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史說史鑑史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李繼遷寨的人,小時候放過牛,這個身份和朱元璋當初起義還是很相似的,而且當過銀川驛卒。當上驛卒也就吃上了皇糧成為國家公務員旱澇保收了,無奈的是天災人禍糧食欠收國家這時候頒佈了一條開源節流減少政府支出的國策,將地方上的驛卒撤銷了。由於殺人犯了罪最後他選擇去當兵結果軍隊裡面也是烏煙瘴氣不發軍餉這下李自成徹底惱了,失去了收入來源這時候當地的賑災糧食被層層剝削到農民手裡就沒剩多少了,有一支起義軍在當地發展起來李自成在這時候就加入了隊伍,小時候讀過幾天私塾再加上人聰明靈活隨機應變很快在隊伍中名氣越來越大。後來他們當中的最高指揮官闖王被官兵圍剿身亡後,李自成繼承所以號稱李闖王。躲過了多次圍追堵截,李闖王帶領起義軍夾縫中求生存勢力卻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先後攻克了河南,南京等多個城市劫富濟貧,兵鋒直指紫禁城,當他覺得有了與朝廷對抗的砝碼時,便向皇帝提出了三個條件1.割地,要求自陝西以西的大西北地區劃分為自己的領地;2.要求朝廷給他一百萬兩;3.可以幫助朝廷合力抗擊滿清軍隊。崇禎皇帝沒有答應的原因:1.明朝“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的祖訓;2.堂堂一國之君淪落到了向草寇屈服的地步是萬萬不能接受的;3.國庫空虛,官員貪汙腐敗,苛捐雜稅,貧富分化嚴重;4.文官集團形成勢力東林黨抱團取暖逼迫皇帝就範;即使崇禎皇帝願意做一萬步的妥協,文官集團也不會允許的。“攘外必先安內”崇禎皇帝原來想採取與滿清議和全力圍剿國內闖王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軍結果事情被大臣得知唾沫橫飛,罵聲不斷,抵擋不住輿論壓力只好作罷。該勤王的軍隊按兵不動,紫禁城岌岌可危,最後被李闖王攻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殺。崇禎皇帝沒能答應最主要的原因是:1.魏忠賢死後宦官勢力衰弱,文官集團一家獨大,以公謀私,獲取自己既得利益;2.崇禎皇帝剛愎自用,被滿清利用設計殺死了袁崇煥,首輔都不得善終上任不久便被殺死,沒有真正為皇帝出力的忠臣良將。

  • 2 # 善良之子86

    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迂腐。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開出的三個,實際是兩個,最後一個幫著抗擊滿清的條件簡直是以表衷心的。

    其實這個時候就看出我原來說宋朝,文官集團主政時的弊病了。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有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但文人們自詡有風骨,寧肯玉碎不為瓦全。所以在他們眼裡,李自成這個反賊是必須鎮壓的,咱們是清流,豈可與反賊為伍?

    崇禎也是奇葩,實際上崇禎有點外強中乾,他把握不住朝政了,所以他才後悔殺了魏忠賢。畢竟,魏忠賢在,宦官集團還可以牽制住文官集團。崇禎也樂得玩左右平衡的遊戲。

    從崇禎要求大臣們,尤其是文官們捐軍餉,結果一塌糊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崇禎其實無力治國。

