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鏗鏘核桃

    12月期,應該是最划算的。

    我買的2個產品,一個桔子理財已到期,10萬塊9380收益入賬。另一個團貸網12000收益即將入賬。

  • 2 # iCareer

     理財產品怎麼買?給大家支了這幾招,也差不多可以避過理財產品的陷阱了。

      1理財產品是會虧損的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異常火爆,一是有遠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而當下,很多人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也是:低風險、收益率高於定期存款。這種印象總的來說沒有錯,但銀行理財產品絕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過去的一年裡,多家銀行爆出的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門”、“負收益門”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投資者要明白,理財產品的穩賺只是傳說,有的理財產品到期時,有可能得不到預期收益,有的甚至連本金也不保。

      2募集期藏有玄機,理財收益會被“攤薄”

      通常情況下,銀行一般會聲稱,銀行理財產品在資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計算的。如果投資者買入時間較早,而該產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較長,那麼實際收益率就會被拉低。

      比如某商業銀行推出的一款預期收益率高達5.5%的1個月期限理財產品,從9月26日開始銷售,10月7日才結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說,購買的這款產品,空檔期是12天。這10多天的空檔期,可不就“攤薄”了購買者的實際理財收益?

      3預期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

      隨著銀行間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加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很多銀行都競相推出收益率“誘人”的理財產品,如某商業銀行一年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15%左右。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達到其承諾的收益率,因為預期的收益率並不等於實際到期的收益。

      理財專家提醒,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不要光盯著收益率。實際上,許多產品由於存在著“貓膩”,投資者最終到手的收益,並沒有宣傳時說的那麼多。

      4產品評級不見得靠譜

      在產品說明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相關的風險評級,如中信銀行(行情 研報)一款產品就在說明書中顯示為PR2級(穩健型,黃色級別),其實都是銀行自己給自己評定的,並非是第三方機構評的,意義並不大。

      不僅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本身不可靠,而且銀監會明確要求銀行必須進行的投資者風險測評,不少銀行也在走過場。

      5風險提示必須看清楚

      儘管銀行會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和合同上,對風險提示做所謂表述,但是那些風險說明由於太專業甚至充斥著各類專業術語,對於投資人並沒有多大價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6資金投向要關注

      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直接與產品的風險掛鉤。投資者在看產品說明書時,必須關注資金投向。

      如果資金投向為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低;如果資金投向為二級市場如股票、基金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偏高。

      7不去觸碰“霸王條款”的理財產品

      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裡,某些設計條款明顯偏向銀行,把投資者的收益“榨乾吸盡”,投資者要當心這樣的理財產品,儘量不去觸碰。

      比如,在某些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一概規定“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8看清產品是銀行自發還是代銷

      在銀行渠道里,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銀行自發的,但也不排除銀行作為代理銷售其他的理財產品。

      如某些銀行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明確寫著“銀行作為投資者的代理人……”這樣的宣告。銀行只承認是代理、委託關係,若出了事,它不負責。

      9超高收益往往是“鏡中花水中月”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無論是否能夠讀懂複雜的產品說明書,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誘惑。

      目前結構性產品多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動收益型產品,由於觸發條件等的嚴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淪為銀行營銷的噱頭。

      10費用要當心

      與明面上的手續費相比,銀行理財的“隱形費率”問題更為突出。多家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顯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計算公式為“理財計劃預期投資收益率-理財產品銷售手續費、託管費等費用”。

  • 3 # 嘉實基金

    買理財產品,首先要先了解自己,即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通常情況下,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低風險低迴報,高風險高回報。

    如果您承受風險的能力較低,比如稍微出現一點虧損,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那麼建議您購買低風險的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年化收益在2%——4%之間。

    所以如果您能夠承受的風險較高,那麼可以嘗試投資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或者直接炒股。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資料統計,截至2018年末,近15年來,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4.1%,債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達6.9%。

    至於炒股,如果您具有豐富的投資研究經驗,對企業、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趨勢瞭如指掌,同時對國家政策的研判具有一定的準確性,那麼如果精選出一隻白馬股的話,每年可以獲得超過100%的收益。

    但股市向來有一賺二平七虧損的說法,在機構投資者林立,疊加外資持續淨流入A股之際,A股機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投研實力雄厚的機構面前,散戶的話語權越來越弱。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幻想透過炒股一夜暴富的機率越來越低。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之際,合理的投資收益預期至關重要。

