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遲到說

    司馬懿終其一生也是個魏臣,就連他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是沒有稱帝的,直到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才廢魏立晉的。司馬懿誅殺曹氏家族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為了國家昌盛,二是為了家庭平安。人之將死,一切也都看的淡了,但是對國家和家庭那是永遠看淡不了的。曹操曾經說過,如果漢獻帝劉協可以平定戰亂治理天下自己做一個普通的臣子就可以,但是劉協沒那個威望,而且自己一旦把大全交出去肯定會家破人亡,此時的司馬懿和當時的曹孟德是何等的相似。

  • 2 # 糊塗難

    本人意為司馬懿的成府不比諸葛亮差,能屈能伸,承經和諸打仗時孔明讓他裝女人,他就換上女裝在萬軍萬馬中讓諸葛亮看,為了奪取魏國政權,窩床妝病不問政事。本就是個老奸巨猾不露尾巴的老狐狸。

  • 3 # 秋水長天1972

    家國天下,華人是以家為中心的,這個家是指整個家族,不是現在的小家,五四之前我們沒有現代國家的概念。宋以前忠君的思想不是那麼深入人心。司馬懿本心無反意,但是家族利益是第一位的,曹操曹丕曹叡時期,司馬懿只能兢兢業業地幹活才獲取高官厚祿,光大家族。此後強勢君主不在了,他有能力謀求更大的權力,即可自保,又可以家族利益最大化。司馬懿不可能要當皇帝,但為司馬氏的崛起作出具有轉折性的貢獻。

  • 4 # 日慕鄉關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忠臣奸臣不過是後人對前人臉譜化的分類,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有資格要求別人一定服從自己,早期的國家或者部族是人類基於生存需求形成的群體,而隨著群體的發展,一些人攫取了權力,並透過制度將這種權力固定下來。

    這種自上而下的權力分為兩種,其一是基於雙方的力量對比,比如一個比另外一個強壯,那麼在法制缺位的地方,強者天然擁有更大的權力,其二是基於雙方的契約,一方承諾服從另一方,當然,這種契約關係有可能是弱勢一方屈服於力量的結果。

    司馬懿出身高貴,才華卓絕,早年曹操聽聞他有才幹,希望收為己用,遭到拒絕,後司馬懿攝於曹操淫威,不得已委身與曹魏,出任官職。

    可以說,雙方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建立在平等和自願的基礎上,以今天的法律視角來看,這種契約關係是無效的。

    既然如此,就不存在忠奸的分別,也沒有所謂的背叛。

    剛剛加入曹營的司馬懿,官卑職小,有野心也只能暗藏心底,曹操晚年性情多疑,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有意殺他以絕後患,只因為曹丕與司馬懿交好,才躲過一劫。

    可以說,即使雙反的君臣契約關係成立,也是曹操毀約在先。

    曹丕繼位後,司馬懿受到重用,他也用非凡的才華回報了曹丕的信任,這段時間是賓主雙方合作最為愉快的時期,不能因為司馬懿晚年造反,就認為此時的司馬懿有反心。

    曹睿繼位後,司馬懿成為託孤大臣,雖然曹睿昏庸好色,但司馬懿依然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轉折點在曹芳繼位以後,主弱臣強,本是司馬懿大權獨攬的好機會,司馬懿選擇在加入曹營半個世紀後造反,是迫於形勢的必然選擇,輔政大臣看似風光,實則是個高危職業,漢武帝指定的四位輔政大臣,除了金日磾早死,桑弘羊、上官桀皆死於霍光之手,順治四輔政大臣也是互相傾軋,鰲拜殺蘇克薩哈,康熙殺鰲拜,咸豐的八位顧命大臣更是被慈禧一鍋端。

    由此可見,在權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社會中,分權者要麼被殺,要麼殺人,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司馬懿就面臨這種選擇,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子孫後代考慮。

    除此以外,曹魏人才凋零也給了司馬懿造反的機會。

    曹操當政時期,文臣武將,人才濟濟,曹操馭人有方,眾將既不敢反也不想反,曹丕才幹雖然不如曹操,但也頗有父風,加之群臣感念曹操知遇之恩,對曹丕依舊忠心,曹睿時期,魏國開始走下坡路,早年的精英相繼凋零,待曹芳繼位,已經是外強中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空殼子。

    而司馬懿卻逆流而上,越老越妖,此時,與他同齡的朋友對手,早已死亡殆盡,就智謀而言,早已獨孤求敗,牛刀小試,就把曹爽斬於馬下。

    如此這般,造反又如何?曹氏閹宦之後,尚能取劉漢而代之,司馬氏乃高陽苗裔,為何不能取曹魏而代之!

