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虎G觀影

    公元前230年到221年,在秦始皇嬴政的帶領下,經過近十年的戰爭,秦國消滅關東六國,然後北拒匈奴,南下百越,建立中國第一個大統一封建帝國。在消滅六國的戰爭過程,像一部史詩鉅作。前230年,秦國出兵滅掉六國之中最弱小的南韓,俘獲韓王安,並把韓地改成潁川郡;公元前229年,趙國發生特大旱災,秦國派兵進攻趙國。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元氣大傷,無力抵抗。趙王從北方邊境火速調派名將李牧抗秦。李牧針對騎兵快速移動的特點,對秦軍進行騷擾戰術,獲得好幾場勝利。秦國認為難以擊敗李牧統帥的趙軍,要打敗趙國必先解決李牧,所以,透過重金收買郭開,發動“離間計”解決了李牧。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入邯鄲,公子嘉逃到代地稱王。前222年,秦國大將王賁攻入代地,公子嘉自殺,趙國滅亡;秦國加快滅三晉的步伐,派兵圍攻魏國。魏國戰國初期霸主,南征北伐,威震一方。經過馬陵和桂陵之戰後,國力衰退,國土不斷被殘吃。到戰國後期,只剩國都大梁和附近的城邑,無力抗秦。秦軍圍攻大梁,魏王閉城不出。秦軍統帥認為大梁都城堅固無比,難以短時間拿下,遂放大河之水淹沒大梁,城牆破裂,魏國亡;如果要評論秦國在滅六國之戰難度最大的,無疑是楚國。秦王嬴政分別問李信和王翦,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馬?李信說:“20萬足矣。”王翦說:“非60萬不可。”秦王認為王翦老矣,任命李信攻楚。於是,王翦稱病,告老還鄉。李信帶領蒙恬出擊,楚將項燕誘敵深入,擊敗秦軍。這是秦統一六國以來最慘烈的敗仗。 秦王大驚,遂重新找王翦出山。王翦還是堅持“非60萬不可”,並且要求滅楚後獲得重賞。於是,王翦接替李信成為元帥,繼續攻楚。為了消除秦王的顧慮,王翦不斷的催促獎賞的事情。在經過一年的對峙後,楚國消耗巨大,後續糧食供應吃力。楚王責令項燕儘早出戰,王翦堅守營地而不出擊,無奈,楚國只能退兵回收。王翦利用項燕退兵之際,立即全軍追擊楚軍,打敗楚軍,項燕被殺,秦軍攻破楚都壽春,立國800年的楚國滅亡;在滅趙後,燕王深感恐懼。太子丹派出荊軻刺殺秦始皇,這就是歷史有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最終刺殺失敗,嬴政因此痛恨燕國,前227年派兵攻入薊,燕王喜出逃到遼東。燕王為了停戰,殺死太子丹,砍下人頭交給秦國。公元前222年,秦軍追擊到遼東,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在秦滅其他五國之戰中,齊國處於打醬油的角色,一直置身事外,任由其他五國滅亡。前221年,秦軍從燕國南部攻入齊國,儘管齊國還有70多個城邑,齊王建任然聽從大臣意見投降,秦國幾乎沒有受到抵抗,輕鬆消滅齊國。秦軍俘獲齊王,最後被活活餓死。最終秦國經過不到10年的奮戰,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封建王朝。

    秦國滅六國

    傳說秦國先祖是黃帝的後裔,後代在夏朝和商朝都是貴族階層。在商朝末期還做了紂王的大將,被周武王擊敗。趙國和秦國還是同一宗室,贏姓趙氏,所以秦趙兩國崇拜尚武精神?西周時期,非子為周王養馬有功,賜予大夫,封地於秦谷,後世一直沿用“秦”為國號,以黑色為國家顏色。周幽王為了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敵人真的攻打過來,諸侯都不來救駕,最後被犬戎所殺。秦襄公因護周皇室有功,被周平王賞識。公元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至此秦國正式成為諸侯國。自秦國立國以來,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在秦穆公時期,成為齊,楚,晉以外的一霸,與各方諸侯爭霸中原。東出中原,屢敗於晉。如公元前604年,秦恆公在楚莊王大敗晉國之際,出兵攻打晉,在輔氏被吊打;公元前578年,因秦國背棄盟約,晉厲公率領各路諸侯伐秦,進入關中大敗秦軍,秦國被迫割地賠款。秦國這種渾渾噩噩的狀態一直延續到戰國初期,隨著魏趙韓滅智氏,晉國分裂為魏趙韓三家。秦國以為機會來了,但是厄運還是繼續。魏國以李悝為相,變法謀強,拜戰神吳起為大將軍,聯合韓趙,南敗楚,東征齊,西伐秦。秦國丟失河西大片土地,強烈希望奪回土地。公元389年前,秦惠公發兵50萬與魏國決一死戰,被吳起以5萬魏武卒大敗於陰晉,魏國在戰國初期,率先稱霸於諸侯。幸運的是魏國四戰之地,魏武侯和魏惠候到處樹敵,最終在馬陵和桂陵之戰被齊國擊敗,國力走向衰落,秦國逃過滅國命運。秦國真正走向強大從秦孝公時期開始,因為屢次敗於三晉,孝公廣告天下求人才,最終迎來貴人。秦孝公力排眾議,以商鞅變法,甚至把國都從雍城遷入咸陽,對秦國進行徹底的改革,這也是秦國能走向強大,最終統一華夏的根本原因。

