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衿書法

    不知道指的是書法中的文化水平高低決定了書法水平,還是文化水平高低決定選擇學習書法。

    書法在古代,是讀書人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在這裡就不多說了。現在學習書法,可以這麼說,全部都是出自興趣愛好。文化高也好,文化低也好。書法不是我們現代人學習中的必備技能。不管現在是專業書法工作者,還是業餘書法愛好者,開始學習書法之初,都是從興趣愛好開始。很少有人是抱著以書法為職業而進行書法學習的。

    為什麼很少有人把書法學習當職業來學習呢?除了具有條件的人,比如父輩享有很高的書名,子承父業,順理成章的可以把書法當作職業外,絕大部分人學習書法並不具有買賣的價值。也沒有買賣的渠道。從學習之初到小有名氣,二十年的學習期,還得有貴人提攜。很多人都是以玩的心態,玩著玩著玩精熟了,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聲,由興趣愛好轉化為了職業書法家。所以在現在職業書法家中,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文化水平高的人,有文化程度普遍的人,也有僅限於摘抄背誦的人。

    興趣愛好無關文化程度的高低。即便是在讀書就是為了做官的古代,文化程度上的高低,也不表現在書法水平的高低上。很多大書法家,在文學方面並不是第一流的。而第一流的文學家,也不是第一流的書法家。興趣愛好,才是真正促進書法學習的能量。

  • 2 # 靜中樂

    你的出題確實讓人糊塗。只能糊里糊塗回答了。

    首先,凡是提到文化層面的東西,都屬於道的範疇,道是靠悟的,這裡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悟出的多少之分!至於對書法的興趣和愛好,這裡也只有濃淺之別。因為大多數習書之人,他們只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或把字看做臉面而習書,或純粹閒暇之餘的修身養性,並不求名成家,所以,對於這些不求名功者,即使他們的書法水平並不很高,你也不能對他們說東道西加以詆譭。但是,書法本身,總是還有技的成分,而技是可以學的,是靠長期的臨帖或師傳而提高的。

  • 3 # 鍾愛線條

    該問題有瑕疵

    但凡涉及到文化的事物均有著一段複雜的背景。想要了解書法文化,就得吃透其中三味,竊以為書法的文化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去解讀。

    一:書法本身蘊含的文化(即線條所蘊含的文化)眾所周知,書法是運用書寫工具對點畫進行書寫,傳遞資訊,同時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一種藝術,說白了,就是一種關於線條運用的藝術。在篆書,隸書,楷書書之中點畫(線條)的變化給人一種靜態之感。同時對空間的切割比較規整。在行書,草書之中。線條的變化流動性特別強,給人一種動態之感。可謂勢來不可當,失去不可遏。同時對空間的切割充滿著不確定性。正是因為這種時間和空間的交融變化,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這可能也是草書最能表現情感的原因。)

    二:人們為書法所賦予的文化。這也可以分作兩部分來說。(1)人們在書寫時,書寫內容本身所蘊含的文化。例如《蘭亭序》其內容記述的是,公元353年王羲之,謝安等人,於會稽遊玩時的流觴曲水興致盎然作詩之序文。(2)數學者的學識修養及書寫時的情感等,眾所周知的顏魯公。可謂是學究天人,其在書寫《祭侄文稿,》時,想到其侄兒的生前種種,頓時悲從中來不自覺的與修養相融,透過書寫流露出來。

    書法與我們的日常書寫是不開的無論是興趣也好,愛好也罷,只要你在書寫。其實你都已經在參與書法文化,在為書法文化注入新的內涵。(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我看來,書法文化沒有高低之分,每一位書寫者都是書法文化的建設者和參與者。(一家之言望指教)

  • 4 # w獨行俠

    書法的文化、我感覺除了看水平高低,主要還是與興趣和喜愛程度有關吧。

    要字寫得好、應該還是與先天天賦有關,我也經常會寫寫字,但是總是寫不好。

    也許是在青少年時沒有練字的緣故吧,我在初中畢業後無聊時也會寫寫字,但是總是很難有進步。

    可能是缺少懂書法的人指點或缺少臨帖的緣故。

    我想如果有愛好書法的朋友,應該是在小學時就需要有端正的態度練習書法,現在有些小學生寫的字也很好看。

    我很羨慕別人能寫出一手好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 國際象棋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