    不由想起一句話:當人類的力量超過上帝,我們還需要祈禱嗎?

  • 5 # 公孫青陽

    司馬懿本身屬於一個正人君子,有著聰明的大腦和一身剛正的文人氣質《受儒家思想的形象還是蠻大的》!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家庭!

    世代為官,而且官階都不小,在當地也是一家很有勢力的家族集團!

    能夠進入曹操的眼瞼,也歸結於他們家裡在當地的影響力,以及塑造曹操籠絡賢才的決心!

    最重要的是,曹操請了司馬懿兩次,才把這個謹小慎微的傢伙,請了出來!

    他不屑與曹操為伍,主要也是為了家族名聲著想!

    第一:看不起曹操的身份《並不是影視劇當中,司馬懿不去是因為還不能確定勢力集團》

    第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受過儒家思想的司馬懿所不恥的

    但是曹操是何許人也?

    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可以一生不做帝位?

    怎麼可以容許一個在當地有著巨大勢力的家族不為自己所用?

    前期的司馬懿自從被收攏過來之後也是非常全心全意的為曹家著想的!

    但是奈何司馬懿活的時間太長了,而曹家的君王都太短命了!

    這可能也是一種命數

    一個人手中的權利越大,越不可能允許別人來挑戰自己的權威!

    天子弱小,朝中除了曹爽還有點作用以外,其他的人幾乎都與司馬懿穿一條褲子!

    這個時候也就促成了司馬懿往上再走一步的決心!

    至於最終他沒有稱帝的原因是有兩條:

    一,當年曹操最終也沒有稱帝,有前人的作風在哪裡!

    畢竟他是吃著曹家的飯過來的,如果稱帝,會被天下人罵死《名聲也是對一人很重要》

    二:朝中的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固下來,外圍虎視眈眈,一旦稱帝,立馬會受到各方勢力討伐,不利於自己後代力量的發展!

  • 6 # 清水空流

    是啊,司馬懿用半個世紀證明他是忠臣。但造反也不是一天之內而萌發的,野心是逐步成長的,政治環境造就了司馬懿。換言之。如果曹丕,曹睿在位,司馬懿絕對是國之幹才忠心耿耿。但遺憾的是,曹魏皇帝都短壽。曹丕,曹睿又防範宗室。司馬懿逐步控制曹魏政權。進而篡位。這是不可逆轉的事情。

    應該說,自曹丕登基以後,司馬懿已經開始展露頭角。這也是氏族門閥崛起的標識。曹丕防範意識很高。但主要防範的守宗室。而重用氏族門閥。這和曹操重用寒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曹丕的作為,讓世家門閥成為曹魏最大的政治集團。尤其是以穎川氏族為代表的一群人。而司馬氏無疑就是最傑出的一支。但必須指出的是,司馬懿一生沒有篡位,和曹操一樣。也許想法和曹操一樣,篡位登基的事情留給了兒孫。

    曹睿登基以後,由於和蜀漢的長期作戰,使得司馬懿控制了曹魏集團的核心力量。而當曹睿希望從新啟用宗室的力量的時候。才發現幾乎無人可用。只好啟用曹爽這樣的遠支宗親。曹睿的臨終遺詔又被孫資蠱惑和‘’篡改‘’將司馬懿定為輔政大臣。曹爽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飯桶。從其被廢司馬懿起復。滿朝文武包括宗室都表示了司馬懿的支援。可見曹爽在輔政的時候,人心喪失到了何種地步。

    司馬懿的篡位是必然的,他不篡位早晚得死於曹魏皇帝之手。如此掌握朝綱數十年的權臣,換作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留下。再就是,司馬懿的篡位是世家門閥的‘’集體‘’行動。他們共同‘’舉薦‘’。希望司馬懿篡位,以便於維護世家門閥的利益。也就是說,如果司馬家不篡位,會有別的世家門閥去篡位。曹魏被篡位是必然的,只不過是司馬家實力最強大才成功罷了。

    正式得益於世家門閥的支援,司馬家才篡位成功登基。但也造就了兩晉是氏族門閥最強大的時代。兩晉的都是亡於世家門閥之手。兩晉的皇帝也幾乎都受制於權臣。司馬炎之所以大封宗室,授予宗室實權。大概也是受世家門閥控制而不得已為之。知道大封宗室是飲鴆止渴。但也得這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冰酒對人體真的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