    我們從秦國的地理位置,變法和六國的原因分析秦國必然統一中國的原因:

    戰國七雄趙魏韓齊秦燕楚,其中燕國和南韓一直是打醬油的角色。南韓被稱為“勁韓”,出產弩,在戰國時期南韓做的最厲害的事情莫過於滅了鄭國,鄭國在春秋時期也是一霸;燕國由於偏居北方人煙稀少地區,從春秋到戰國時期一直當吃瓜群眾,無力與列強爭霸。它在戰國時期做過最牛的事情是:率領五國軍隊攻入“東帝”齊國,取其70城,幾乎滅國,最後在田單的帶領下,收復失地,經過此戰役,齊國已經元氣大傷,無力問鼎中原。

    從春秋到戰國,對秦國統一威脅的國家依次順序楚魏齊和趙。我們分別介紹這四個國家:

    楚國:在西周初期,是南方一個諸侯國,透過吞併周邊小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楚王熊渠自稱“蠻夷”,不與中國諡號。在向周天子討要更高階的爵位被拒絕後,自封為王。春秋時期楚晉南北超級強國,兩者互有勝負。前519年,楚國被吳國攻陷國都,楚平王被伍子胥鞭屍,落得一個外強中乾的名聲,到了戰國時期楚國變成一個二流強國,類似現在的俄國的境地。楚國在悼王時期任用戰神吳起進行變法,因變法冒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引起他們的不滿,在楚悼王去世後,變法以失敗告終,楚國失去了成為超級強國的機會。雖然國土面積廣闊,但是人口聚居在長江中部地帶,而東部地區人煙稀少,楚國統治力薄弱。各地公室力量的強大,使國家難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影響到軍隊的實力,故而楚軍在四強中戰鬥力偏弱,尤其在戰國時期,面對秦齊魏三國,敗多勝少。

    魏國:魏文侯透過李愧變法,獎勵農耕,發展水利,以吳起為將軍,建立精兵制的魏武卒,成為戰國第一個霸主。後來的商鞅變法也是以此為基礎,進行改革。魏國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個維度進行改革。政治上廢除貴族的世襲制,提伯了一批中下層地主;經濟上鼓勵農民耕種,減免稅收,平穩糧食價格;軍事上以精兵制為基礎,發展中國最早的職業軍人。魏國整個國家體制在當時七雄來說是完美的,如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也許可以統一華夏。當然,魏國的先天不足在於地理位置,處在四戰之中,國家沒有縱深地帶,強敵林地。在魏惠候時期,由於好大喜功,四面出擊,沒有一個明確的國策,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把整個家底都敗光了,最終被強秦消滅。

    齊國:齊國有點類似於英國。都是老牌帝國,以經濟為主,輔以強大軍事。齊國為周王朝老牌諸侯,在各國中有重要的地位。其開國國君為呂尚,姓姜,就是封神榜的太公姜子牙。太公在封地大力發展經濟,使齊國走上強大,到齊恆公時期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戰國後期,滅了宋國,南破楚國,侵佔三晉,攻入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在288年,與秦並稱為東西二帝,國力達到頂峰。齊國的強大,引起其他諸侯的注意,大家意圖發動一場抗齊的戰爭。在前284年,燕昭王為了報仇,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三晉攻打齊國,連下七十多城,齊國在滅國的邊沿。最後在田單使用離間計,使燕王把樂毅被撤除,打敗聯軍。這次戰爭使齊國走向衰退,已經無力與秦國爭奪天下。在齊王建事情時期,齊國閉關鎖國,只是當一個吃瓜群眾,在其餘五國被消滅後,才組織力量抵抗秦國,最終秦軍由燕南之地南下攻入齊國,最終滅亡。

