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魯生
-
2 # 本色老梁
把孝順看成“道德綁架"違反生存法則毫無道理。一方面是從自然規律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誰都有幼小需要夫母及別人哺育養育方能生存;誰也都有衰老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別人幫助才能生存的時候。夫母作為子女的生養哺育人,在其衰老後子女贍養老夫母天經地義。況且,子女也有衰老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如果同樣沒有人心贍養,人類社會就沒有任何美好而言,說嚴重點,人類社會將不能延續下去。當然,不贍養父母的人畢竟是少數,隨著社會法律的完善,人的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養老機制的不斷加強,老人贍養的問題會得到很好解決。另一個方面是從人的道德感情看,“感恩“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凡是心智正常的人都懂得“感恩“(動物也有這種本能,如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所養寵物清醒地知道誰對它更好,它就願意多和他親近,親近的熱度也明顯不同)。如果把對生養自己的父母的孝順視為“道德綁架“,這不正應了那句話:“豬狗不如"嗎!
-
3 # 寫作新人
孝順不是道德綁架,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小時候,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一個人從小要尊老愛幼。在家要尊重和孝順父母!在外面要尊重長輩和愛護比自己小的孩子。老師也曾給我們講過:
動物是怎樣回報自己的父母養育之恩!動物都知道如何去孝順父母!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孝順!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使然!也是每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懂的道理和做人的基本原則。根本用不著天天教育,一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從生下來的那天開始,父母!們真的是傾盡所有精力和心血來養育我們,愛在心裡、捧著手上,暖在懷裡!寧可餓著自己也不能餓著孩子。這就是我們平凡而最偉大的父母!
儘管如此,但還是有一些人違背了良心和孝道!都忘了自己是怎麼一點點一天天長大成人的?忘了自己生病的時候,父母是多麼的心疼和焦急?甚至父母們都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呵護去換取孩子的一切!天下有多少普通平凡又偉大的父母!為生活奔波勞碌辛苦一生!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吃的更好活的更開心和幸福!頭頂著烈日暴曬,腳踏著日月星晨!懷揣著一家人的夢想和幸福!這些都是我們無法理解和體會到的含辛如苦的父母之愛!
是的,我們的父母!雖然如此的疼愛呵護我們!但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和行為,讓我們無法理解和忍受?當他們在外面辛苦的勞碌奔波的時候,能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希望!就是自己養育的孩子。所以他們任勞任怨的付出與汗水和心血,也是心滿意足了。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們不聽話不好好學習,不懂得尊重父母!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父母們是多麼的氣憤和痛苦!難免有些過激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或者用最原始的教育方式來渲洩自己的情緒和打罵。雖然這樣的方式是不好,不能讓我們接受和麵對,我們開始對父母的討厭、排斥和疏遠,心裡有些牴觸情緒、叛逆的心理和憎恨父母!有些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負面的情緒和怨恨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甚至有些長大了要遠離父母!更談不上什麼孝順了。因為心中的怨恨大於愛!良心和道德就偏離了軌道。即使是孩子們想孝順父母的時候,看到他們那個樣子和自己小時候的種種經歷和不幸遭遇?也是一種敬而遠之和抗拒的心理因素!這是一個悲劇的和教育失敗的結果。
我可以說:從小到參加了工作才有了好轉。我的心裡特別痛恨自己的父母!但也常常懷念他們曾經對我的疼愛和關懷!有時更想遠離他們,走到天涯海角,不想再看到他們。我也好糾結和無奈!心裡也感激他們生養了我,也痛恨他們不該生下我。一直就這樣糾結著愛恨情仇!在掙扎在期望!也許我經歷了很多的人和事,慢慢的懂得了自己的人生中的錯與對?慢慢懂得了父母的關懷和疼愛!也懂得了父母們的辛苦和責任!才知道自己的心胸是多麼的脆弱狹窄和無知!更懂得了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良心!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望著異鄉的明月,沉思……常常想起兒時父母的疼愛和關懷!想起自己的調皮搗蛋不聽話和不好好學習!在外面惹事生非,終於想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和過。我怎麼會如此去痛恨父母啊!我不應該這樣?我發現自己的良心還在,不想自己變成一個沒人性不孝順的人。不想讓自己的人生有遺憾和悔恨!也許是我感悟和覺醒了!我的心靈深處依然還是深深愛著父母!後來我終於如願以償!用良心和愛去回報父母!他們已經老了,老得不能自已行動不能再打罵我了,我的心很難受。
孝順不需要道德綁架!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順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本質。孝順父母!不需要你有多少財富!只要你有一口飯吃就不能餓著自己的父母!你有一所遮風避雨的房屋,就不能讓父母風吹雨淋,拋頭街頭。一個人失去了一切名利,唯獨不能失了良心!
-
4 # 彥郎
人在世間行走,孝道一定要夠,否則就不配為人。百善孝為先,不過古今,孝道是我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品德。六道輪迴得人身很難,然後我們的雙親給了我們人身,還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成人,這恩情似天高似海深,就算是你用畢生的經歷也報答不完。他人給我們恩惠我們尚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何況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的父母呢!因此,孝順不是道德綁架,而是作為一個人起碼的品格!
