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直堅持就好
-
2 # 未濟
曹魏北面要防備公孫淵,鮮卑的軻比能。東南則防備東吳,西南防備蜀漢。蜀吳兩國戰略合作,自夷陵之戰後,互相不再攻伐,可以全力與魏國對峙。而蜀國又易守難攻。曹丕和曹叡時期兩次伐吳,但是失敗了。在沒有絕對的實力之前,貿然出擊,可能會受到兩國的夾擊。
劉備剛去世的時候,蜀漢也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軻比能鬧了曹魏十幾年才被刺殺,後司馬懿平了公孫淵。這些都做完了,才為後來魏伐蜀奠定了基礎。曹真和司馬懿也伐過蜀,但是失敗了。因為諸葛亮北伐次數太多,連續不斷地北伐,讓後人覺得曹魏都沒怎麼出擊,其實只是忽略了罷了,不過次數確實也是較少。
諸葛亮北伐總想著拉上東吳,孫權也響應過,所以曹魏是兩面開戰。只不過諸葛亮進軍太快,孫權沒跟上。孫權最後一次響應諸葛亮北伐,出兵攻打合肥,但是有滿寵的防守,仍然沒有攻下。曹魏一家對抗兩家,北面還有敵人要防備,兵力再多,也比較分散。集中兵力南下是有風險的。
曹爽伐蜀的時候,被王平打敗。曹魏不是不主動進攻,而是前期都失敗了。蜀國頻繁進攻是以攻代守。不然以蜀國的國力和地盤早晚會被滅的。同時也是轉移矛盾,一致對外,蜀漢內部其實並不安穩,有著各派勢力。諸葛亮的意圖是即使不能滅魏,多拿下一些地盤也是好的。
同時還有天災的影響,魏國連年水旱,伐吳又失敗,需要休養生息。曹丕後來也責備自己窮兵黷武,開始休養生息。曹叡時期多線作戰,曹叡本人又大興土木,對國力消耗很大。一旦打仗,人口消耗就會很大,並且伐吳,伐蜀又失敗,沒有收益。結果就成了積極防禦反倒可以消耗吳蜀。誰打誰也打不贏,誰先進攻誰吃虧。
當時經濟重心還沒南移,北方的人口,土地,糧食產量,經濟,整體實力強於南方。蜀國和吳國要是不主動侵擾魏國,魏國只會更快地積攢實力,打一打還能消耗一下魏國。還有打贏的機率。老二和老三聯合起來揍老大,老大雖然厲害,但是沒有直接滅老二老三的實力,所以老大要謹慎,多積攢實力再出擊。時間越長,對魏國就越有利,魏國只要休養生息就好。
魏國休養生息,蜀國頻繁進攻,都是最適合自己的策略。事實證明,曹魏和繼承了曹魏的西晉最終奪取天下,其實若沒有意外,天下的歸屬早就註定了。 -
3 # 寒鯤
長年戰亂與頻繁瘟疫嚴重製約曹魏國力
事實上,三國時期的曹魏遠遠談不上什麼“國力強盛”,曹魏僅僅是比蜀漢、東吳擁有更不差、更廣大的地盤而已,從黃巾之亂到平定河北,整個黃河中下游整整打了24年的仗(184-208),瘟疫與動亂交織,“生民百遺一,白骨露於野”已是當時的常態,曹丕稱帝以後,一個州的在編人口甚至與東漢中期一個郡的人口相彷彿,大大小小的地區性瘟疫接連在全國各地爆發,建立在如此基礎之上的曹魏帝國,未必有多少能力去主動進攻。以至於,當司馬懿需要率領四萬人馬遠征遼東公孫淵時,朝廷裡竟然在討論能不能負擔得起這筆軍費,可想而知曹魏當時的國力也未必能夠負擔得起大規模出擊。
蜀漢所割據的益州與孫吳所割據的江東,基本上除了劉備入蜀與孫策過江以外,少有內部戰亂與瘟疫的影響。所以,在公元3世紀中葉,蜀漢與孫吳的內部基層環境,或許要遠強於曹魏。而曹魏的人口資源優勢,又需要時間來恢復,南北方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態。
安徽名人館內的曹操征戰形象
曹魏北部邊境的牽制曹魏北部邊境環伺著東漢中後期興起的鮮卑、烏桓、羌胡、氐羌諸部,他們與之前便已遷入北部邊郡的半遊牧半農耕族群(南匈奴、屠各、氐羌)同氣連枝,而且兩漢壓根就沒有妥善處理好的邊疆矛盾也被曹魏所繼承,整個北部邊疆邊郡其實面臨著一定程度的統治隱患,這就需要曹魏統治者派出諸如梁習、牽招、閻柔之類的治邊干將,複雜的邊塞形勢,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曹魏方面的統治精力,而蜀漢、孫吳並不需要面對像鮮卑、烏桓、羌那般遠比南蠻、山越更加組織成熟且部落壯大的邊患。
三國後期的東亞格局
曹魏需要同時面對孫劉兩家三個方向的進攻除了上述原因嚴重製約了曹魏的國力分配以外,最為核心的一個原因是,曹魏需要同時面對孫劉兩家在西南(關隴)、中南(襄陽)、東南(合肥)的來敵,這就需要曹魏始終在長安-天水、襄陽-宛城、壽春等三個方向保持一定兵力的防守部署,這些常態化防守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國力。比起蜀漢依靠秦嶺山險、孫吳依靠長江天險而言,曹魏顯然並沒有多少山川地利可以依靠,所以就會在上述三個位置形成三個“軍區”級(大都督)兵力物資集散據點。一旦曹魏想要從任何一個方向發起總攻,就必須冒險減少其他兩個方向的兵力物資供給,顯然需要絕佳的時機與運氣配合才能實現(鍾會滅蜀便是如此)。
三國時代的都督區
事實上,曹魏(220-265)更像是一隻外強中乾的帶病大象,周圍有孫吳、蜀漢兩隻中型猛獸環伺,又有鮮卑、氐羌等小型猛獸觀望,自然無法將兵力集中在一處消滅任何一路大敵。本來曹操在赤壁之戰時是有機會的,奈何機會稍縱即逝。等到曹魏這隻帶病大象終於靠著時間的流逝、撫平了創傷,緩過來的時候,司馬氏家族逐漸竊取了這隻大象的所有權,司馬昭與司馬炎的主動出擊,就是建立在曹魏四十多年被動休養生息基礎之上的。如果我們把西晉視為曹魏的“換頭”版本的話,司馬昭平蜀、司馬炎平吳,自然也可以視為曹魏西晉統治集團的主動出擊。
-
4 # 念家山
