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取經只是個喙頭,為唐僧、悟空成佛布的局。
7
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西遊記根本講的不是取經的故事,因為唐僧師徒最後根本就沒取到真經……

    西遊記中鮮為人知的取經秘密:唐僧師徒取回的經根本就不是真經!

    注:本文只是針對西遊記小說,不代表宗教觀點!

    1、如來佛祖的謊言

    如來方可憐憫之口,大發慈悲之心,對三藏言曰:“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

    這句話真是大大的諷刺,唐僧師徒這一路走來,反而是大唐才是人間樂土,甚至靈山腳下的天竺華人們都親口對唐僧講,他們希望投胎到大唐。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沒有一個不是告訴唐僧,你大唐這麼好了,你還到西天取哪門子經?腦袋被驢踢了吧?

    但是不得不說,如來佛祖的計策成功了,最後的謊言也再也沒有真正的知情人過來揭穿了,即使漫天神佛知道這是謊話,但又有誰會出來反對呢?

    就像如來佛祖剛剛確定取經計劃中說的那樣: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

    但是如來佛祖何嘗不知,大唐領土可是沒有遇到一個妖怪,而西牛賀洲妖怪多的數不清,先不提各菩薩的坐騎或寵物下凡作惡多端,單就獅駝國的慘案,就表明了,如來佛祖在說謊!

    2、取經是一場騙局(一)

    我們大家對《西遊記》的瞭解,大都停留在86版的電視劇上面,那電視劇真的是扭曲到面目全非的地步了。真正的原著根本就沒有那麼善惡分明,很多看起來非常善的,往往是大惡,看起來是惡的,也有可能是大善。

    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絕不是區區幾十集電視連續劇就能講明白的。有人甚至以為《西遊記》就是一本兒童讀物,可見我們對西遊記的偏唸到了何種地步?

    《西遊記》當時被朝廷定為禁書,單是這一點就表明了,這本書隱藏了太多的秘密了,根本就不是表面所說的那樣,當然,一萬個人心中就有一萬部西遊記!我不希望大家的思維固化,還是希望看書的時候,能有自己的看法,能提出不同的結論,或許有人說這根本就沒有意義,試問:

    真正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怎麼評價一件對你沒意義的事情就認為對別人也沒意義呢?

    西遊記的原名是《西遊釋厄傳》,釋厄,意思就是消除惡魔妖怪的意思,也就是說,整部西遊記,講的就是降妖除魔的事情。

    可是,到底什麼是妖怪?什麼是神仙?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本書並沒有明顯的界定,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分析了!

    因為,整部西遊記,妖可以成仙,仙亦能變妖,而關鍵在於,到底組織上承認你是妖是仙,或者你是否有編制,這才是關鍵!

    而整部西遊記,根本就不是講的取經的故事,如果是講取經的故事,那麼為什麼還有大鬧天宮之前的那麼多章節呢?

    3、取經是一場騙局(二)

    整個取經的源頭,是唐王李世民去了一趟地府,當然這背後是觀音菩薩搞的鬼,而李世民之所以要去取經,只因為觀音菩薩的一句話:

    “真經可以度鬼”!

    可是,熟知神仙體制的人都知道,真正能度鬼的並不是啥經書,而是地府的神。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以地藏王菩薩為首的地府管理人員。

    說白了,能不能讓你投胎轉世,是地藏王菩薩說的算,不然的話,也就沒有涇河龍王鬼魂索命的事情發生,更不會有李世民地府還魂的經過,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聰明的唐王看不出來嗎?

    在兩界山,唐僧甚至透過小乘佛法度了劉伯欽父親的靈魂,可見,不管是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這根本就不是關鍵,關鍵還在於押管魂魄的神啊!

    整個取經就是一場作秀,可是作秀也需要做的像一些,可是即使到了臨門一腳,如來佛祖還是不肯給真經,而給了白字經書……

    說白了,整個取經就是假的,佛祖連一本真經都捨不得給,難怪燃燈古佛都看不下去了:這樣搞下去,佛家早晚毀在這群神手裡!

    “卻說那寶閣上有一尊燃燈古佛,他在閣上,暗暗的聽著那傳經之事,心中甚明。”

    唐僧師徒知道取的是白字經嗎?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這場秀要做完,沒到謝幕的那一刻,還不能懈怠。

    即使後來給了真經,其實也是假經,因為屁用沒有!

    4、取經是一場騙局(三)

    西遊記原著中一共記載了靈山藏有35部經書,多少卷楊角風沒有數,總之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如來佛祖給大唐的經書有多少呢?