-
5 # 發火629
子女對撫養自己成人的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有點類似於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但孝順就是道德綁架了,是現代國家推卸責任的行為,比如孝順的故事裡,有殺兒子,省下糧食給父母吃的故事,有幾個人能做到的。更多的人是,人前滿嘴仁義道德,人後男盜女娼
-
6 # 西凡一品
孝順是美德不是什麼道德綁架,老話說的養子不孝如養豬!這裡是人性問題,十月懷胎,含辛茹苦養育成人,不孝還有人性,人都要有感恩之心,父母的生養之恩都不顧,那還是人嗎?
-
7 # 紹興李珍
孝順是道德綁架還是人類美德?
這是什麼問題啊,我們的文化從來都是講“孝敬”,而不是講“孝順”。
“順”與“敬”完全是兩回事。
“順”是完全不作思考的照做,人猶如機器,容易管理。
“敬”是對照做,不對和悅地說出來,可以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若父母還是不聽,再敬而不違照做。
“順”與“敬”是培養奴性(順民即是愚民)與人性(家族尊嚴、民族尊嚴、國家尊嚴)的根本區別點。
《孝經·諫諍》說得很明確: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便是孝道的大義:家有爭子——義是為先;士有爭友——名聲不失;國有爭臣——國泰民安。
願每個人都有雙明亮的眼睛,願每個人都有爭子之情懷。敬奉!
-
8 # 2689春天的花兒
孝順不是道德綁架,他即是人類應該具備的美德,也應該是做兒女的本份。
在這裡.做父母的也不要趁著能動的時候說漂亮話:什麼養孩子不是為了養老啦,什麼老了不會動了不指望孩子啦等等,太假太虛。充其量只能算做是被殘酷的現實,打破了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夢破滅以後,所發出的無奈而絕望的嘆息罷了。
在這裡哪一個做父母的敢說,生個孩子是養著玩的?哪一個做父母的都是想著養孩子就是要等著老的時候用。對於養兒防老的初衷沒有什麼可以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
可是現實社會中有很多家庭卻不是這樣的。隨著生活成本的提高,孩子們的生活壓力巨大。能顧著自己不向老人要錢的孩子已經不多了。往往是很多的時候,都是父母出錢出力給孩子買房子.買車子.帶孩子。
所以說:在如今的社會中,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已經成為一句空話,充其量只能算上傳宗接代吧。
這個不能單一的用道德去綁架孩子的孝心,這是生活成本提高造成的,是一個社會問題。
-
9 # 半糊塗姜興吉
我先問:提這個問題的人是否是父母生的?如果是父母生的,為什麼還.有個什麼道德綁架?如果是低等動物積的窩,用不著孝順父母。然而牛犢且有跪乳之謝恩,何況人乎!
-
10 # den_ko
天性,感情,瞭解一下。有個詞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11 # 毛彥民
以行為為標準就是道德綁架,以誠意的愛心為標準,就是人類美德。
-
12 # 霸氣一樣的我
孝順可不是道德綁架,還有不是全人類的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
13 # 陝西西安邢文宇
小孝孝於身(陪伴)為家庭
中孝孝於心(傳承)為家族
大孝孝於智(超越)為民族
至孝孝於覺悟!為國家!
先有祖國才有你,先有國才有家,所以叫祖國!每個華人都有使命和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幫助身邊人覺悟!生命喜悅綻放,溫暖別人靈魂!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
14 # 英明果斷西柚eN
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回答這個問題要看站在哪個角度!在什麼地方!
-
15 # 聰明辰星nC
孝順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非道德綁架。
-
16 # 甬江人
在人權平等與法律基礎之上講孝道才有價值,否則就是霸權與欺凌!
-
17 # 哈爾濱通
這問題讓你提的,你個人認為孝順是道德綁架嗎?
中國儒家及傳統文化中均提倡孝道,尤其受到孔子的推崇。從文化層面講孝道是等級制度的體現,是禮樂制度的組成部分。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孝道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組成部分,傳統美德。
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不是需要別人提醒,或者刻意去做。為人父母,孝敬老人,為人兒女,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怎麼可能談得上是道德綁架。
-
18 # 冬雪無狼
我從耒沒要求從小輩身上得到孝順,相反我一直在付出和忍受。人生就是一場還債,也許還完了他扌會懂的父母的艱辛和好!在還債過程中我惜福行善,修忍辱波羅蜜,唸佛求往生極樂!看過一篇法師的文章,如果家庭中有一個磨難你的人那麼恭喜你,那是你的逆增上緣,他的不孝,磨難會提醒你對娑婆紅塵的看破,放下,更堅定往生極樂的信心!
-
19 # 建設8410
道德綁架已經成為心中有鬼的藉口了,不要把什麼事情都說成是道德綁架,萬一哪天人民談到生孩子是道德綁架的時候,那麼這個國離滅不遠了
回覆列表
孝而順之,猶如忠而誠之,延續了中華傳統孝忠觀念之自然行為。兩千多年的慈孝風氣,鞏固了“髮膚受之父母”的意識,也束縛了兒女拓展開創的手腳。
西方基督文明,鼓勵“凡人各得其所”,最終導致平等自由獨立精神的發育,應不無關係。
至於綁架與否?不妨兩分法看待。畢竟教育教化之“教”字,拆開讀,左邊一個“孝順”的“孝”,右邊一個“文化”的“文”,原來,中國文化之源頭活水,適是源自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