    趙國:趙國是戰國中後期北方軍事強國,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趙佔其二。趙國原來是三晉魏國的小弟,一直跟在大哥的後面。改變趙國命運的開始是趙武靈王對軍事的改革,實行“胡服騎射”。放棄士兵寬鬆的衣服,改穿緊身的胡服和靴子,建立騎兵和弓弩兵,提高軍隊的機動性,大大提高趙軍的軍事實力。在這次改革後,趙國破中山國,並降服林胡,樓煩,收歸代地,趙國疆域達到鼎峰,同時躍居關東六國之首。趙國的迅速崛起,引起秦國的注意。南韓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但是上黨郡守不願歸秦,故而併入趙國,這引起秦國的不滿,遂對趙發動全面戰爭,這就是中外著名的長平之戰的根源。趙將廉頗分析秦強趙弱,採取堅守的戰術,戰爭持續3年,雙方消耗巨大。秦王決定使用反間計,迫使趙惠成王換將,最終活埋40萬精銳,至此趙國無力單獨抗衡秦國。公元前229年,秦攻打邯鄲,趙王再次中離間計,把名將李牧殺了。不久,邯鄲被攻破,趙國滅亡。趙國就像一個先天性的瘸子,雖然有強大軍事實力,但是沒有經濟和農業的後盾。長平之戰的失敗,表面是趙王中了反間計,實質是經過幾年的戰爭,趙國已經無力供應45萬前線大軍,已經快到崩潰的地步,所以,趙王換將趙括,並主動出擊秦軍,最終慘敗。

    綜合四國在經濟,軍事,政治體制和地理位置都存在先天不足,難以完成統一霸業。我們在從秦國內在因素分析。

    秦國地處中原西部,諸侯以其為蠻夷之地。秦國的廣大腹地在函谷關以西,偏離中原核心地區,廣大諸侯對此沒有興趣,冷兵器時代,拼的就是人口和肥沃的土地。而秦國的腹地就像沙漠一樣,鳥不拉屎的地方,多少人對此有興趣?周邊鄰國比較弱小,也就義渠比較強大而已,最終也被秦國吞併。秦國的地理位置倒跟南方楚國很像似,同樣處於蠻夷之地,周邊也吳越兩個相對強的國家和百越部落聯盟,所以,秦楚都可以憑著地理優勢成為面積最大的國家。魏國雖然最早變法,但是處於四戰之地,周邊都是強國;齊國雖然民富國強,國家縱深面積太小。東方六國對秦之戰,大部分都難以越過函谷關這個天然屏障,與秦國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有關,這樣的先天條件利於秦國統一。在國家強大的時候,東出函谷關;在相對弱小的階段,據受關中。

    當然,只有先天的地理條件不足以稱霸中原,不然國土面積最大的楚國早就統一中原了。真正促使秦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自於商鞅變法,它從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變革,顛覆了整個秦王國。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

    一.使用法家制度,輕罪重罰,增加連坐,以法治國。

    二.廢除舊卿世祿制和貴族井田制,獎勵軍功,承認土地私有制,容許自由買賣。

    三.重農抑商,獎勵農耕,獎勵墾荒。

    四.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編制戶口,規定居民要登記戶籍,同時每戶徵收軍賦。

    五.統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從多維度改變國家,秦國從一個人煙稀少的二流諸侯變成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同時軍功制的實行,為中下階層提供邁入上層階級的機會,而張儀,蘇秦,呂不韋,李斯等人才源源不斷的流入秦國,為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

    戰國後期秦國六代君王秦惠王,秦武王, 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王和秦始王無一昏君,其他國家君王都出現過昏君。兩代趙王中了離間計,末代齊王閉關鎖國等。最終在千古一帝秦始王的帶領下,統一中原大地。

  • 2 # SHEIKEI

    經過春秋時期的洗刷,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叫的上號的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戰國時代來臨,這七個國家都是靠自己的實力生存下來的,像春秋時期的老牌霸主晉國就沒能活到戰國時代。

    戰國七雄中齊國、楚國都是傳統強國,兵強馬壯而且幅員遼闊,國內又有大量名將謀士,一般人是惹不起的,而燕國因為地角偏僻常年扮演打醬油的角色,連匈奴都不願意去侵擾他,韓趙魏這三個屬於新面孔,一開始是晉國的小弟,趁老大病要了老大的命,哥仨和平分家,但是這三個國家也不容小覷,魏國盛產謀士如龐涓范雎張儀等,趙國盛產名將如廉頗趙奢李牧,南韓雖然總體比較弱但也仗著地理位置險要能夠偏安一隅。