這種情況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國力對比。魏國經過多年戰亂,民生凋敝,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人口也減少得十分厲害。從黃巾起義開始,北方地區又經歷了董卓之亂,李傕郭氾之亂,官渡之戰等諸場戰爭,經濟受到極大破壞,百姓傷亡慘重,十不存一。後來的赤壁之戰雖然主戰場不在北方,但傷亡的軍士基本都是北方人,所以魏國立國初期,國力並不強大,就很難對吳蜀兩國採取攻勢。而蜀國則不同。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以東漢末年的很多戰爭都沒波及到蜀地,加上劉焉、劉璋父子在蜀地一直是保境安民,所以蜀地的經濟狀況還算良好。而且成都有都江堰,蜀地一直被稱為天府之國,所以糧草問題並不緊缺,比較困難的倒是交通運輸問題。
第二,地理位置問題。魏國疆域比較遼闊,需要把守的地方眾多,四面皆是強敵,比如北面的匈奴、鮮卑、烏桓、遼東公孫氏,南面的吳蜀兩國也在虎視眈眈,所以魏國只能先取守勢。而蜀國因為蜀道之隔,易守難攻,諸葛亮又在南面平定了孟獲,所以可以傾國而出,攻擊魏國。
第三,國力的此消彼長對蜀國不利。魏國雖然經歷了戰爭的嚴重破壞,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實力仍在,只是需要一段時間去恢復而已。從長期來看,魏國疆域遼闊,戶口眾多,總有一天國力會碾壓吳蜀兩國,所以吳蜀兩國都想趁魏國還沒完全緩過氣來時把它打敗。魏國採取守勢,也是想盡量拖延時間,恢復自身實力。
所以說,蜀國強行北伐,是當時不得已之舉,而魏國一直避戰而守,確實是當時最明智的做法。
-
5 # 滿乾坤
魏國一動,蜀吳就聯合;
蜀國一動,魏國不疼痛,吳國看熱鬧;
蜀國不動,魏國就會先滅吳國。
-
6 # 棍哥觀史
三國時期本就是財政為王的時代,戰爭是時代的主題,財政是時代的支撐。諸侯紛爭時如此,三國鼎立時更是如此。所以魏國巋然不動,偶爾揮師南下,是欲以財政優勢,繼續拉大與南方政權的差距;相反,蜀吳財政本就弱勢,經不起時間的消耗,他們東西兩線的北伐,就是企圖在差距較小的時候翻身,否則,拖的時間越久,吳蜀兩國就越難生存下去。
為何說財政是漢末三國時代的支撐?舉個例子,董卓算是一手好牌打稀爛的典型,往往我們對董卓的失敗歸結於“酒池肉林”這等不得人心的做派,其實董卓真正失敗於財政體系的崩潰,無法繼續支撐西涼鐵騎的巨大開支。他入關以後實行的是劫掠式的財政措施,他所攻佔的城池皆要洗劫一空,而非妥善經營成長久的“生錢資產”,他更在乎錢,而不是資源的再生產,所以他要把始皇帝留下的“十二銅人”熔鍊成貨幣,但在亂世之中,處處荒野,貨幣的購買力已經遠不如桓靈二帝時期,西涼軍的供養自然就成了難題。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繼續瘋狂掠奪,關中乃至河北糧價飆升至一石粟五十萬錢,一石豆麥二十萬錢,即桓靈二帝時期的1萬倍。為什麼那個時代會出現易子相食?因為吃不起糧食,就連漢獻帝東逃時,也只能以野菜充飢。
反觀曹操,他的理財團隊絕對比“五謀臣”和“五子良將”更為重要。曹操與眾諸侯與眾不同的就是更在乎糧食,而不是錢,這個理財眼光耗死了一半諸侯。官渡之戰前的二袁足夠強大吧?但袁紹的軍隊需要食野棗裹腹,袁術的軍隊需要找河蚌充飢,二袁雖然財大氣粗,也吃了後傾保障的虧,這正是他們不善於理財的地方。曹操可以說是漢末屯田的第一人,在許昌如此,在鄴城也是如此。
官渡之戰前,曹操每年能夠穩定獲得幾千萬石軍屯糧食,加上私田的稅收,令地盤不大的曹操成為實打實的土財主。曹操統一北方後,繼續擴大經濟開發,如衛凱提出復興關中沃野的計劃,召回了大批流民返鄉勞作。這個計劃其實就是拿國家的鹽鐵收入,補貼流民返鄉,這種“搶人”方式遠比後來諸葛亮遷移隴右人口更人性化(諸葛亮是武力強迫遷移)。再比如京兆太守嚴斐提出的“少生孩子多養牛”,由政府低價出售牛犢,供百姓飼養,解決了勞動效率問題。
水利方面,透過劉馥、鄭渾等人的努力,北方水旱災害大量減少;開荒方面,西涼等地在涼州刺史徐邈、敦煌太守皇甫隆的帶領下,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後來司馬懿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大肆屯田,從而無需中央調糧,也能於西線持久對峙諸葛亮。
吳蜀兩國的差距在哪?吳蜀兩國能夠從漢末亂世中脫穎而出,絕非不善理財之輩,但較曹魏相比,他們又暴露出相似的阻力。曹魏處於那個時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無論是關中還是中原,發展時間遠長於南方(除荊襄地區)。也正是如此,北方地區,或者說黃河流域,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戰亂就較為嚴重,所以曹操統一後,整個北方社會的可塑性更高。
這裡有些繞口,簡言之,北方社會崩潰的較徹底,世家大族在戰亂中或兼併聯合,或分崩離析,他們對政治的干預程度就在減弱。曹操的經濟政治改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他對世家大族的依賴程度較低,政令也就容易推展。簡單的例子,楊修、孔融是什麼家族背景?楊修祖上乃是砍了項羽大腿,封侯世襲的公卿世家;孔北海更是大儒孔子嫡後,曹操不是說殺就殺?