    我一直懷疑崇禎,甚至老朱家的子孫多多少少都有些遺傳性的精神病。畢竟這個王朝出的奇葩皇帝和王爺太多了。

    你說崇禎軟弱吧,砍大將的時候從不手軟。你說他強硬吧,偏又拿一幫子文人一毛錢辦法木有。

    其實文人很多都是沽名釣譽之徒,嘴上大義凜然,實際搖尾乞憐的大有人在。崇禎的祖宗朱棣就把文官的這毛病看得很透徹。

    要罵我,好吧,殺。

    還罵,好吧,殺全家。

    再罵,可以,滅三族。

    還有不怕死的,太可以了,本皇替你們鼓掌,滅十族

    ……

    結果這一殺,直接讓文人直接閉嘴,朱棣也順利改了歷史,掩蓋了真相,甚至連親媽都改成馬皇后了。話說,就他那金髮碧眼的尊容,咋瞅也不是大漢的純血啊。

    但現在史料還是沒有記錄過他親媽,依然只能捕風捉影的分析。

    不覺得李自成最後那條特像水滸裡宋江的感覺麼。

    封塊地給他沒關係。

    給銀子也沒事。

    畢竟這些都是空頭支票,答應便是。

    但李自成第三個條件崇禎馬上可以要求他兌現,山海關努爾哈赤正在叩關。就算以夷制夷嘛,崇禎也完全可以讓李自成和努爾哈赤互相消耗嘛。

    可能有人會問,要是李自成詐降如何,跟滿清勾結又如何。

    大哥們,此時已經兵臨城下,李自成如何想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居然還有願意被招降之心。試想,不,事實也是崇禎拒絕後,李自成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紫禁城……試問,已經佔了絕對上風的人,此時還願意談條件,不是想效仿宋江是什麼?

    李自成進城後,文官集團的遮羞布被無情撕掉了,李自成是野蠻人,聽不進之乎者也,道德文章。他很像朱棣,哪管文人嘴裡說什麼忠孝禮義廉恥……不掏銀子就扒皮,就像宰豬那樣滅全家……

    在絕對的武力和殘暴面前,這些道德家門個個顯了原形,高風亮節的幾乎沒有,喊著與國同休的更是搖尾乞憐。甚至在崇禎面前哭窮哭得厲害的,被野蠻人一逼供,數量之大讓人歎為觀止。

    李自成本身有點文化,一直懷才不遇,我估計他後來搞大屠殺,也是對當年這些文官們不滿意。甚至在他認為完全是給崇禎借坡下驢的梯子,也是被這些滿嘴道德的傢伙攪黃了,所以才痛下殺手,讓這些道德大家個個現形。

    所以我說崇禎迂腐,甚至可以說蠢。

    既無英雄的凝聚力,也無梟雄的雷霆手段,完全被文官集團牽著鼻子走,最後這個機會也丟了。

    這一點他應該好好請教他老祖宗朱元璋,問問要是當時這種情況,換朱元璋該怎麼處理,他會不會拒絕這天上掉餡餅的機會。

    我還是懷疑崇禎是精神病,不是玩笑話

  • 3 # 小玥歷史

    小玥來回答:

    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意思大概是:一、自己割據西北並向崇禎索要百萬軍餉,二、可以幫助朝廷剿滅其他農民軍,也可以出兵征討後金,三、可以不奉詔也不進京與崇禎會面。可崇禎為什麼不答應呢?

    崇禎覺得堂堂天子貿然接受一個農民的如是條件,極沒有面子,上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下無顏面對黎民百姓,所以,他不好意思直接說“成交”。緘默片刻,將球踢給了站在旁邊的大學士魏藻德,詢問他的意見 然而,此時的朝堂上,文武大臣們最擅長的是勾心鬥角,爭權奪勢。為國家社稷出謀劃策這樣的小事情,他們內心是拒絕的。

    魏藻德聽了崇禎的問話,馬上跪下,一言不發,頓首而已。或許此刻,魏藻德之所以不給崇禎背黑鍋,是他怕,由於歷史經歷通知他,在這種時辰,背上如此喪權辱國的黑鍋,未來永世不得翻身,輕者丟官棄爵,重則秋後算賬,身首異處。

    最終崇禎沒有李自成的要求....

