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領先一步
-
2 # 關河南望
首先來說的是,戰爭沒有如果,其次就是,北洋水師的戰敗到底是不是能力的問題。
在當時的亞洲來說,北洋水師是首屈一指的,在全世界也能排名靠前幾位的軍事力量,其裝備的定遠級鐵甲艦打破了華人心中牢固的我們都是裝備落後,敵人都是堅甲利炮,我們被動落後的形象,北洋水師的裝備絕對是世界頂尖一流的。
而此時的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也是一個有相當資歷的人,當過太平軍,跟著陳玉成打過仗,又投降了滿清,在和太平軍的戰鬥中屢獲戰功,又剿滅捻軍,後來到英德考察,對海軍有相當的瞭解,這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物,是當艦隊提督用的。
而鄧世昌此時的資歷尚淺,他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算是科班出身,但以他當時的資歷,做致遠艦的管代還可以,作為一個廣州人,在福建人掌控的海軍裡,當海軍提督,既不現實,資歷也不足,而且一個好的戰艦艦長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艦隊司令,能不能取勝,誰也說不準的。
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北洋艦隊的失敗,最大的直接責任人,是滿清政府,換句話說,就算是鄧世昌資歷足夠,當上了艦隊提督,有滿清政府這樣的上級,照樣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
北洋艦隊的建成,和李鴻章的努力關係很大,可以說,這是北洋出了很多力和錢財才建成了北洋艦隊,而清政府只是撥款配合,他們的眼裡對這不是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倒沒有覺得重要,反而是防範漢人的軍事力量在他們看來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北洋艦隊的購艦款被挪去修園子也就能理解了,艦隊哪裡有園子重要?
再看看東方的鄰居,日本天皇帶頭捐款捐物購置艦船,組建艦隊,日本全華人民都在響應捐款捐物,最終後來居上,建立的日本聯合艦隊全面勝過了北洋海軍。
北洋水師在大東溝海戰時,其炮術高於日方,說明指揮官的戰術指揮能力和戰鬥能力還是很高的,但滿清統治者沒有身為國家主人,保衛國家海疆的覺悟,挪用艦隊購艦款,甚至北洋海軍數年沒添一艦一炮,這樣的領導者領導,能勝利麼?
現在看當時的戰爭,我們有好的艦隊,好的指揮官,好的戰術,卻沒有一個好的政府,真是一種悲哀。
鄧世昌
-
3 # 黎明晨星HXY
一樣失敗
黃海大戰的指揮官是丁汝昌,也是一個愛國將領,黃海大戰他打成那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後面的戰鬥他一直要求主動出擊打日軍的運兵船,可是李鴻章一直不同意最後才造成了北洋艦隊被圍威海衛的結果,丁汝昌戰鬥到最後一刻,也是一個民族英雄。
當時的失敗是敗在了國家,社會,統治者層面,他們早已腐化,下層官兵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拯救當時的中國的。
-
4 # 水師提督葉軍門
只會更差,鄧世昌是民族豎起來的模範標杆,鄧世昌在北洋水師中外號鄧半吊子,以行事魯莽出名,(例如海戰中用巡洋艦給鐵甲艦擋炮彈)比起劉步蟾林泰曾等人他處處不如人。
首先學歷不夠高,其他人基本都有留洋背景,海軍強國實習經驗,他福建船政學堂為最高學歷在主力艦艦長只有他和“來遠”艦管帶邱寶仁,而最關鍵的是:他不是福建人,主力艦長中只有他和“濟遠”艦管帶方伯謙不是福建人,從有近代海軍以來,無論如何民族內戰,海軍分分合合,從來只被福建人把控(稱為閩黨)。北洋水師中,右翼總兵,“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為閩黨首領,方伯謙為人圓滑,左右逢源和其他人關係不錯,只有鄧世昌是個異類。
