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18年4月26日上午,路歌誠信物流聯盟(成都)正式開業,路歌LEO事業部總經理李冰先生,成都聯盟總經理李寧先生及成都眾多物流人士出席了本次開業儀式。 成都聯盟開業後,將致力於為當地小微物流企業賦能,幫助企業解決生存發展難題,讓誠信的物流人先富起來。 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物流企業總數已達100萬家,然而全國總體的貨運總量卻並沒有大幅增長,同時,無車承運時代的到來讓傳統物流鏈條斷裂,進入一個重塑階段,物流行業開始加速淘汰。 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競爭環境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沒有一手貨源,沒有資金、資源、品牌,沒有企業規範經營能力的小微物流,到底該怎麼活下去呢? 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大家都很恐慌,低價去拿專案,不管好壞。然而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小微物流企業的經營狀況變的越來越糟,同時也沒有辦法給甲方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到頭來自己沒掙到錢,甲方還不滿意,司機不滿意,員工也不滿意,最後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4
回覆列表
  • 1 #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我的觀點恰恰和你相反,未來的社會就是一個平臺➕個人的社會,物流領域也不例外,人人都是快遞員,外賣員,物流公司。可能你覺得我的觀點很奇怪,和大家目前的觀點是背道而馳的,但是這樣的情況一定會發生,而且已經開始發生了。物流市場的核心是貨主,貨主對貨運有什麼需求?實話說在整個物流行業我感覺只有德幫和快遞公司們在考慮這件事,上百萬家的物流公司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僱主貨主的需求點在哪裡。貨主的需求,一價格低,現在市場競爭太激烈,運費所佔的比重非常高,運費降低1%有可能市場佔有率會提升5%這是什麼概念?二快,為什麼把“快”放第二位呢?這是根據不同的貨物不同的情況說的,有些貨物沒有“快”這個需求;三沒有破損,這個太關鍵了,貨物一旦破損丟失不僅客服滿意度大大下降,這單貨指定虧損了;四安全,這個幾乎不用講了。什麼樣的模式才能更好的滿足貨主這樣的需求呢?目前的模式是這樣的:我要從信陽發南陽五件貨,典型的零擔運輸。兩地相距大約150公里,但是現在所有的快遞零擔物流公司都要從鄭州中轉,距離增加到了800公里以上,距離增加這麼多,成本能低嗎?快得起來嗎?由於中轉破損率出錯率大幅度增加,中轉的倉庫人員都是費用。有沒有辦法不透過中轉讓貨物直達?目前的模式是無法做到的,但是平臺➕個人(專線)的模式可以做到,我們來看近段時間火起來的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的模式。發貨寄快遞資訊輸入手機形成電子發貨單,接單人根據發貨單報價,發貨人根據報價檢視接單人的資質,評價,以及是否有保證金,將運費支付平臺,到貨點確認鍵接單人秒收運費。由於是搶單競價,零中轉直達的專線物流最具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專線物流貨物越來越多,貨物零中轉直達公交化物流形成。我的公司就跑信陽到南陽,不管是快遞,包裹,零擔,整貨我都搶單,我一天發10班貨車,目前的那家公司可以競爭過我?預計未來五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將全部形成零中轉直達的專線物流,運費成倍下降,破損成倍降低,全國最偏遠的地區都將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 2 # 無錫運鋼車隊

    都是個體戶,不交稅,加小油,國家財政收入哪裡來?一般納稅人貨主必須要發票,要開增值稅發票就需要有進項發票,一個物流公司只有銷售,沒有進項成本是不現實的,沒有成本的銷售都是虛的,虛開發票國家不允許的。沒有資質個體戶拿什麼去找客戶籤合同?出現問題怎麼保障貨主的利益?個體戶如果不依附一個平臺以後慢慢的很難接到一手業務,只能網上接一些無車承運人和被物流公司自有車輛做剩下來的業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雙十一”活動一年比一年“坑”,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