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S浣熊

    秦朝法家的制度太超前了,統一後未及時修復漏洞。

    秦國從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大良造開始變法,逐漸從奴隸主變為封建主,鼓勵耕戰,實施法家思想治國,慢慢變得強大了。耕戰儘管大大的損害了宗族的利益,但是實行效果明顯,國力大增。

    五霸強,七雄出,秦贏氏,始兼併。多年戰爭,最後一統六國的秦始皇決定廢除之前的耕戰制度,廢分封,開始實施郡縣制。中央集權了。那麼以前透過戰爭獲得土地的呢,全部被收為國有,不再有私人土地,沒有封地了。那麼誰還願意替你打仗,說好的封地說拿走就拿走。

    宗親利益受損,封地將士利益受損。真正老百姓依舊實行國家戰爭模式沒有及時的與民休息,修改制度,人稱暴秦。

    六國餘孽還沒有肅清,秦始皇在處理繼承人問題上過於延遲,導致後面的胡亥被趙高控制。等六國和農民起義後,秦國宗親沒人可幫忙,將領離心,郡縣紛紛淪落,只好被滅。

  • 2 # 謀士說

    孟子就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以為天下太平,所以大興土木,對自己歌功頌德。這種自豪感,連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他,當時六國已經沒有了軍隊。連封王也沒有,地方沒有強大武裝力量。連六國的兵器都被上繳,秦國自然放鬆了警惕。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主要目標是邊疆問題,讓後是開疆擴土。四夷臣服以後就安於享樂,追求長生不老。秦始皇在晚年做了不少的糊塗事,比如修建陵墓,阿房宮,修長城,消耗人力物力不說,刑法還苛刻。比如修建陵墓延遲了是死罪,陳勝吳廣的思想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反正是死罪,不如反抗暴秦。如果反抗成功,還能榮華富貴,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陳勝吳廣起義以後,起到了連鎖反應。因為秦國失去了民心,全華人民都要服徭役,苦了人民,只有有人造反,六國貴族就跟著造反。

    另外,秦國的兵力在沒有統一六國之前,集中在秦國。統一六國以後,一部分士兵解甲歸田,兵力分散,邊疆一部分,南方一部分。還有計程車兵就是去修建陵墓或者長城了。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秦國無法動員。六國貴族後裔,同時起兵,秦國想一下把六國撲滅談何容易。當六國組成聯軍以後,隊伍異常龐大,所以秦軍根本無法抵擋洪水猛獸。關鉅鹿之戰就把秦國的主力打垮了,剩下的秦兵就不足為據。當時的秦王知道秦國大勢已去,為了減少傷亡,只好投降,如果不投降,死的人更多,結局其實都一樣,秦國保不住,還不如投降。所以,秦國滅亡如此之快。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杜牧的《阿房宮賦》中這段話,或許最能解析。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然而這一劃時代的局面來的太快了。天下人不適應,秦始皇也一樣。

    他完成了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之功績,志得意滿,卻不懂得與民休息,對剛吞併的六國百姓施以仁政。反而竭盡民力,大興土木,這才是秦王朝極盛而衰的主要原因。

  • 4 # 談史小書生

    我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好可以指正,相互學習。

    所先我們談談何為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是一個亂世,更是一個百家學說爭鳴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學說窮出不盡,而這些學說中出現墨家,兵家,法家,儒家等代表,從而出現墨子、孫子、商鞅、韓非子、孔子等代表人物。

    熟話說得好,勝極必反,秦國在秦始皇嬴政帶領下用大量人力物力滅掉其它諸侯國從而統一中國,而這統一中國還沒休養生息,便用大量人力物力修長城,為自己建造墓穴,又制定各種嚴厲的刑罰和法律,使百姓的日子苦不開言,又經秦二世胡亥的敗家,從而讓一個統一中國的龐大帝國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走向滅亡。

  • 5 # 可道

    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很多的解答。有人歸因於苛政,比如“失期,法皆斬”,但後來秦簡的出土證明這一條法律是司馬氏的子虛烏有。有人歸因於歷史的偶然,認為李斯、趙高兩個傢伙害死了大秦帝國。也有人認為原因在於理論衝突,即“攻守之勢異也”,取天下和守天下需要不同的理論指導。但取天下的理論提供守天下的合法性,理論不一致就不能得民心。下面我從社會管理文化角度分析一下。

    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生存和發展,這就需要處理好社會系統內外的競爭問題。競爭不僅表現為在“利”的方面,即對有限物質資源的爭奪、生存空間的爭奪,還表現在“名”的方面,即馬斯洛所說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沒有競爭就難以發展,競爭過度又會導致內外秩序的混亂。對此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學派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形成了不同的競爭文化。

