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懸疑故事屋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之一,遠方的遊子歸家,進家門的第一句就是“媽我回來了。”

    每當看到這個公益廣告不得不讓我想起我的老爸老媽來,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說的也不假,但是,一人為父之下,終究有老去的一天,自己不盡孝,將來自己的兒女也會向你一樣不孝順,這是必然也是懲罰,所以說我眼中的孝,就是扶老攜幼,沒事常回家看看,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父母,畢竟拉扯成人也不容易啊!

    看著年邁的父母,也該是咱盡孝的時候了,最起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孝順自己的父母,那你的兒女也在看著你,效仿你,這其實就是榜樣的力量,以身作則,敢為天下先,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法則,是對老人的孝順體現,做到這一點那你的人生也會更加精彩,更加絢麗……

  • 2 # 心若蓮花處處開

    在這個世界上,願意為了子女付出一切的便是我們偉大的父母。他們生我,養我,為我操碎了心,真的無以為報。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小娃娃,長成一個大姑娘,這其中花費了他們多少的心血。生病了,在一旁陪著你,餓了,給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有什麼難事,總是無怨無悔的幫助你。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就算這個世界冷漠無情,只要有他們在,你的心總是暖暖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對我們無私奉獻的父母呢,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們為人子女即使做不到父母對我們做的萬分之一,也要記得多去關心關心我的父母,他們也是很脆弱的,哪怕什麼都不做,即使陪陪他們,做一頓他們愛吃的飯菜,嘮嘮家常,他們也會很開心的。不要嫌他們嘮叨,他們嘮叨也是關心你。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關心你的人並不多。遠在遠方的遊子們,記得在閒暇之餘給自己的父母打一通電話,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 3 # huihuihero

    謝謝邀請,我覺得。“孝”這個字很奇妙,因為它經不起等待。 不論是在外讀書的學生,還是在外打拼的工作者,又或者是遠在他鄉生活的人。不論你在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但是你在你父母的眼中,你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他們願意等待我們一天天成長,但是我們卻不能等待他們一天天老去。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一種何其悲的結果。而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只是很多人都因為自己的事情忘了多陪陪父母。

    我覺得: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

    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勤儉持家的父母,勤快為孝。

    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願就是盡孝。

    如果你很忙,實在難以抽身陪伴父母,照顧父母。也不用太過自責。不要多,一天抽出十分鐘,打個電話給父母,和父母開個微信影片。笑著和父母聊一聊。這也是孝。盡孝的方式千千萬,但孝心卻只有一種。趁還能照顧父母,多多陪陪他們吧。他們已經等了半輩子了,別讓他們等一輩子。

  • 4 # 叫考拉的Alex

    我們看看什麼是孝?孝拆分成兩個字,老在上面,子在下面,一老一小在一起,稱之為孝。所以孝,應該是子女好好對待父母,照顧父母的意思。

    《百孝篇》開篇曰:“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孝經》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教我們識字,教我們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無私地把他們的所有奉獻給我們,為了我們的成長,而不求回報。試問,在這世上還有什麼人能像父母待自己一般無怨無悔,憂我們所憂,樂我們所樂。所以,當我們成人後,承擔責任後,也是時候開始反哺我們的父母了。

    朋友在杭州工作,37歲事業還算有成,天天忙著應酬,按道理,在他這個層面的人,能夠抽時間回去看看父母已經是很難得了,他每週週末都等準時回家,跟父母吃頓飯。我們看起來覺得他是工作,盡孝都能兩全的人。後來有一次,我們家跟他們家出去週末放鬆,後面邀請我們一起吃飯。剛好是他們的家庭時間,本應該家人和睦聊天的時候卻發現老人的臉色不是很好。原來,朋友雖然是陪家人吃飯,但是更多的時間在接電話,發信息,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交流,所以其實父母並不是非常的開心。

    想告訴大家的事,盡孝千萬不要當做一種儀式,一種流程,不然就是坐表面功夫了。孝順父母不僅僅是花錢,花時間,更要花心思,多想想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父母為什麼事情擔憂,多陪陪父母溝通。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在接送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會問今天過得怎麼樣,有沒有跟同學鬧脾氣,成績為什麼會退步,那才是真正的關心,無私的關心,他們想了解我們的一點一滴。如果父母只是為了接送而接送,那我們又怎麼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呢?現在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我們要真正的關心父母,才是行孝之本。不管做的是什麼事情,真正的陪著父母用心去做,才是我們更應該做到的事情,不是嗎?