  • 4 # 鹹魚閒聊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李自成大戰孫傳庭,最終明軍大敗孫傳庭陣亡,農民軍攻克潼關,佔領陝西全境。

    崇禎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國號“大順”,之後誓師東征。

    之後農民軍接連攻克汾陽,晉城,太原,寧武關。寧武關守將周遇吉重創農民軍七萬餘人,後戰死,李自成大怒之下破關屠城。農民軍的這一殘暴行為也深深震撼住了其他守關明軍,導致了拱衛京師的大同總兵,宣府總兵,居庸關總兵,保定守軍先後投降,北京城已然成了一座危城。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已經打到北京城下,但此時,他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派一投降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李自成提出一個條件:“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但是崇禎沒有答應!

    於是雙方談判破裂,三月十九日,農民軍攻入紫禁城,崇禎自縊煤山,大明朝就此滅亡。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李自成當時提出的條件:一是封自己為王並割陝西山西兩省為自己的封地;二是犒賞大軍一百萬兩;三是以後都可以不奉召覲見明朝皇帝。而作為回報,李自成願意出兵遼東幫助崇禎抵禦關外滿清。

    其實單純來看這個和議內容,當時對於崇禎來說,這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了,本身山西陝西就已經被李自成佔領,大明朝危在旦夕,如果能利用李自成去對抗滿清,自己也可以獲得喘息之機。但是崇禎沒有答應,原因為何?這裡我們只能試著去分析當時崇禎的思想狀態。

    一是崇禎自身性格原因造成的。從他不願做亡國之君而選擇自殺可以看出來,這種性格的人又如何肯向自己最痛恨的農民軍低頭?在古代對於皇帝來講,他們最痛恨的就是造反的農民了,殺來來不及又怎會屈服?

    二是大臣不願背鍋。就像之前崇禎想要南遷,但大臣沒有一個響應的一樣,崇禎面臨的這兩次生死攸關的抉擇是需要朝中大臣來支援他甚至替他發表意見的,但是這些大臣沒有一個願意出來背鍋的。

    三是不願封李自成為王。在崇禎看來,明朝從未給異性封過王,而如今李自成逼迫他簽訂城下之盟,要自己封他為王還要割地給他,可以不來京覲見,這根本就是要割據自立,跟皇帝又有什麼區別?李自成這是赤裸裸的羞辱自己,羞辱大明朝!

    所以在這一系列的矛盾當中,他最終拒絕了李自成的和談請求。

    其實在我看來,李自成那時候提出和談主要目的應該也是羞辱崇禎吧,畢竟從西安一路打到北京,農民軍幾乎都是勢如破竹,自己此時擁兵百萬,北京城也是彈指間便可拿下,此時提出議和根本沒必要。就像和一個被自己打敗而且爬不起來的敵人說“算了吧”,其目的除了對他羞辱一番還有別的嗎?

  • 5 # 漁耕樵讀

    崇禎是一個好皇帝嗎?這一直是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從結果來看,崇禎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從過程看,崇禎在努力的做好皇帝,他的行為都是在模仿一個好皇帝該有的樣子在做,但是往往他做的大多都事與願違,只能說崇禎只學到了做皇帝的形,而沒學到做皇帝的實。

    無論從結果還是過程看,崇禎都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崇禎真的很努力的在做,只能說他有心,也有努力,奈何就是沒天分。僅僅從崇禎努力的勁頭上,都沒幾個皇帝能做到他那樣的,像乾隆享享清福,臨了把問題全退給和珅,雖然敗了家業,但是還在可控範圍。

    相比來說崇禎可以說是非常努力了,崇禎經常徹夜不眠的處理奏章,有一次累的在給太妃請安的時候睡著了。即便如此,天下卻越來越亂。崇禎也非常節儉,崇禎在位十七年,節衣縮食,甚至沒有修繕過宮室。但是大明朝卻入不敷出。崇禎也很內疚,他在位十七年,下了六次罪己詔,但是依然沒有為他挽回民心。

    從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崇禎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他的壓力太大,簡單來說他是一個極其好面子的人。越是能力不足的人,越是好面子,這樣的人往往表面上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但事實上他們卻什麼也做不好。

    他不想做昏君,所以他勤儉節約,他不想為自己留下一個寵信宦官的罪名,所以他登基就著手清除閹黨。他想讓人覺得他知人善任,又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他不自信又不信人,所以他僅刑部尚書就換了17個,內閣大學士換了50多個。試問這樣一個好名的人,怎麼會容忍自己和叛匪媾和?