    我們在來看看秦國,一開始秦國跟其他諸侯國一樣,權利都在貴族階級手裡,平民百姓在底層老老實實的被剝削,貴族們天天紙醉金迷混吃等死,國外有人挑事就和親,公子王孫們沒事打打獵,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直到有一天一個叫商鞅的男人踏上了秦國的土地,他來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宣揚法家思想“霸道”二是搞改革開放“變法”,雖然商鞅的變法很得秦孝公的支援,但是觸犯了貴族的利益,最後被五馬分屍而死,商鞅雖然死了,但商鞅的思想在秦國發展起來,秦國的貴族階級也意識到法家思想可以使秦國變得更強,自此全國上下煥然一新,從貴族到平民都在為秦國變得更強而奮鬥,再加上後來范雎提出“遠交近攻”這一跟計劃生育同等重要的基本國策,使秦國有了準確的發展方向,幾代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統一天下。

    而反觀其他六國,燕國在憋著一肚子壞水準備聯合其他諸侯背地裡搞一下齊國,南韓舉國上下都在嘲笑一個說話磕磕巴巴的人,後來這個人去了秦國,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看了他的書說了一句“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個人就是韓非子。

    等秦國奮發圖強準備一統天下的時候,六國還沉醉在“戰國七雄”的平衡當中,直到秦國打破了這種平衡。

  • 3 # 文史小屋

    秦國當時有先進的農業生產力,先進文化制度的前進方向,地理優勢,人才優勢等等。首先第一個

    一、商鞅變法

    商鞅,又稱:衛鞅、公孫鞅,衛國沒落貴族之後,法家派系,師從屍佼學習雜家學說(另一說師從鬼谷子)。變法的另一位主人公伯樂——秦孝公嬴渠梁,孝公繼位時芳齡21,放現在也就是青年大學生一枚,其父秦獻公一生致力於收復秦河西失地,還沒實現願望就去世了,孝公雖然年輕,但是深感秦國的弱小與貧瘠,立志強國,釋出(求賢令)意思大概是:我知道我秦國現在不強大,不富裕,需要人才來幫我,給你高官厚祿云云~~。商鞅聽說了,就奔秦國去了。經過引薦,秦孝公與商鞅惺惺相惜,一個需要人才幫他強國富國,一個需要能讓他施展抱負的國家和全力支援他的君主,兩人一拍即合:變法!過程和歷史上每一次變法一樣,受到守舊勢力的反對,但是這倆哥們破除萬險,堅決變法,堅持實行,下面我們來看變法的內容:

    上圖就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正是因為這些變法的條令,秦國不管是經濟、軍事、政治、思想文化、民風民俗等都有了改變。法令施行數年,秦國收復河西失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光想象就美好啊)商鞅也因其功勞被封為商君。商鞅變法的成功取決於三點:①統治者秦孝公的支援。貴族反對?本公頂著;太子犯法?該咋處罰咋處罰;貴族犯法?太子都罰了你說呢。②順應歷史潮流發展,做時代的弄潮兒。③“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鞅的意思是變法要看今天的實際情況,必須創新,並且堅守不動搖。後來商鞅雖被處死,但是他的變法卻被秦國延續使用,使秦國迅速趕上並且超過了山東六國,為秦國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商鞅變法也存在侷限性。司馬遷先生就商鞅的評價就相當不客氣:“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幹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我想這也不怪司馬遷,變法內容有一條“燔詩書而明法令”,後來秦始皇將這句話貫徹的倒是很清楚。

    二、秦國的地理位置

    文中也提到秦國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不受其他諸侯國重視,正因如此也為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優勢:東邊是潼關,函谷關,南面是大山,處於由黃河而形成的漢中平原上,有此地形秦國與六國相比,秦國不用擔心其他國家的進攻,先安用商鞅悶頭搞經濟軍事。地圖可看出魏國、南韓國土較小,處其他國家包圍之勢,需要時時提防其他國家侵犯。看嬴政滅六國戰略是遠交近攻,順序:韓趙魏楚燕齊,就是先拿弱小的南韓開刀,南韓基本算是和平解放,然後是趙,和齊國說好“將來平分天下,別管我打別人”齊王樂呵呵的答應了,魏王哭了,兩邊鄰居被滅了,齊國不管他,得,第三個被滅,之後王翦就拿下富饒的楚國(屈原因亡國傷心跳了汨羅江),燕國和東方齊國也相繼被秦王的雄才大略征服了。統一六國其功勞不可不說秦所處的位置,若把秦放在魏國或者南韓的位置,一打仗就容易腹背受敵,更慘一點可能會被圍剿。那統一六國真是應了那句:其路漫漫而修遠兮啊。