    趁還有機會,趁著父母身體健康,多陪陪他們吧~

  • 5 # 默默無聞的人生

    搬到市裡住已經四年有餘了,每次回家休假都儘量回老家去看看父母,住上一宿 深秋,農曆9月17,回老家的日子。 剛一下汽車,一股家鄉泥土的氣息撲來,心情甚是興奮,又走了四個多月了。徙步揹著雙肩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感想頗多:十幾年前,自己努力拼搏就是想離開這片土地,想在城裡有一自己的容身之所,十幾年後自己又從心底想回來看看,看看家鄉,看看父母,說不出心裡的感覺,也許…自己的根在這裡吧。也許這裡還有童年的影子,有父母的牽掛。 一進門,看見父母在院子裡忙著手裡的農活,沒有過多的言語,父母就見我一笑:快進屋吧,飯早做好了,一股家的熱流暖徹心底。揭鍋端出熱乎乎的蒸餃(父母知道我愛吃),父母永遠惦記著孩子,知道孩子愛吃什麼,可做兒女的有多少能記得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呢?父親77、母親73了,還種著10多畝地,看著勞累的樣子,從心底裡難受。早就不讓他們種地了,怕累著,可父母一輩子就是要強的性格,不肯閒下來,也不願輕易的靠別人生活。這也可能與父母的人生經歷有關(父親9歲時,爺爺奶奶就沒了,母親15時,姥爺沒了)拿起筷子,幫父親把啤酒倒上,陪老人喝了一杯,很喜歡這種感覺,是一種家的味道,不需太多言語,這就是幸福,也會是我日後很懷念的幸福記憶。 飯後,簡單幫父親收拾一下院子,其實也不用收拾什麼,父親本來就是一個愛乾淨的人,平日裡都收拾的很乾淨。母親說有個插線板壞了,拿起工具就修了起來,又幫修了修電水壺,平時回家也願意幫父母收拾一下他們認為幹不了的小事。父母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從不晚起,手裡總是有忙不完的活計,但他們從不問我們要什麼,也不願給我們添麻煩。我想這不僅僅是我的父母吧,可能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的。 晚上陪父母躺在家裡的熱炕上,聽聽父親母親說說家裡的、村裡的事,再聽他們說說他們年輕時的事,人老了,也愛回憶,以前覺他們說這些時,覺得很煩,太嘮叨,但現在我很願意傾聽,是我老了,還是逐漸懂得父母了,自己也說不清楚。我不知道父母還能陪我多久,但我會盡量騰出時間來陪陪他們,我不想以後心有遺憾,不想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心痛。都想陪著孩子老婆享受天倫之樂,可我不止是孩子的爸爸,也是父親母親的兒子,難他們不想嗎?躺在家裡的炕上、躺在父母身邊幸福、蹋實。我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嘮嘮家常。父母歲數大了,擔心家裡有事,也最怕接家裡的電話,因為平時家裡沒事是不給我打電話的,經常這樣,老婆都羨慕,甚至嫉妒,我攬著老婆的肩說:不要老是說我關心父母勝過關心你,父母的路越走越短,而我們相伴的路還很長,父母羨慕我關心你就像你羨慕我關心他們一樣,我願牽著你的手一起關心他們,不要覺得父母沒有給予我什麼,反而我覺得父母已經傾盡所有,不要說父母對我們不好,我相信沒有一對父母不是全心全意為兒女的,只是兩代人有代溝,是我們做子女的沒有領悟父母對我們的好;父母的健康快樂就是我們的幸福。我們還年輕,還會擁有更多。 次日,要回市裡了,父母老早就給孫女準備吃的:燉羊排、炸丸子……要我帶回市裡。惦記完兒子還惦記著孫女,父母這輩子的心呀,都在孩子身上了。我又背起雙肩包,徒步走在回市裡的路上,和來時明顯兩個心情,有不捨、有惦念,又要走幾個月才能回來了,這時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可那是父親的,而現在是父親在站在我身後,看著我,我知道我身上有擔子,我也希望我能為日漸老去的父母撐起天空來,我再回頭時,父母進門去了,等我走遠了,再回頭髮現父母,又出來了,我知道父母是怕我心裡難受,可他們心裡又何償不難受呢?在這裡祝父母身體健康長壽,是我的心願,也是我對天下父母的心願。 期盼著下次早點回家……