吳蜀兩國的立國根本在於東吳和西川。東吳在漢末算的上一塊較為安穩的地區,他的社會結構儲存的最為完整,漢末豪族門閥對於政治的干預也最深刻,所以作為外來戶的孫氏集團當然不能像曹魏一樣施政。又或者說,正是戰亂偏少,東吳才無需像北方那樣大肆屯田,那樣還會讓豪族門閥的土地兼併受挫,所以東吳的屯田起步很晚。史料明確記載的是東吳黃武五年(226年),由陸遜提出,提出的原因則是曹魏將東線戰場推進至江淮一帶,吳國感受到了軍糧危機。
蜀國就更不用說了,在荊州與吳國貌合神離,孫劉聯盟的背後是雙方劍拔弩張的對峙,屯田根本不存在,好在荊襄富庶,稅收穩定,足夠支撐雙方在此區域的軍事行動。而劉備集團進入益州後,面對的則是東吳一樣的尷尬處境,劉焉、劉璋一直未能解決東州派、益州派的內部矛盾,劉備又將外來勢力帶入川蜀,三大派系的權衡利弊更加阻礙了政令的推行。所以諸葛亮向蠻族用兵,一方面是穩定後方,另一方面也是想開發蠻地的資源。
但情況並不如演義裡“七擒七縱”那般,南中地區在“平定”後推行過屯田政策,而蠻族的小動作始終困擾著蜀漢,蜀國不得不在南中地區安置一些“酷吏”,鎮壓暴亂都夠忙的了,屯田環境可見一斑。所以諸葛亮在北伐時,不得不轉移目標,屯田政策更側重於陝西南部,後來姜維也是貫徹這個精神,將屯墾區推進至甘南地區。
從以上介紹中不難看出,經濟實力上,尤其是戰略資源上,吳蜀兩國都沒有魏國的政治環境優越,屯墾起步也較晚,所以這個差距就會越拉越大。更現實的一點在於,曹魏統一的北方地區,耕地面積大,農田水利基礎好,農業技術發達,人口基數大,這些優勢更加促動了南方兩個政權積極北伐的渴望。公元234年,司馬懿和諸葛亮最後一次對峙於五丈原,諸葛亮去世,蜀國錢糧耗盡卻無功而返。次年魏國中原地區大災,司馬懿還能從西線調撥500萬石軍糧救濟洛陽,這種經濟實力的差距太過明顯。
“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許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晉書·食貨志》
總體來說,三國時期,弱勢的吳蜀一直向北用兵,強勢的曹魏反而多處於守勢,這就是南北政權的戰略決策導致的。後來鄧艾在《濟河論》中說的很清楚,他認為三國的戰爭就是打財力,誰到最後最有財力,誰就順勢而統一。所以他也建議司馬懿多屯田,少征伐,順勢就能坐擁天下。曹魏政權從曹氏到司馬氏,乃至晉朝建立,都秉承這種戰略,西晉名將羊祜、杜預都是從生產抓起,將南北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最後完成統一。反而論之,吳蜀雖弱,也一定要拼了命的向北用兵,爭取在差距尚未拉開之前,榨取更多利益,甚至是進取中原。
-
7 # 鐵三代讀史
我們常說的三國,大概自184年開始,結束於263年,中間間隔差不多80年,往小的說,自220年曹丕篡漢稱帝開始,也過了36年,36年間軍閥割據,社會動盪,一個毛頭小子從年輕小夥打到滿鬍子白髮,不累嗎?連連征戰,不需要休養生息嗎?魏國深喑此道,自當知道要恢復元氣,他底子厚,不需要快速解決戰鬥,也還耗得起,蜀國則不一樣,大家都停下來休養生息,雖然都越來越強,但是面積和人口基數擺在那裡,蜀國的國力增幅將大幅低於魏國的國力增幅,可是有辦法嗎,沒辦法,只能不斷嘗試,然後不斷失敗。
戰爭,打的是國力。魏國的國力如何,北面大幅土地,人口幅員遼闊,人口、政治、技術、經濟和文化大城市如洛陽、許昌、長安都在魏國手裡,征戰所需的兵馬、礦山產地也幾乎在魏國手裡,魏國啥都不缺,自然不急於南下攻打吳國和蜀國。
吳國和蜀國國力自不多說。
不信,咱們仔細想一想魏國的城市我們能說出來多少,而蜀國,是不是隻記得成都?吳國,是不是隻記得建業?
