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作業一般不會很多,老師一般會給剛升小學的孩子一個適應期,佈置的作業往往不會很多,孩子在課間時間就能完成。但面對孩子即將上小學,我理解大多數的家長朋友們都會有一些焦慮——“我的孩子上小學能適應嗎?”“上一年級作業多不多?”“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小學?”“要買些幼升小的教材讓孩子提前適應嗎”,“要給孩子報暑期班嗎”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困擾著我們。
1、6-7歲的孩子處於勤奮感對自卑感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家長應積極迴應孩子的努力。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出,6-12歲的孩子,他們努力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時的他們是勤奮的、努力的。如果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家人及老師的表揚,孩子往往會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爸爸媽媽都不表揚我”“為什麼他們總是說我不行,我真的那麼讓他們失望嗎”。從而形成自卑的心理。所以,家長及老師應積極地迴應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時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自己是很棒的!
2、孩子開始從“以自我為中心”逐漸過渡到能站在他人角度理解問題,直覺行動思維開始向具體形象思維及抽象邏輯思維發展。6歲之前的孩子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行為上也往往出現“邊做邊說”、“先做後說”等特點,如孩子正在搭積木,如果你中途如問他“寶貝,你正在搭什麼呀?”大多數孩子剛開始並不能馬上回答你他正在搭的是什麼,等一段時間,他搭出了類似城堡的積木,他就會興奮地喊到“哇,是一個城堡!”然後很高興地跑來告訴你“快看,我的城堡漂亮嗎?”而6歲後的孩子大多數能從一開始就明確自己即將要乾的是什麼,有一定的目標導向性。
3、有意注意的穩定性優於學齡前期的孩子。3-6歲的幼兒注意力穩定性差,注意分配能力也較差,做事往往顧此失彼。而6歲後的孩子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關注點,注意穩定性明顯優於學齡前期的兒童。但家長平時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注意力發展,預防“多動症”。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學的環境與幼兒園相差很大,在幼兒園裡,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有老師提醒及幫助,但到了小學就得全靠自己。
2、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上了小學後,“按時到校”、“課上安靜,認真聽講”、“不隨意走動”等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家長應有意識地在家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如規定某個時間就得睡覺、起床等。
3、鼓勵孩子積極地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上了小學,很多以前在幼兒園一起玩的小夥伴都不在了,面對新的班級,失去朋友的孩子往往感覺很失望。家長面對孩子的失落情緒,要及時地安慰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地去結交新的朋友,與新的同學友好地相處。
一年級的作業一般不會很多,老師一般會給剛升小學的孩子一個適應期,佈置的作業往往不會很多,孩子在課間時間就能完成。但面對孩子即將上小學,我理解大多數的家長朋友們都會有一些焦慮——“我的孩子上小學能適應嗎?”“上一年級作業多不多?”“我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小學?”“要買些幼升小的教材讓孩子提前適應嗎”,“要給孩子報暑期班嗎”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困擾著我們。
1、6-7歲的孩子處於勤奮感對自卑感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家長應積極迴應孩子的努力。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出,6-12歲的孩子,他們努力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時的他們是勤奮的、努力的。如果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家人及老師的表揚,孩子往往會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爸爸媽媽都不表揚我”“為什麼他們總是說我不行,我真的那麼讓他們失望嗎”。從而形成自卑的心理。所以,家長及老師應積極地迴應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時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自己是很棒的!
2、孩子開始從“以自我為中心”逐漸過渡到能站在他人角度理解問題,直覺行動思維開始向具體形象思維及抽象邏輯思維發展。6歲之前的孩子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行為上也往往出現“邊做邊說”、“先做後說”等特點,如孩子正在搭積木,如果你中途如問他“寶貝,你正在搭什麼呀?”大多數孩子剛開始並不能馬上回答你他正在搭的是什麼,等一段時間,他搭出了類似城堡的積木,他就會興奮地喊到“哇,是一個城堡!”然後很高興地跑來告訴你“快看,我的城堡漂亮嗎?”而6歲後的孩子大多數能從一開始就明確自己即將要乾的是什麼,有一定的目標導向性。
3、有意注意的穩定性優於學齡前期的孩子。3-6歲的幼兒注意力穩定性差,注意分配能力也較差,做事往往顧此失彼。而6歲後的孩子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關注點,注意穩定性明顯優於學齡前期的兒童。但家長平時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注意力發展,預防“多動症”。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學的環境與幼兒園相差很大,在幼兒園裡,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有老師提醒及幫助,但到了小學就得全靠自己。
2、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上了小學後,“按時到校”、“課上安靜,認真聽講”、“不隨意走動”等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家長應有意識地在家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如規定某個時間就得睡覺、起床等。
3、鼓勵孩子積極地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上了小學,很多以前在幼兒園一起玩的小夥伴都不在了,面對新的班級,失去朋友的孩子往往感覺很失望。家長面對孩子的失落情緒,要及時地安慰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地去結交新的朋友,與新的同學友好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