    李自成在潼關擊敗孫傳庭後,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佔了西安,然後一路殺到北京,中間都沒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這一路順利的讓李自成都覺得像做夢一樣,李自成甚至都沒想到過他會不會順利的攻下北京城,而且明朝大部分實力還在,他也不覺得自己有和崇禎平起平坐的資格。所以李自成也希望被詔安,他甚至對屬下說:“陝,吾之故土也。貧賤必歸故土,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

    李自成的條件也很簡單,議割東南一帶,並犒軍銀百萬兩,簡單來說就是割地賠款,說實話一百萬兩銀子真不算多,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城後幾天時間就搜刮了六千多萬兩白銀。更何況,李自成還表態願意幫助崇禎抵抗清,這對崇禎來說簡直就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結果了。但是即便這樣,談判也依然未果。

    對比一下宋來說,宋朝皇帝只要能讓他活著,別說給別人封王,哪怕別人讓他當狗他都能開開心心的當一輩子。反觀崇禎,在北京城破之時,他一劍刺死了勸他投降的太監,殺了皇后,袁貴妃,太平公主和年僅六歲昭仁公主。自己又自縊於煤山。死前還苦嘆一聲:“苦我民爾”。

    從崇禎的性格來看,他極其好面子,是不肯妥協,他也想過要和談,但是他卻不想承擔罪名。崇禎十五年,在松錦之戰後,崇禎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指使陳新甲與清庭秘密和談,事情敗露後,他翻臉殺了陳新甲。

    這一次和李自成談判,他又想把責任推給魏澡德,結果就是魏澡德什麼都不敢答應,生怕崇禎事後算賬,結果談判破裂。

    事實上,很多事就壞在崇禎太惜名,能力又不足,不懂變通。相比來說,清庭就顯得大方多了,一口氣封了三個藩王,大不了天下穩定了秋後算賬唄。劉邦對各個異姓王,不也是這個套路。李淵不一樣向突厥稱臣,李世民也曾和頡利定下城下之盟。

    事實上崇禎在清除閹黨那一刻起,就失去了對朝臣的控制,閹黨勢力再大,也不過是皇帝養的一條狗,這條狗咬誰,還不是皇帝說了算。這些髒活累活,都可以推給他們去做。例如強迫朝臣和談,例如崇禎曾擔要求大臣們捐錢以充軍餉,結果卻寥寥無幾,但是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幾天時間就搜刮了六千多萬兩銀子。如果這是交給閹黨,輕輕鬆鬆就解決了,事後再殺幾個閹黨和貪官,即贏得民心,又解決了事情。很多時候,崇禎就是好名而不知變通才造成的結果。

  • 6 # 靜海超威電動三輪車

    明朝亡主要就是亡在沒錢 魏忠賢活著的時候雖然做了很多很多壞事但最起碼他能搞到銀子 魏忠賢倒了崇禎他哥留給崇禎制衡文官集團的王牌也就倒了 閹黨雖然可惡但是東林黨更可惡閹黨雖然貪汙但是東林黨也好不到哪去 哪個不是超級大地主 打仗需要錢就得從土地那裡收稅文官集團是免稅的 所以只能加倍收取貧民的稅收 貧民活不下去賣地賣兒賣女 最後只能當流民 流民都做不成了只能造反 國家又得徵更多的稅來打農民起義軍 如此惡性迴圈 還有遼東戰場遼東的軍費幾乎佔國家軍費開支的百分之70以上非常不合理 崇禎當時如果當機立斷把遼東捨棄只堅守山海關 把遼東軍費開支省下來用來消滅李自成張獻忠 等國家穩定了再 恢復遼東這樣明朝就不會滅亡的 因為清朝是最後一個遊牧民族打敗農耕民族所建立的政權 以後我們看到的就是英國3000人的火槍手部隊對付8萬清朝騎兵僅僅損失十幾個人就把清朝8萬鐵騎打的片甲不留了