  • 6 # 傻姑娘的童話

    百善孝為先,我就以自己來談談“孝”吧

    我父母都是農民,我也是在農村長大的,在上高中以前都沒有離開過家鄉的小鎮。印象中媽媽在家永遠都很忙,每天吃完飯就下地了,大中午很熱,但媽媽還沒有回來,我還會抱怨媽媽回來的晚。

    後來長大了,瞭解父母的辛苦付出,自己也漸漸地學會幫幫她們。在家做做飯,沒事和她們一塊下地幹活。自從上了大學後,很少回家了,寒暑假都去打工了,不想她們太辛苦。有時候會抱怨自己的無能,想趕快掙錢養家。

    在我眼中,爸爸媽媽是我最愛的人,能進孝心也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作為子女要做到身體健康、品德高尚、夫妻和睦、建功立業。做事遵循自然規律,揚名後世,彰顯父母的恩德,這是孝的最高標準,是圓滿的、理想的孝行,是對父母養育的最好報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盡孝要趁早,不要等著以後父母老了,才想起來沒有好好的孝敬她們。身為子女父母的安康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有沒有那麼一刻感覺好難過呀,突然發現爸爸已經不再年輕了,但是仍然是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為我們的以後做著苦力,受傷,摔傷了不讓我們做子女的知道,這就是爸爸無言的愛吧。一直都在向他們索取,還沒有好好的盡孝,千萬保佑爸爸媽媽和所有的親人,身體健健康康的!!!

  • 7 # 桃之妖妖2937

    身體健康為孝

    安分守己為孝

    好好生活為孝

    不違法犯罪為孝

    父母不要求你怎麼孝敬他們,父母只希望你能過得好

  • 8 # 麓風軒

    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儒家經典著作中對“孝”的闡述非常清晰。《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到“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孝經》中講:“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經也,民之行也。”

    02、孝是中華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特別是漢代,號稱以“孝”治天下, “孝”成為衡量人們品行的第一標準漢,甚至選拔官員都與孝掛上鉤。章帝曾說:“夫孝, 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孝的首要表現就是順從父母之命,善事父母。

    雖然,現在社會養老體系在逐步完善,但贍養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永遠不會過時。一個連對父母都不孝的人,那他也很難對國家、組織、事業忠誠,難於對朋友講信用和義氣,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

    03、孝的故事

    古代有位叫劉平的孝子,王莽新朝時曾任郡吏。不久,大下大亂,他的弟弟在戰亂中被殺,留下一個女兒。劉平於是回到家鄉照顧老母。

    一日流賊將至,劉平一手抱著一歲的侄女,一手扶著老母匆忙逃命,卻丟下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他的母親想回去把劉平的兒子一同抱走,劉平卻說:兩個孩子只能救活一個,弟弟不能沒有後代。

    他們逃到了野外沼澤之中。一日清晨,劉平出外尋找食物,不巧被流寇捉住。當時由於連年戰爭,田園荒蕪,糧食奇缺,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賊寇捉住劉平之後,準備把他殺了煮食。劉平哀求道:我是出來為母親尋找食物的,老母還在等我,請讓我先回去侍奉母親吃晚飯,再回來赴死。

    寇賊見劉平言辭懇切,就把他放了。劉平回到沼澤中,照顧母親吃過飯,然後說:“ 我與賊有約,不能相欺。”然後果真回到了寇賊的地方。群賊見到他大為吃驚,說:” 常聞烈士,今乃見之。你回去照顧老母吧,我們不忍心吃你。”

    古代以孝行聞名的例子還有很多,由於儒家對孝的大力宣傳,以及漢代“舉孝廉”的選官制度,對社會風氣具有積極作用。據正史記載,行孝道的人最後都有好的結局,大都榮祿加身,修成正果。

    百善孝為先,為人子女者,永遠都不要忘了這一個字!