戰爭,不能竭澤而漁。戰爭不是過家家,打仗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要考慮糧草、考慮兵員補充、考慮兵器製造、考慮人才將才、考慮士兵戰鬥力、考慮天氣、考慮民意等等,從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各路軍閥就開始打打打,可你們愛打,老百姓不喜歡啊,要被徵丁、又要賦稅、還時不時有被散兵虐殺的危險,於是乎,你們打,我就走,戰爭時期的兵力折損和人口流動可是大事,兵力沒了就要徵兵,連人口都沒了還哪來的兵呢?
再者,打了那麼多年,累不累?年少輕狂想征戰沙場可以理解,可是年年征戰,任誰都會厭戰,士兵會思鄉。
為啥中國年年都有休漁期,因為要讓魚苗有時間生長,休漁期結束了才有魚抓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給人活路了,人都打光了、跑完了,咋繼續打呢?
同時,魏國北邊還有外族侵擾,咋能左右開弓亂招呼呢?
因此,魏國不整天打,是有深知韜光養晦的道理的。
戰爭,不能完全遵從個人意志。劉備用孔明的策略,達成三國鼎立。
但劉備卻始終不忘匡扶漢室,雖然其志可嘉,但是終歸有點不合實際。
不僅如此,他託孤白帝城,還順帶框死了孔明,要他繼承遺志。
孔明雖然深知蜀國實力,但是先帝託孤,必報其志,自此之後多次北伐,對魏國發動五次戰爭,歷時7年,雖然取得了小成績,但是魏國的國力仍然無法撼動。234年,絕命於五丈原,一代巨星就此隕落。
以孔明的政治智慧,他不可能不知道不打會被拖死、打了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他所做的更多的為了完成先帝的遺願,延續蜀國的生存時間。
但是,個人認為,以一國存亡為賭注去完成個人的意志,未免在政治上顯得有些幼稚。
而後的姜維,同樣也是完成個人遺志,多次伐魏,自不多說。
如果蜀國休養生息,與魏國停戰,建立經濟聯絡,互通有無,或許歷史會由此改變。
-
8 # 葉飄刀
初期的魏國沒有表面那麼強大
三國中的魏國佔據的是中原地區,國土面積是最廣的,國力也是最強大的。
然而在三國之中,魏國所佔的區域也是前期各路諸侯交鋒的主戰場,什麼袁紹、袁術、公孫瓚、呂布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來來回回和曹操走馬燈一樣的大戰,雖然最終曹操得以將這些勢力給一一掃平了。
但實際上整個中原地區,也就陷入了民生凋敝的局面,當時曹操的自己的詩歌就是這麼寫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戰亂對於魏國的國內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甚至曹操要靠建立摸金校尉盜墓來維持軍隊的開銷,可見當時的困難。
而與之不同的是,東吳在江南經歷了三世,地盤相對穩固。巴蜀又是天府之國受到的戰亂騷擾也相對的小,這就使得魏國雖然國家地盤大,但初期的國力並不足夠強。
蜀國與吳國擁有地利在曹操的時候,他曾經嘗試過要統一天下,但赤壁之戰的大敗,使得魏國元氣大傷,荊州也被吳蜀獲得,而後曹操又在漢中之戰中,被劉備擊退,從而丟失了漢中。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東吳完全佔據了長江天險,而蜀國又擁有蜀道的天險,魏國要想進攻這兩個國家將會極為困難。
這個從後來的偷渡陰平到三分歸晉造船渡江,都可以看出來,要攻破蜀國與吳國藉助地利的防線,都是十分冒險與耗時的事情,反過來中原地帶卻主要是平原,曹操一方要想防守卻比蜀國與吳國更加困難。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吳國與蜀國的聯合策略,共同牽制魏國。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三國初期,魏國雖然國土最大,實力最強,但因為元氣消耗太多,需要慢慢的恢復,難以組織起大規模的軍隊對吳蜀任何一方進行進攻,畢竟要想攻破兩者的天險地利小規模進攻是沒有效果的。
而蜀國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機會,他國力最弱,發展潛力有限,不趁著魏國沒有恢復過來前佔夠便宜獲得優勢,等到魏國恢復了,那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蜀國才急於攻伐謀得優勢。
-
9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魏國並不是沒打,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遼東和塞外去了。
一來蜀、吳都是不好啃的硬骨頭,硌牙。
二來魏國也有自己的擴張方向,好比諸葛亮七擒孟獲,吳國出海琉球抓野人一樣,總不能光找南邊耗著吧?
早期蜀漢與吳國的策略就是唇亡齒冷,聯盟扛曹,一場赤壁之戰燒出了三分天下。
但這也讓曹老闆稍微放了點心,為什麼呢?
因為劉備已經給封進蜀地和漢中了,這地方看著好,卻沒有什麼戰略突出方向。
要不然當年滅秦後劉邦給封為漢王,劉邦怎麼會慪得鬥雞呢,連韓信都覺得這地方沒搞頭要逃跑!
所以,蜀漢一有空就從漢中往外拱,越打越來勁,只要能打出去,馬超就能又拉出一幫舊部和少數民族大軍。
曹魏兵力有點不夠,專注長安吧,許昌、洛陽危險,畢竟孫劉聯盟,關羽佔著荊州,東吳也不斷的北上,都打到合肥了。
萬幸的是,東吳這幫戰五渣還真有點離開水面就不會打仗的意思,圍著合肥槓了5次,硬是沒能開啟突破口。
關羽的荊州部隊倒是生猛的不得了,一會兒圍攻曹仁,一會兒水淹于禁,揪著龐德就剁,威震華夏。
曹老闆頭痛的要命,許昌裡面還裝著漢帝呢,如果關羽把樊城拿下了,東吳再跟著出兵,曹魏就只能遷都撤到黃河以北去了,可能連淮南都守不住。
所以,當時的局勢對曹魏來說還真是不容易,整個戰略局勢都對己方不利,根本沒有功夫反擊。
這時司馬懿幫曹操分析了下,大意是:“于禁打輸不算什麼,只是戰場勝負罷了,暫時還威脅不到國家的戰略平衡,為這點事兒就遷都,別說地方守不住,還會示敵以弱,讓對方更來勁,導致軍心不穩。”
他給曹操點了個新戰略——劉備和孫權只是個表面上的老鐵,背地裡X你妹的事情沒少做,再加上現在關羽這麼嘚瑟,孫權眼睛不紅?指不定又砍了多少桌子角呢!
