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市情報員
-
2 # Jonny喬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資料顯示,2013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10萬億元,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20億元,截止至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進入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元,達到了3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5%。
2013-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9.0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雖然基數不高,但是其巨大的增幅,也成為了電商平臺進軍的動力所在。
“截至目前,從今年京東618可以看到,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新品及反向定製商品熱銷,下單金額同比增長289%。”6月18日上午10時左右,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在內部信中透露了這一資訊。
無疑,三四線城市蘊藏著巨大潛能。
1、“價格戰”引流
據瞭解,針對消費者的普遍需求,拼多多動態調整了補貼策略。
在補貼的拉動下,拼多多平臺上,包括嬰幼兒紙尿褲、奶粉在內的產品,整體同比增速超過400%。另一邊,蘇寧易購也推出了補貼政策,截至6月18日中午12點,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71%,在品類表現上,智慧、換新成搜尋熱詞。作為“618”的發起方,京東商城在今年的補貼力度號稱最大。
各個平臺在重點促銷的類目上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隨著線上線下渠道持續豐富,價格對比成了消費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環節。我們希望透過多種策略的組合,幫助消費者省略比價環節,僅考慮商品是否實用和適用。”拼多多大資料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濤對記者表示。
儘管各家攻勢較猛,但在關注度上,天貓與京東的主角地位,仍然難以撼動。截至6月18日14時,京東6月1日零點至今的累計下單金額達1795億元。在天貓平臺上,過百品牌成交額已經超去年“雙11”,包括CPB、歐萊雅、屈臣氏、城野醫生、特侖蘇、匹克、銳澳等一百多個國內外大牌。
毫無疑問,價格仍然是消費的推動力。但是,當它成為電商的“規定動作”時,消費者也會對此產生審美疲勞。不過,在拼多多、雲集等新勢力的挑戰下,“價格戰”仍然難以避免。“一般來說,品牌會拿出爆款來引流,儘可能銷售一些能賺錢的產品。因為爆款往往是不賺錢的,就搭配套餐關聯營銷。”一名電商行業資深運營人士告訴記者,價格戰無可避免,如果不參與就會拉大與對手的差距,需要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
2、供應商的抉擇
當“價格戰”愈演愈烈之時,在低價促銷與保持品牌調性方面,一些品牌也陷入矛盾之中。
6月17日中午,格蘭仕透過官方微博釋出宣告稱遭遇天貓“不作為”,導致其官方旗艦店在天貓上的搜尋結果異常,影響了“618”銷售。這份宣告還暗示,搜尋結果異常或與格蘭仕和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有關。天貓官方對記者回應稱,並沒有遮蔽對方,在平臺上的搜尋都是正常顯示的。
事實上,在競爭最為激烈的2013年、2014年左右,品牌面臨“二選一”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實。某家居品牌高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以往平臺希望商家二選一隻是很隱晦的表達,而今年則表現得很直接。“我們主營的陣地還是在京東和天貓,畢竟在其他平臺的銷量也不大,可以說微乎其微,就不再作為重點。”
據上述家居品牌高層透露,幾乎所有的平臺都陷入了流量瓶頸中,相比於以往的“雙11”和“618”,流量下降了起碼30%。“京東以往很多廣告資源都是免費配送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慢慢變成了買一送一或者買二送一。過渡期過去後,今年這些免費資源都變成了收費的,隨便一個位置就要花出去三四十萬,也不是小數。”
相比於那些願意去拼多多、雲集等新平臺開店的新品牌、代工企業,品牌的顧慮在於如果一味配合低價,會對自己的定位和使用者造成傷害。“我們品牌是中端偏上的,目前大部分使用者都是一二線城市,有電商平臺讓我們把單價200元左右的產品降到70元,然後再幫我們重點去推。最後都沒答應,這對品牌來說沒有好處。”一名品牌方人士向記者坦言了自己的顧慮。
因此,跟隨電商平臺佈局,開拓新品成為新的增量所在。6月1日零點剛過,李施德林亞太區負責人和海外工廠的工人都被叫醒了。因為一款漱口水在天貓的爆賣,他們收到通知連夜加產,並和新加坡、泰國等各國團隊聯絡,加急調動空運和專車,從海外倉庫補貨。
小鎮青年即流量?下沉市場帶來新增長契機
移動大資料平臺Quest
