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春季疾病傳染特別迅速,寶媽該如何做好護理工作為寶寶保駕護航過完整個春季,孩子一旦生病,就會影響生長髮育,錯過春天長高的好時機。春季手足口病多發,應該怎麼預防?

    1.少去密閉性公共場所

    春季是踏春的好時節,去外面曬太陽,春風拂面倒是無妨,但少帶寶寶去密閉的場所。

    在這種場所內,病菌多繁殖快,空氣不流通,只要攜帶手足口病毒的寶寶出現過,就很可能傳染。

    2.少量多次飲用溫水

    多喝水多排便,幫助寶寶把病毒排出體外,降低發病率,無論何時,適當的喂水總不會壞事。

    3.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洗手,出門回家洗手等,不僅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也是棒棒身體最好的保障。

    4.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春天病菌多,需定時開窗透氣,把室內病菌排出去,只有空氣對流,才能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5.注意口腔衛生

    12月齡以上的寶寶身體無異樣時,除日常刷牙外,偶爾用淡鹽水漱口殺菌消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6.多進行戶外活動 在寶寶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讓他們適應天氣的變化,適應空氣中的粉塵、病菌,以免稍有不適就生病。

  • 2 #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春天流感容易引發,兒子剛滿一歲的時候得了手足口病,這是他人生得的第一個病

    01

    第一天發高燒,還不停流口水,我剛開始以為正在長牙導致。後來採用物理降溫法也不見好轉,最高溫時給餵了退燒藥。

    折騰了一晚,我想應該不是長牙這麼簡單了,高燒一整天,肯定有什麼問題,查了很多資料,手足口病、幼兒急疹、咽峽炎或者是麻疹,都有是會先發高燒的,自己先做好心裡準備。

    02

    第二天醒來燒徹底退了,我趕緊看看有無疹子,結果真的有!

    在手腕找到幾顆,屁股大腿褶皺處也有幾顆水泡,再認真檢視手心腳心,未見有紅疹。

    如果是急疹的話不可能只燒一天,都是說燒3〜4天才疹出燒退的;手足口病主要是手心腳心口腔,但兒子現在的狀態也不像是。

    結果過了三小時,紅疹開始多起來,咽喉有幾點小泡疹,有紅腫。

    我自己基本可以肯定是得手足口病了。

    一天時間,大大小小的紅疹子陸續出來,主要集中在手腕附近和屁股附近。手心腳心暫時還沒有,右腳趾有一兩顆較大的水泡。

    03

    出疹第二三天,疹子最厲害,很多小紅疹長成大的水泡,有些連成一串(只有屁股大腿褶皺處有一處串泡疹),到第三天晚上,幾乎整條腿都長滿紅疹,多數是小的,那十幾顆大水泡特別讓人揪心。

    手足口病,從發病到結束,整個病程是7-10天左右,通常在每年5-7月發病率較高。

    得了手足口病,抗生素無效,疹子會陸續出,有大有小,大的有液體周邊發紅,不癢不痛。發病期間會發燒,會因咽喉口腔腫痛發膿而流口水,食慾差、不愛吃喝、睡眠不好,尿黃尿少、精神狀態不佳、嗜睡、粘人。

    補充液體是關鍵,並做好消毒工作。病期第7天之後,各種症狀會明顯好轉,疹子一批批地消退,精神狀態越來越好。病好後疹子不會留下印痕,沒有後遺症。

    因為這是兒子第一次得病,我便做了詳細記錄。

    (一)