從地位來看,鄧世昌是中軍中副將,掛總兵銜,並不低,但從古代陸地軍隊的職業劃分來看,屬於護佑中軍的責任,說白了就是個警衛團長,從現場排程的自由性來看,也不如左右副將高,戰場上致遠衝出戰陣,護衛旗艦的行動也很好的履行了職責,以鐵甲艦為主力編組的艦隊中,指揮員只能從兩艘鐵甲艦上選出來。不得不說一下林泰曾,這位林則徐的侄孫,官至左翼總兵,“鎮遠”艦管帶,官職比劉步蟾高半級,在戰鬥開始不久,旗艦鎖具被毀,不能行指揮之責,除了整場戰鬥和定遠互相扶助,共同進退之外,竟從沒想過接替指揮的事,要不是戰鬥尾聲之時“靖遠”艦大副劉冠雄建議葉祖圭升指揮旗,可能就沒有“整隊再戰,追擊數里”的事了,後來還開著鎮遠艦觸礁,以至無法修理,被日本俘虜的事也說明了這位北洋水師實際二把手,能力可謂一般。
再者鄧世昌的能力表現上,除了精神值得讚揚之外,實在差強人意,根據李鴻章的指示,北洋水師儘量避免和日本聯合艦隊激烈接觸,行“存在艦隊”之理,作“猛虎在山”之勢,不是膽小怯懦,自己的斤兩自己清楚,北洋主力除了“八大遠”外,再無依仗,揚威超勇已經處於半殘廢狀態,其餘各艦也保養不到位,六年未添一船一炮,準備在甲午那年新增快炮的事也因為經費不到位一直拖著,鍋爐燒的都是碎煤,反觀日本,艦隻整齊簇新,一水的快船快跑,新船七八隻,舊船十三四,可以說,北洋最怕的就是紙老虎的面子被戳破,保全軍艦才能繼續威懾日本,戰鬥中旗艦雖屢次危難,可鐵甲艦還輪不到一艘穹甲巡洋艦來擋炮彈,正是由於鄧世昌的衝動使得致遠艦損失,連帶著拖累了撩艦經遠號,北洋戰鬥編組是兩艘軍艦屬於一個戰隊,互相扶助,共進退,致遠戰沉後,經遠孤立無援,航速又慢,使得這艘有“小鐵甲”之稱的裝甲巡洋艦被120㎜小炮擊沉,不能不說冤得慌!
綜上,鄧世昌雖然被尊為民族英雄,可和其他同級別戰友來說,素質真不算多好。不過,逝者已矣,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也足夠我們回味了不是嗎!
-
5 # 好史之徒
戰爭的結果還是輸。
首先,拋開鄧世昌來講,甲午海戰不是艦隊指揮的問題,是清朝上層(具體就是李鴻章)的指揮問題,如果李鴻章不放棄“避戰保艦”的策略,就算鄧世昌當上北洋提督,他也不敢違背李鴻章的命令。
其次,鄧世昌在筆者看來,他是一員戰將,而不是一員統帥,戰將只管衝鋒陷陣,統帥需要統籌全域性;而且北洋艦隊大部分管帶都是福建人,鄧世昌未必指揮得動。
第三,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的差距。其一,艦船,北洋艦隊從1888年之後就沒有新艦加入,所以射速慢,航速慢,艦船老化,;而日本,有遊擊縱隊,這個縱隊的明顯特點就是火炮數量多,射速快。其二,彈藥,北洋艦隊開花彈少,實心彈多,並且開花彈是黑火藥,還不是高爆炸藥,所以爆炸威力不怎麼樣,而且彈藥儲備少;而日本,不僅開花彈多,而且還都是苦味酸炸藥,這種炸藥的爆炸威力是黑炸藥的好幾倍,而且日本人很雞賊,開戰前各國都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炸藥。
第四,水師贏了,陸軍未必會贏。甲午戰爭中的淮軍的表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從北韓一路潰敗到本土。我們假設水師贏了,並且切斷日軍的海上運輸線,陸軍也未必贏得了。因為據有關資料記載,日本陸軍在後期只要靠繳獲就能發動進攻,根本不需要本土運送補給,而這些物資都是清軍潰逃時丟棄下來的。
第五,清日兩國之間的對比。清朝:說是宣戰,其實就李鴻章的淮系在打,並且讓他打,還不給錢,戶部尚書翁同龢因為與李鴻章有私仇,卡住國庫,對李鴻章請求撥款百般阻擾,並且身為戰爭實際指揮者的李鴻章,被視為後黨,不僅要對付前線的日軍,還要對付朝廷的帝黨成員;反觀日本,從天皇至平民百姓,把這一場戰爭視為“國運之戰”,引用東鄉平八郎的一句話“帝國興廢,在此一戰”。明治天皇為了發展海軍,更是下令皇宮節衣縮食,反觀清朝,慈禧太后過生日,竟然挪用了海軍的80萬兩白銀的軍費。
以上就是筆者的回答。不正之處,清加以斧正
-
6 # 歷史軍魂
甲午中日戰爭讓誰來指揮,清政府都會戰敗,將領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不大。首先從國家體制來說,清朝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在戰爭面前根本沒有一套近代化的作戰體系,雖然敵人有的武器大清朝也有,但是打仗僅僅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不行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已經走上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道路,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有專門為戰爭而設的參謀制度。