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原神鷹119
-
2 # 當世諸葛
袁崇煥對明朝最大的影響是謀殺了明朝最重要的將領,島帥毛文龍和大同總兵滿桂,前者造成明朝遼東戰場全線潰敗,後者直接造成李自成得以越過大同攻破北京滅掉明朝。所以從明朝角度看,袁崇煥是不折不扣的漢奸和叛徒,從清朝角度看,他又是對清朝幫助最大的男人,故而清朝修史對他評價極高。你們可能說吳三桂對清朝幫助最大,但如果袁崇煥不殺大同總兵滿桂,那李自成就無法輕易攻取大同,也就沒辦法滅明朝。那麼吳三桂就不具備投清的必要性。至於謀殺的動機,殺島帥是為了吞併皮島,為皇太極南下掃清障礙,殺滿桂是因為他對抗滿清作戰英勇,所以袁崇煥深為忌恨,暗箭殺之。但是殺滿桂時被崇禎抓了一個現行,崇禎就問他你為什麼殺了毛文龍還要殺滿桂,袁崇煥這就尷尬了。其實崇禎一開始也沒打算殺袁崇煥,是三司會審三個月以後發現這人太髒,欠了不少人命。不過鑑於他對清朝的巨大貢獻,清朝修的明史把他誇上了天,藉此機會痛批崇禎,以此證明清取代明的合理性。
-
3 # 席軍WH
混亂的社會環境,汙泥濁水氾濫的朝廷,日趨尷尬地位的儒家學說,日益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就是他的時代的真實。在這種環境中,要去對抗國內的農民起義和北方新崛起的民族力量南壓,袁崇煥的命運註定是悲劇!
國內的法統型社會理論體系、政府體系的腐朽之氣深重,所有的人都被捲進這個大沼澤中灌泥漿、染汙濁。整個社會的人,尤其是士大夫們,不是灰色的,就是黑色的。對比起來,袁崇煥是夠清廉有職操的了。
不要拿殺毛文龍的事來摳他的人性缺陷和過錯了!要知道:亂世用重典!軍紀嚴明的軍隊才能夠成為真正有持久旺盛的戰鬥力的軍隊!想當年:吳王闔閭考試孫武的兵家才幹,結果孫武是用吳王的兩個最寵愛的妃子的腦袋來整肅軍紀!
袁崇煥的治軍能力、創新能力、選才能力、戰略戰術上都有著卓越的才幹和表現。沒有他的貢獻的話,山海關防線不會在明亡之後才被吳三桂主動奉獻多爾袞的方式陷落。
袁崇煥的問題在於他暗於官場規則、崇禎的人品,也就意味著他對崇禎的信任極大過度了,也就是數次戳了崇禎的肺管子!
總之,他精於為國昧於為己,精於幹事昧於鑽營,精於正道昧於讒佞。
-
4 # 跳舞的土豆
俗語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歷史人物的功過,我們作為後世之人,應當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來評價。因為畢竟我們沒有在當時的時代,只是透過史料記載來分析。所以,總有一些不實之處,有些片面,這對於歷史人物是有些不公平的。就像秦始皇,一些人覺得他是暴君,殺了許多人,而有些人卻認為他功績千秋,實乃千古一帝。
袁崇煥的卓越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我們不應該人云亦云,黑了他又能怎麼樣,只是圖了個嘴,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人,要主張看人的功績,不要去揪小辮子。
-
5 # 使用者6418987073999
從袁與皇太極的幾次對壘來看,袁處於上風,後期與皇太極作戰的明軍將領基本是大敗,沒有超過袁的,袁確實是皇太極的唯一對手。五年收復遼東,是袁在取得最理想支援的情況下收復遼東的時間。當時防守遼東需要分兵把守關隘,一處受到攻擊,其他幾處需要及時援助,受援方是否是真正受到攻擊,敵方真正攻擊重點在哪裡,援助的力度,時機等,所有這些既需要統一指揮,又需要各地將領獨立判斷,這已與袁領一支孤軍作戰有很大不同了。如不能正確判斷形勢,各總兵積極配合,皇太極很容易撿弱的逐個攻破,到時敵我力量此消彼長,袁最後還是雙拳難敵四手,不是被敵人殺,就是失敗被崇禎殺。統一指揮還有可能贏,不統一指揮或不聽排程最後只有敗途。在抵抗後金過程中,將與兵已成一體,殺將難統其兵,難以找到與其水平相當的將領來替代或即使有其治下的軍隊也不聽其指揮,袁低估了殺將的後果,後期的明軍屢屢出現類似各自為政的情況,這對皇太極這種戰略戰術高手來說,不會錯過主動送來的機會,而這與崇禎駕馭群臣的策略直接關係,大明之敗,實敗於崇禎
-
6 # 大師神馬是大師
好妄語,但又有真才實學
1.傑出的軍事才能
2.還說大話
3.做事不周蜜
總的來說,袁的悲慘命運是那個時代所決定的,有皇帝的原因,有敵人反間的原因,但是更為重要的卻是自己德行不夠,智及之而仁不能守之。這是他不立大本,以至於損身殞命如此
豈不可嘆也哉。
-
7 # 叛逆の歐巴
沒有袁崇煥,大明早亡20年,輪不到崇禎坐龍床!