    三、幾代明君,親賢遠佞

    自古以來,明君+賢臣是絕配,每一個強國盛世都是這兩個角色的相輔相成而出現的。秦國傳位幾十代國君,不乏沒有作為的君主,但沒有亡國之患,但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的出現,將秦國一步一步推到了一統天下的舞臺。

    秦穆公時期,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擴大疆土,與晉國結好(秦晉之好:兩個國家你娶我嫁,你嫁我娶),他的繼承者們也都平平無大作為,直到戰國時期結束。

    秦孝公勵精圖治,重用商鞅變法,賈思勰有云“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戰之賞。傾奪鄰國而雄諸侯。”,孝公用他的謀略,為一統天下建立了堅實的基礎。孝公死後,其子惠文王繼承其志,雖然處死商鞅,但是法令還在繼續使用,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重用嬴華、公子疾、公孫衍、張儀、魏章、司馬錯(司馬遷先祖),攻打魏國,滅掉蜀國,打敗楚國,把身後的義渠給打老實了,惠文王時代的輝煌可以說是大批能臣造就的,也體現了惠文王的識人善任,審時度勢之王者風範。

    繼承惠文王的是秦武王(看過羋月傳的人應該熟悉),秦武王公元前310年—307年在位,天生力大好武,志在問鼎中原,雖然僅在位3年,但他設立左右丞相,左相甘茂,右相樗裡疾,穩定周邊各國,制約楚國,平定蜀亂,但因其好與人比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也都居高官,在位期間,,後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意外身亡,死後無子,弟弟公子稷繼位,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昭襄王在位時發生的。昭襄王重用魏冉,范雎 ,白起等,長平之戰大破趙軍;滅東周;消滅義渠;似鯨吞蠶食,侵佔趙、魏、楚的城池。此時的秦國已經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力量,滅掉東周也代表秦要將整個中原重新洗牌。昭襄王政治軍事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特別是重用范雎 ,白起等名將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也可以說是昭襄王時代造就了秦始皇的時代。昭襄王去世,其子孝文王嬴柱(嬴政的爺爺)在未僅三天就去世了。

    公元前250年,秦莊襄王即位,莊襄王是在呂不韋的幫助下繼承王位的,任呂不韋為丞相,剷除了周朝最後的殘餘勢力,後而在位3年英年早逝。太子嬴政即位,除掉呂不韋、嫪毐,重用李斯,尉繚,制定統一計劃,秦始皇十年之間滅六國,開疆拓土,統一度量,修築長城,大統一,進入了大秦帝國時代。

    由上所述,秦國自穆公霸業之後,萎靡了幾代,直到孝公變法,振興秦國,到秦始皇時期,數代國君不論在位時間長短,都有作為,即使有過錯,但是瑕不掩功,整體秦國在這個期間國力是發展最快最強盛的,滅六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四、秦國民風勇武好鬥

    秦人好鬥,就是喜歡打架,崇尚武力,朱熹在《詩集傳》:“賦也。秦俗強悍,樂於戰鬥。”特別是商鞅變法出臺的獎勵軍功二十公爵法,原來就一人參軍全家光榮,這好下好了,殺敵一人獎一級爵位,惠文王時期全國300萬人口,兵者50萬,六分之一啊,相當於現在中國大約2億人在當兵的比例。可見秦人本身勇武,加之賞爵,在打仗時不退縮,從失敗中奮起,為秦國統一提供了銳不可當的“敢死隊”,那麼秦華人這樣骨子裡的勇武基因是秦國在戰爭中取勝的關鍵嗎?