    最後,再給您列出一個風險收益比的情況,供您參考:

    1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較低,收益較低

    2債券型基金:中低風險、中低收益

    3股票型基金:較高風險、較高收益

    4股票投資:高風險、高收益

  • 4 # 平安吉祥忘憂草

    看產品的預期收益,看產品的風險等級,看理財產品的時間,結合自己的需求是否購買,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

  • 5 # 小方聊投資理財

    答:現階段理財熱流行起來,流傳的一句話深入人心,"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產品應該如何買入,個人認為要堅持:保證安全性、流動性以及收益性。

    01.安全性。

    剛開始理財的人都想獲得高收益,做夢都想拿10萬分分鐘透過理財賺個幾萬。於是不顧風險大量買入p2p理財,或者聽信別人高收益的謊言,最終導致本金拿不回來,自己的血汗錢如雪化水流失殆盡,悔之晚矣。

    02.流動性。

    理財產品和銀行定期存款最大的不同在於:理財產品比如購買的是30天期限的,如果買入幾天後突然急用錢就沒辦法提前贖回,那時有錢也用不上。而銀行定期存款就不一樣,提前支取只是犧牲一點利息。

    所以,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做好用錢預防評估,最好搭配銀行存款或餘額Bora做補充。

    03.收益性。

    理財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收益,如果過於強調流動性和安全性也不行,因為存銀行最安全流動性最高,但是它的利息太低跑不贏通貨膨脹,等於錢存在銀行是一直貶值的。

    綜上,理財投資要量入為出,根據自身用錢情況進行評估,這邊大概按35%存銀行三年定期,50%用來購買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作為高收益補充,剩下的15%可以存在餘額寶中用作日常應急資金。這樣就能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能承受一些風險,也可以適當購買基金進行定投,也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 6 # 修行路上的韭菜

    理財產品該怎麼買?

    購買理財產品主要分兩步,第一步當然是先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平臺,例如支付寶、理財通、銀行等等;第二步就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包括產品內容,產品期限以及投資策略等等。第1步並不難,這幾個平臺大家並不陌生,因此接下來主要講第2步,理財產品的選擇。

    我之前的文章裡有些過關於常見理財工具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

    1.銀行定期和國債

    銀行定期和國債都屬於低風險低收益投資,需要經過銀行購買。銀行定期和國債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定的封閉期,風險低同時收益率也較低,適合老年人購買。

    2.淨值型理財產品

    除了銀行定期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選擇券商和險企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這一類產品在支付寶和理財通上都可以購買。淨值型理財產品的特點是低風險,有一定期限和固定的收益率,但收益率會比銀行定期和國債高一點,一般在4%~5%之間。

    3.基金

    除了低風險投資之外,想要尋求較高的投資回報,可以考慮選擇投資基金,基金的種類有三種,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收益等級則反過來。同樣的基金是可以透過微信和支付寶購買的,其次如果選擇投資股票基金的話,建議選擇定投的方式參與,

    4.黃金白銀

    黃金和白銀的投資可以透過銀行購買紙黃金和紙白銀的方式投資,也可以透過支付寶購買黃金基金。黃金屬於國際硬通貨,與美元存在負相關的情況,投資需要考慮國際形式和美國經濟。

    以上就是大部分可以選擇的理財平臺和理財工具,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根據投資風險和收益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 7 # 龍哥說價值

    首先說一下購買理財產品的平臺,首先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其次還有像天天基金平臺,螞蟻財富平臺。還有就是一些民營銀行的平臺。當然也可以選擇券商。

    其次呢,講一下理財產品的分類,銀行的定期,屬於是保本的,沒有什麼風險。幾乎沒有什麼風險的貨幣基金。每家的貨幣基金基本上都差不多,收益都是相同的。還有就是債券基金,此類基金有一定的風險,但是收益會比貨幣基金稍高一些。同時呢,還會有風險更高一點的指數型基金,一般都是A股的兩大證券交易所的指數基金。更高風險的還有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最後講下風險哈,收益和風險成正比。這是鐵律。你選擇風險很低的理財產品,那麼你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但是缺點就是收益比較低。如果你選擇了風險比較大的理財產品,那麼你獲得的收益也是超額的。所以說理財產品選擇什麼樣的要根據你自己的個人情況。