  • 7 #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到底還是崇禎皇帝政治手段不夠成熟,是一個不懂變通的人。很想有一番作為但無奈自己能力不足,缺乏老練的政治經驗,所以才導致後面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歷史不是沒有給崇禎皇帝機會,而是機會來了他沒有及時把握,好端端的錯過了挽救大明的三次機會。

    錯誤一:殺魏忠賢。我們都知道魏忠賢雖然是一個太監,心狠手辣但政治手段老練,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魏忠賢擺平不了的。可以說崇禎皇帝后來做不到的事情其實都可以讓魏忠賢輕易擺平。

    面對這樣一個能人,崇禎皇帝為什麼一上臺就迫不及待的殺了?崇禎怎麼想的?他在怕什麼?說到底崇禎皇帝還是太年輕,年輕氣盛的人容易衝動,做事圖一時之快,沒有從棋局全盤去考慮。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崇禎皇帝也不例外。新帝登基總要做出一些事情來讓天下臣民知道自己是有才幹的,是可以穩定天下大勢的人。於是他決定先拿魏忠賢開刀,第一是因為魏忠賢在當時老百姓心裡確實也是臭名昭著,權利越大幹的壞事就越多,魏忠賢就是屬於這種人。第二是因為魏忠賢權傾朝野,勢利早已布遍朝野,朝廷幾乎都是魏忠賢的黨羽。崇禎皇帝心裡也怕,萬一魏忠賢不受控制了逼宮奪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歷史上就曾經發生趙高逼死秦二世的事情。所以魏忠賢的存在對崇禎來說除了威脅就是恐懼。

    所以魏忠賢必死。但崇禎皇帝卻忘了魏忠賢畢竟不是趙高,他的野心也僅滿足於“九千歲”這個位置。因為經過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洗禮,到了明朝忠君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弒君篡位這個責任誰也無法承擔。而且魏忠賢如果真的要反崇禎,估計不是崇禎皇帝能扳倒的。如果崇禎願意,魏忠賢就是崇禎身邊的一條狗,讓他咬誰就咬誰。

    魏忠賢雖然死了,天下臣民痛快了,崇禎也為自己挽回了威望,自信心得到空前滿足。但接下來的一大堆爛攤子事情讓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力不從心。

    明朝有兩大患,一是關外對大明虎視眈眈的清軍;二是國內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這兩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大明江山隨時可能傾覆。

    錯誤二:優柔寡斷斷送於清朝議和的議和。明崇禎十五年松錦大戰以明朝失敗告終,明朝精銳部隊損耗殆盡。但這個時候的皇太極依然想著與清朝議和,只要明朝承認清朝的合法地位,與明朝平起平坐,清軍就會立馬撤軍。

    面對內外交困,崇禎皇帝心動了,他派陳新甲與清朝密談。但事情很快敗露,大臣們吵成一片。崇禎皇帝為了控制局面,立馬翻臉把陳新甲殺了。這說明崇禎皇帝對局勢的掌控能力不足,威懾不了那些朝臣們。如果是魏忠賢在的話,估計朝堂上沒幾個人敢吵。

    錯誤三:拒絕李自成的要求。魏忠賢在位時,農民軍已經被消滅殆盡。魏忠賢死後兩年,農民軍又如春後竹筍般冒出來,而且局勢越發不可收拾。李自成雖然一路勢如破竹,但他的最終願望卻不是為了推翻大明王朝,他只想當一個名副其實的“西北王”。直到攻入北京前,他都派人跟崇禎皇帝議和。他提出的三個要求是封他為西北王,讓他退守陝西。二,讓朝廷給他一百萬兩銀子。這點錢並不多,朝廷完全可以接受。三,割讓東南一帶。而且李自成願意幫他去打清朝。這些條件完全有利於明朝,崇禎雖然有心議和,只要他一點頭,局勢立馬穩定。

