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凌晨一點
-
2 # 沉默的沙丘
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
尤其是在你反覆地在寫同一個字的情況下,我有時候都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字!!!
-
3 # 每次多懂一點點
這種現象叫"語義飽和現象”、腦神經太疲勞了,所導致的“飽和反應”。腦內的神經元將長時間看過的東西預設看成為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將雲或者牆上的汙漬看成人臉就是腦內的“面部”神經元產生了反應,不自覺地將其認成了人臉。另外,腦內也有類似面部神經元的漢字神經元,長時間看一個漢字,漢字神經元就會產生疲勞,便會影響感官機能,這時熟悉的字,人也會對其形態產生懷疑而覺得不像甚至變得不認識了,這就是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一直賣命地工作,高強度運轉後疲憊了,出現短暫的“罷工”。
其實這和我們的眼睛識別的功能有關係,當我們的眼睛看到一個字的時候,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個字的字形,就是它的筆畫呀,結構呀等等的,這些影象對我們大腦神經造成的衝擊,然後就會經過神經的反射到大腦的視覺神經中樞,就會產生一定的電訊號,然後跟我們平時記憶的資料庫裡面的資料進行對比,就會變成語意,然後我們就會認識這個字。
這種現象也會相當於是心理學中的一種催眠的手法,然後他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我們的焦慮緩解我們的疲勞,減少我們的煩躁不安。
是呀,看的越多,越不像字!人也是,越熟悉的人,腦海中越想不到他(她)的樣子,老是很模糊,不知道有沒有同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