  • 8 # 獨孤求財先森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理財觀念的深入人心,現在已經進入到全民理財和全天候理財的階段了。然而由於資訊的不對稱,面對著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理財產品,廣大市民反而不知道怎麼買了。作為資深理財規劃師,個人認為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找到個人和理財產品之間的契合度。通俗地說,就是要讓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偏好一致。

    主觀方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什麼範圍。通常,金融機構根據若干指標,將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劃分為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進取型和激進型。而投資者在正規的金融機構進行投資時,比如銀行開戶時,都會接受相關的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得出的風險承受能力就會記錄在銀行系統中。後續銀行對個人的相關營銷也會以此為依據進行。也就是說,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就要匹配對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

    客觀方面:每一款理財產品都可以從安全性(風險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個維度來客觀評價。一般來說,安全性與收益性成反比,即高安全性(低風險)、低收益;低安全性(高風險)、高收益。而流動性的意思就是理財產品變現的難易程度。高流動性,就是理財產品變現程度高;低流動性則意味著理財產品變現程度低,資金可能要鎖定一個時期。一般而言,流動性與安全性成正比,與收益性成反比。如活期存款,即是高安全性、高流動性而低收益的典型代表。市面上常見的理財產品如銀行理財產品、股票、基金、黃金以及P2P等評價如下圖所示:

    所以,正確購買理財產品的前提是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家庭整體財務狀況,整體規劃,統籌匹配相應的理財產品。

  • 9 # 安南記

    怎麼躺著賺錢?

    做夢啊!

    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行不行啊。。。

    錢不是從天而降的,是需要我們去管理的!

    為什麼要理財投資:為了理財財產保值,增值和減少債務的目的。通俗的講就是啥都在漲,我們口袋裡的錢也得增加啊,不然就難受啊。

    首先簡單的講一下幾個名詞的大概意思:

    理財:理財就是指對財務進行管理,可以理解成跟錢有關的行為活動都可歸類於理財。

    投資: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投資中目前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房產和股票。

    房產目前的回報率已不太適合投資,並且投資金額較大。不是人人都可以投資。

    股票不少人虧損過,對股票已是敬而遠之。股票投資回報率較高,但風險較大,適合專業人士投資或者行業內深耕多年對行業公司很熟悉的人投資。

    我們投資主動偏股型基金,可以把自己當做是機構,因為是機構在幫我們管理錢。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理財投資中的證券基金投資。

    主要的投資渠道:

    支付寶(開啟支付寶-財富-基金)、

    天天基金網(專業基金銷售平臺,累計銷量超25000億元)。

    現在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裡的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主要投資物件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資訊披露,利潤分配,執行限制等行業規範。

    而公募基金按投資物件來講的話又分為:

    貨幣基金:餘額寶、零錢通就是貨幣基金,主要投資國資,政府債,銀行定期存單等信用等級極高的低風險品種

    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品種,我基本不參與債券基金)

    混合基金:(混合基金有偏股型和偏債型,我主要投資的是偏股型)

    股票基金:主要投資股票,風險比前三種都要大。

    以上幾種風險與收益是依次增大的。

    而根據投資理念的不同又分被動型基金與主動型基金。

    被動型基金:又稱為指數基金,被動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物件,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指數基金在上漲行情中漲幅相對更大,在下跌行情中跌幅也更大。(相對而言更適合定投)

    主動型基金:一般主動型基金是以主動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的一種基金。主動型基金在上漲行情中平均表現漲幅相對較少,能跟上基準指數即可,下跌行情中較為抗跌,跌幅要低於基準指數才算是較好的主動基金。(適合一次性投資、分批次投資、定投)

    我們今天主講的是主動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基金)。

    偏股型基金(主動型基金):主要依靠基金經理基團隊的主動管理能力,在投資策略中的選股、擇時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一些靈活配置的偏股基金,能夠在熊市主動降低倉位,控制回撤;甚至在震盪市中,獲取超額收益。同時基金經理團隊調研上市公司更深入、更專業也是我投資基金的理由。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踩雷。做投資最應該避免永久性損失。

    接著我們來講偏股型主動基金的正收益率:也就是投資盈利的機率。

    重點:不是說投資基金就一定賺錢,需要考慮到時間與空間。

    時間:長時間來看是否收益能戰勝其他投資品種,實現財產保值、增值的作用

    空間:市場整體估值處於什麼位置,還有多少上漲或下跌的空間,這裡又考慮到一個收益風險比,注意這裡講的是收益風險比,不是投資收益比(ROI)。

    收益風險比=可能收益/可能損失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今年的行情是相當的好,98%的偏股型基金都獲得了正收益,

