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煜說

    不是敢不敢,是曾國藩不能也不會稱帝。

    不能:清朝自入關以來就有重滿抑漢的傳統,作為一個少數名族入主中原的政權,它必須時時提防這個人數多他幾十上百倍的種族,也正因如此清廷往往把漢人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漢族大吏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巧合,如果沒有太平天國和捻軍運動在加上八旗和綠營的糜爛衰敗,漢族官僚未必會得朝廷中用。曾國藩開始建立湘君時要糧沒糧要官職沒官職,走投無路時才厚著臉皮向朝廷要到一個二品官職,由此就可看出朝廷對漢臣的不信任。剿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處境開始越發的尷尬了,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在封建王朝這個規律是無法打破的。此時的湘軍未免樹大招風,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老謀深算的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後選擇了自主裁撤湘軍,才保全了湘君將領及曾國藩一家老小的性命,這是一種極高政治智慧。

    那麼曾國藩此時造反有可行性嗎?答案是肯定沒有的。

    一、曾國藩創立湘軍征討太平天國時打的旗號是維護正統。當時太平天國所信奉的是拜上帝教雖然中國色彩特別濃厚,但其宗旨是要消滅孔子推翻儒家文化,曾國藩打出維護正統的旗號才迅速集結起了由文人組織統領的湘軍。如果這個時候曾國藩起兵反叛不僅師出無名,原先追隨他的將領也大多會倒戈相向。

    二、當時的軍隊除了曾國藩的湘軍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還有朝廷掌控的軍隊,並不是湘一家獨大,如果冒然反叛無疑會被孤立,陷入四方的圍剿中成為眾矢之的。

    不會:

    一、曾國藩並不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他根本不懂打仗。在與太平天國的對戰中,湘軍屢戰屢敗,曾國藩也幾次差點被俘。曾國藩打仗也完全不懂用奇兵奇招,在這一方面他比李鴻章差遠了,他只會步步為營的跟對方打消耗戰、陣地戰。在軍事上他唯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他那種不怕輸的精神,屢敗屢戰也是湘軍最後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曾國藩只適合在太平盛世守天下而不適合在亂世打天下。這是由他沉穩的性格決定的,也是由他的文化修養決定的。

    二、曾國藩雖然不是打仗的材料,但在文學造詣上的地位卻是很高的。自的道德修養也極高,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的忠君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叫他反叛比叫他死還難。

    曾國藩並不擅長也不喜歡打仗,對皇位他也不敢興趣,他嚮往的就是吟詩作賦、閒雲野鶴的生活,他不會拿自己親人的生命去開玩笑,也不會做出有違道統的事,因此曾國藩稱帝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

  • 2 # 儒影隨形1

    是清朝這個平臺給他發揮了才能,離開平臺他什麼都不是。他如果有是帝星,必要輔助他成大業的人。可惜不是,他只是個聰明人而已

  • 3 # 士說新語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似乎只要成為了政治上的第一號實力派,同時條件具備了,在“稱帝”這個問題上就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為何,這種拳頭決定地位,本來是與傳統忠君文化相悖的思維方式,一直都蠻受認同的。

    孫中山曾經說:“歷代改朝換姓的時候,兵權大的就是皇帝。”

    而不稱帝好像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實力不夠,不足以稱帝;二世因為皇帝還有利用價值,不稱帝比稱帝好處多,比如曹操司馬懿這樣的。

    可是,有的人卻絕不這麼認為,比如周公旦、霍光、張居正這樣的人,曾國藩同樣身屬其中。

    清朝版未遂的“黃袍加身”

    在湘軍集團中,胡林翼、左宗棠、曾國荃、彭玉麟、鮑超、王闓運、郭嵩燾、李元度似乎等曾以不同的方式勸過曾國藩自立稱帝。

    比如當攻克安慶時,湘軍將領建議盛筵相賀,曾國藩不許,只准各賀一次,李元度第一個稱賀,寫了一副對聯:“王侯無種,帝王有真。”曾國藩見了之後立即撕毀,並斥責了李元度。

    當時湖南巡撫胡林翼也來賀,交談之間遞送了張小紙條:“東南半壁無主,我公有意乎?”左宗棠也寫了副對聯:“鼎之輕重,似可問焉!”,之後安徽巡撫彭玉麟也送密信,只寫了十二個字:“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