  • 9 # louanhuamingyouyicun

    【孝之大觀】【孝】者.子代柺杖以助白髮耂人,造字先賢己為它註定內涵;華夏文明文化中美德之首便是【百善孝為先】!自然之道註定人從生到死的百年中,必經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五個階段,【人】字便是生命從低到高又從高向低最形象的【生命曲線】,自嬰兒的第一聲啼哭起漸漸長大立地頂天,青春煥發後機體老化直至衰老精竭入土為安。在中華文明文化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以【孝道】感地動天,形成了人類崇高地美德【百善孝為先】!賢曰:“孝至於天,日月為其明;孝至於地,萬物為其生;孝至於民,王道生焉!”舜父不賢,繼母是非,然舜以德報怨,天為其感堯以位相禪,地為其動民臣服安然;所以,無論你是天子還是庶民,也不管你是富翁還是高官,【孝道】是人生必修的功課,若欲至善孝敬在先!天子不孝,其政不仁,萬民載怨,其治也忽焉;為官不孝,其心不善,為民枉談,久之必為患;為人不孝,其德也淺,其行必亂,世人敬而遠,孤獨必寒!所以才會有真言百善孝為先!修德至善.養孝為先,四海途通.天下任行;美德在胸.心懷良善,家和社諧.國家安然!如果你能盡孝,就《常回家看看》;如果你不盡孝,【黑藍布衫輪著穿】!《二十四孝》感地動天,人若效之.受益匪淺;忤逆不孝.天怒人怨,畜牲不如.枉生人間;【孝】是中華美德,是人類至善,呼籲人們效【孝之典範】,戒【不孝之惡嫌】!孝者,既為人子當讓老人頤養天年,而不是老人西去後的【大操大辦】,更不是隻顧老婆孩子歡樂而對父母擱置一邊,所以那些“虐待老人”“唱牆頭記”的人,【子】不為【子】.“畜牲一般”!【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不孝之人豈不是連畜牲都不如嗎!子欲養而親不待,感恩父母在他們的有生之年!中華美德代代相傳,百善孝為先!至孝者感地動天,不孝者天怒人怨!

  • 10 # 啞者或已成翁

    【佛家如何看待“孝行”?】

    我於今春辦了退休手續,人生歷程中一件大事已經完結,在寧波也沒什麼事可做了;就於今年復,又去西安看望母親。

    有一位朋友,誇讚這是孝行;我聽了便只有苦笑。

    孝行,的確不是;我在這一生裡,拖累長輩們不少,讓長輩們擔憂不止,我只能算作是他們的一個冤結!——我覺得應當說老實話,騙人乃至欺世,難得心安。

    現在,長輩中僅剩下了一位母親,到母親也死了,也就沒有了長輩,我也就算作長大成人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卻在六十歲以後。

    我又忽然想到了,這一個題目可以一寫;我想說說,佛教如何看待“孝行”。

    一個俗人去到寺院裡削了發,叫作“出家”。

    從此以後,他如果原先是有妻與子女的,一般都會避免與之見面,就怕又生起了俗情;湊巧見到了呢,也似乎要裝作不認識的,要用莊重的口吻,稱呼他們為“施主”、“女施主”。

    唐朝有一位從諫大師,中年出了家;二十多年之後的一天,他正在寺院的庭院裡散步,有一個年輕人來向他打聽:

    “請問師父,這兒是否有位從諫大師?”

    大師不動聲色地問:

    “你找他做什麼?”

    “他是我的父親啊,我是特地來看望他老人家的。”

    “你的父親住在那邊。”

    從諫大師順手一指,徑自離去了。

    當兒子得人指點、飛快地奔回原處之時,從諫大師已經走遠了,哪裡還有個人影?

    然而,如果面對的是生他、養他的父母,出家人在態度上又有不同。

    若是遇到父母去世,依據佛制,當然不會象俗人那樣披麻帶孝;但華人點子也多,就將學生悼念老師的方式移植了過來,以“心喪”代之。

    在中國古代,老師去世,學生是不著喪服的,只在心底裡悼念,稱之為“心喪”;僧人的父母去世,也要服“心喪”三年。

    這也可見,中國僧人“心喪”的做法,是受到了本土文化的影響。

    佛教制度與華人孝行傳統,確實存在著相牴觸的地方,所謂“出家”,就是要割斷與原先家庭的所有關係;此後更不可以發生性行為,以生育後代,這個與華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也是相違背的。