    如果你今年有進行股票相關的投資卻是負收益,你該好好反省自己了。

    因為上一年是熊市,疊加“毛衣戰”爭端,所以近兩年正收益率並不高。

    從上圖我們還可以看出排除今年這種好行情的情況下,持有基金在五年左右時正收益率最高,或者說持有時間越長越好。

    因五年以上收益率歷史時間過長,並不太具有參考性。所以未列舉出來。

    不過我們可以看一下銀河證券釋出的資料:

    1998年-2019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計利潤27672億元,累計分紅26914億元。

    公募主動偏股票方向基金長期業績清單(2005.10.132019.9.27 13.96年)累計收益率710.02%,年化收益率16.16%。

    下面我們來講講近五年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

    同上,本圖顯示今年收益率普遍很高。平均到上一年則不高。

    累計到五年則又會較高,這裡還應考慮到2015年的股災降低了收益率。年化回報率則指的是所有偏股型基金無論幾年的平均年化回報率。總的來講持有基金有五年以上的回報率與正收益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市場估值普遍偏高的情況下,我們並不一定非要遵循這個方法。

    什麼人適合投資基金

    1. 認識到基金風險且有閒錢的人

    首先做投資首要的肯定是認識到投資的風險,2018年的行情虧損個15個點很正常,做投資先想會虧多少自己能不能承受,再去想能賺多少。另外做投資閒錢是重中之重,因為如果是急錢,即使你知道熬過股市的低谷期後就會上漲,你也只能被迫贖回,造成實質性損失

    2、自控力強的人

    沒有好的控制力,即使你明白了所有道理,也依舊可能不會有好的收益。就好像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一樣的。

    3、有一定自我認知能力

    明白自己能力跟專業的侷限性,我們投資基金要做的主要就是研究基金經理的風格,符不符合我們的投資風格,而不是自己頻繁操作。

    4、有耐心且心態好的人

    上文講到了遇到好行情可能一年就是幾十個點的收益,但是遇到差行情虧損個幾十個點也是很正常的,要有耐心持有到行情好的時候,在行情最差的時候要受得住煎熬。

    5、相信基金經理專業且對投資回報有合理預期的人

    投資最重要的是選擇基金經理,如果我們不信任基金經理,那我們沒必要買入。因為即使買入了我們也很難長期持有。很多人盲目買入後說基金經理真菜,股市漲那麼多,他的基金才漲一點點。要知道風險跟收益是對應的,並且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證你買入就賺,還賺的多。

    什麼人不適合投基金

    1、負債的人

    負債萬萬不能投資,資本市場沒有什麼是一定的,短期的漲跌無法判斷。現在無風險收益率很低,但是負債成本卻很高,要麼欠人情,要麼付利息,還是先從基本理財入手,讓自己先收支平衡吧。

    2、盲目自信對且對自我認識錯誤的人

    投資切忌盲目自信,不要覺得自己很牛逼,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自己的認知盲區。要對資本市場有敬畏之心。不然結局可能很悲催。

    3、頻繁買賣的人

    基金相對股票來說,短期的交易費率是非常高的,頻繁買賣肯定是不可取的。

    4、投機取巧的人

    比如領導人說要發展區塊鏈技術,你就追高進去,結果成為接盤俠。只能關燈吃麵。

    5、對基金收益預期認知錯誤的人

    對基金年化收益有個10%的預期即可,同時要知道投資有風險,短期內虧損的機率並不小。不要總想著買入要賺多少多少,動不動就把翻倍掛嘴邊,買基金是長期投資,不是賭博。

  • 10 # K線寶藏

    理財產品選擇確實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儘可能使利潤最大化,那麼,購買理財到底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一、央行的利率政策:

    這個可以說是購買理財產品最需要考慮的因素了,因為央行的利率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你對理財產品的週期配置是否合理,打個比方說,如果你現在做了三年的定期存款,結果一年後央行上調利率了,那麼你這個三年定期存款就有點虧了。

    個人認為,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央行在2019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會存在加息,因此,從央行的利率政策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現在做中長期定存或者購買國債比較划算!

