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48684404708

    《菩薩蠻》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悲涼之色,常以孤寂之景為襯。而孤寂之景,復常以萬靜中之一動為襯。“山深聞鷓鴣”,是也。家國天下,悲劇莫以天下悲劇為大。而個人悲劇,莫如以一己之力對抗天下傾頹浪潮為大。

    《醜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夫天下將亡,而匹夫之責,寧為“明知不可為而為者”乎?壯志難酬,眼見蒼生塗炭而無力迴天,心如刀絞,悲涼至極而反。也不過“卻道天涼好個秋”。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切,不過一場虛幻,如水而逝。一生,亦不論荒誕還是謬妄,不過隨一杯鴆酒而去。看者悲不可遏,歷者只歸平淡。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虞美人 · 聽雨》

    蔣 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經歷過,才會懂。遍歷滄桑,才有平淡。 年輕,何能體會的真切。情乃千古主題,雖無家國天下之悲愴,卻足陰陽兩隔之淒涼。

    《摸魚兒 · 雁丘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雁且鍾情,更何況人?狂歌痛飲,止增悲涼而已。陰陽兩隔,如之奈何?

    《金縷曲 · 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性德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時節。

    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

    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釵細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

    待結個他生知己。

    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裡。

    清淚盡,紙灰裡。

    納蘭19歲娶盧氏,22歲嘗喪妻之痛,25歲寫下此詞。“八百年來之一人而已”,筆力實巨。然而,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世事豈隨人願?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木蘭花令 · 擬古決絕詞》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自22歲喪妻之後,實已為行屍走肉,雖也因此成為宋後第一人,卻一生悲苦。30歲那年某日,納蘭一醉一嘆三詠,繼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該詞寫於其臨終前不久,貌似借怨婦之口譴責情郎薄倖,實意何在,又誰知曉。如此一生,這八百年來第一人,不當也罷。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納蘭無需獨自哀嘆,這等滋味,並非一人嘗過。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夢記》

    蘇 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更觸動人心之處,乃是《神鵰俠侶》中,由楊過吟出此詞,繼而引出斷腸崖獨角戲高潮的一段經典橋段。“他尚有個孤墳,而我卻連妻子葬身何處也自不知。”(他尚且能做得一夢)“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閤眼,竟連夢也做不到一個!” 悲涼到了極致,也許會復轉平淡。

    《小重山 · 昨夜寒蛩不住鳴》

    嶽 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最好吃的是媽媽的奶水,你贊成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