    佛教的思想與做法,在其發源地古代印度,沒有受到社會輿論抵制;但拿到中國來,問題也就嚴重了。

    佛教傳播中國,是在兩漢時期;“以孝治天下”,正是那個時代最鮮明的文化旗幟。

    好在佛教的特點,是講“不執”與圓融。

    面對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孝親觀念,佛教就自覺地協調彼此的關係,並在一定範圍內,接受了中國傳統的倫常思想;終於使得佛教成為了社會各階層都能接受的一種宗教意識。

    起初是在佛經翻譯上,中國佛教使用了加法。

    比如,漢譯《那先比丘經》中,那先在回答眾生“何等為有久,何為無有久”之時,還有這麼一句:

    “人於今世好佈施,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

    據學者考證,這一句就是佛經翻譯者加上去的;目的在於塞進“孝行”的內容。

    又如漢譯長阿含部《善生六方禮經》,與同經的巴利文字作個比較,也有一個歧異。

    巴利文字所載,為人子者,須以五事對待父母:

    “第一維持其財產;第二繼承其家業;第三確立其譜系;第四產生子孫;第五祖先之追薦供養。”

    漢文譯本則為:

    “第一勿缺乏供養;第二一切行為均當得父母之同意;第三勿逆父母;第四聽父母之命;第五不斷父母之正業。”

    日本學者木村泰賢在所著的《原始佛教思想論》中認為,巴利文字比較近於原始的說法;這一看法,應當是有根據的。

    在原始佛教看來,子女對父母的義務不過如此而已;與儒家孝親觀所謂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卻是有所不同的,而漢文譯文則顯然與儒家《孝經》的說法同出一轍。

    受到儒家意識影響,中國佛教在突出孝行內容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對《盂蘭盆經》進行註釋、加工和推廣。

    盂蘭是梵語,義為倒懸;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解先亡者倒懸之苦。

    這部經書的主要內容,是目犍連(目連)救母的故事。

    目犍連是佛的大弟子,他運用神通觀察,發現去世的母親竟然陷身於餓鬼界域中,忍受著飢渴的折磨;他悲痛欲絕,決定去拯救母親。

    然而,儘管他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譽為“神通第一”,卻無法救出母親;因為這一切都有因果業報管著,依靠人力或者神力都不能改變。

    於是,目犍連求助於佛陀;佛陀說:

    “你母親罪業深重,不是你一個人的道力可以救助的;必須要靠十方眾僧的道力,才能救拔你的母親脫離苦趣。”

    佛陀又告訴他:

    “七月十五是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你應該在那天,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仗十方眾僧的威神道力,救脫你的母親。”

    目犍連依言而行,他的母親果然脫離了餓鬼道;目犍連又問佛陀,將來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透過盂蘭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親,佛陀回答說:

    “從今以後,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時、佛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為現生父母增福延壽,為過去父母離苦得樂,這是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好辦法。”

    《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之時,由竺法護譯出以後,立刻受到了提倡孝道的華人喜愛。

    南北朝時,梁武帝首次在漢地創設盂蘭盆會,供養十方眾僧;由於梁武帝的大力提倡,僧俗各界無不效法遵行,以至於將七月十五定於盂蘭盆節,又名中元節,實質上是一個孝親節。

    唐代高僧宗密在《佛說盂蘭盆經疏》中說,孝道“始於混沌,塞乎天地,通鬼神,貫貴賤,儒釋皆宗之。”其中一句“始於混沌”,就比《孝經》說得更徹底,也就是說,孝道在人類之前就有了。

    唐代之時,盂蘭盆供極為盛大、奢麗;日本僧人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錄了親眼目睹的景況:

    七月十五日這天,長安城中諸寺,製作花蠟、花瓶、假花果樹等,還往往飾之金翠,各競奇妙;常例皆為宮殿前鋪設供養,皇宮還要送盆到各官寺,供奉各種器物,並有音樂儀仗及送盆官人隨行。傾城巡寺隨喜,甚為壯觀。

    佛教在中國本土的傳播過程中,孝行被不斷地加強和突出,與統治者在思想意識上的強力主導,也是分不開的;統治者這是出於維持大一統社會、鞏固統治的需要,佛門也只能順應其勢。

    例如,按照佛經規定,“出家人法不禮拜國王父母六親”;但在唐代統治者看來,如允許僧尼有不拜父母之禮,實在是“損害風俗,悖亂禮經”,因此幾次三番地敕令僧尼禮拜父母。

    也有一些佛教徒,雖曾表示過反對的意見,但最後還是屈從了社會的主流思想、也即儒家的孝親觀念。

    到了明代,太祖皇帝要求“天下諸山寺院”就法事儀式等,作出統一的成規,“為孝子順孫慎終追遠之道,人民州里之間祈禳伸請之用”;清乾隆帝更規定了佛教要以“尊君親上,去惡從善”的世俗任務為重點,佛教徒也都遵從了。