    二、個人的資金流動性:

    三、理財產品的型別:

    如果你是在銀行買的股票型基金,那麼你就得考慮目前股票市場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已經見底還是還有繼續回撥的空間;如果你是購買的貨幣型或者債券型基金,那就要考慮央行利率的變化;如果你是買的短期高利息理財,這樣的理財一般是流入房地產,那麼你就得考慮房地產未來的走向。不同的型別,也要了解背後所投資的方面,避免高風險,損失本金。

    往往理財最好是合理分配,根據自身情況,下面我們舉個例子:

    如果有一筆30萬的閒置資金,該如何分配?在保本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考慮如下配置:

    1、20萬的長期理財,比如銀行大額存單,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等等,這種時間較長的理財產品,利率往往會比較高點,而大額存單經過各大銀行利率上浮後,現在也是很多理財者所喜歡的。

    2、5-10萬的貨幣基金型別理財,或是短期理財產品,就是那種能隨取隨存或是3個月的短期理財產品。這樣可以保證資金最大的流動性,這部分資金就要考慮自身或是家人短期內會不會用到,從而分配資金的額度。

  • 11 # wang02100514

    理財產品我認為還是要理性購買,不管是哪種理財產品,一定不要超出自己的購買能力,一般一個月的工資除去必要開銷,剩下的閒置資金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可以了。

  • 12 # 冷月o無聲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四個關注點:資產狀況,預期收益,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期限。

    資產狀況,對應的是起存金額,以及客戶等級。現在普遍10萬起存的居多;不同等級的客戶有專享產品;

    風險承受能力,對應產品風險。預期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投資期限,即產品週期。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和開放兩種,封閉式產品未到期不能贖回,開放式產品申贖靈活;

    預期收益,即客戶自己可以承受的收益範圍,注意,這裡指的是預期。

    銀行推薦理財產品主要從這四個方面考量,客戶自行購買也要儘量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 13 # 妙投先生

    理財的收益多少就取決於它的風險有多大,希望大家在做投資理財之前多做一些準備。

    一、銀行存款

    在銀行存款這種理財方式中,有兩種理財產品較為吸引人,第一種是創新型存款,門檻金額很低,只需要100元即可,年化利率在3.5-5%。之間。而另一種則是金額較大的存單,一般這種的起步金額都為20萬元,兩年的年化利率在3%,3年期的則是在4%左右。並且存款可以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如果金額在50萬元以內出現任何問題,保險公司會對您進行全額賠付。

    二、國債

    國債是指由中央政府為了籌集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一般國債的年收益率可以達到4%-5%左右,而且收益十分穩定,適合做長期投資。一般購買國債的人群多為中老年人,並且購買方式也比較簡單,在各大銀行的網點和證券公司的網點都可以進行購買。如果說國債的群點有哪些,其實也沒什麼缺點,主不過是流動性比較差,提前支取的話利息會受到損失,其他並沒什麼缺點。

    三、黃金

    我個人不推薦實物黃金,今天假貨太多

    黃金是一個較為古老傳統的投資方式,其優點也是有很多的,黃金的市場公開、價值高、變現方式簡單、稅負清這些都是黃金理財的優點。既然有優點,那麼缺點肯定也是有的,最為直觀的就是黃金的價格容易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而波動。在國內很多中老年女性喜歡都買黃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中國大媽”的事情,如果有想要購買黃金的朋友們,大家一定要理智。

    四、外匯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例如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想購買的話可以在開戶銀行購買,或者透過一些投資理財公司進行購買。

    外匯投資的優點有很多,最大的優點就是外匯交易的時間,24小時全天候交易,並且不需要向銀行繳納手續費,並且市場透明度也比較高。而風險則是匯率時刻在變動, 需要密切關注外幣的動向。外匯適合交給專業的外匯機構進行操作,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最為妥當。

    五、信託

    信託是和傳統的理財有寫不太一樣,那財產委託舉例子,我們不僅限於貨幣,我們也可以用房子、土地、股票和債券等財產,而且受益人也可以不是委託人自己。而且信託的風險係數並不是太高,收益相對其它理財產品也高上很多,但是缺點也是十分顯著,信託的起投金額為100萬,並且不能提前終止。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信託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在大5%-10%之間,在各大信託銷售機構都可以預約辦理。由於信託的投入金額過大,建議具備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可以嘗試購買。

    六、基金

    基金,基金的種類非常多,並且也有很多分類方式。按照投資物件不同,大致可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這裡面貨幣基金風險極低,年化收益率在2%-3%,適合大部分理財新手投資。