其次,在軍事力量方面。日本聯合艦隊的軍事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不管是總噸位,還是航速方面,北洋海軍都不及日本聯合艦隊。除此之外,這場戰爭中清政府並不上下齊心。後黨李鴻章和帝黨翁同龢在戰爭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相反,日本方面,日本天皇的皇后都將自己的首飾變賣捐給海軍購買軍艦。
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將士們同仇敵愾,英勇奮戰。身為致遠艦管帶的鄧世昌在軍艦開始下沉的情況下仍然帶領官兵繼續向敵艦開炮,最終沉入大海,以身殉國。
-
7 # 老李2019
清末滅亡並不是經濟和裝備的落後,曾經鴉片戰爭時期落後是說得過去,但後來裝備已經不落後了,都是英國先進的戰艦,並且指揮戰術都比較先進,但清末主要是敗給了政治腐敗,並不是日本,日本只是看到機會抓住了而已,清朝敗亡主要是政治腐敗,經濟和裝備都很強,曾經裝備世界第三,亞洲可以說數一數二。主要權利爭鬥和貪汙腐敗造成的,所以每個王朝的敗落都是因為權利爭鬥和政治腐敗造成的。所以必須對監督制度的公平公開性進行改良避免悲劇重演。訴訟必須零門檻賦予任何有證據的人的權利,只要有地方公開透明的訴訟的制度才是保證永久公平的。才能杜絕更多歷史的悲劇重演。
-
8 # 飄蕩在太平洋上的心
我不是鄧世昌,不知道鄧世昌如何指揮北洋水師。但我知道北洋水師成軍於1888年,自從1890年琅威理離開後,英國海軍部中止同清政府海軍的所有合作,而1890年後正是海軍戰術大革新的時代,北洋水師同世界海軍不交流,導致戰術落後,是甲午海戰失敗的重要原因。
相反聯合艦隊同英國和法國遠東艦隊經常交流,伊東祐亨每年都同英國遠東艦隊司令開交流會。戰術思想先進。
所以鄧世昌還是劉步蟾指揮不會有太大區別!
如果我能指揮北洋水師,我的戰略是不同日本聯合艦隊在渤海或黃海決戰。艦隊中航速較快的靖遠,致遠,來遠和經遠四艘軍艦,會同廣甲和廣乙去廣東和海南,在南海進行破交戰。定遠、鎮遠、濟遠和平遠加上超勇和揚威護衛渤海灣。
四艘快速巡洋艦足以封鎖臺灣海峽和南海,阻止商船去日本,如果聯合艦隊不南下,日本經濟必然崩潰。
如果只是第一遊擊隊南下,可以依託廣東、臺灣和海南同日本人打海上游擊戰,只破交,不決戰,反正雙方船速差不多,日軍無法補給,我方可以隨時在廣東、福建和臺灣獲得補給。
如果聯合艦隊本隊南下,定遠、鎮遠、平遠和濟遠加上揚威和超勇可以直接攻擊仁川港,進入對馬海峽切斷日軍補給線。
如果聯合艦隊主動進攻,則依託旅順、大沽口和威海衛用定遠、鎮遠、平遠、濟遠、超勇和揚威6艦同聯合艦隊在近海決戰,有海岸炮臺支援,還是有勝算的。
總之絕對不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死拚。
-
9 # 謙文源
不是誰來指揮也不是 十二位軍官 也不是丁汝昌和劉步蟾指揮落後不是哪一位 而是滿清的鎮府 先不說為什麼失敗 但是跟丁汝昌是逃不了關係 大戰在即連炮彈都沒有不是一個主帥該有的樣子而且 身為主帥應該知己知彼日軍炮火和速度都在兩倍以上開戰起來炮火只有靠兩門主艦8們炮速度只能靠 致遠 靖遠 經遠 來遠 濟遠 都應該再大戰之前就要就行商議和探討。
-
10 # 語文360
中日甲午戰爭是北洋水師的最大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考驗。
北洋水師被擊沉5艘艦船,日本海軍重傷5艘艦船。
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艦排水量均達到7000噸以上。
威海衛戰役——丁汝昌和劉步蟾自殺殉國,定遠艦被擊沉,鎮遠艦成為俘虜。
北洋水師在威海衛的港口裡,迎來了終結。
1891年之後,北洋水師的建設停滯了接近三年。
而日本建造了吉野號,改進了松島號、嚴島號、橋立號等重要艦船,組成了一支強力的新式艦隊。
這就是北洋水師乃至整個洋務運動失敗的真正原因。
回覆列表
一個思想僵化的國家,換誰指揮結果是一樣的。
你就不能來點別的嗎?
比如,我們為什麼老是覺得自己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