    在中國封建專制的政治背景下,還可以看到一個現象:

    有一些往來於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之間的文化精英,不斷地加入到僧人的隊伍中;他們不斷地對佛教文化作出適合中國國情的調整,與中國文化融通起來,使得兩者能夠接軌。

    他們用儒家的語調,把“孝”在佛教中的意義推崇得無以復加;宋代名僧契嵩在《孝論》中說,“夫孝者,大戒之所先也”,他認為聖人的善行,以孝道為開端,行善如果不行孝道,就無所謂行善。

    明代名僧智旭,甚至還說,“儒以孝為百行之本,佛以孝為至道之宗”;另一個名僧袾宏,還把忠孝行為折算成修佛之功,如“事父母致敬盡養,一日為一善”,“事君王竭忠效力,一日為一善”。

    以上所說的這些話,不管他們的意圖是什麼,總是表明了佛教向儒學的倫理觀念靠攏,而不是相反;更有一些高僧身體力行,做出了表率。

    唐朝有位道縱禪師,俗姓陳;為了奉養年邁體衰的母親,他在開元寺的一間房子裡,日日編織草鞋,兜售於市,因為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不得用寺院的錢物,供養自己的父母。

    人們非常尊敬他的孝行,所以尊稱他為“草鞋陳尊宿”,也有呼之為“陳蒲鞋”。

    南北朝時代的北齊,有位道濟禪師,經常挑著付擔子,一頭挑著行動不便的老母,一頭挑著經書,到處講經說法;人們提出要代為照顧他的母親之時,他總是婉言謝絕:

    “她是我的母親,不是你們的母親;我的母親不論如廁、吃飯,都應該由身為人子的我來親自侍候。”

    事實上,佛陀也以其身教,給世人留下孝親報恩的示範;成道之後,佛陀不忘父母親眷,幾度回到故國為之說法,鼓勵他們修行證果。

    據《摩訶摩耶經》所載:

    佛陀為報其生母摩耶夫人生養之恩,特地上升忉利天,為已生於該天的亡母說法。

    佛滅度後,摩耶夫人從忉利天下來,撫佛金棺慟哭;佛以神力,從棺中合掌而起,放大光明,問訊其母,為之說法。

    在佛陀成就大道之後,沒過幾年,父親淨飯王也去世了。

    眾王子商量,出殯的時候,由他們擔負棺木;佛陀知道後,對兄弟們說,“我也要參加,我也要加入一份,儘儘我為人子的心意”。

    那麼,都是說要以孝行報恩於父母,佛教與儒家在看待孝行的問題上,區別又在哪裡呢?

    《成實論》講“人空”,認為人的身體以“業識”為“因”,父母為“緣”,這一因一緣湊合而成人身,因緣一分散,人身也就沒有了;今世的兒子,前世也可能是父親,在輪迴中,可以互為父子。

    儒家的孝親觀,則以血緣關係作為依據;它的原始形態,不過是子女對父母的奉養、尊敬和服從,它最初是家長制家庭公社的產物。

    後來,儒家學派使之進一步理論化和系統化,把“孝”抬高到了人生最高行為準則的地位。

    及至漢代,“孝”成為封建道德綱領;漢儒從“孝親”引申出了“三綱”之說,用觀念的力量強化了父家長的權威;又與忠君思想融為一體,所謂“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

    當權者為要鞏固其統治,既然要強調忠,必然也要不遺餘力地強調絕對的孝親觀念。

    忠君的觀念,與佛教中的“報國王恩”有點相似;不過,“報國王恩”之說,不見於《阿含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的“報國王恩”之說,大概是後人為了適應當時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協調佛教與政治的關係而加進去的。

    近現代的弘揚佛法者,多將“報國王恩”,解釋為愛國、報效國家;這原本也是佛陀言教中的精神。

    與儒家以家族主義為中心的孝親觀不同,佛陀還將孝親觀推及於全宇宙一切眾生。

    由佛陀的慧眼觀來,在無始無盡的輪迴程途中,“六趣無非父母”,“三界孰辨怨親”;只有把一切世俗關係勘破,一個修行人才能悟道,而免於輪迴之苦。

    佛教還認為,修道人皆須孝事一切眾生,因為我人的生存與修道,都是離不開眾生的;眾生皆有恩於我,故應普報一切眾生之恩,為一切眾生謀利樂。

    那麼,歷史上有些出家人卻避見他們的俗家親人,這又怎樣理解呢?