    手足口病的各種症狀

    ◆ 發燒

    發病第一件事通常是先發燒,而且多數是中高燒。發燒時長基本上持續一天,第二天就會開始出疹子。出疹子後不會再發燒。如果還繼續發燒就要更加謹慎對待了。

    ◆ 流口水

    手足口病初期,寶寶會不停流口水,都是粘液口水為主。這樣的情況,很容易讓家長們誤以為是出牙導致。

    ◆ 出疹子

    發燒後第二天開始出疹子,疹子多數出現在口腔、手心、腳心、臀部、指腹等位置,疹子有大有小,大的水泡為白色、大米狀,也有疹子會連成一串,不痛不癢。

    疹子第二三天會出現高峰期,陸續出,最初出的在第四天左右慢慢消退,到第七天左右大大小小的疹子開始陸續癟下來,慢慢結痂好轉。

    ◆ 口咽或口腔潰瘍

    寶寶會因咽痛導致拒食,睡眠也不好,脾氣也不會太好。

    ◆ 食慾不振

    出疹子最厲害的時候,孩子基本只喝母乳,其他液體都不愛喝。只能吃流食。

    ◆ 疲倦

    剛開始精神狀態還算可以的,就是特別粘人,病中期,就是最嚴重的那幾天,一天到晚都是軟綿綿的狀態,需要抱著或者躺在床上休息。

    ◆ 尿少尿黃

    生病期間,寶寶會出現尿少尿黃的情況。有時候幾小時才去一次,所以一定要想辦法給寶寶補充液體。

    ◆ 睡眠較差

    生病期間,寶寶的睡眠都不是很好,很容易醒過來,抱著睡也睡得不太安慰。所以每次寶寶生病都是父母們的一次身心體力大挑戰。

    ◆易哭鬧

    每個寶寶生病期間,都是特別容易哭鬧,情緒變化好快,特別粘人。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我們大人生病了也會變得比平時脆弱,更需要別人的安慰。

    ◆脫皮

    出完疹子後,疹子都全部結痂,就會出現脫皮現象,脫皮的過程因人而異,像我兒子,前前後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脫指甲

    這是手足口病之後一兩個月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部分手指甲和腳趾甲會分離然後脫落,孩子不會痛,就像是更換新的指甲一樣。

    我兒子當時有四個指甲是出現過這個問題的,當時問了醫生,醫生說手足口之後有人確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好幾個朋友的孩子得病後也出現了這個情況。

    (二)

    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法

    ※ 發熱護理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飲水,多采用物理降溫法,如果溫度超過38.5℃以上,可以服用布洛芬等退燒藥。

    ※ 飲食護理

    生病期間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液體。水分和營養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尤其是在夏季,容易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生病最厲害的兩天,兒子除了母乳什麼液體都不喝,兩邊的奶都被吸乾了,唯有想盡辦法讓他多喝其他液體,奶瓶已經吸引不了他了,拿奶瓶裝奶或者水他根本不喝一口。

    我就用碗或者用各種新奇好玩的瓶子來裝液體(水、果汁、湯等)給他喝,新的飲水用具能吸引他注意。

    飲食方面,儘可能鼓勵孩子多飲偏涼的白水或液體食物,既可補充水分,還可鎮痛,再有沖洗破潰咽部預防繼發感染。

    飲食需要清淡,手足口病在中醫角度,其實就是上火、燥熱,多吃降火清熱的食物對這個病還是有幫助的。

    生病期間,注意少吃多餐,儘量不勉強孩子多吃。

    ※ 口腔

    注意保持寶寶的口腔清潔,可以讓寶寶飯前、後用生理鹽水漱口,不會漱口的寶寶可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寶寶的口腔,以免感染。

    對於口腔裡有皰疹的寶寶,嚴重的時候可以噴一些清熱消炎藥物,以便減輕寶寶的疼痛。

    ※ 面板護理

    因為手腳多數部位都長了大大小小的疹子,有需要在家裡隔離。所以生病期間我都沒讓寶寶穿紙尿褲,直接穿長褲,長褲可以保護出疹面板,尿溼的褲子馬上清洗暴曬。

    洗澡用衝的方式不用洗澡巾擦身,毛巾每天消毒。

    把寶寶的指甲減短,必要時可以包住寶寶的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如果寶寶臀部有皮疹,應隨時清理寶寶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手足口皰疹高峰期,可以根據醫囑塗抹一些藥膏,減輕寶寶生病痛苦。

    ※ 室內環境

    手足口的傳染性極強,得病期間都需要隔離。隔離期間,家裡一定要做好通風排氣工作,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室內溫度保持在26℃左右。