Mobile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使用者規模達6.18億,存在巨大的人口紅利,下沉市場的消費支出在大幅增長。
在流量為王的今天,“小鎮青年”成為最大的貢獻者,也成為平臺挖掘的“潛力股”。6月5日,拼多多公佈的階段性資料顯示,截至5日上午11點,該平臺實物商品訂單成交量已超過3億筆,其中近七成來自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其中,數碼家電成為下沉市場訂單量快速增長的新增驅動。在天貓平臺上,這一趨勢同樣明顯。
天貓官方資料表明,今年“618”開始才一分鐘,電動牙刷就賣掉了14051件,蘋果產品在天貓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20%。尤其是在三至六線城市,蘋果產品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70%,比一二線城市高出近1倍。
京東零售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Quattroporte閆小兵向記者表示,今年三線以下城市成為消費主力,銷售增速遠遠超過一線城市。但是,低線城市卻並不代表低價,平均訂單單價高於一線城市。“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
下沉市場正在給電商帶來新的增長契機。——聚划算營銷總監敖樹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下沉市場使用者對於一些消費升級的商品搜尋量很大,同時消費潛力也不小。聚划算它不同於以前的團購,只是推出爆款促進銷量。現在的重點是對供給側的升級,對供應鏈進行改造,針對人群做定製產品。
在三到八線市場,不同的人群,購買力和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需要清晰判斷他們的購物畫像。
-
3 # 山景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9.0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雖然基數不高,但是其巨大的增幅,也成為了電商平臺進軍的動力所在。
“截至目前,從今年京東618可以看到,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新品及反向定製商品熱銷,下單金額同比增長289%。”6月18日上午10時左右,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在內部信中透露了這一資訊。
無疑,三四線城市蘊藏著巨大潛能。
1、“價格戰”引流
據瞭解,針對消費者的普遍需求,拼多多動態調整了補貼策略。
在補貼的拉動下,拼多多平臺上,包括嬰幼兒紙尿褲、奶粉在內的產品,整體同比增速超過400%。另一邊,蘇寧易購也推出了補貼政策,截至6月18日中午12點,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71%,在品類表現上,智慧、換新成搜尋熱詞。作為“618”的發起方,京東商城在今年的補貼力度號稱最大。
各個平臺在重點促銷的類目上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隨著線上線下渠道持續豐富,價格對比成了消費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環節。我們希望透過多種策略的組合,幫助消費者省略比價環節,僅考慮商品是否實用和適用。”拼多多大資料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濤對記者表示。
儘管各家攻勢較猛,但在關注度上,天貓與京東的主角地位,仍然難以撼動。截至6月18日14時,京東6月1日零點至今的累計下單金額達1795億元。在天貓平臺上,過百品牌成交額已經超去年“雙11”,包括CPB、歐萊雅、屈臣氏、城野醫生、特侖蘇、匹克、銳澳等一百多個國內外大牌。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六壬箴言
隨著網際網路的深化,區塊鏈的逐步落地,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階段,社會上進入網際網路化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傳統意義上的電子商務電商平臺,將發生重大變革。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下的電商行業越來越重資產。從曾經的線下優於線上,到現在的線上優於線下。慢慢慢慢的走入了第2個階段的平衡。就是線上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已經沒有線下的優勢了。在這一前提之下。電子商務的競爭力將逐步減弱。而隨著區塊鏈的大規模發展。人人都是消費者,人人都是貢獻者的局面將會開啟。每一個個體的議價權將逐步提升,因為區塊鏈提供了一個可以確權的技術和證明,這就解決了傳統意義上的營銷貢獻模糊化,人人都可數字化的經濟時代,將成為裂變並改變社會以及電商行業的格局。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電子商務將不再以公司為主體,都是以個人和團隊為主體,人人都是生產者,既是消費者,又是運營者參與者,更是收益的擁有者。個體和團隊將打敗集團公司和有限公司。
-
5 # 周兵
電子商務行業未來發展如何?