所以,不如挑撥兩邊的關係,動用一些外交關係,讓孫權去給劉備扯後腿。
曹操一聽,妙哇!這孫狗子打魏國從沒討到好,慫恿他打劉備佔荊州肯定來勁!好計!立即執行!
於是,正當關羽打樊城打的正起勁的時候,目光短淺的東吳派出呂蒙,搞了個白衣渡江,把關羽後路給扒了。
眨眼間荊襄攻防易手,關羽走了麥城,東吳和季漢打得頭破血流,順帶還莫名其妙折了個張飛。
劉備其實也沒喪失理智,與演義不同,他就拉了5萬人去找孫權算賬,結果一進江南水澤就不行了,遲遲打不過秭歸一線,硬是從221年7月耗到222年6月。(順帶說一句,曹操220年3月就已經死了,與關羽同一年)
39歲陸遜大戰63歲劉備,劉老闆開頭很謹慎,陸遜也很慫,雙方最後都耗不住了才出來打了個決戰,劉備帶著本陣打輸了,扔下馬良黃權等人撒腿就跑,結果馬良被殺,黃權投降了曹魏。
夷陵之戰和之前的荊州之戰耗光了蜀漢的本錢,也徹底搞壞了兩家的關係,更將蜀漢的荊州給砍了,徹底將之變成了關門待打之狗。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諸葛亮不計代價的狂攻,不打出去佔領關中就沒有戰略上的出路,更要以攻代守,防止戰略被動。
曹丕時代,三國鼎立局面已經形成了。
東吳防守荊州之後,進一步攤薄了兵力,反過來還要防禦南下的曹魏。
蜀漢則被困死在貧瘠的四川盆地,始終發展不起來,只能依靠地形優勢與曹魏拉鋸。
能玩出的那些計策,比如暗度陳倉什麼的,在漢朝還沒建立的時候就已經讓劉邦給使絕了,也就魏延才把這些爛點子當回事兒。
這就形成了曹魏一推二的局面,牢牢把控了戰略主動權。
但曹丕也不敢隨意打二國,他急於稱帝和穩固政權,根本沒閒心管開疆拓土。
魏文帝在226年死去,皇位傳給了他和甄皇后的兒子魏明帝曹叡。(諸葛亮在228年開始了第一、二次北伐。)
魏明帝走上了另一條開疆拓土之路,他讓司馬懿帶兵平滅了遼東公孫家。
遼東公孫,是遼東太守公孫度治下的土地,但他們對曹魏時降時叛,如同滾刀肉一樣。
曹魏有心滅掉公孫,但蜀國、吳國才是核心問題,也就暫時只能任由公孫坐大。
像當時諸葛亮北伐,圍攻陳倉,魏軍前邊打著呢,後邊公孫淵殺了公孫恭奪太守位,為了維穩,曹魏也只能忍了。
公孫淵對曹魏更加不遜,拉著鮮卑高句麗等騷擾中原,勢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明帝讓司馬懿帶兵平滅遼東公孫。
當時東吳還相當超前的組建了龐大的海軍,一邊去沿海島嶼捉野人補充人口,一邊沿著海岸線航行到遼東,與公孫家勾連,計劃夾攻曹魏。
司馬懿帶兵很快就攻入了遼東,殺得人頭滾滾,公孫淵此時又找孫權求助,孫權也再度準備了大型的船隊救援,實則趁火打劫。
當吳國的水軍抵達時,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已經被曹魏三光政策了一遍的遼東,是半點油水都沒有了。
魏明帝239年去世,諸葛亮也早在234年去世,孫權想繼續勾連高句麗,但未能成功,在252年去世。
魏明帝后的魏國陷入了混亂的政治局面,因此還是沒法集中兵力進攻孫、劉。原因嘛咱都知道,老司馬家坐不住了。
諸葛亮死後,蜀國在姜維的帶領下繼續反攻大業,但戰役規模是越打越小。
姜維相信自己能夠打出去,然後拉攏羌人胡人一起消滅魏國。他的北伐也打贏了不少勝仗,大勝兩次,小勝三次,打平四次,大小敗各一次。
連年北伐雖然抵擋住了魏國的進攻,也逐漸讓蜀漢看到了一絲希望,卻也消耗了大量的財富、人口,蜀國朝廷越來越多的人反對姜維的北伐,致使姜維以屯田避禍。
之後的歷史我們也看到了,司馬昭伐蜀,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大軍很快就從險道入川,沒多久鄧艾就偷襲成都,終結了蜀漢的一切。
其實三國打到現在,也真的沒什麼好打了,窮的窮,廢的廢,全都氣喘吁吁。
280年,晉武帝派王浚、杜預出征,渡江而過,順利的滅亡了東吳。
-
10 # 再言春秋
引言
魏蜀吳三分天下,以曹魏集團實力最為強盛。可這個最為強盛的軍事集團,在面對“宿命”對手的時候進攻卻並不多。
除了偶爾的對東吳發動過三次進攻外,對蜀漢主動發起的有規模的進攻只有一次。可反觀綜合實力最弱的蜀漢集團,反而是數次組織北伐。
可以說,無論是曹魏集團還是蜀漢集團,他們在面對對方的時候,其應對策略都與國力不吻合。而這又到底是為什麼呢?