    我們來看1700年後,距咸陽約1500公里的明朝江浙沿海 ,一個叫戚繼光的小夥子正在鬱悶不已,原因:這個青年才俊正意氣風發要打倭寇,觀察地形,部署好戰術,結果倭寇來了,大明的這些兵都跑光了,幾次戰鬥下來,戚繼光都是秒變光桿司令。後來戚繼光反思了一下,不是我不行,是兵不行啊,怕死不敢打,敵人一追跑的更快了。後來轉折點來了,戚繼光出差,路過義烏這個地方,窮!(和現在不能比),後來發現了礦藏,老百姓瘋了,這是要發啊,後來確實富裕了,但是鄰居眼紅了,打群架,戚繼光就正好看到了這個改變他一生的群架:義烏人不管男女老少,抄傢伙就打,老子死了兒子上,老公死了老婆上,一句話就是義烏人精神“死磕”,戚繼光看的燃起了小宇宙,感慨:“征戰半生,天下強橫之徒,我大都曾見過,卻也從無畏懼。但如義烏人之彪勇橫霸,善戰無畏,實為我前所未見,讓人聞風喪膽,可怕!可怕!”,隨後,在義烏徵兵四千,加以訓練,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出世,正如戚繼光所想,這支隊伍打倭寇,所向無敵。

    在我看來,義烏人的“死磕”精神和秦華人勇武的精神異曲同工,團結,勇敢,加上本地彪悍的民風,秦王的軍隊蕩平六國,戚繼光的義烏軍戰無不勝。

    六、六國攻秦,不能一心

    日益強大的秦國是六國的心頭之患,那麼來看,楚莊王曾有問鼎中原之勢;“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的南韓;趙國邯鄲之戰的勝利;魏國稱霸中原近百年;田單也曾復齊國;燕昭王千金買骨聚才,各國也多次結盟攻打秦國,為什麼失敗了呢?來看歷次結盟攻秦的結果:

    第一次:公元前318年,五國結盟(無齊),合縱攻秦國,楚懷王為合縱長,義渠側攻秦,因楚燕消極戰爭,打哈哈,實際出兵僅魏趙韓三國,在函谷關被秦軍擊退,於修魚殲敵8萬,聯盟失敗。

    第二次:公元前298年,秦國打楚國,趙韓魏害怕,趁秦國剛打完仗疲憊,五國又聯合起來攻秦,終於擊敗秦國,秦國歸還南韓和魏國的土地。

    第三次:公元前287年,韓趙魏齊燕聯合攻秦,都不肯先打,後來秦王主動取消帝號,一人給點好處,隨即聯盟撤兵,因為各國目的不同,各有各的小算盤,喪失了滅秦最好的時機。

    第四次: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時期,由戰國F4中的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再次啟動合縱滅秦這個專案(無齊),河外之戰,追擊秦軍至函谷關,第四次河外之戰取得了勝利。

    第五次:公元前241年,攻秦五國組又出來了,(無齊)這次厲害了,因當時秦國兵力比較分散,打到了秦國函谷關內,離咸陽就七八十里,但是秦國及時集合兵力,聯盟兵力不支,第五次合縱又失敗了。

    五次攻秦,有勝有負,六國被滅的最終原因是群雄角逐的複雜環境中,國力的弱小,聯盟各國同床異夢,都為了自身的利益,無法團結一致的以秦國覆滅為目的,不能建立堅不可摧的滅秦聯盟。秦國改革徹底,國富兵強,以強大軍事實力為後盾,再結合連橫戰略,和遠交近攻戰略,所以秦國獲得最後勝利。

    因秦國地理位置偏僻,不受重視,所以孝公任用商鞅制定了秦國統一天下所需的法律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經濟、軍事、政治都快速發展,兵力增強,六國後之而後覺。在連年征戰中,國君知賢善任,加上秦人勇敢,不退縮的精神,在多次看似氣勢洶洶實則各懷鬼胎的的聯盟攻秦中,保全秦國,在六國國力無法反抗之時,十年滅六國,橫掃中原。文中的五個統一條件,相輔相成,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秦國的勝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4 # 圍爐品茗人

    但是我想說,像戰國這種群雄並立的局面,最終決定勝負一定是透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或割據勢力會輕易的將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讓,除非有哪一方已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那麼這種統一全國的戰爭最終又要依靠什麼來贏的勝利呢,不是強大的軍隊,不是優越的文化,不是英明的君主,不是傑出的將領。一切的根本是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制度、科技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那麼秦與其他六國相比為什麼綜合國力就更強呢。

    奠定這個綜合國力強大關鍵就是商鞅變法。可以說如果沒有商鞅變法,不管你秦國是否佔據關中的險要,秦人的民風多麼彪悍,秦國出了多少明君賢臣,只要脫離了商鞅變法。秦人統一六國的必然性就無從談起。