    這些人也就是試探一下曾國藩的口風,但在攻下南京後,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私人密謀,在曾國藩審訊李秀成回來的晚上,剛進入臥室小憩,忽然湘軍的高階將領約有三十餘人齊集大廳,請見大帥,企圖重演“趙匡胤黃袍加身”的舊事,然而曾國藩未等眾人開口,立即書寫出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很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無意自立的想法。

    不僅湘軍集團有勸進的舉動,就是敵對的太平天國陣營也曾勸其自立。曾國藩曾勸降石達開時,石達開就提醒他,說他舉足輕重如韓信,為何不率眾獨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也曾表示:願長江兩岸數十萬餘部,擁戴曾國藩為帝。

    但實際上,曾國藩稱帝就真的能成功麼?

    曾國藩不稱帝的客觀原因以及主觀原因

    我們來看看當時還存在哪些勢力,擁有3萬湘軍的江西巡撫沈葆楨,也就是林則徐的外甥和女婿,曾經當過曾國藩的幕僚,曾國藩保舉沈葆楨做了江西巡撫,可這兩人在同治元年發生了矛盾,很快發展成上奏攻訐的地步,其後更因為曾國藩把戰禍引向江西的緣故,兩人自此絕交,似乎已經是水火不容。

    還有師從曾國藩的李鴻章,李鴻章後來自組了淮軍,但淮軍自成一體,並不依附於曾國藩,與湘軍之間也因為戰功等等事情矛盾很多,曾李之間的矛盾雖然沒有公開化,但感情幾乎也破裂了。雖然淮軍成軍較晚,但其有一個湘軍不能比的優勢,那就是人才優勢。淮軍不僅擁有傳統的軍事、政治人才,而且它還擁有一大批湘軍所沒有的“科技精英”“洋務精英”“現代軍事精英”,兩者之間的差距其實還是很大的。

    北方的清廷還擁有接近20萬的八旗軍,雖然戰鬥力不行,但還擁有一支湘軍比不上的軍隊,也就是騎兵。太平天國雖然攪得東南半壁天翻地覆,但清廷八旗的騎兵儲存完好。湘軍擁有比清廷強大的水師,但若曾國藩打算逐鹿中原,在平原作戰,滿清八旗的騎兵也是一塊硬骨頭(參見八里橋之戰中八旗騎兵的表現,雖然八里橋敗得很慘,但英法聯軍也承認八旗騎兵的勇氣和氣勢。)

    結合這些客觀條件,聰明如曾國藩不會看不清形勢,他儘管能稱帝,但可能又會是下一個太平天國的結局。而且曾國藩不稱帝,同他早年坎坷的經歷也有關。

    曾國藩以鎮壓太平天國而聞名於天下,可他也不是橫空出世就“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呀。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曾國藩也算死過好幾次的人了。第一次,因靖港大敗,老曾想要自殺,是被幕僚章壽麟救下;第二次,回到長沙後,聽說解散湘軍,悲觀到極點,寫好遺書,買好棺材,準備四月初五之夜再一次自戕,幸虧湘潭大捷的訊息傳來,才收起自殺的念頭;第三次,湖口大敗時,再次投水自殺,幸虧幕僚李元度相救;第四次,南昌被圍,差點被石達開活捉,幸虧天京事變,石達開撤兵迴天京報仇;第五次,太平軍李世賢,楊輔清部幾十萬大軍包圍祁門,而曾國藩湘軍大本營就在祁門,手中只有幾百名警衛部隊,僅有的幾條退路還被封死了,跑都跑不掉,曾國藩又開始寫遺書,幸虧太平軍不知湘軍統帥部就在祁門,當其他戰場做出變化時,竟然改變了原來進軍祁門的作戰計劃,曾國藩又撿回了一條小命。

    你看,曾國藩的前半生夠坎坷的吧,怎麼看怎麼都不像是能為“人主”的存在。動不動就自殺,而且在戰略戰術的制定上看起來也不像個成事的。曾國藩大概是感到自己前半生對付個太平天國都如此吃力,如果真要滋生出跟自己能力不匹配的野心來,估計連祖宗家業都保不住吧。

  • 4 # 一二史話

    說到曾國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圖書館裡面的各類圖書,如《曾國藩文集》、《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傳》等等。在現代人的印象中,曾國藩更像是一個勤奮上進、修身律己、知忠孝、懂禮義的文人、理學家。稍有研究者,知道曾國藩曾經創辦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起義。