分析曹魏集團在曹丕掌權時,對東吳集團發動過三次大規模進攻。但對蜀漢集團,卻沒有發動過一次攻擊。
到了曹叡掌權之時,對有過一次主動發兵漢中的軍事行動,結果卻是無功而返。在這之後,曹叡對蜀漢軍事集團就沒有再發動過攻勢。
雖然在面對最大的對手東吳和蜀漢時,曹魏集團並沒有發起過太多的進攻。但這並不代表曹魏沒有進攻,只不過進攻的主要方向不是東吳和蜀漢罷了。
眾所周知,曹魏集團的根據地是北方。我們經常習慣用一句話來評價曹操的軍事成就,那就是“統一了北方”。
然而,客觀地說,曹操的這一統一也不過是區域性統一,他對於西北、東北方向的控制力根本不足。如果以現在的版圖來看,他根本算不得統一了北方。
所以,無論是在曹操生前還是死後,來自於西北、東北兩個方向的後方“威脅”始終就沒有停止過。更有甚者,他們會同蜀漢集團、東吳集團進行軍事協作,共同對付曹魏:
會亮時在祁山,果遣使連結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與相首尾。帝乃詔招,使從便宜討之。
柯比能,三國時期鮮卑的首領,從地理方位來看,鮮卑當時應該集中於蒙古高原上。對於曹魏集團重要經濟後方冀州能產生很大的威脅。
除了鮮卑之外,曹魏集團與西北的羌人關係也並不友好:
景初二年,燒當羌王芒中、注詣等叛,涼州刺史率諸郡攻討,斬注詣首。
當然,東北方向同曹魏集團也經常有戰爭發生:
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儉等齎璽書徵淵。淵遂發兵,逆於遼隧,與儉等戰。儉等不利而還。
客觀地說,曹魏集團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統一北方全境的戰鬥中。當時的曹魏集團後方非常不穩定,來此東北、西北方向的偷襲與叛亂時有發生。
就連自己內部,都經常有叛亂髮生。曹魏集團要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這些方面,沒有有派遣大軍對東吳和蜀漢發動進攻的條件。直到司馬懿平定遼東之後,才有了這個機會。
不進攻就是最好的策略人們常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可我倒認為防守有時候是最好的進攻。只要能做到“不動如山”,那遲早都可以尋到敵方的破綻。
畢竟,軍爭之事乃生死存亡之事,最好還是不要輕易發起。可一旦發起,就要力求畢其功於一役。就好比戰國末期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他對抗匈奴的時候,就是在等待機會,進行防守反擊。最後在一戰中將匈奴擊潰。他的這種策略同樣適合曹魏集團。可以說防守反擊是當時最適合曹魏集團的戰、政結合之略。
從戰略部署上來看,曹魏集團雖然是最為強盛,但他很難抵擋住多方的進攻。如果說,東北方向、西北方向、關中方向、荊淮方向,總共四個方面共同對曹魏發動進攻,那對他來說都是危機。
所以,曹魏集團必須要抓緊時間,發揮自己騎兵的優勢,迅速解決掉來自西北和東北的後患,不要讓未來的軍事行動發展成四線作戰。
而這,就需要曹魏集團把大量的兵力集中於西北、東北兩方。那樣,在防守關中和荊淮的兵力勢必會減少,根本無法組織出來足夠的兵力去進行進攻。
再從微觀戰術上進行考慮,冷兵器時代,除非有強大的兵力優勢或者智慧優勢。否則,對於進攻方而言,很難戰勝與其旗鼓相當的對手。
曹魏軍事集團,在抽調兵力集中進攻西北、東北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得力之人來防守關中和荊淮。這對曹魏集團而言,要比進攻合適得多,也穩妥得多。
從政略上看,當時的蜀漢、東吳又一次形成聯盟。如果是他們主動對曹魏發動進攻,那以當時的交通訊息環境,很難配合得好。
可要是曹魏主動對其中一方發動進攻,他們不需要有任何的溝通,就會組織軍事行動,來策應盟友的反擊。這很顯然是不利於曹魏的“外交政略”。
再者說,以曹魏集團的經濟條件、戰爭潛力,完全可以和蜀漢、東吳打消耗戰。曹魏集團只要做到內部正常發展,蜀漢和東吳遲早會耗不起。
結語對於曹魏集團而言,他雖然是三國最強,但他的對手也要比蜀漢和東吳多。
除了這兩個必須面對的宿命對手之外,曹魏集團還要面對後方來自西北和東北的威脅。這種地緣軍事,就讓曹魏集團必須進行一次“優先軍事討伐”的選擇。
很顯然,他們優先選擇了平定西北和東北,這個威脅其後方的軍事力量。既然這樣,曹魏集團就需要把兵力集中於這兩個方向上。就無法組織對東吳或者蜀漢的進攻了。
況且,有著較強經濟優勢的曹魏集團,也不一定只有進攻才有勝算。只要曹魏集團能夠穩妥的與蜀漢、東吳進行消耗戰,那最後勝利的,還是他們。
-
11 # 永想冬日暖陽
國家拼的是實力,三國時期的國家實力是人口與土體,誰的人更多,誰的疆域更大,誰獲勝的機會將會更大。
三國時期的人口分佈,魏國400萬,吳國200萬,蜀國100萬。農業時期,每個人的產出基本一樣,相同的時間內,魏國的經濟增長是吳國的2倍,是蜀國的4倍。
時間不站在蜀國這邊,就像現在的中美(之與臺灣統一),現在打,更有利於美國,五年後中國超越美國,那時再打,更有利於中國,時間在中國這邊。
假使,蜀國不北伐,數年過後,蜀國就是一個地區小軍閥,在魏國眼裡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國。
-
12 # 一個小嘍囉
這是政治的需要。
蜀國不姓蜀,姓漢。
後世歷史為區分才稱為“蜀漢”。如果你回到三國,自稱蜀,恐怕沒人知道你講的是什麼。