    換句話說,上訴的地理優勢、民風彪悍,明君輩出等等都是秦統一的重要原因,但是脫離了商鞅變法帶來的綜合國力優勢,這些其他因素所發揮出的作用就要打折扣,而有了這種綜合國力的優勢,即使上述其他原因有那麼幾個不發揮優勢,秦國擁有的綜合國力的優勢也比其他六國更耗的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秦國的容錯性更高,其他的六國容錯性更低。(其實從歷史上也能看出來,秦國從變法後到統一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不是沒有失敗的戰爭,連函谷關都被人攻破過,還像大清一樣割地賠款過。但秦國蟄伏一段時間,立馬又捲土重來。其他六國只要一旦出點問題往往就一蹶不振。)

    國寶商鞅方升

    一說商鞅變法,或有有人會覺得老調重彈,沒有新意。而且有人也會說其他六國大多也進行過類似的變法改革,有的還比秦國的商鞅變法更早。為什麼其他六國就沒能擁有這樣綜合國力優勢呢?

    這也就正好解答後半個問題。秦國或者說秦國的變法和其他六國有什麼不同。

    首先秦國的商鞅變法相比其他六國的變法最顯見的兩個不同是,一是變法進行的最徹底,二是政策得到最長久和最大限度的保留。

    我們簡要梳理一下:

    一、戰國首開變法風氣的是魏國的李悝變法。使得魏國在戰國初期最先崛起。秦國甚至差點被魏國滅掉。李悝的變法也是後面的其他變法包括商鞅變法的學習樣板。但是李悝死後,人亡政息,大量變法人才流失,變法沒有得以持續。再加上魏國本處中原四戰之地還四面樹敵。最後走向衰弱。

    二、楚國吳起變法,本身就是魏國過去的變法人才,一度也使楚國的國力大增,但是楚悼王去世,吳起被殺。變法遭到舊貴族的強烈反對,以失敗宣告告終。

    三、趙武靈王改革,改革更多在軍事領域,本身就不全面徹底,趙武靈王死後也沒有再繼續其他方面的改革嘗試。

    四、燕國樂毅改革,一度使齊國瀕臨滅國,但是燕昭王一死,改革就沒有繼續推進下去了。

    五、申不害變法,不僅不徹底,連方向上的有偏差,偏重於“術”而非“法”。或者說有點偏向人治,當然逃不過人亡政息的結局。

    六、齊國鄒忌變法,與田忌將相不和,到後來君臣相疑。改革能持久而徹底嗎?

    看了上訴六國的變法,就可以知道,大多逃不過政亡人息或者改革不堅決徹底兩個缺陷。那麼為什麼恰恰在秦國的商鞅變法就能避免這兩個問題呢。

    首先,商鞅是魏華人,他在魏國親身感受到李悝變法給魏國帶來的變化,這樣使商鞅不僅受到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同時也深入研究了二人的變法和思想。所以商鞅在秦的變法可以說是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的升級版。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風俗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變法。

    其次,秦國自上而下的變法圖強需求較之其他六國要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國在憂患意識之下(國家初建所帶來的不安全感)結成三晉同盟,在變法的魏國帶領下把秦國打的滿地找牙,丟失大片國土,最後一戰秦國號稱召集五十萬傾國之兵依然一敗塗地,所幸在亡國之際,三晉同盟內部出現問題,才使秦國逃過一劫。但這一次戰爭使秦國上下深感恥辱,變法圖強的願望高漲。也正是這種願望使得秦孝公一直支援商鞅的變法。

    第三,秦國特殊的國情也有利於商鞅在秦國開展變法。秦雖然不是七雄中建國最晚的。但因為韓趙魏實質上是晉國的一種延續,三國的政治階層和結構是從晉國傳承下來的。只有秦是相對新興的國家,因為秦在進入春秋時代才真正得以建國,而且建國後與犬戎人一直打得不可開交,朝不保夕(國君戰死和被俘的都有)。相比其他六國,舊貴族的勢力相對較少。同時因為秦國相對文化上較為落後,加上戰爭不斷,在各國當中是比較早推行郡縣制的,這也使得國君的權威相對較大,對商鞅這樣的變法者的支援力度也就更大。第三,地處西垂,加上函谷關天險,關起門來搞變法的環境相對安全。當然前提是要在魏國這樣的霸主面前裝裝孫子,同時利用東方六國的矛盾爭取安全的國際環境。