    但崇禎這個人死要面子,想要讓大臣們先答應議和,有了魏忠賢和陳新甲的例子,朝廷裡誰也不敢當出頭鳥,一律反對議和。如果魏忠賢不死,議和的事完全可以交給他來辦,崇禎皇帝也不至於這麼尷尬。

    斷送了三個有利條件,崇禎皇帝再無回天之力,也註定了吊死煤山都悲慘結局。

  • 8 # 墨韻清苑

    這個就得從明朝的祖訓傳統說起了。自明成祖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說起了。遷都北京目的是:首先呢自己這個皇位是在靖難之役中得來的。如果繼續立都於南京,自己在南京根基未穩,建文遺臣無論是在朝在野都有極大的影響力。畢竟建文帝朱允炆上臺以後施行的仁政還是得到南方士大夫階層的認可的,在中國傳統的宗法制看來朱棣始終是得位不正。這樣一來建文帝的影響力就對自己統治的穩定性起到了極大影響,而北京就不一樣了北京是自己的藩地,自己在北京根深蒂固。當時北元殘餘還是不定時的來騷擾,燒殺搶掠,遷都北京離長城近,可以以北京為基地對北元殘餘的勢力進行征討,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也方便排程。這就是“天子戍邊”的由來。

    第二件事是明英宗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被瓦剌太師也先給俘虜了,但就是這樣明朝以于謙為代表也很有骨氣的迎立英宗的弟弟郕王即位,開展北京保衛戰。其中擁立郕王登基也是收到了英宗的秘密口諭。這樣看來,明朝的帝王雖然不著調吧,但是還是比較有骨氣的。這就是所謂的“不割地,不賠款,不合親”。老祖宗在面臨同樣的情況都沒有妥協,骨氣到底,特別崇禎本人還有重整河山,中興大明的志向,性格,祖訓加起來崇禎怎可能會向李自成妥協。

    就算崇禎想妥協可問題是這些迂腐的大臣也不答應,馬上祖宗的規矩傳統就出來反對了。在朝堂上透過的可能不大。這事可以從他想遷都南京就看出來,崇禎心裡面其實已經做好遷都南京的打算了,可是開不了口啊,死要面子活受罪。大臣為什麼不提出來遷都呢,之前兵部尚書陳新甲,因為洩露和後金和議的訊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最後崇禎只有把陳新甲殺了以平輿論,就這樣的一遇到事就把臣子丟出來當替罪羊風格,臣子怎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提出遷都,總之就是誰也不敢當出頭鳥。這還有就是許多勳貴世代經營在北京留下的田產,房屋,走了怎麼辦?幾代人的努力打水漂?就這樣勳貴大臣都反對遷都。最後遷都就不了了之了。你說這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崇禎怎麼能向李自成妥協。

    最後總結如下,祖訓傳統的存在讓其不能向李自成妥協。其次因為崇禎本身因疑心重,剛愎自用,瞎指揮,致使許多真正有才能的忠臣良將被處死,你說盧象升,孫傳庭這些那個不是名將。魏忠賢雖說閹黨吧,但他起用孫承宗,袁崇煥經營遼東,那時的遼東糧食銀兩那可是不缺的。河南大旱又減免河南農民的賦稅,這些可都是當時有效的治國之策啊,還可以和文官集團相互制衡。你說能用的死了,忠心的被你殺了,剩下多數的都是首鼠兩端,只為自己利益考慮的人,又怎麼會真心為你崇禎考慮,讓你答應三個條件?