    不要讓過多的人員進入寶寶的房間,大人也會得手足口病,且會傳染給寶寶。

    ※消毒處理

    把寶寶用過的日常用品、玩具、餐具等物品每天都徹底消毒一遍。

    一般物品可用含氟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曝曬,殺菌消毒。

    ※ 藥物使用

    醫生開的藥,主要是治口腔的塗面板的還有清熱的,維生素也會開一些。用藥時,一定要根據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而來,每個寶寶的情況不用,不能一概而論。

    手足口病,抗生素是無效的,病期就是這麼長,不會因為寶寶吃了抗生素就會馬上好起來的,病都有個過程。

    (三)

    關於手足口病的常見問題

    1、得了手足口病的寶寶要隔離多少天?

    手足口病通常潛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離10天左右。可以帶寶寶到沒有小朋友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既能滿足寶寶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別的孩子。

    2、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以後還會得嗎?

    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導致手足口病,得過一次手足口病的寶寶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種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導致多次發病。所以,即使得過手足口病的寶寶也還是要預防。

    3、可以用利巴韋林來預防嗎?

    利巴韋林是藥物,不屬於疫苗的範疇,起不到預防手足口病的作用,濫用反倒會帶來新的疾病。另外,還有那些傳言說吃維生素B族、喝板藍根可以增加抵抗力預防手足口病的說法也不靠譜! 4、成人會被生病的寶寶傳染手足口嗎?

    人類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經透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強時也不會表現出症狀。

    但當成人忙於照顧生病中的寶寶而疲勞過度,抵抗力低下時,也會有部分被寶寶傳染上而發病。通常病情較輕、病程較短,有人會誤以為是口腔潰瘍。所以提醒家長們在照顧寶寶的同時,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5、什麼時候必須去看醫生?

    ◆ 持續高燒不退;

    ◆ 頻繁嘔吐;

    ◆ 四肢抖動、癱瘓或者抽搐;

    ◆ 精神差,白天過度睡眠、容易驚醒、煩躁不安;

    ◆ 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口唇發紫;

    ◆ 面色蒼灰、面板出現花紋、四肢發涼,出冷汗;

    ◆ 3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內的,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症,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變化請及時就醫。

    (四)

    怎麼預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特別是在換尿布和使用廁所後。

    2、要對經常接觸的表面和被汙染的物品(包括玩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3、避免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或與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共用餐具或杯子。

    手足口病是挺嚇人的,記得兒子生病期間,每天都期待時間快點過,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疹退了多少,每次看到紅疹消退都鬆一口氣。

    因為孩子只有一歲,照顧起來真的有些身心疲倦,但是一想到這種病到時間就會自行治癒,內心還是很淡定的。

    沒住院沒打針只吃了點藥,還有每天都煲些清熱的湯(冬瓜薏米,苦瓜黃豆,淡竹葉等),到第七天,小紅疹基本都消失了,泡泡疹都癟了,部分結痂脫皮了。到第10天,兒子已經恢復了狀態!

    每次寶寶生病,都是考驗父母意志力的好時機啊!手足口病是寶寶的常見病,這篇文章內容齊全,可一定要收藏起來喲!

  • 3 # 中國疾控中心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患者發病後第一週傳染性最強。

    手足口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6月齡以下嬰兒因有胎傳抗體的保護髮病較少,從6月齡開始發病逐漸增加,1-2歲兒童發病風險最高。低齡兒童發病後得重症、死亡的風險更高。

    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很重要,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注意手衛生,尤其在觸控口鼻前、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後、接觸皰疹/呼吸道分泌物後、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汙染的物品後,應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3.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4.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5.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傢俱等,清潔後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或沖洗乾淨。

    6.用一次性毛巾或紙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嘔吐物、糞便等,並及時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洩物汙染的物體表面或環境。

    7.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請寶媽們注意哦~

  • 4 # 兒科菜

    你好。每年到了春季都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手足口也好發於這個季節,每年第一個高峰在4-7月,第二個高峰是10-12月左右,不同地區略有差異。所以接下來有可能進入第一個手足口流行高峰。