    七、股票

    股票,是諸多理財產品中玩的人最多的一個理財方式,著名的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說過“人無股權不大富”,這也間接的告訴了我們股權投資在當前社會的重要性。股票的開戶方式十分簡單,並且在交易操作上也十分簡單。在但是股票的收益不確定性很大,有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賺取2-3倍的收益,但也有可能讓你回到解放前,總的來說,股票的風險很高,適合有一些專業知識和抗風險能力強的人投資。

  • 14 # 睿智號

    銀行理財篇: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雖然不是太高,但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應該是家庭資產配置的基礎部分。小白做理財,也應該從銀行的理財產品開始,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才能學習和實踐其它的投資技能。

    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及風險等級:

    銀行理財產品有人民幣和外幣兩大類;有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

    根據投資領域的不同分為:現金管理型、期限理財型、債券型理財產品、信託型理財產品、掛鉤型理財產品、QDII型理財產品等等。

    根據風險等級的不同,分為基本無風險的理財產品PR1、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PR2、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PR3、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PR4、高風險的理財產品PR5,5個風險等級。

    那麼,投資者該如何投資理財產品呢?

    首先,就是要認識自我:

    一般購買前,銀行都要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測評。透過測評,投資者可以瞭解自己是屬於保守型、穩健型、還是激進型的投資者。這一點很重要,這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選擇時,就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投入的時間,預期收益等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切記: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要投資高收益的產品,就需要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識和投資技能。

    總的來看,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比大銀行要高一些。但由於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所以如果在小銀行投資理財,應控制在50萬以內。

    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調整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進行組合投資。

    總之,理財就是現金流與風險的管理,做理財就是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做好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以獲得超越通脹的收益。

  • 15 # 至道不言

    ◎利率下行是這個國家未來的趨勢,無法可避免。

    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得未雨綢繆,早點尋找破局的方法。

    比如儘早給自己佔一個黃金坑位,提前鎖定一個我們能接受的利率,比如5%。那麼在未來的負利率時代,依舊可以享受5%的穩健增值,就算是個稀有好坑了。

    ◎什麼產品最適合“佔坑”?

    既然是“佔坑”,那在我看來,產品的選擇要注意三個要素:

    1. 能長期鎖定利率

    2. 收益有確定性

    3. 收益能抵抗利率下行風險

    不過這些年國家都在慢慢去“剛兌”,“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越來越難找。能實現這3個功能的產品,少之又少。

    像是國債、銀行的大額存單,頂多只能鎖定幾年的利率,時間一到,你有可能再也找不到這樣收益率的產品了。

    貨幣基金就更別指望了,你看看餘額寶,短短7年就從6%跌到了2%。

    基於上面3需求,這段時間我也不挺的在市面上尋找,仔細對比研究後發現,可以實現這個效果最好的工具,就是——增額終身壽險。

    ◎為什麼適合“佔坑”?

    壽險icon,是指人沒了會一次性賠一筆錢給家人的保險。

    增額,是指保額會增長。

    不能增額的壽險,買100萬保額只能賠100萬。加上增額二字,代表你買的這100萬保額,每年都在增加,以後可能變為200萬、300萬.....

    保額的不斷增長,導致保單的現金價值也能一路增值。

    現金價值可以理解為這份保單賬戶的一個穩健理財賬戶,你的本錢和收益都在這裡。現金價值一直增長,意味著我們的累計收益就越來越高。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增額終身壽的收益,是可以確定的。

    只要選定好交費金額與年限後,保單每一年的現金價值,都會白紙黑字寫在合同裡。

    不管接下來是會遇到股債雙殺,或是金融大危機、經濟的大蕭條icon,保險公司也一定要履行合同內的約定,該給的錢一分都不會少。

    這就等於是幫我們提前佔了一個利率的坑,不管之後銀行等理財產品的利率下滑到多少,反正我們放在增額終身壽裡面的錢,穩。

    市面上一些比較優秀的增額終身壽,年化收率能做到3.5%左右。

    可能有人覺得低。

    確實,放在當前市面上,3.5%年化收益沒什麼競爭力。

    但是買它,為的是“佔坑”這個功能。

    除了它,你也很難再找到可以鎖定一輩子利率的產品。

    其次,增額終身壽的利率是複利,3.5%的複利折算為單利,也有將近9%,相當於我們長期佔據了個年9%利率的黃金坑位。

    重點是增額終身壽的現金價值,是可以取出來用的。

    如果期間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可以申請減保取出。

    萬一接下來利率一路下行,我們也提前佔了一個單利可達9%利率的坑,可以繼續享受穩穩的增值。

    因為有不斷增長的現金價值和靈活取用的特點,所以增額終身壽險這幾年,成為了很多人穩健理財的投資方式之一。

    綜上,我認為增額終身壽險是一個可以提前佔坑好選擇。

    ◎誰適合“佔坑”?