    (圖:曾國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平定太平天國期間,手握湘軍數十萬雄兵的曾國藩曾多次被好友和部將勸進,不過最終曾國藩還是沒有稱帝,這是為什麼呢?這還得從湘軍的創辦說起。

    清朝由盛轉衰,曾國藩建立湘軍

    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沒落、衰敗的轉折時期。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已經讓清政府心力交瘁了。在咸豐元年,國內又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咸豐二年,太平天國運動就席捲了半個中國,而腐朽的八旗、綠營軍已不堪一戰。此時的清政府內憂外患接踵而來,交相煎迫。

    (圖:太平天國運動)

    咸豐二年(1852年),清政府自知八旗、綠營軍隊已無力平患,轉而鼓勵各地團練武裝力量的發展。恰逢曾國藩母喪回鄉,清政府便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曾國藩趁勢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湘軍,後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立下了汗馬功。成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湘軍已經發展到30萬人,而鼎盛時期的湘軍曾經有50萬人。為了不引起清政府猜忌,曾國藩主動把軍隊人數減到了3萬人。

    (圖:湘軍)

    數次被勸進,主動裁湘軍

    曾國藩的湘軍,巔峰時期已經發展到30萬人。實力遠超當時的八旗、綠營軍。隨著湘軍勢力的擴大,湘系勢力中有許多人曾勸曾國藩自立為帝:

    王闓運勸進。王闓運是曾國藩幕僚,曾兩次勸進曾國藩。第一次是在1854年,王闓運與曾國藩討論學術問題,王闓運一直勸曾國藩改學曹操、諸葛亮等人的詩文,被曾國藩聽出弦外之音,在紙上寫了一堆“謬”留給王闓運,表明自己無割據稱王的野心。第二次是在1864年,王闓運斗膽向曾國藩說出“兵變”方案,曾國藩聽後,用手蘸著茶水在桌上寫了滿桌的“妄”字,王闓運又怏怏告退。

    (圖:王闓運)

    眾將對聯勸進。攻克安慶後,李伯清撰寫對聯“王侯無種,帝王有真”,曾國藩看到勃然變色,立即撕毀並訓斥了李伯清。而後曾國藩壽誕,胡林翼送了一聯“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曾國藩很是喜歡,不想對聯後面有一紙條寫著“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惶恐萬分,悄然撕碎。左宗棠也曾送給曾國藩一副對聯“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國藩收到後將“似”改為了“未”,退回。

    (圖:左宗棠)

    眾將上演“黃袍加身”。太平天國覆滅後,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人密謀聚集了三十餘湘軍高階將領,企圖上演“黃袍加身”的歷史劇。曾國藩到來後,一眼就看出了眾人目的,不等眾人開口,寫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來委婉表明自己無意自立,眾人看後便無奈散去。

    (圖:曾國藩所寫對聯)

    不但數次拒絕勸進,曾國藩還主動裁軍。同治三年,曾國藩攻克金陵(南京)後,經朝廷批准,主動裁軍25000人來消除朝廷的猜忌心。

    為何曾國藩不敢稱帝?

    第一、曾國藩沒有稱帝的野心,有的是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主觀原因)。曾國藩是一個典型的文臣,做學問時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深刻的影響,做官又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鑑的影響,他的人生目標很明確,就是做一箇中性至真,能夠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所以曾國藩辦團練的唯一目標就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保護清政府。

    第二、曾國藩沒有完全具備稱帝條件(客觀原因)。一方面,清政府還有一支剽悍的部隊,由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統領的騎兵隊伍,戰鬥力極為強悍。這支部隊被部署在中原腹地,就是為了防備團練隊伍的反叛(尤其是曾國藩的湘軍);另一方面,曾國藩的30萬湘軍中,有12萬由李鴻章統領,有5萬是左宗棠統領,曾國藩實際掌控的只有12萬親兵,這三個部隊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矛盾。而且曾國藩曾表示過,雖然李鴻章由他一手扶持起來,但到了關鍵時刻,李鴻章不會對他死心塌地。所以曾國藩想稱帝,光是湘軍內部這關就不好過,更別說還有僧格林沁了。

    (圖:僧格林沁的騎兵部隊)

