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62070693800

    古代造紙術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原料的分離、打漿、抄造和乾燥4個步驟。

    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即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乾燥,即把溼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4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溼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蔡倫的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

    蔡倫再次把造出的一大批紙獻給了皇帝和鄧皇后。皇帝和鄧皇后見蔡倫的紙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質細有韌性,兼有簡牘價廉、縑帛平滑的優點,而無竹木笨重、絲帛昂貴的缺點,真是利國利民,便高興地封蔡倫為“龍亭侯”,賜地三百戶,不久又加封為“長樂太僕”。人們把這種新的書寫材料稱作“蔡侯紙”。

    後來,漢和帝去世了,鄧皇后又垂簾聽政成為鄧太后。由於蔡倫發明的紙張大量使用,鄧太后讓蔡倫主持宮廷所藏經書典籍的校訂和抄寫工作,形成大規模用紙高潮,當時就使紙質書籍成為傳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東漢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術並加以改進,以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為原料,並以漚、搗抄工藝技術造出的“蔡侯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是書籍製作材料上的偉大變革,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士留學要學哪種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