隨著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傳統的基本的電子商務,會消失,就拿現在而言,從傳統的電子商務平臺,升級為現在的社交電商,社交化商業。
-
6 # 前瞻產業研究院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人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一定變化,據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下面將帶你瞭解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電商崛起於以淘寶網為代表的C2C平臺,主要歷經了三個階段,2003-2008年,價格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2008-2015年,隨著天貓的上線,越來越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開始拓展電商渠道;2015年以後,電商開始注重品質及使用者體驗,重視發展新技術,逐步從簡單的人力、勞務輸出模式轉為規模型、人才技術密集型模式。
中國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方式逐漸發生了轉變,2013-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擴大,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8.5%。
2018年中國電商的主要銷售地區為東部地區
分地區來看,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中東部地區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19.90萬億元,佔比65%;中部地區交易額5.34萬億元,佔比18%;西部地區交易額4.32萬億元,佔比14. %;東北地區交易額1.05萬億元,佔比3%。
2018年中國商品類電商交易佔比超7成
據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結構中,商品類電商交易額24.33萬億元,佔比77%;服務類電商交易額6.28萬億元,佔比2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2萬億元,佔比3%。
預計2024年中國電商市場規模超55萬億元
近年來,中國出臺多部政策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40萬億元、網路零售總額達到10萬億元左右、相關從業者超過5000萬人。前瞻預計,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超35萬億元;未來電子商務行業成交規模的增速將有所放緩,到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成交規模將超過55萬億元。
回覆列表
在這個行業裡,今年感觸最深的有幾件事。
1,電子商務平臺,不再一家獨大
十年磨一劍的京東盈利了。其他原因我不懂。但是我知道一個,蟄伏十年的物流線,開始收網了。
同期接觸京東物流和阿里巴巴菜鳥驛站。不得不說,從物流體驗上來說,菜鳥,真的不太行。至少,京東已經踩坑無數,開始模式化的時候,菜鳥才開始踩坑。
菜鳥的劣勢是,他只租物流倉,倉庫不是自己的,第三方也不是自己的。菜鳥唯一的優點就是在全國布了倉庫,但是在時效,體驗,服務方面真的太差了。你怎麼敢相信,商家在收到客戶對於物流的諮詢後,想要獲取物流資訊有多少艱難險阻。
當然,京東也不是說就那麼棒。畢竟資本家都是吸血的。但是,從我接觸京東自營以來,少說也產生十萬件貨物的銷售了,我居然!沒有!接到過任何客戶投訴京東物流或者京東送貨小哥罵人之類的問題!這種程度,不是我吹牛逼,同期發的順豐都不敢保證送的貨不出問題!
同一個品牌的運營,我聽到客戶聽到的最多的就是,京東快,我去京東買。京東退貨方便,我去京東買。
嗯,京東那布得密密麻麻的倉庫,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這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京東自營是京東方直接運營品牌方的產品,天貓是屬於提供平臺,品牌方自行運營。模式還是不太一樣。
可我還是禁不住想,京東如果按照這種模式,現線上下形式又這麼好,鋪天蓋地的開實體店,線下體驗,線上下單,豈不美滋滋。
尤其是接觸了各種電商平臺後,今年只有這種感覺。電子商務這個行業,不再屬於某家公司,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是真正發展成為一個領域。
2,線下實體店的興起
自從和小米開始有點緣分之後,我被小米開店的速度震驚了!
那叫一個——快。
以前對線下的感受是什麼呢。
體驗太差了!