    1⃣️手足口的症狀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嚴重可及咽喉,另外手、足、臀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疾病急,伴發熱。一般1周能自愈,及個別患者會出現併發症,腦膜炎,肺炎,腦炎,心肌炎等。

    2⃣️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毒傳播性上,透過鼻咽分泌物,唾液,接觸物,糞便,以及被汙染的玩具均可傳染。

    3⃣️手足口的預防措施

    1.少去人多又密閉的公眾場合,減少交叉感染

    2.對於接觸物,定期消毒或清洗暴曬,保持衛生。

    3.幼兒園,學校等開展晨檢,巡查,減少疾病傳播。

    4.建議家長給6月-5歲兒童接種手足口疫苗,雖然手足口有多種病原體飲食,但對於減少重症,死亡的發生有積極意義。

  • 5 # 芝麻育兒

    怎樣判斷是不是重症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疾病,如果是輕型手足口,症狀會比較明顯,容易分辨。而重症手足口病則不容易察覺。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分泌物傳播、飛沫傳播、手接觸傳播和糞便傳播。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起病急,發熱,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手腳心、臀部以及肘或膝關節上下的面板出現淡粉色皮疹。皮疹周圍有紅暈,皮疹中央有白色皰疹,皰疹內有少量液體。部分寶寶還會出現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一旦發現寶寶的口、手、腳、肛門等部位出現丘疹或皰疹,無論是否發燒,都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請醫生確認是否手足口病。症狀較輕的手足口患者可以在家中護理,但是要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寶寶。如果醫生懷疑寶寶有重症口足口病傾向,需要留院觀察或住院治療。在家護理期間也應該注意觀察寶寶的病情進展情況,如果出現持續高熱,精神差、嘔吐、手腳發涼、四肢抖動,應該立即帶寶寶就醫。

    輕型手足口病具有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徵,容易識別。而重症手足口病在早期難以識別,但是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會危及生命。所以,在手足口病高發期,應該特別留意寶寶的身體狀況,出現重症症狀一定儘快就醫。如果寶寶高燒,四肢面板冰冷,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肢體抖動、無力和驚跳,一定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 6 # 使用者99693478570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手足口是全球性疾病,中國各地全年都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萬-205.06/10萬,近年報告病死率為6.46/10萬-51.00/10萬之間。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細菌病毒引起的,主要致病血清型為柯薩奇病毒A組4-7,9、10、16型和B組1-3、5型埃可病毒部分血清型和腸道病毒71型,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和腸道病毒71型,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為腸道病毒71型引起。

    傳染源主要為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手足口隱性感染率高。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可透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等廣泛傳播。

    傳播途徑有主要為密切接觸。透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兒、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以透過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也可傳染。

    預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的關鍵。勤洗手,不讓寶寶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兒童玩具及常接觸的物品要定期消毒,避免兒童與患手足口病的兒童密切接觸。

    2、接種疫苗 腸道病毒71型活疫苗可用於6月齡至5歲兒童預防同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基礎免疫程式為2劑,間隔1月,建議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3、加強醫院感染控制。

  • 7 # 杏花島

    手足口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常發生在夏季和秋季,可透過接觸、飛沫、食物等傳播,六歲以下的孩子多見,尤其是處於幼兒時期的寶寶。

    手足口病(輕型)常見的臨床表現:手部、足部、口腔、臀部出現丘皰疹,本病的皮疹特點為黃豆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皰疹,皰疹內有少量渾濁漿液,偏平且凸出,四周呈淡淡的紅色,不痛不癢,常可持續1周,消退後沒有瘢痕。大多數患兒在泛發皮疹的同時,常有體溫升高、胃口差、拉肚子、噁心嘔吐、咳嗽流涕等伴隨症狀。少數患兒則沒有伴隨症狀,僅僅表現為皰疹性咽頰炎或面板丘皰疹。輕型的手足口病患兒可自己痊癒,不會遺留其他後遺症。重型手足口病可累及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迴圈系統,引起肺水腫、腦膜炎、心肌炎等可以危及生命的重症疾病。所以,當家長懷疑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時,應及早就醫。