姓漢,以漢室宗親自稱,那麼就必然要征討國賊,匡扶漢室。
這是立國之本,收攏民心所向的必然選擇。
備亮也沒法。
-
13 # 遲到的敬意
弱國主動挑戰自古有之,這是弱國不得不為的生存之道。三國時魏國國強民富,蜀國國小民寡 ,時間在魏國方面,蜀國時間上被動,輸不起。
蜀國必須要主動攻擊。第一,透過攻伐來獲取得人口和財物;第二,透過攻伐凝聚民心和政府意志;第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反正蜀國需要維持龐大軍隊應對魏國。
當今世界也是如此。每當一個國家內憂無法解決,就要想方設法制造外患,來轉移矛盾,凝聚民心。如現在的印度不斷挑釁東方大國就有這樣的考慮。
當一個國家強敵環視,具有生存危機時,也具有攻擊性,時不時亮一亮肌肉。如chaoxian。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如果從公元220年曹丕正式建立魏朝取代漢朝開始算起,到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魏朝建立晉朝為止,曹魏政權總共存在了45年時間,在這45年中,曹丕有三次主動攻打東吳,兩次都沒有正式開戰,只是對峙,曹丕去世之後,在曹睿當政期間,主動進攻僅有一次,就是司馬懿平定遼東的戰役,為何三國之中最強大的曹魏政權,一直在執行防守的戰略。
相對於曹魏而言,孫權主動進攻曹魏的次數,都比曹魏進攻孫權的次數多,孫權在世時主動進攻曹魏的次數一共有四次,分別是:
226年,曹丕去世後,孫權趁亂攻打曹魏。
228年,石亭之戰中,孫權主動進攻曹魏。
234年,諸葛亮去世的同年,孫權主動攻打合肥。
241年,孫權三路大軍分別攻打淮南、六安、樊城。
魏蜀吳三國力量對比
而在曹丕稱帝前,孫權主動進攻曹魏的戰爭就更多了,蜀漢政權也是如此,諸葛亮就有6年5次北伐,次次壓著曹魏打,司馬懿只能保守地防守,不敢主動出擊,就連諸葛亮去世之後,司馬懿準備率軍主動攻打蜀漢 ,也被曹睿阻止,為什麼曹魏的戰略如此保守?
事實上,從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曹魏的政權的戰略就開始變得保守了,當曹操在公元215年拿下漢中張魯後,居然放棄了繼續率軍南下攻打益州的建議,反而還說出“得隴豈能望蜀”這樣的話來,讓人感嘆雄心壯志的曹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統一北方、敢於冒險遠征烏桓的曹操了。
曹操的晚年更是在一系列的戰爭中,窮於防守,從公元217年劉備發動漢中之戰時,曹操一直是被動應戰,劉備用了2年時間擊殺了夏侯淵,在漢中之戰中打敗了劉備,之後,劉備派出劉封、孟達攻打上庸三郡,併成功佔領,派出關羽北伐襄樊,關羽一時之間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俘虜三萬精銳曹軍,曹操差一點就要遷都以避關羽鋒芒了。
曹操暮年
曹魏的實力明明強於東吳+蜀漢的總和,為什麼如此被動,而且被動的戰略一直延續到了曹睿時代?
雖然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領導人的戰略有些不同的,但是他們所面臨問題是大同小異的,也就是這些問題導致實力最強大的曹魏反而一直採取保守的戰略,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政權內部原因
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就把優先統一天下的戰略,更改為政治奪權+軍事攻伐的雙重手段,以政治奪權為主,以軍事攻伐為輔,主要目的就是世襲權力和改朝換代,曹操從丞相的官職一路升為魏公、魏王,建立了自己獨立的政權班子、宗廟社稷、獨立王國,這明擺就是要改朝換代,幾百年的大漢政權,誰都明白要結束了。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曹魏的內部也存在了相當多忠於漢朝的人,這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副作用,只要大漢天子存在一天,就會有人忠於漢朝,就連荀彧這樣跟隨曹操十幾年的人,也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在政治上分道揚鑣,更何況其他人了。
曹丕稱帝
所以曹操在外征戰,不能長時間遠離政治中樞,他擔心朝中有人反對他,但這些反對他的人,也沒有在臉上表露出來,更何況明槍易碰,暗箭難防,就連法正都看出來曹操必有內患,這就是曹操的內患,所以曹操晚年不斷有內部的叛亂事件發生,比如魏諷謀反案、太醫令吉本謀反案等等,這些事情讓曹操變得保守。
而曹丕時代的保守則與曹操時代有些不一樣,從兩漢到魏晉時期,是中國士族發展的黃金期,從地方到中央士族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他們掌控經濟、人口、輿論、政治、用人權等等,曹操時代對士族是既打壓又任用,因為曹操有手腕和能力,但是曹丕比不上曹操,對於崛起計程車族,只能採取與之合作的手段,九品中正制是一個雙方的妥協,曹丕時代尚能控制大局。
但是曹丕總共在位只有6年時間,大多數時間用來處理內部政權改朝換代的問題,能用來征伐的時間太少了,也無法成事,再加上夷陵之戰期間,曹丕選擇了觀望,沒有聽取劉曄正確的意思,導致錯失統一的大好時機。
曹睿