    第三、名不正言不順(客觀原因)。古時但凡稱帝,都講究個名正言順。而曾國藩本身是清朝重臣,也是在清政府號召下組建的湘軍,如果稱帝,必然被唾罵不忠不義。曾國藩因處理天津教案,屠殺金陵百姓的事情已經讓他名聲狼藉,若再落個不忠不義的名聲,連以他為榜樣的天下讀書人都不會與他站在一起了,民心盡失,又如何能走下去。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曾國藩沒有趁內憂外患之際稱帝,一方面大大減少了黎民百姓的負擔(戰事一起,最受傷的必然還是黎民百姓);一方面沒有為中國統一的程序增加阻礙;一方面也為他留下了千古芳名。

    不過,即使整個朝堂都是曾國藩這種忠義、能幹之臣,也挽救不了清朝的覆滅,這是歷史的必然。

  • 5 # 鋥文

    曾國藩在湖南辦團練的時候,曾立下鴻鵠之志,拯黎民於水火之中,挽狂瀾於既倒之時!戎行圖代表著他的胸懷:讀史萬卷發浩嘆,餘事尚須效臏起!可見他當時是抱著一腔熱情投入到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他至所以這樣積極,確實有建功立業,彪炳千古的迫切心願,但這種主觀精神上的動力是建立在他的階級立場和忠君愛國的正統思想基礎上的,這個國當然是大清國了。

    曾國藩出身科甲,官至二品,深受道光,咸豐兩代帝王的恩寵,在主辦團練,組建湘軍這一過程中,深受朝廷信賴,委以重任,名正言順,在糧餉,裝備,人員,物資的供給上,受到清廷的大力支援。因此,當他剿滅了太平天國後,儘管手握重兵,權傾天下,但骨子裡仍然是一個官僚縉紳,並不是一個圖謀天下的野心家,縱然有過人的才略,卻沒有面南背北的意願。在他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中,洪楊逆賊是醜類,是人人得以誅殺的敵人,這無形之中將他自己徹底的劃在了朝廷正統的一邊,這決定了他不可能再效仿洪秀全造反,這是由他三觀決定的!

    當然,曾國藩不是不可以反清,學趙匡胤一樣黃袍加身,舉起光復漢人江山的大旗,握有兵權的年代,實力是話語權的堅強後盾,政治宣傳材料也是可以隨手揀來的,一找一大堆,不愁找不到幾個響亮的口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人人都可佔山為王,物質在任何時候都是決定精神的基礎,信念和道義時常被踐踏。但是即便這樣不顧後果的悍然起兵反清,要想取大清而代之,必須要有很強的群眾基礎,這不是幾句口號能解決的了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和太平天國相比,在當時普通老百姓心中,湘軍的政治影響力不如太平天國!光從兩隻軍隊的組成上可以看出,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太平天國比,曾國藩的湘軍幾乎只有湖南人參加,太平天國將士有著遠大的政治理想,尤其是起義初期,吸引了大量貧苦百姓加入革命隊伍,而湘軍士兵打仗的目的大都只為了名利,每次攻城略地後都要洗劫一番是最好的證明。不管太平天國用什麼手段和方式,裹挾和帶領了所到之處的農民加入起義隊伍,但其影響力遠遠超過湘軍是事實。

    太平天國在軍事上敗給了湘軍,並不代表其政治影響力上不如湘軍,孫中山也曾自稱洪秀全第二,可見其影響力之久遠。有著如此影響力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那麼湘軍憑什麼在政治上與大清分庭抗禮?它的群眾基礎是那區區十幾萬湘軍,還是遠在千里外的湖南同鄉?太平天國被消滅,不僅僅是十幾萬太平軍的滅亡,隨之而亡的還有一大批反清抗清的群眾力量,他們不是在肉體上被消滅,就是在精神上被摧毀,留下來的都是順民,飽受戰爭蹂躪,無心支援戰爭,還有多少人來呼應曾國藩呢?即使湘軍天下無敵,先不說它身邊虎視眈眈,手握重兵的左宗棠,沈葆楨,就是靠湘軍這十幾萬背景離鄉的湖南人,離開朝廷的支援,能做得風升水起嗎?又能打得了多久戰爭呢?僅僅是糧餉一項,足以成為問題,談何戰鬥力?太平天國除了有群眾基礎,還有一整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體系,是一個完整的政權,而曾國藩的湘軍僅是一隻軍事力量,說的不好聽,是一隻僱傭軍,是一個被人使用的工具而已。它的政治生命是朝廷給的,經濟上更要依賴於清廷,沒有朝廷,什麼都不是。再說,湘軍因太平天國而生,攻克了南京之日,也是湘軍完成軍事使命之時,除此外,還能指望湘軍做什麼,思鄉心切,渴望享受戰果的基層官兵的鬥志早已消耗光了。