    手足口病的預防:1.遠離傳染源。在本病的高發時期,儘量不帶孩子去人流擁擠且密不透風的地方。2.做好隔離工作。當發現疑似手足口疾病的患者,應及早隔離,避免病毒流行。3.注射疫苗。體質差的患兒可提前注射手足口疫苗,主動減少孩子被傳染的可能。4.注意個人衛生。家長應囑孩子勤洗手,不亂吃東西。5.注意環境衛生。常用的傢俱、玩具應勤消毒,家裡常開窗通風。6.增強體質。孩子應加強營養,保持充足的睡眠,經常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

    本期答主:胡秋爽 醫學碩士

  • 8 # 營養師團寶媽媽

    手足口病是典型的“病從口入”的疾病,預防的關鍵是:

    切斷傳染途徑,做好個人衛生。

    如果帶寶寶外出的話:

    注意:社群裡的滑滑梯、遊樂場裡的海洋球、商場門口的搖搖車等。小朋友玩耍後,如果沒有及時認真洗手,用手抓東西吃或吮吸手指,

    家長們帶孩子出去玩時,要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並且孩子游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平時也要養成衛生習慣,做好這5件事:

    1.勤洗手:孩子飯前便後、外出後要洗手,家長接觸孩子前後也要洗手;

    2.常通風:經常開窗通風,減少病毒停留;

    3.曬太陽:孩子玩具、衣被等,多曬太陽有助消滅病毒;

    4.防感染: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得手足口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 9 # 育兒知識分享

      手足口病是春季一種多發疾病,尤其對寶Bora說,發病突然,極易傳染,因此爸爸媽媽要做好預防工作,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是由胃腸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5歲以下抵抗力差的幼兒。誘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餘種,包括各型柯薩奇病毒和各種腸道病毒,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手足口病從每年的四五月份開始增多,七八月份高發,主要侵犯5 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1 ~ 3 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主要傳染源為患病寶寶以及病毒攜帶者。這兩類人群的飛沫以及大便當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毒可以寄存在手、手巾、玩具、衣物、床鋪、被子、餐具、奶瓶等地方。如果寶寶接觸患兒或者是患兒的貼身物品,可因為吸入被病毒汙染的空氣或接觸唄病毒汙染的物品而被傳染。手足口病從每年的四五月份開始增多,七八月份高發,主要侵犯5 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1 ~ 3 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發病急,潛伏期非常短,寶寶患病初期會伴有低燒、咳嗽、流鼻涕、腹痛等特徵性不明顯的症狀。發燒腹痛1-2天后寶寶的口腔粘膜內會出現豆粒大小水皰或皰疹,而四肢會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小型丘疹,有部分寶寶在臀部也會出現。年齡大一些的寶寶會告訴媽媽嘴疼,而小寶寶則會表現出口水增多、拒絕吃東西、胃口差、哭鬧。

      手足口病如何識別?

      一般來說,家長也可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識別手足口病。

      摸一摸: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狀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8℃左右),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疫情高發季節,家長應多摸摸孩子的額頭和身體,看是否發燒了。

      看一看:檢查口腔時,看咽部黏膜上是否有多發皰疹,手足遠端部位是否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粒或綠豆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騷癢感。有的患兒肛門周圍也會出現類似皮疹樣的疹子。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該如何護理

      1、針對病情輕的患兒

      98%以上的孩子是屬於病情較輕的,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體溫較高則進行退燒,輸一些能量維持患兒身體需要,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等,一般簡單處理即可。

      具體來說,家長們在護理時可以這樣做:

      (1)隔離:當寶寶患上手足口病時,要隔離寶寶,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將寶寶的日常用品煮沸或置於Sunny下暴曬進行消毒處理。

      (2)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家中環境的舒適,保證空氣流通,衣服、被褥等要保持清潔,並經常更換。每日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