到了曹睿時代,曹魏內部的人才開始凋零,曹操時期的人才陸續去世,曹睿一即位,孫權就趁曹魏政權交接之際北伐,但被挫敗,緊接著就是諸葛亮開始北伐,諸葛亮前後北伐五次,用時6年,等到諸葛亮去世,曹睿就開始大興土木,曹睿從公元226年即位,到諸葛亮去世前,一直疲於應付來自孫權和諸葛亮的軍事進攻,等到諸葛亮去世,曹睿就開始放鬆享樂。
還拒絕了司馬懿攻蜀的建議,也是浪費了一次機會,雖然不敢說滅蜀,但是主動進攻也能佔一點便宜,只能說司馬懿與曹睿的出發點不一樣,或者說後期的曹睿缺少進取之心。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持保守的戰略,與他們政權內部及個人有著很大的關係。
二、外敵太多
曹魏政權是三國時期實力最強的,正因為他強,所以他是所有勢力眼中最大的敵人,南方的蜀漢與東吳聯合起來對抗曹魏,這是曹魏兩個最強大的敵人,曹魏用來防備蜀漢與東吳的兵力超過了曹魏總兵力的一半以上。
三國鼎立圖
曹魏與東吳有著幾千公里的邊境線,從中部的襄陽一直到東部的揚州入海口都是雙方的戰線,雙方都需要投入極多的軍事力量來維持邊境安全,就是一個東吳,就消耗了曹魏40%的國防力量,而蜀漢政權至少也消耗了曹魏20%的國防力量。
曹操時代,曹魏的敵人有東吳、蜀漢、西北邊境的烏桓、鮮卑、匈奴,再加上時叛時降的遼東公孫氏割據政權,218年,烏桓造反,曹操命令曹彰率軍討伐,當時劉備正在漢中與夏侯淵對戰,孫權因為出於奪取荊州的目的暫時與曹魏聯姻,即使如此,曹操也是腹背受敵,在與劉備的戰爭中屢次落於下風,就是因為外敵太多的原因。
孫權雖然暫時與曹操聯姻,但在政治人物眼中,那不過就是個權宜之計,仍然是需要防備的,曹操也不可能把防備孫權的兵力調走,仍然要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直到孫權偷襲荊州,關羽被殺,曹操才解救了政權晚年的危機,可這個時候曹操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孫權、曹操、劉備
曹丕時代,解除了政權內部半獨立勢力臧霸,但面臨的各方壓力並不比曹操時代小多少,曹魏雖強,但同時也要避免兩線作戰,曹丕在位期間,主要把東吳作為對手,蜀漢根本沒有放在眼中,因為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之後,蜀漢逐漸衰弱了,而諸葛亮這個時候並不出名,不像後來北伐一樣,名震天下,曹丕當了6年皇帝也去世了。
曹睿時代,先是孫權北伐,接著諸葛亮北伐,一直維持了8年時間,等到諸葛亮去世之後,曹睿才鬆了一口氣,事實上,曹睿時代是曹魏外敵最弱的時期,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暫時沒有北伐,孫權北伐也顯得孤掌難鳴,再加上曹魏又刺殺了鮮卑首領軻比能,阻止了鮮卑勢力的統一,讓鮮卑再次陷入混亂,暫時解除威脅。
曹睿還命令司馬懿北征遼東,消滅了割據遼東幾十年的公孫氏政權,解除了北方威脅,南北方威脅都不足以讓曹魏感受威脅,所以曹睿開始大興土木享樂起來,結果沒幾年就去世了,外敵太多是曹魏一直持保守戰略的原因之一。
諸葛亮北伐
三、地理因素
曹魏在南方的兩大敵人蜀漢與東吳,都存在天險,導致討伐的難度很大,東吳的天險是長江,曹魏是北方人,不擅長水戰,想要滅亡東吳,必須訓練、培養水軍,同時還要建造足夠多的戰船,這需要很長時間,就是後來晉滅吳,也是準備了十幾年才滅亡東吳。
同樣的道理,蜀漢有秦嶺天險,當年曹操在漢中之戰敗過劉備的主要原因就是秦嶺非常難運輸物資,導致曹操糧食不足,是不方便運輸,這也是後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曹魏想要攻打蜀漢,既然擔心東吳的反撲,還要設法解決越過秦嶺的運輸,難度也比較大。
所以曹魏必須發展實力,因為曹魏與東吳和蜀漢的量級是不一樣的,曹魏實力大於東吳+蜀漢的總和,如果三方都休養生息,曹魏將來的實力差距將與東吳、蜀漢越來越大,時間是站在曹魏這一邊的,不打仗對曹魏有利,所以曹魏不願意主動進攻,風險太大。
蜀漢之所以一直不斷地主動進攻曹魏,這是因為蜀漢的國號是漢,他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法理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蜀漢只有不斷地進攻曹魏,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或者他們只是為了滿足當初的理想,劉備和諸葛亮統一天下的理想,也僅僅是理想而已。
回覆列表
你好,我回答一下個人理解。
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這是共識,應該沒有爭議。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待,蜀漢為什麼要不斷伐魏,主要是為了轉移國內政治以及氏族之間的矛盾,讓國民團結一致的結果。
諸葛亮每次出征,也就幾萬人馬,勞師遠征,補給線越拉越長,蜀道難,運送物資就更難了,基本上都是打完一個地方,收割一個地方的糧食物資,人口拉回去,這樣的討伐更像資源掠奪。
而曹魏雖然國力最強,但是面對多方戰線要防守,北方的異族,南方的蜀漢和東吳,還有內部的矛盾,實際能用的兵馬也沒有想象的多,所以一直遲遲沒有發動統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