    如果避見的是父母,心理上或許是,避免因為自己的出家,惹起了他們的傷心。

    本文開頭所述的唐朝從諫大師,避見的只是他的兒子;而現代的弘一大師,他的日本妻子帶了兒子,到杭州虎跑寺來見他,只隔了一道門,他卻始終不肯見面。

    雖然不涉孝親的問題,也給人留下佛門不近人情的印象;這樣做,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佛家認為,世人的愛本質上是自私的;而與私慾相關的愛,則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佛門裡有時候從表面上看起來的冷漠無情,其實一方面是為了破除自私的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透過破除自私的愛,而使得自己的愛昇華,成為愛苦難大眾的大慈大悲的無私之愛。

    例如弘一大師,集中精力弘揚南山律,對振興佛教律宗貢獻很大;他還以自己的嚴守戒制,感動了社會,淨化了社會空氣,確實為普渡眾生的大慈大悲之舉。

    如此想來,僧情不比俗情淡;但有人也會認為,佛門普渡眾生的思想“大而無當”,不如儒家重視血緣關係的孝親觀念、來得真切實在。

    事實上,無論哪一部佛經,無論它的緣起是怎樣的,“慈悲普渡”都是永恆的主題;孝親的精神,也都是放在“慈悲普渡”的宗教情懷中加以倡導的。

    但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它在論說孝親的話題上,當然是要有別於儒家思想的;退一步說,即使它真的是“大而無當”,可它如果同於儒家的說法,佛教也就失去了它的宗教特色,人類社會也就會少了一種教化方式。

    文化的多樣性,恰能滿足人們文化需要的多樣性;還是讓世人面對多元文化,各隨其緣、各取所需吧。

    我現下還在想,儒家的孝親觀念,首先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但有血緣關係的子孫,他卻偏偏不孝親呢?我們又為什麼,一定要執念於“血緣”呢?

    《雜阿含經》卷四,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佛陀入舍衛城乞食,見到一個年邁的婆羅門,拄著柺杖乞食;問其何以致此,他回答說:

    “我將家財悉數交付兒子,為其娶妻,然後我卻離開了家,以乞討為生。”

    佛陀聽完後,口誦一偈,教婆羅門記住,回家唸誦給兒子聽。

    佛陀偈雲:

    “生子心歡喜,為子聚財物,亦為娉其妻,而自捨出家。邊鄙田舍兒,違負於父母,人形羅剎(“羅剎”為人形的食人惡鬼)心!”

    佛陀在偈中,接著又以這個老婆羅門的口氣自述:

    我就像一匹老馬,因已沒有了用處,被剝奪了飼料,只得拄著柺杖挨家乞討;用這根柺杖,提防兇牛惡犬,探路撥草,我全憑它的幫助,才免於墮落到深坑枯井裡!

    不過,這個老婆羅門最後還算幸運;他回到家裡,將佛陀此偈唸誦給兒子聽,兒子聽後感到了慚愧,趕忙扶著老父,為他洗浴,換上了新衣,從此盡心供養。

    但是,這個兒子如果始終不會感到慚愧呢?而這個老婆羅門,心裡執念於“血緣”關係,又有什麼作用呢?

    又比如我,老祖母為我操勞了一輩子,她卻病死於我的窮困期間,我沒有能力去照顧好她;“血緣”究竟給她帶來了什麼好處呢?

    父親臨死前的一天,還給我打來電話,說我女兒以後讀大學的費用,可以考慮由他來負擔;而他自己卻也是於孤獨之中,突然跌倒而死去的。

    痴念於“血緣”而至死難忘,或許也會是很多人的人生悲哀!

    我現已在花甲之年,長輩中僅剩下了一個母親;她死了以後,下一輪的死亡,就要輪到我了,我能不能在自己死前,心情上做到平靜呢?

    我對於自己會死亡,早就不在乎了的;但必須完成了為老母送終這件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子衰變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