閹黨東林,刀光血;
大廈將傾,獨戍邊;
崇禎自愎,毀長城;
大明作古,終事小;
民族氣節,丟可恨;
今日頑劣,分不清;
總把風骨,做魔苔;
可憐華夏,命多舛;
紈絝無數,把槓抬;
崇煥泉下,若有知;
不拘一格,降人才!
-
8 # 甬城阿斌
袁崇煥是明末唯一戰勝過清兵的將領,他指揮關寧軍取得寧遠、寧錦、京師保衛戰三大捷,只要有他在,清兵始終被抑制在遼東,不得入關;那麼,明軍洪承疇、孫傳庭、左良玉等部足以對付闖、獻等流寇,必不致京城陷落,皇帝殉國。他一死,遼東局勢惡化,朝廷不得不從關內抽調大批兵力去對付清兵,闖、獻等乘機死灰復燃,大局遂敗壞不可收拾。
有人認為崇禎二年清兵自薊門入關是袁的責任,因為他是薊遼督師,這是無稽之談,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三法司給他定的八大罪裡,並沒有失守薊門,使敵人臨京這一條,可見這裡不是他的防區,連崇禎都認為不是他的責任;否則,三法司定罪無孔不入,連"攜帶喇嘛"也不放過,豈有失守長城關口,使敵人打到京城下而不問罪的?
更有人認為袁殺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使清兵失了牽制,是一大罪,這也站不住腳;清兵在寧遠戰後攻蒙古,天啟七年又攻北韓,毛文龍束手無策,一點沒有牽制,怎能拴住敵人不打北京?據《明季北略》,毛文龍殺害大批遼民,割下人頭冒充敵人首級獻功,這樣罪大惡極的軍閥,殺了有什麼不對?
還有人認為乾隆為袁平反,說明袁有問題,這更好笑了!史可法被殺後,多鐸稱他是明朝笫一忠臣,清廷對其母妻厚加供養,乾隆時又立祠祭祀,那史更有問題了?清廷對袁平反不但規格低,連個諡號也沒有,時間也晚:到他死後一百多年才由乾隆說了幾句而已。
袁崇煥到底冤不冤?
網上關於袁崇煥的功過爭論得很激烈,擁袁、反袁兩派各自引經據典,闡述自己的觀點,各不相讓。其實,事情很簡單,根本不必弄得這樣麻煩。打個比方,要證明某一種東西有沒有毒,不必拿去化驗,因為化驗室的條件還不充分,這樣出來的結果會有許多人不服。要證明其毒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幾隻小老鼠或幾條野狗來,讓它們吃下去,要是沒有反應,就說明無毒,反之就是有毒。有人說元朝歧視漢人,有所謂的“四等人制度”,還有什麼“初夜權”,還規定幾戶人家合用一把菜刀,有的人說確有這些事,有的人說沒有。那麼,不必引經據典,這太麻煩了,只要把元末起義軍的文告拿來查一查就行了。因為這些事是漢族的奇恥大辱,若是真的有,文告裡是決不會不說的。若是沒有斥責這方面的內容,那就說明沒有這些事,全是胡編亂造的!
還有比這更簡單有效的招數嗎?有嗎?
要證明袁崇煥冤不冤,看看朝廷給他定的罪狀就知道了。朝廷給他定了十一條大罪,第一條就是:付託不效。恰恰這一條就足以證明他的大冤!
因為“付託不效”到底是指什麼事,判詞裡卻沒有說!天下有這樣判罪的麼?
試問:你要判某人殺人罪,要不要說明他殺了誰,殺人的過程,殺人的動機,並出示人證物證?什麼都沒有,就憑一句“你殺了人”就可判人死刑,並千刀萬剮?!古今中外,哪一個案子這樣判的?即使岳飛的“莫須有”,也不過是秦檜口頭說說,你去查查當時的判詞,有沒有“莫須有”這一條?即使要殺于謙,說他之罪是“迎立外藩”,也說明是要迎立襄王,豈有不說明迎立誰就把人殺了?公安機關要抓人,難道說一聲:“你偷東西”就行了?不說明具體偷了什麼也可以的?或者說:“你是強姦犯,所以抓你!”就可以了,不必說明你強姦了誰,也沒有具體的證據也可以抓人?作為領導,要處理下級,只要說一聲:“你不把我要你辦的事辦好”就可以採取措施了,不必說明具體原因?這樣的事,你給我找第二例出來!
