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去過的地方都很美
-
2 # 親吻生活一愛欣
不過,“秋老虎”還在。每天,白天氣溫還是很高的,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其實,中國南北溫差還是蠻大的,不少地方到了9月份氣溫依然會在35度以上,就連我們沿海城市正午時分,Sunny照在身上還炙熱炙熱的,白天氣溫也還在30度以上,甚至感覺怎麼會比夏天還熱呀?
但這樣的天氣不會持續太久。往年都是入秋後20多天左右就開始逐漸不那麼熱了,你會明顯感覺以後的日子越來越涼快,越來越舒服的。
到了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秋高氣爽”,天氣雖然還是炎熱,但你會感覺空氣不是那麼溼熱和悶熱了,家裡也會不再那麼潮溼,身上就是出汗也不那麼黏質了。此時經常去戶外運動一下,會感覺身體裡的溼氣慢慢排出,所以人們都還到入秋以後比較好過。
秋季開始,炎熱天氣的身影漸漸開始走遠。此時也是各種農作物豐收的季節,各類瓜果蔬菜不斷上市,還真是保健養生的最好時節。如何排出夏天在自己身體積蓄已久、揮之不去的溼氣溼熱呢?此時可真要好好重視研究一下。多吃點新鮮蔬果,多在秋天的廣場活動一下,多呼吸呼吸涼爽愜意的秋風,生活該是多麼美好啊。
-
3 # 豆豆是個小可愛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後,進入秋季,太陽的直射點從11°32′N南移到5°57′N。隨著太陽直射點南移,白天時間縮短,日照時數日趨減少,給予北半球的光和熱一天天減少。太陽輻射的減弱,使地面在白天能得到的熱量漸漸減少。而夜晚延長,地表向太空輻射的熱量反而增多。由於地面吸收的熱量漸漸少於地面散失的熱量,氣溫開始出現由高轉低的趨勢。
民間有“立秋3日涼風至”的說法,按照歷年來的經驗來看,立秋後天氣還會熱上一段時間,不長。一般有立秋後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過了18天,開始早晚比較涼快兒,那時的天氣才比7月份要舒適一些。但立秋後大部分地區仍以晴、陰相間的天氣為主,降雨天氣不明顯,氣溫仍可達到31-33℃,日平均氣溫仍屬偏高狀態,天氣依然“悶熱”,由於早晚和午間的溫差變大,一早一晚人們的體感溫度將比前幾日偏低一些。
秋天更熱的原因就是有秋老虎
秋老虎是中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氣象學上指處暑節氣後連續5天最高溫度在35℃以上。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後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
4 # 農村一布衣
過了立秋,天氣當然不會那麼熱了。
到八月十一號就是末伏了,常言說立秋後加一伏,也就是三伏中的最後一伏,三伏的天氣就不會太熱了,它有個特點,就是白天溫度還很高,可到了夜裡就涼爽多了,溫差比前兩伏大多了,這也是夜裡涼快的原因所在。還有就是坑裡、河裡的水也有變化,立秋前坑裡河裡的水不是很清澈,立秋後,隨著溫度的逐漸下降,水也會變的越來越清澈,在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坑裡的水可以一眼看到底。
立秋之後,我們的睡眠會越來越好。
-
5 # 影視鄉村小照
立秋沒有下雨,還有十八個秋老虎。
立秋下雨了,那就還有十八個秋傻子。
-
6 # 健康是調理出來的
今年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到了。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在古代還被當作是秋季的開始,立秋節氣到了,意味著夏天結束了,而涼爽的秋季到了。
在立秋的時候,正好三伏天中的中伏,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而和其對應的三伏天則是最熱的。其中三伏天中又以中伏最熱。另外在民間還有“秋後還有個母老虎”,由此可見,立秋以後的天氣依然還會很熱的。農諺“立秋加一伏,熱死老牛”,就更加凸顯了立秋以後的天氣是相當炎熱的,但早晚已經開始變得涼爽起來了,只是中午的時候還比較炎熱。等過了末伏之後,天氣也就逐漸轉涼了。
-
7 # 一天520
立秋時節就意味著進入秋季,一般來說還會熱個十天半個月的,因為立秋之後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舊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還是有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爽的時刻。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離冬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
-
8 # 泰山善緣堂
生活在農村,老人常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將立秋與天氣轉涼聯絡起來,那麼立秋後,會立即涼快嗎?對此,卻不盡然,立秋雖然是秋季的開始,但是不同的地區,維度以及海拔,氣溫也各不相同,而根據氣候學關於秋天的定義,連續五日,氣溫在10~22℃之間來看,在立秋來臨時,大多數地區仍處於夏日!諺語道:白天立秋涼颼颼,夜裡立秋熱哄哄!看今年的立秋日在幾點就知道了!
-
9 # 繆克勤1
五十年前,老祖宗總結了春、夏、秋、冬的氣候大致規律。近五十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造成了地球大氣及環境的汙染,現在的氣候變化巳無規律可尋。所以很難說立秋過後,氣候會有多大變化。不過是,立秋過後天氣總體會逐步“秋高氣爽”的。
-
10 # 貽生
立秋之後,溼度加大,更加悶熱,沒有涼爽之意,要想涼快,待到九月中旬,秋高秋爽,快吃月餅了。
-
11 # 智者心照不宣
立秋之後天氣不會馬上涼下來因為秋農作物要生長和成熟需要高溫天氣才能行。
-
12 # 抱琴堂文創
對於立秋,農村有句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的是立秋早晚對之後天氣的影響,如果是立秋早的話,說明這年秋天的天氣是比較涼爽的;如果是立秋晚的話,那沒立秋之前就是酷熱的夏天,肯定會熱上好長一段時間的。於是農村俗語就用“熱死牛”這樣誇張的比喻來形容天氣的炎熱。那怎麼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一種說法是根據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來確定早晚。在上午進入就是早立秋,在下午進入就是晚立秋。而今年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8月8日時凌晨3時12分57秒,按這種說法屬於早立秋。
-
13 # 老崔看電影
五十年前,老祖宗總結了春、夏、秋、冬的氣候大致規律。近五十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造成了地球大氣及環境的汙染,現在的氣候變化巳無規律可尋。所以很難說立秋過後,氣候會有多大變化。不過是,立秋過後天氣總體會逐步“秋高氣爽”的
回覆列表
雖然立秋了,還沒過未伏天,還是很炎熱的,影響天氣的主要因素是大氣環流、太陽輻射, 立秋時刻決定涼熱沒有科學道理,在說立秋那天也很熱又沒有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