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子想
-
2 # 悼亡吟
《禮儀·士喪禮》記載,(逝者)沐浴之後,緊接著就要進行飯含儀式。
飯含就是在死者口內放入珠、玉、貝、米之
類。含,又作琀、唅,是指在死者嘴中放入珠玉等物。
《禮記·檀弓下》裡記載:“飯用米貝,弗忍虛也。”也就是說不忍心讓親長死後空著口。對於為何要在死者的口中進行飯含,有不同的說法:①有的認為是給死者提供食物,不能讓死者空張著嘴,餓著肚子離開人間,而要讓他嘴裡滿滿的,在陰間同樣也有吃有喝。否則,死者到陰間就是窮鬼,餓鬼。②有的人認為是使嘴部略顯飽滿,有助於改善死者的形象。
為什麼要將熟飯改為米被古人意識到飯含熟食,容易腐爛,也就是為了美觀,於是改用生稻和貝。
從西周時就已有不同等級的人飯含何物、用多少就已有規定,只不過各書所記載的稍有差異。
飯含這一禮俗,自古產生,歷代沿襲。不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變化,飯含的物質形態也相應有了更替,這樣飯含所用之物各代不盡相同。
考古發現貴族墓中,常見的飯含是玉含,蟬形為多,曾侯乙墓則有牛、羊、豸、犬、鴨、魚六種玉含,形小如豆,圓雕而成。至隋唐時代,死者口中所含之物已普遍被圓形的銅錢所取代,這種死人口中含銅錢的習俗,一直到宋代仍然流行。
漢朝劉向《說苑·修文》:“天子含食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1980年在西周犒京(今陝西長安縣半門鎮附近)挖掘了屬於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古墓,發現有的死者口中含碎玉數小塊兒。可見3000年前的黃河流域華夏人就已形成了飯含的喪葬習俗,它作為遠古的喪禮之一被繼承了下來,是作為顯示等級的一種重要手段。
至現代民間喪禮中的飯含是在小殮之後進行,飯含在民間,又叫“含殮,即是在死者口中放入大米、或貝、飯食、茶葉等物,青島地區用壓口魚、銅鈴等物,飯含一般由孝子親自動手。
在《瓊山縣的死喪風俗》:“死後三日,即要收殮。……入殮時候,家人必取一隻銀幣及一些飯放入死者口中,說是要這樣,死者到了陰間才會有飯吃,有錢用。”
回覆列表
什麼是“飯含”,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就是含一口飯在嘴裡。但是這裡含一口飯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時候都能含的,這口飯是人去世後,親人在他口中塞放米糧飯食,這是一種先秦時期的喪葬習俗,在當時稱之為“飯含”。
《周禮·地官·舍人》中記載有這樣的習俗,當人的覺得,人去世以後要進入另一個世界,但是不能讓親人餓著肚子去啊,就想到在親人嘴裡塞上一口飯,做鬼也要做個飽死鬼,這樣的習慣逐漸擴散,並被大眾所接受。在等級森嚴的先秦時期,“飯含”也要嚴格遵守當時的規定,不同身份的人去世之後,口中所含的“飯”也不相同:君主死後,口中塞放梁,大夫死後,口中塞放稷,士死後,口中塞放稻。除此之外,還明確規定了塞放的數量,皆為四升。
當人死後,負責入殮的官員,就會趁死者身體尚未僵硬之時,將一把角質的勺子將死者的嘴撬開,將米糧放入死者的口中。但是稻稷黍粱這些有機物容易腐敗,不能長久的儲存,古人又想出新的方法,將玉石打磨成米粒的形狀,塞入死者的口中,這些米粒稱為米貝,所以這樣的喪葬習俗,又稱為“飯玉”或者“含玉”。
說道“含玉”或者“玉琀”,我們可能就比較清楚了,因為在兩漢時期,經常可以發現一些賽放在死口中的“玉蟬”,這就是“飯含”習俗的一個演變。隨後,這種飯含的習俗,逐漸演化成口中含一些“玉珠”、“玉魚”等一些玉器,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玉是集天地之靈氣的神石,口中含有這樣玉石,可以保證屍身不腐。漢代以後主要含有玉蟬,則是以為當時的人迷通道教,他們觀察蟬的生理習性,發現蟬蟄伏地底,還能破土而出,認為這種動物可以羽化登仙,所以講玉含製作成蟬的模樣,希望死者也可以像蟬一樣羽化登仙。
魏晉開始,當時提倡薄葬習俗,在死者口中塞放東西的習俗已經不再流行,南北朝時期這種習俗甚至絕跡。持續了數千年之久的“飯含”短暫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這次退出並沒有持續太久。隋唐時期,口含葬俗再次流行起來,不過這是死者口中含的不在是玉器了,而是當時流通的錢幣,或者冥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