      (3)飲食清淡:多喂寶寶溫開水,或一些易消化、流質的食物,避免給寶寶食用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要給寶寶飲用含果汁的酸性飲品。

      (4)口腔護理: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寶寶餐後可用溫水漱口,口腔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等。

      (5)藥物處理:家長可以用鹽水給寶寶漱口,或諮詢醫生後,在寶寶疼痛的潰瘍面上塗抹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溶液)。

      (6)退熱:幫寶寶量體溫,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5℃,使用物理降溫方式(溫水擦拭身體或洗澡),若無法退燒,應服用退燒藥。

      2、針對病情重的患兒

      重症孩子的體溫更高,出現持續的高熱。39度以上,即使給孩子用了一些退燒藥。體溫往下一降,又迅速升回去了。還有孩子的精神特別萎靡,持續高燒、食慾下降、嘔吐、昏迷、抽搐、易驚,尤其是易驚、驚詫,這樣的病情就是明顯的加重了,更嚴重的四肢皮膚髮涼、發花、微迴圈很差,這個時候還會出現肺水腫,最後導致死亡。

      重症孩子的治療方法不一樣,用的藥物也不一樣,特別積極的方法是激素,能減輕患兒腦水腫,減輕全身的炎症反應。有人顧慮激素會不會引起骨頭壞死和病情加重,還有人說用激素會不會長胖,激素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藥,但是用的時候必須要正確運用。

      春季如何預防小兒手足口病

      1、寶寶在飯前、便後以及外出後,應及時清洗雙手;

      2、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間,應少帶寶寶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3、保持居室內的清潔、通風;經常給寶寶的餐具、玩具進行清洗消毒;

      4、為寶寶補充充足的營養,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錢錢。(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收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10 # 阿拉啦啦啦

    隨著春暖花開、氣溫攀升,各種傳染疾病進入了高峰期,其中家長要特別關注手足口病。每年的4月~5月手足口病病例增多明顯,5月~7月發病形成高峰。所以寶爸寶媽要對它有一定的瞭解,以防萬一。

    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是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患者多為5歲以下的寶寶,其中3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長啥樣?

    對於手足口病的症狀家長們一定要分清:發熱、口腔有皰疹、厭食、手心或腳心有皰疹。由於早期症狀的發熱、口腔皰疹與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相似,所以一些家長不能及時意識到這是手足口病,如果被當成了普通感冒,就會造成病情的拖延。

    雖然手足口病與普通感冒初期症狀相似,但我們可以透過發燒後出現的皮疹來辨別。

    支招,觀察手足口病四字口訣——四部位、四不像、四特徵

    四部位:手、足、口、臀

    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四特徵: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支招,預防手足口病七字口訣——打疫苗、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要消毒、快就醫

    打疫苗——6月齡—5歲的孩子建議儘早接種自費的EV71疫苗,儘量在12月齡前完成2次接種。

    勤洗手——教育孩子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

    吃熟食——不食生、冷、不潔食物。

    喝開水——不喝生水,少喝冰冷飲料

    勤通風——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經常通風換氣。

    要消毒——定期對玩具、餐具、水杯、毛巾等兒童常用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快就醫——發熱兒童需關注體溫變化並時常檢視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出現病情變化,要立即就醫。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護理?

    手足口病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樣,沒有特效藥,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藥。如果體溫太高寶寶難受,你可以給孩子吃退熱藥物。

    患病期間,家長們的首要任務是做好家庭護理,以下幾方面要尤其注意:

    1、消毒隔離

    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

    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2、飲食營養

    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

    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

    孩子可能因發熱、口腔皰疹導致胃口變差,不願進食。因此患病期間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患病期間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可將維生素B 2 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

    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注意保持面板清潔,防止感染。

    3歲以下寶寶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在剛發病的幾天裡,如果寶寶有持續不退的高熱、精神萎靡或者煩躁、睡眠過程中一驚一跳、嘔吐等症狀,請不要猶豫,立即帶孩子去急診。如果醫生懷疑有腦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請不要抗拒,聽從醫生的安排。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錢錢。(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收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京與王豔合作拍的愛情電視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