有人說:那還用問?肯定是指袁保證“五年平遼”,結果金兵反打倒了北京城下這事呀!那你也得在判詞裡寫明吧?試問哪一個法官在判案時會說:“我不必說明具體罪狀,你自己去想!”---這樣的事有沒有?一定要說有,那也找得到,就是劉宋殺檀道濟,一點沒有確證,就是僅憑懷疑,認為檀“可能”要造反,就把他殺了。但這是誰的錯?是朝廷還是檀道濟本人?千年來,人人皆以為檀冤!
其實,當時給袁定的幾條罪,都很可笑,例如:“攜帶喇嘛,堅請入城”也是死罪!喇嘛不過是翻譯,帶在身邊又怎麼了?“堅請入城”又不是率兵攻城,怎麼是死罪了?但這總還寫明瞭,還可以有所爭辨,但作為第一條大罪的“付託不效”竟然含糊其詞,說明什麼?就說明這條罪根本不存在,皇帝的底氣不足,說出來要惹人罵,是十十足足的“莫須有”!而且還把“莫須有”寫進了判詞之中,這連秦檜也沒有幹過!崇禎這樣做,再不亡國,那真是沒有天理了!偏偏現在還有些人說崇禎殺袁沒錯,那我想問一問:如果把你們抓起來,罪狀僅僅是“做了壞事”,卻不說明具體是什麼壞事,就處你們重刑,可以嗎?
有人說明史是清廷修的,崇袁是為了貶低崇禎,所以不可信;那麼,能不能說:明人的史料都是為了奉承朝廷,拚命貶袁來抬高崇禎,所以也不可信?清亡已有一百多年了,現在的大學裡仍在研讀明史,新華書店的書架上仍有明史,北京、東莞都有袁崇煥紀念園,民國以來一大批名人都崇袁,這該怎麼理解?他們都是清朝遺民嗎?黑袁的人該想想了!
-
9 # 弈海飄流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他本來是一文官,卻喜談軍事。他跟崇禎誇下海口,“五年收復遼東故地。"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他下車伊始,就整頓遼東防務,積極備戰。首先,以欽差的名義,斬殺了消極避戰的毛文龍(這是他備受爭議和詬病的地方,後來,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其次,整修寧遠城,添置購買紅衣大炮。這為明軍取得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作好了物質上的準備。
為了鞏固和擴大遼東的防務,遲滯後金軍的進攻,袁崇煥曾與後金秘密議和,並以多餘糧食與後金進行物資交換。朝廷中一些嫉賢妒能的官員就群起而攻,後金皇太極也趁機使用反間計。多疑,寡恩的崇禎竟以通敵賣國罪,逮捕了袁崇煥並處於千刀萬剮的極刑。
袁崇煥的死,既是個人的不幸,也是國家的不幸。袁崇煥死後,堅固的寧錦防線被徹底動搖,明軍只能退守錦州和山海關一線,大大縮小了明朝的防禦縱深。袁崇煥的被殺,一部份是個人性格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整個統治階級,已經徹底的腐朽墮落。愛國有為的志士,得不到朝廷充分信任;尸位素餐,無所作為的人,卻充斥朝廷上下。以至,李自成和清兵一到,各地守軍是紛紛投降。使中華億萬神州,竟喪於二十萬清軍之手。
袁崇煥的死,就是自毀長城呀!
-
10 # 京川6
明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祖經略遼東,派袁崇煥鎮守寧遠。1625年,宦黨高接任孫承宗,認為"關外必不可守"撤軍入關,實行消極防禦。由於袁崇煥堅決反對,才保留寧遠孤城。
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八旗兵6萬人,袁崇煥乘勝追擊,收復高第放棄的地區,取得寧原保衛戰勝利。
復取得寧錦大捷之後,因遭到朝中魏忠賢排擠,袁崇煥憤而辭官。
朱由檢即位,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袁崇煥提出五年內復遼的計劃。朱由檢又加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並賜莽衣銀幣。
在寧遠保衛戰後,袁崇煥漸漸驕橫起來。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在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的情況下,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凌遲處死。
袁崇煥的事蹟,三百年來爭議不休,乾隆皇帝客觀地道:"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帎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遲浩田稱讚"袁崇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將袁崇煥跟岳飛相提並論,不差上下。在滿清入主中原的時候,出現了無數屈節投降的敗類,這尤使人敬重三百多年前的那位民族英雄!
回覆列表
大明百姓:漢奸賣國賊,生吃其肉。
大明朝廷:誤國奸臣,活剮之。
滿清人士:民族英雄,景仰之。
看史料的:滿清第一巴圖魯。
看小說的:有明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