    雖然增額終身壽險是個佔坑好手,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每年能拿出2萬以上的閒錢,那就可以考慮佔個坑。

    當然,如果本身投資理念就偏好穩健產品,可以考慮投入更多,2萬隻是我個人覺得一個比較適宜的起步金額。

    放假期間,我也研究了市面上所有適合的產品,最終選出來兩款我個人覺得價效比非常高的。

    第一款是如意尊2.0,長期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3.48%,這款產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除了支援中途減保取現之外,還具備了加保的功能。

    簡單來說就是,前期先投入一筆錢佔個坑,如果後面閒置的錢多了,符合加保條件的話,可以繼續往裡進行追加。(具體加保細則以實際情況為準)

    這個功能完全適配了我的“佔坑”理念,所以如果想佔個坑,我會推薦如意享2.0。

  • 16 # 鄧子趣財商

    來,我分幾步給你捋一捋,你的思路就很明確了……

    第一步:清楚有哪些理財產品

    基金?可轉債?股票?區塊鏈?riets?存單?

    第二步:明確自己想要的年化收益率

    也就是“利息”

    存銀行,每年年化收益率2%~3%,還跑不贏通貨膨脹

    投資,有機會獲得8%~15%以上的年化收益……

    意味著你一萬塊錢,利息從原來的300元可以變成1500元

    第三步:明確自己的投資風險愛好?是穩健投資,還是更加偏向高風險,高收益?

    第四步:規劃好,開始投資!投資投資,第一步,把自己投出去!

  • 17 # 泉水叮咚1687

    理財產品我目前買的是招商銀行R2產品,屬於中低風險,收益率主要是抵抗通脹,起保值作用。高收益主要是投資銀行股,透過理財產品可以對沖一下風險。另外還買了部分銀行ETF聯接基金,在理財和股票之間做平衡,以上就是個人理財方法,切莫作為投資建議!

  • 18 # 信託者課堂

    別看這問題短短几個字,想解答好,內容其實很多!

    萬變不離其宗,理財的目的便是保值和增值!

    對,有人是衝著保值去的,有人更是衝著增值去!

    動機不同,策略自然也不同!

    但都有一個共同大前提:確保資本安全!

    就是投資理財 就二件事:一 資金量達標 二 越過“資訊差”和“認知差”的阻礙

    對於大多數投資人條件一往往容易滿足,但對於“資訊差”和“認知差”的阻礙短時間很難突破!

    什麼是“資訊差”?

    我舉個例子, 張三 李四 年初 都按10%利息 向馬雲 借了錢,到了年底也都還錢了,還得也都很及時,區別的是 張三除了還馬雲本息 年底還請他吃了一頓大餐 表示感謝,吃完還送了禮物,並表示來年 可能還要向他借錢 希望繼續合作! 而 李四除了 及時還錢 別的啥也沒幹! 同樣的 向馬雲表示 開年後 有新專案 需要用錢 希望馬雲 再支援支援!

    這馬雲回到家 就心想,同樣利息 這兩家待遇卻不一樣,不如把 收回來的錢一併借給張三,利息不少 還有額外福利,這李四啥都沒有.....變相吃虧!

    本來 馬雲已經打定主意 把錢借給張三了,幸好 這時候馬雲朋友王五出現,王五高速馬雲 張三去年生意虧了不少;資金鍊已斷 就缺錢用,而李四 有生意頭腦 去年賺了不少,開年也是想擴大規模才需要借錢.....這一來 馬雲 既避開了 張三這個坑,來年也在李四這投資賺了不少利息!

    簡化下 上述例子:

    馬雲 猶如常見的 投資人;

    張三 好比當年的網貸p2p公司(平時有茶話會、旅遊、年底還有年會)

    李四好比 銀行等金融機構

    王五——專業投顧!

    而例子中王五 所知的額外資訊 對於馬雲 便是“資訊差”!

    而“認知差”更實在資訊差的基礎上 對監管政策、行業趨勢以及專案風控 等不同wei"du上的不同程度見解,進而應用於實際!