    再從軍事上看,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從一開始就沒有脫離清廷的控制,它無論怎麼樣都是一隻清朝軍隊,始終都沒有能力擺脫清軍統帥體系的約束。關於這一點,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曾國藩領導的湘軍戰鬥力強悍,忠心耿耿,不受清軍的直接領導,確實是獨一無二的軍隊。但不要忘記,曾國藩在清朝官場上樹敵頗多,湘軍出征作戰常遭地方政府官員的掣肘。這個時候,都是朝廷幫他排憂解難,硬生生給曾國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作戰環境,在行軍部署上,也是任由他順江而下攻打太平天國,從不干預,非旦不允許其他軍事力量干擾曾國藩,還動用八旗,綠營和其他地方部隊協助湘軍的軍事行動,為湘軍攻下南京創造了重要條件,這本身就是清廷對湘軍軍事指揮的結果。這樣一隻受到清廷控制的軍隊,怎麼會脫離朝廷扶持後還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如果曾國藩沒有看清這一點,敢於冒然舉兵反清,那湘軍立刻失去軍事優勢不說,還會失去了四周軍事上的戰略支撐,將受到南北兩方面的軍事打擊,孤守南京的曾國藩可能連洪秀全都不如。

    或許有人認為,即便曾國藩的湘軍在攻打南京時離不開清廷和四周友軍的幫助,攻克南京後,做大做強的湘軍與過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不一定會存在戰略劣勢。退一萬步講,就算曾國藩有人,有錢,有糧,有軍隊,像當年朱元璋一樣據守南京,能不能幹出一番復興事業呢?曾國藩能不能複製一個朱元璋出來?從兩者所處的戰略環境看,元末明初,群雄並起,南方,北方同時出現多個反元力量,而且彼此間互不統屬,讓元朝腹背受敵,自顧不暇,朱元璋正是利用這樣的有利條件,以低調,穩健,攻守兼備的策略取得了戰略優勢。元廷有意無意的忽視是朱元璋做大做強的關鍵。

    再看曾國藩,一旦佔據南京,立刻會成為眾矢之的,清末所有軍事力量均受朝廷統一調遣,不可能再出現朱元璋當年的混亂局面,唯一反清作亂的太平天國已經失敗,中原大地再難出現軍事上可以讓曾國藩利用的掎角之勢,完全是孤掌難鳴,一個孤軍奮戰,困獸猶鬥的曾國藩,憑什麼乾坤倒轉?何況左宗棠,李鴻章這些忠於朝廷的能臣早對曾國藩的功勞垂涎三尺,罷不得再出個洪秀全來讓他們打,曾國藩就算再傻,再利慾薰心,打死也不會去當第二個洪秀全的。不過,這一個戰略假設最終還是讓後人應證了。四十餘年後,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帶著自己的北洋軍受命剿匪,就在要消滅起義軍的時候,老袁突然調轉槍口,以革命黨為籌碼逼傅儀退位,完成了滅清的大計,奪取了大清江山,不得不說,在戰略形勢的分析上,袁項城還是技高一籌。但也許曾國藩根本就沒有想走這一步,所以也無從謀劃怎麼利用太平天國為己之用了,時代不一樣了,人心也不同了吧,還是那句詩表達了這位中興名臣在激流勇退時的心境,“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國藩也許就是想做個一輩子善始善終的普通官僚吧!

  • 6 # 如夢令7

    曾國藩是一位將才,輝煌在光緒慈禧時期。

    當時的社會,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讓農民起義的太平天國佔領了半壁江山。

    曾國藩創立湘軍驍勇善戰,打敗敵軍。一時間曾國藩名聲大躁。

    這個時期是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也許很多人開始居功自傲。但是曾國藩並沒有。反而選擇的隱退。

    我想這個和一個人性格是非常有關係的

    古代的人都是讀四書五經成長起來的。一個人對忠義是非常重要的。試想。曾國藩是一路從鄉試走過來 內心來說還是非常忠誠於清政府的。

    曾國藩有著非同常人的自律性。最有名的就是曾國藩家訓。裡面有很多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內容。

    一般而言,一個是非自律,有孝心的人謀反是不可能的。在大敗天平天國之後手握30萬精兵的情況的下選擇隱退 只能說曾將軍是一位智者。佩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羹堯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