然而,由於線上的衝擊,你應該能隱隱感覺到,線下的服務悄聲無息的發生了改變。
從今年開始,我自己也開始經常去線下買東西。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反正我覺得線下的服務真的改變了很多。
3,電商成本越來越高了。
要說線下,就不得不說回線上。今年最大的感觸之一,就是流量真TM貴。尤其是從直通車和鑽展以及淘寶客這裡體現出來的。貴了不說,現在流量還越來越難獲取。為啥現在不流行刷單這招了,因為規則慢慢改了啊。一個男的,平時網購也就是買點剃鬚刀,還有狗糧之類的,忽然有一天,他就買了一個大胸罩,你不覺得詭異嗎?現在的這些演算法太變態了,什麼精準人群,男女人群,大學生人群,白領人群。你一個賣內衣的,來買的全是糙漢子,一個就算了,還是一大群?拜託,使用者畫像明明是25-35歲的女白領啊?以及現在的展現,不管是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也好。你一定對某種場景很熟悉。你剛用瀏覽器搜過:大寶劍!接下來的日子裡,你將會在各種瀏覽器,APP,無孔不入的看到各種大寶劍,關於大寶劍,連上古大寶劍都有。偶然性開始變少,一切都是既定程式。
售後成本:
除了流量成本之外,售後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因為做好售後越來越重要。現在,7天無理由的政策越來越寬鬆。以至於許多人根本不知道7天無理由需要保證商品完好不影響二次銷售。為了客戶滿意,想拒收就拒收,真沒多少人知道拒收是有返程費用的。超過7天后,想退貨就一定要達到目的。比如說把衣服的吊牌剪了。其實所有退貨都不可能當做新品銷售,正常都會返回工廠處理。損失的費用大概是打了個4折。(接觸過的行業差不多是這樣)
這種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其實好幾年前都有了,但是發展一直不算成熟吧,也沒還看到啥合理的盈利方式。但是我覺得京東和小米很有實力幹線上線下結合這件事。
4,內容電商
兩年前,一個做新媒體的朋友(公司可牛逼那種),他跟我說,他們公司一個教人買買買的號,每次轉發那些淘寶連結轉化率都特別差,問我為什麼。我說,現在人都討厭做廣告唄。尤其是你刷微博,看到一些粉絲幾百萬大V發廣告被罵廣告狗,可把我笑死了。在知乎那就更慘了,寫硬廣還是軟廣,那幾乎就是口水伺候了。
今年我就不這麼想了。
為什麼呢。
我司產品在某個以做內容取勝的平臺露臉了,那銷量,在天貓上一個聚划算也未必能達到!
牛逼。
會做內容牛逼。
內容和產品的契合度真的做的太好了。
6到飛起。
發廣告被罵,那是廣告做得太差。選品不行,定位不精準,不夠走心。要不人家學這專業的人能讀那麼多年書?
電商和新媒體都是發展特別好的兩個行業。電商不懂新媒體,所以看到人家有500W粉絲就甩個廣告過去。也不管重合度如何。新媒體當然也不懂電商,畢竟是兩個行業。反正接了個廣告,直接甩個連結,連個文案都不想幫人家寫。
但是電商和新媒體,又不能離了彼此。
新媒體是電商內容發酵很重要的一種方式。電商是新媒體變現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種。分明是絕配的一對。好的產品,就要配好的內容。能做好內容的人,就要擁有最適合的變現方式。
最近關注到越來越多的做內容的,自己選品,自己銷售。不得不說很高啊,只要負責好兩個方向——內容,選品。
而做一個好產品需要什麼?一個強大的研發團隊,設計團隊,牛逼的供應鏈。售後服務?不存在的,選中的品牌方,有一個強大的售後團隊。
不過內容電商絕對不是一件新鮮事兒,網友口中“紅了就去賣衣服”,其實就是內容電商的一種。叫,網紅孵化?當然,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但是有的成功的人,也成功不了多久了。因為紅了就去賣衣服,而且是抄大牌,是有原罪的。還是不走心。沒掌握到內容電商的火候。
最終沉澱下來的,都是內容和產品都走心的企業。
總結一下。
線下+內容。
電商未來的關鍵字。
產品+體驗+售後。自是不必說的,好的產品,才有未來。
說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