    “阿難,迦葉……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撿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這裡提到的是各撿幾卷,而實際上確實是各撿幾卷,因為沒有一本是完整的經書!

    我們細看唐僧取得的經書,除了《佛國雜經》比較多以外,其餘的經書缺的可憐,當然這個佛國雜經其實就是一本地理書,算不上真正的經書!

    比如《金剛經》佛家珍藏一百卷,僅僅給了唐僧一卷;《首楞嚴經》一共一百一十卷,只給了唐僧三十卷;《華嚴經》五百卷中,給了八十一卷;《正法論經》一共一百二十卷,給了二十卷;《法華經》一百卷中,給了十卷……

    但是佛教比較經典的《阿彌陀經》、《二十四章經》等經典經書,不知道是吳承恩漏掉了,還是壓根就沒給!

    可是,就跟我們修煉秘籍一樣,我練的是六脈神劍,你就給了我半脈的劍法;我練的降龍十八掌,你給了我第十一掌,還是半掌的秘籍;我背誦乘法口訣,你就告訴我三五十五……

    這要是能修煉成功,那才真是奇了大怪了!這樣殘缺不全的經書,沒有一本是完整的,你告訴我,這能度鬼,你信?反正我不信!

    而如來佛祖之所以要傳經到大唐,還是楊角風前幾期說的那樣,他就是為了錢,並且是他親口說的: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也就是說,舍衛國的滅亡,跟信佛有直接的關係,現在佛祖把目光瞄向了東土大唐,並不是真的因為大唐“多貪多殺,多淫多誑”,而是因為大唐有錢!

    這還沒完,如來佛祖擔心大唐還不信佛,不惜又把他的狠話說出來了,你要不信佛,就讓你們永墮阿鼻地獄,不得超生,反正地府目前在我佛家的管控之中!

    而殘缺的經書怎麼念?放心好了,我靈山有完整版的,要想聽,可以,拿錢來吧!

    前情回顧:唐僧並不是金蟬子轉世,他們見面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唐僧的死亡!

  • 2 # mimang830

    《西遊記》開篇就說明了《西遊記》所要說的以及這本書的名稱。

    《西遊記》第一章章節名: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表明西遊記是一本修道的書。開篇便寫道“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造化會元功指修行,西遊釋厄傳指本書名稱。修行的目的為脫離苦海,所以說釋厄。不過是假借唐僧取經的故事罷了。中國有簡稱一說,比如上海交大等。也許是後人把《西遊釋厄傳》簡稱為《西遊記》了。

    按理說,《西遊記》為唐僧取經的故事,唐僧應為主角。但是,有關唐僧身世一片卻被定位為附錄。有的版本上根本就沒有。

    在第十九章中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給完整的寫了一遍,若是擱在現在的小說中便是有湊字數的嫌疑。書中說道:“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既然是修行的書,說些修行的東西那是自然的了。

    書中還有許多處。就不一一說了。讀者如果有心,自可細細品味。

    拋開修行不說。單說《西遊記》本身,其語言風趣,內容明瞭,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讀起來很是暢快,個人認為比《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要爽快多了。

  • 3 # 亮月半

    人生在於過程而不是目的,取經是結局,世上也沒有什麼真經,只有真理。也沒有西天取經這回事,有的只是人生向日一樣從東方升起,漸漸向西方逝去的晚影。世人把人生終極稱為西天,古人語駕鶴西去。西方為極樂世界。人生如一場旅遊,如一場遊戲。在生命漸漸消殘中游覽風景,自然之景,生命之景,世上風景。

    在這場生命行進過程中,是一場不斷認識事物的過程。從初生漸長一點點認識,不侷限於認識動植物這麼簡單。一路行一路見,從認識簡單事物到繁雜事物,從直觀到抽象的。從各種學科中,從人性之中。從讀書行路中,在向前進也是前消逝生命的時光中認識。在認識自我與認識生存的時空中尋找平衡。從經歷中困惑又解脫,一場場與自我內心爭戰的過程,不斷征服自己的過程。

    面對生存,面對困境,面對現實,面對誘惑,面對自我,一場場尋求內心立場與人生的方向。堅持,堅強,勇敢下去。堅持自我初心不變是多麼不易。人生在生活生存中在內心是一次次蛻變,從困境中成蝶,在輕淺濃淡的時光中游歷!放飛自我。發現追求認為值得的,即依心而行。真經真心堅持,真相,真正存在的為此理而行的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酒一著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月落鳥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