    理財產品怎麼買 邏輯上就是突破 “資訊差”和“認知差”的阻礙,這一阻礙 投資人ke自身力量突破,也可藉助他人力量!

    但實操中,因為 時間碎片化等種種原因,大多數投資人 很難有精力 集中突破兩大難關!

    此外,投資人投資理財的最大矛盾便是 按照自身偏好、需求在腦海中為“最完美”的理財產品畫像,然後以此畫像 在現實資管市場中尋找最貼近的產品,但往往 不是期限太長、收益太少或者擔心不安全 而處處碰壁!

    在實操中,投資理財中的行為準則 應是 在當下,現有的資管市場中 尋找那一類安全係數高,以及收益和期限符合您預期的產品,簡而言之,是您去尋找現有產品,而非讓產品理想化了您的需求(除非 您是超大額資金,或可私人定製)

    接下來結合實際經歷和當下行情 說說具體的建議!

    一、優選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

    什麼是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是指 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實施監督管理並持有金融牌照的機構,目前金融牌照具體為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許可證>>,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和保監會頒發的<<保險公司法人許可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法人許可證>>

    金融牌照種類

    在中國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銀行、保險、信託、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12種。

    像銀行發行的銀行理財可以稱為金融產品,如之前的網貸產品只能算理財產品,構不上金融產品!

    為什麼要選金融產品呢?

    就實際情況 和客觀資料而言,投資人血本無歸的失敗原因九成都源於 平臺跑路,專案管理人失蹤!

    而作為正規金融機構可以100%規避平臺跑路風險,銀行可以破產、信託公司可以破產,但絕對不會跑路,而且哪怕破產,投資人不至於血本無歸,但當年的p2p 多少人“千金盡散難復還”!

    二 資管產品收益自有其合理區間

    以信託為例,當下信託收益的合理區間在7%,一旦資管產品超出合理收益,投資人所需承擔的風險定是成倍增加!

    比如 前面所舉張三例子!

    為何呢? 理財收益對於投資人是收益,對於融資方而言卻是成本,成本自然越低越好,有低成本的資金 為何要額外給出超高收益,原因只有一個:缺錢,很缺錢,唯提高利息加快資金募集,而越缺錢的主體 越容易出事,越借不到錢,資本趨利這是規律,也是人性, 人性不可輕試!

    那麼 如何獲取資管產品的合理區間呢?

    很簡單,貨比三家,對比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中,不同的三到五家機構,這收益區間 大概就有數了!

    而現在回頭看,出險信託公司中,當時給出的收益都普遍超出市場水平

    比如 安信信託 當年收益在8.5-9.5%,而市場在8%左右

    川信tot 專案 更是超出市場1-2個點

    三優選自身安全邊際領域

    不同人的主業不同,擅長領域不同,但在自身熟悉的領域,定是在最大程度上 有風險識別能力!

    眾所周知,那些“假理財、假投資”往往喜歡新花樣——#

    3M、資金盤、各種幣、保健品,而近來很火的元宇宙 又有人開始興風作浪!

    同時也存在不少正面例子,身邊有不少醫療領域的專家 就對醫療板塊的一級股權市場很感興趣,深耕於此,同時回報也豐厚......

    投資理財 不脫離自身安全邊際,尤其 佈局一二級市場,這一準則非常有效!

    以上信託者分享!

    感謝!

  • 19 # 江南好風景520

    這個預期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都是騙人的。我覺得國家以後要對這個預期收益率有個規定,就是說銀行理財至少要達到預期收益率和比較基準的下限!否則就是赤裸裸的詐騙,和別的民間詐騙有什麼區別呢?!國家一天到晚還在反詐騙反詐騙,對老百姓來說這種理財難道不是一種詐騙嗎?!這個預期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都是騙人的。還有,我覺得銀行規定完全不對。銀行既然說了預期收益,不保本,就不應該設定理財期限!那還不如基金股票可以及時止損呢!現在看來,理財是最大的坑!

  • 20 # 知情達理的李同學

    首先先搞清楚理財產品的種類,根據不同種類理財產品,購買的渠道也不同。有網上購買的理財產品,比如支付寶平臺上的;其次有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再有就是在理財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不同平臺產品收益也不相同,風險也不同,門檻也不同,可以根據自己對收益的需求,資金情況及風險承擔能力選擇不同平臺及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把這場伊朗危機,解釋為拒絕讓伊朗擁有核武器。這是栽贓,還是確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