方,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抵抗。
二、兩朝對地方制約的程度不同:有無兵權漢朝的封國,擁有地權,但無兵權。並且漢景帝時的七國,相對於劉邦時的封國,立國征伐時所遺留的軍事影響,已經逐漸削弱。
而西晉時的八王勢力則不同,司馬炎為了預防曹魏宗親無力勤王的教訓,給予司馬氏宗親地權和兵權。而且,八王之亂時,三國群雄爭霸的時代剛結束,八王都各自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
漢朝不給於地方兵權,西晉任由八王掌兵,也就造成了兩者非常不一樣的結果。
三、漢景帝與司馬衷的不同之處:皇權能否有效應對七國之亂時的漢景帝,一代明主,能夠任用賢臣,以及七國之亂時對周亞夫等人的重用,都彰顯了皇權的沉穩應對。
而與漢朝情況相反,八王之亂時的西晉皇室,司馬衷有“痴兒”之名,並無撥亂反正的能力。而且朝中,任用奸佞,外戚干政,面對叛亂時,根本不能做出有效應對。
西漢和西晉的兩個不同結局,跟漢景帝與司馬衷的不同,有著非常大的原因。
結語總而言之,面對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的“亂七八糟”情況,漢朝和西晉所實行的地方政策,所面對的地方割據狀況,以及中樞能否形成有效應對,都是決定兩者有著很大差異結果的原因。
-
10 # 星海知舟
應該是整垮了西晉,東晉苟安於建康(南京),亡於南朝宋。
首先是王朝所處的形勢不同七國之亂時西漢歷經文景之治國力大盛,中央有能力平叛,而且西漢建都的地理位置有利於平叛。
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稱帝,本來是要建都洛陽的,後來聽取婁敬的建議,建都長安,婁敬的根據就是關中的特殊地勢,一旦天下有變退可以守住函谷關和武關,保證關中無憂,進可以直接控制洛陽,掌握天下之中。
因此,建都長安,對於接替秦帝國的西漢,有防範山東六國的舊權勢的意圖,同時也埋下了遏制七國之亂的先手。
七國之亂時,漢朝的社會矛盾比較緩和,外部沒有匈奴入侵,內部也相當團結。七個諸侯國不滿中央的削藩而叛亂,雖然勢力並不弱,但是沒有叛亂基礎,老百姓都不願意看到戰爭。
七國之亂之後,周勃率領漢軍主力直接前進到洛陽,隨後由梁國堵住叛軍前進道路,而周亞夫組織軍隊襲擊叛軍的糧道,結果就是叛軍雖多,但是無奈前進不得,有沒有了糧食,最後失敗,而這一過程僅僅用了3個月。因此,叛亂對國力的削弱很小。
八王之亂則完全相反,距三國歸晉才十多年,漢末三國近百年的戰亂讓中原人口凋零百廢待興,天下需要休養生息。然而,晉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後,驕奢淫逸,整個統治階層瀰漫奢侈享樂之風。
司馬炎篡魏建晉時,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就是曹魏的皇室十分虛弱。正因如此,西晉建立後,為了長治久安,就對司馬氏大封諸侯,並授予兵權等,目的是司馬氏的強大,防止權臣篡權走曹魏的老路。
司馬炎透過“血緣屏藩”的方式來加強統治,只是看到了宗室的力量,卻沒有重視宗室王的勢力過於膨脹所造成的對中央政權的潛在威脅,給叛亂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更為糟糕的是,司馬炎在安排繼承者的人選上發生了重大失誤,給自己的傻兒子娶了一代悍後賈南風,本意是幫助維護皇權,結果造成賈南風乾政弄權,直接引發了八王之亂。
戰亂髮生後,晉惠帝司馬衷無法控制局勢,任由地方勢力操縱。為了圖謀帝位,諸侯王引入少數民族武裝,戰亂進一步升級。
八王之亂歷時十六年,生生地將中原之地打爛了。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其次是異族勢力的影響西漢自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後,政府採取和親政策,每年還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來換取和平,國內一門心思的休養生息,從漢高祖到漢景帝時期,匈奴與西漢雖然偶爾發生小衝突,但是總體關係還比較好。
而每年西漢政府給匈奴送的錢,遠遠超過匈奴向漢朝發動戰爭劫掠的利益。所以七國之亂時,七國雖然聯絡了匈奴,但是匈奴並沒有做出激烈的迴應。
但到了西晉時期的情況就完全不相同了。東漢後期,匈奴再次分裂後,北匈奴被東漢徹底打殘,而南匈奴雖然親漢,但是實力已經大大削弱,無法在草原應對他們的老對手東胡的打擊。
此後南匈奴要求進入內附,得到允許,於是匈奴等胡人開始進入陝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區,為東漢政府戍邊。
而草原上已經被東胡人的鮮卑和烏桓佔領,後來烏桓被曹操除掉,塞外就成為了鮮卑人天下。
曹魏時期為了防備內附的匈奴搞事,曹操將匈奴分成了五部進行管理,到了西晉時期,匈奴雖然表面臣服,但是勢力已經有所壯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從東漢後期到西晉時期100多年的時間中原王朝仍舊沒有拆分匈奴人,並將其徹底漢化。
其結果就是八王之亂後,中原空虛,匈奴的大單于劉淵趁勢在太原起兵,並建立漢國,掀起五胡亂華的序幕,後來羯族人、鮮卑人、氐人、羌人紛紛登場,中國近300年最大亂世也終於降臨在華夏大地。
此後“衣冠南渡、中原陸沉”,西晉計程車族被迫南遷到江南,來到當年晉武帝滅掉的東吳故地,重建東晉,維繫所謂的華夏正統,苟安於南方。
-
11 # 岑君然
七王之亂是七國聯合對抗中央政權,八王之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進入中央,把持朝政。
-
12 # 成語大全
漢庭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民族自豪感。
晉來歷不明不能自立自強
回覆列表
大亂需要大治,八王之亂出現後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者收場,從此西晉一蹶不振,七國之亂後期漢景帝用周亞夫平定了叛亂,中央政權得到加強和鞏固,後又在漢武帝時期得到進一步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