    第四,為什麼秦國能在商鞅死後繼續堅持變法呢,首先商鞅的變法是有策略的,不像後來維新變法那樣亂來一氣。首先商鞅自上而下的進行理論宣傳,表現在入秦後與甘龍、杜摯等舊貴族的廷辯在秦國官方統一了思想,其次透過徙木立信在民間宣傳了法治的觀念。然後透過兩次變法,分步實施,在第一次變法取得了成果後再推進更深層的變法,使變法贏得更廣大的支援面。最後,雖然秦孝公的繼承者秦惠王殺了商鞅,但是其實秦惠王是支援變法的,他只是和商鞅有個人的矛盾,順勢利用受到壓制反撲的舊貴族的勢力除掉了商鞅這個人。而不是徹底摧毀商鞅變法的所有成果。隨著秦惠王之後繼續保留新法。變法的紅利越來越明顯,新法也在秦國上下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遂成定製。

    綜合起來看,秦國的商鞅變法與其他六國比無疑是最堅決,最徹底,也是最持久和成功的,當然秦也就享有了變法所帶來的最大好處,那就是綜合國力開始甩開東方六國,而這強大的綜合國力又反過來在戰爭、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壓制東方六國,使得秦國越來越強,最終由秦始皇統一六國。

  • 5 # 桃花一簇開無主

    秦國的統一是偶然,也是必然。說必然,因為時代呼喚一個統一的王國;說偶然,因為秦國遇到了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變法是根本

    各國都在變法,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申不害在南韓,孫臏在齊國,趙國也在胡服騎射。

    但是這些變法都是不夠徹底,沒有從根本上建立一個新的階級

    這些人形成了新的地主階級,這個階級是支援變法的,是支援秦國統一的

    這是關鍵。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秦地處西陲,位置不好,且也缺乏人才,怎麼辦?

    吸收五湖四海的人才!

    秦是最會用列華人才的國家

    魏國的人才最多,但是不會用;燕國從趙國挖了一個樂毅,還用不好

    楚國從魏國挖來了吳起,卻給射死了;吳國好不容易拉來了陳國的孫子和楚國的伍子胥

    但是都沒有啥好結果

    唯有秦國,從百里奚開始,到孟明視,到商鞅,到范雎,到李斯,到白起,到張儀,到尉繚子,都是列國貢獻的人才

    可以說,列華人才均匯於秦也

    這些人才輔佐秦王,外出函谷關,內開政治

    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地理的劣勢演變為優勢

    前面說過,秦國開始地處西陲,是很荒涼的,

    但是,就因為他處於西面,在戰火紛飛年代,反而成了優勢

    不想魏趙韓一樣處於四戰之地

    同時,由於南韓送來一個鄭國,修建了鄭國渠

    這個鄭國渠作用可大了,是的三百里秦川變成了一片沃土

    可笑的是,這個鄭國是南韓派來忽悠秦國修渠以減弱秦國實力的

    所以,南韓有這種腦子,頭一個滅亡不冤枉!

    所以,秦統一天下,是自己三百年不斷積累的結果!奮六世之餘烈,餘威震於殊俗!

  • 6 # 一盤牛肉一壺老酒

    一 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就採取止戰修養生息,秦孝公繼位之初,全國經濟蕭條,百姓吃不飽飯軍糧供應不上,無奈和魏國割地議和。後來又設立求賢館尋求六國治國安邦之才 又重用商鞅,一直維護變法。

    秦惠文王又破巴蜀之地獲得肥沃土地,打敗幾次聯軍,又打敗義渠國不用腹背受敵, 秦昭王又任用白起打了幾次大仗,其中還有特別出名的長平之戰。後來嬴政又打敗了六國實現統一,這幾代君主都是屬於明主不昏庸。

    二 商鞅變法變得徹底,且能執行到位。商鞅變法大體內容就是:老百姓都有自己地,多幹多得國家又重農抑商,士兵只要立下軍功,就能晉級。權貴的勢利和利益少了老百姓卻受益匪淺。 秦孝公支援變法,維護變法,就連跟商鞅有仇的秦惠文王也維護商鞅制定的法律,後代君主從未想去掉商鞅法。打個比方就像七個病人六個人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而秦是完全治本,商鞅指定的法律就是一副良藥。

    三 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秦國北、西、南都沒有強地,秦國取得關中之地,後來又獲得巴蜀肥沃之地,相當於有了大糧倉,秦國又處於位置高處,山多水繞,外地很難入侵,有了這地理優勢,秦國就可以採用修養生息,六國打架秦國看熱鬧。

    秦國能實現統一全國是靠人、靠地、靠法、靠民風靠天時。秦國統一六國早已註定,所以戰國七雄非秦國為王莫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撞限高杆死亡被攝錄,後車拍攝不提醒要擔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