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至是一種傷
-
2 # 古董小學生
物質決定意識.萬卷書是由行萬里路得出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也是最準確的道路.各種最佳答案這裡的行萬里路跟讀書是互補的,讀書是靜態的,行路是動態的,書中知識有限,只有行路眼觀耳識才能補其不足!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種追求。因為這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那麼這兩者之間重要性是否一樣呢?有沒有區別?如果單純論哪個重要,我覺得“行萬里路”要比“讀萬卷書”重要得多。你可以這樣反駁我:如果一個人一點書不讀,只行萬里路,也一樣不會成才。這是我們經常在討論問題時抬槓的一種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個句式。但放在這裡好像沒有多大的效果。在商業界好些有這樣的結論,在企業創業之初,文化程度較低的往往容易獲得成功。也有人做過統計,目前全國有名的企業經理人中,第一學歷專科以下學歷佔絕對優勢。我們身邊的情況也一再證明,一些非常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老闆很多高中都沒上過。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況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個閉門讀死書的人很久以來就成了我們嘲笑的物件。我們是否可以說行路比讀書更重要呢?“行路”我理解為在實踐中學習。人類進化是從行路開始的。從樹上到了地面,我們的祖先首先學會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為了尋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時也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大禹是在隨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視實踐在學習中的作用,並透過周遊列國治國安邦來印證所學。李時珍、徐霞客、馬可波羅、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行路”寫出了宏偉鉅著或取得重大發現。可見,“行萬里路”較“讀萬卷書”要重要得多。把“讀書”與“行路”關係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透過一個視窗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讀書一方面能夠使我看增長知識,學習到別人的經驗,但同時也給你的頭上加了一道“緊箍”(這是經驗的特徵,經驗越多,人們頭腦受到的束縛越多,創新意識越差)。“讀萬卷書”之後,只有“行萬里路”,走出去親自看一看,體驗一下書中描述的情景,你才會發現書中所說的不及體驗的千分之一,同時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對這種情景的感受並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較,從而放大你的知識,只有這時讀書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所以說:讀書好比一個放大鏡,不管你心中的知識是“真”是“假”,它都會放大若干倍(當然,讀書越多,放大倍數越大)。只讀書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縛就越來越多,好比吃多了飯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贅,不但無益而且“害人不淺”。作為教師這個職業,一向崇拜讀書,比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無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輕視“行路”的想法。知識分子從書本到書本已經幾千年了。可以看到,現在的教師群體已經脫離實踐太久了,多數的教師已經被隔離在社會之外(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教師這個職業也自然被“神聖”到無以理解的地步。要得到社會的支援首先要得到社會的理解,要得到社會的理解首先要融入這個社會。就是說不但要多讀書,還要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不能讀死書,要把書中的道理和實踐聯絡起來.古代政治上用的詞,就是讀過書就能長見識,讀萬卷書,如同見識過天下萬物一般,足不出戶就能通曉天下萬事,不可能每個讀書人都出門亂走來走去的呀。哪來的路費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都是一個成長、學習的方法.讀萬卷書是透過書本知識(即理論知識)來豐富自己的學問;行萬里路是透過親身體驗的方式來增長自己的見識。我個人認同其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解釋。但有些知名學者也說出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道理。例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期就認為要先“知”然後“行”所以以前他叫做陶知行。後來他認為要先“行”然後“知”所以又更名為陶行知。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已的才識過人.行萬里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個人觀點,不代表所有人
回覆列表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行萬里路的同時,總離不開知識的存在,職場競爭,商業競爭,離不開智慧的善變。計算公式,英文字母程式碼,文學常識的應用,是現代化,科技化,網路化,金融化,電子時代必知必會的秘籍,沒有知識就沒有競爭的主動,沒有學歷就沒有競爭的動力,甚至不是對方的競爭對手。
在這個知識化競爭的社會,當然少不了社會的閱歷,知識也需要實踐,自身也需要歷練,先有德,後有行,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先養性後修身,行萬里,長見識,就滿肚子知識,不知道人情世故,社會圓滑,人生艱辛,從何而來,到何而去,是沒有人生目標的,充其量也只是個高學歷的打工仔。
有這樣一個發現,高學歷給低學歷打工,高學歷的創業率沒有低學歷成功率高,這就是行萬里路的魅力。
由此可見,理論用與實踐,實踐大於理論,德就是行。兩者是相結合的。讀好書,勤於行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