  • 9 # 靜夜史

    這個問題的提出,充分說明了兩個問題:

    1、崇禎雖然急火攻心,昏招迭出,但腦子還算正常;

    2、提問者以古度今,缺乏最起碼的歷史觀和全域性觀。

    在探討崇禎皇帝和李自成關係之前,我們需要明確這樣幾個問題:

    李自成決定了明亡清興的大變局方向了嗎?並沒有。不僅沒有,李自成還被這個大方向牽著走直到被打殘;

    李自成的出現是偶然嗎?並不是。李自成出現的根源,是明朝積重難返的貪汙腐敗,這是所有專制皇權制度的通病,不是崇禎一人之力可以扭轉的。在廣大民眾失去對大明王朝最後的忍耐後,民眾的星星之火終於成為燎原之勢。沒有李自成,還有張自成,王自成;

    李自成沒有俯首稱臣過嗎?並不是。在明朝和農民起義軍對峙的16年時間裡,李自成前後多次投降明朝,作為其養經蓄銳、東山再起的重要途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爛到了根,令人髮指的低行政效率,使明朝根本無力徹底剿滅農民起義軍。同時缺少專業訓練的農民起義軍,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面對腐敗透頂且戰鬥力滑坡的明朝軍隊,依然無法抵擋,所以才會出現明末農民起義軍一次又一次投降的鬧劇;

    李自成俯首稱臣有用嗎?並沒有。以李自成這樣一烏合之眾的戰鬥力,是根本無法抵擋關外數十萬滿清鐵蹄的侵略的,就是對付關內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軍,也有心無力。而且最要命的是,以崇禎孱弱的支付能力,根本就無法供養百萬之眾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如果有這樣的資金,李自成就不會掀起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所以這是一個套在崇禎身上的死迴圈。

    所以,作為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崇禎皇帝大概除了能給李自成一個可有可無的虛銜,基本就是一無所有了。而李自成想要的,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虛銜。

    如果你是崇禎皇帝,不說三個條件,你連一個條件都辦不到,你拿什麼去收伏李自成?憑自己頭上的那頂CROWN?還是憑自己那張真誠的臉?

    醒醒吧,你都不是三歲小孩了,你是而立之年的成年人了。崇禎如果答應李自成的所謂三個條件,那麼等待他的必將是大明王朝的更早傾覆和自己身首異處的更慘結局,因為兵變比兵鋒更可怕。

    所以請不要再神化李自成了,這個出身草莽的英雄,縱然百折不撓,屢敗屢戰,最終推翻了腐朽沒落的明王朝。但是和只會拆家的二哈一樣,在推倒了腐朽的明王朝後,他沒有能力建造一個全新的王朝,這給了關外清朝入關的絕佳契機。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自成的做法,不僅沒有推動中華文明的進步,反而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再一次印證了農民起義終究無法引領歷史發展潮流的歷史定律。

    所以也不要為崇禎皇帝沒有接受李自成的提議而惋惜了,這恰好說明了崇禎皇帝還算聰明。否則,這個苦命的天子不僅要失去自己的江山,還要淪為後人的笑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0 # 花開時節思春秋

    最近,常常看到有人根據《小腆紀年附考》等史料記載,討論關於李自成向崇禎皇帝提出三個談判條件,崇禎皇帝為什麼寧死也不答應或者如果答應又會怎樣等問題。有的觀點認為,李自成提出的條件並不苛刻,崇禎皇帝寧死也不答應是死要面子;有的觀點認為,崇禎皇帝如果答應條件,會改變明朝命運;有的觀點認為,崇禎皇帝即使答應條件,也難以改變明亡清興的大勢。

    《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記載:

    “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此所謂封王西北、犒賞百萬、不奉詔覲即願內遏群寇、助剿遼藩的談判條件。個人認為,此類記載不足採信。

    所謂李自成三個談判條件之說不足採信,入城太監實際帶來的是李自成逼迫崇禎皇帝自縊或遜位的最後通牒。

    《明史·李自成傳》記載:

    十八日,賊攻益急,自成駐彰義門外,遣降賊太監杜勳縋入見帝,求禪位。帝怒,叱之下,詔親征。

    計六奇《明季北略》之“十八日申刻外城陷”記載:

    李自成對彰義門設座,晉王、代王左右席地坐,太監杜勳侍其下,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勳也,可縋下一人以語。”守者曰:“留一人下為質,請公上。”勳曰:“我杜勳,無所畏,何質為?”提督大監王承恩縋之上,同入大內,盛稱“賊眾強盛,鋒不可當,皇上可自為計”。遂進琴絃及綾帨,上艴然起。守陵太監申芝秀,自昌平降賊,亦縋上入見,備述賊犯上不道語,請遜位,上怒叱之。諸內臣請留勳,勳曰:“有秦、晉二王為質,不反,則二王不免矣!”乃縱之出,仍縋下。

    個人認為,《明史》和《明季北略》的記載是可信的。李自成此時已陷外城,兵臨內城之下,提出逼迫崇禎皇帝自殺或遜位的最後通牒,才是正常邏輯。面對已經投降的太監杜勳、申芝秀提出的威脅和請自縊、請遜位的通牒,崇禎皇帝生氣站起和怒而叱之的應對十分正常。太監杜勳、申芝秀敢於入城提出通牒,是因為有兩位藩王為質也交代得很清楚。

    李自成與崇禎皇帝仇深似海,豈是幾個條件可以和解?三個退兵條件的提出,是侮辱誰的智商?

    李自成與崇禎皇帝對抗十多年,可謂是水火不容,仇深似海。期間,崇禎皇帝極力剿滅流寇,李自成多次險死還生,幾降幾叛,並導致北方殘破,攘外失利。更何況,李自成曾經焚燒鳳陽皇陵,數滅親藩,尤可恨者,數日前李自成還破昌平焚十二陵(十二日陷,十六日得報)。家仇國恨到了如此無可挽回的慘烈境地,李自成怎麼可能提出上述談判條件?崇禎皇帝又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才會接受這樣的條件?

    甲申之變的唯一轉機可能在於寧武關之戰。如果大同總兵姜瓖等不是投降李自成而是救援周遇吉,則李自成退回陝西或有可能,此時提出三個談判條件才是合適時機。

    崇禎十七年元旦,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定都西安,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 同時,東征大明京師,“甲申之變”由此拉開帷幕。前期,大順軍所向披靡,直到遇到崇禎朝最後的勇將忠臣周遇吉。山西代州守關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周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後火藥用盡,開門力戰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燒死。三月初一日(具體時間有多個版本),李自成克寧武關,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

    《明史·周遇吉傳》記載:

    自成集眾計曰:“寧武雖破,吾將士死傷多。自此達京師,歷大同、陽和、宣 府、居庸,皆有重兵。倘盡如寧武,吾部下寧有孑遺哉!不如還秦休息,圖後舉。” 刻期將遁,而大同總兵姜瓖降表至,自成大喜。方宴其使者,宣府總兵王承胤表亦至,自成益喜。遂決策長驅,歷大同、宣府抵居庸。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復開門延之,京師遂不守矣。賊每語人曰:“他鎮復有一週總兵,吾安得至此。”

    《明季北略·周遇吉傳》記載:

    賊集頭目計曰:“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孑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巳刻期明早班師,更深,忽有大同總兵姜瓖差人送降表至,賊喜甚,設宴厚款。甫坐定,而宣府總兵王通亦然,且以百騎來迎。

    所以,甲申之變的唯一轉機可能在於寧武關之戰。周遇吉悉力拒守代州、寧武關十多日,沒有等到任何援兵。周遇吉身死關破之後,李自成卻在計劃退回陝西的前夜,等來了大同總兵姜瓖和宣府總兵的降表。可以想見,大同總兵和宣府總兵早已有心投降,擁兵不援,坐等關破。如果大同總兵和宣府總兵不是緊接著就投降李自成,或者及時救援周遇吉,則李自成退回陝西或有可能,此時提出三個談判條件才是合適時機。當然,按照崇禎皇帝的性格,答應談判條件的可能性也很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可以娶《火影忍者》裡的人當老婆,你會娶誰?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