    儒家主張限制競爭,不同階層的人享有不同的待遇,以滿足與他的社會身份相適應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如果要爭也可以 儒家指出了一個狹窄的通道:“學而優則仕。”以及競爭的規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所以儒家的競爭文化,可以稱之為“禮讓型競爭文化”。孔融讓梨被現代人詬病,這是因為現代人很難理解儒家的禮讓型競爭文化。

    道家主張看淡名利,認為聖人無功無名,這是一種“非競爭性文化”。儒道兩種理論都限制競爭,也就制約了社會系統的發展。各諸侯國真按這兩種理論治國,安內容易,攘外就缺乏力量了,所以都不能用來奪取天下。

    法家則充分利用趨利避害的人性特點,鼓勵競爭,獎勵耕戰。獎勵耕種,是為了提高社會系統從自然環境獲取資源的能力,獎勵戰功,是為了提高社會系統從其它社會系統獲取資源的能力。透過這兩大措施,秦國日益強盛,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秦國強大的社會管理能力,不僅表現在統一天下這件事上。秦始皇陵出土的各種器物之精良,標準之統一,都令人歎為觀止。法家的競爭文化,可以稱之為“法制型競爭文化”,鼓勵人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充分競爭。

    但是法家管理思想在統一天下之後,就面臨嚴重的問題:這個社會系統逐漸失去了向自然環境和其它社會環境獲取(或者掠奪)資源的空間。為了讓大家的上進心和自我實現需求繼續有實現的空間,秦朝北逐匈奴,南闢三郡,修長城,建阿房,到處搞龐大的國家工程,給人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但是沒有統一六國時打仗獲勝可以掠奪其他國家土地和資源,而統一後的這些大型國家軍事行動和建設工程,卻只能消耗系統內部資源而不能從系統之外獲得補充。國家的賞賜越來也難以兌現,懲罰卻不斷變本加厲。

    天下人人的磅礴的競爭慾望逐漸都沒有了出路,只有天子一人的需要不斷滿足又不斷膨脹。這時天下有抱負(野心)的人的出路只有一個:奪取天下!

    由此人們就容易理解為什麼陳涉吳廣這兩個農民,可以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而曹操要想取代漢獻帝,卻會顧慮重重——秦朝有著人人理論上平等,都可以透過奮鬥改變個人命運的法家文化,漢朝則是重新重視等級名分的儒家文化統治的時代。陳涉吳廣如此,身為沛縣泗水亭長的劉邦,身為楚國將門之後的項羽,看到秦始皇巡視天下的排場後說出“大丈夫生當如此”“彼可取而代之”,就非常好理解了。可以說,法家的競爭性文化是秦朝得以強盛的原因,也是秦朝後來滅亡的原因。

    法家把人性中的競爭性、進取心從潘多拉魔盒解放了出來,再也關不進去了。法制是約束野蠻競爭的籠子,但前提是要能把競爭關進籠子,還得保證籠子不被沖垮。漢朝以降,儒法結合,儒讓人願意進入籠子並且不衝破籠子,法則提供籠子。這時的法家思想,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那個一味放任人性競爭的力量,而成為控制、限制人的進取心的工具。同時儒家又提供讀書進取的狹窄通道,給人以改變命運的希望。秦朝的“獎勵耕戰”,一變為漢及以後的“耕讀傳家”。

    今天企業管理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道理就在這裡。國家自然也是如此。但我們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不能只重儒或者只重法,或者偏於墨,或者偏於道,而應根據時代需要,相容百家,並蓄中外,創造出避免惡性競爭又能積極進取的新文化。

  • 6 # 衝擊時評

    秦朝為何在統一中國之後,短短14年就滅亡了。中國歷史上很多人都對秦朝的滅亡原因進行了分析,以賈誼的《過秦論》最為出名,賈誼認為秦朝的滅亡主要是因為不施仁政的結果。我覺得統治過於暴烈當然是秦國滅亡的首要原因之一,但還有兩方面的原因也直接導致秦朝滅亡。

    首先是法家統治思想對關東六國的衝擊。秦朝從公元前359年開始第一次商鞅變法,公元前350年進行的第二次商鞅變法。兩次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廢井田、獎軍功,實行郡縣制,實行連坐之法。商鞅變法透過嚴格執行法律,凝聚秦國之力,但也觸犯了王公貴族的利益。第二次商鞅變法之後,短短12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上臺,在保守派的壓力之下,商鞅即被車裂處死。可見,在新舊制度變化的過程中,即使是在秦國這個狹小的區域,也面臨著激烈的鬥爭和反抗。當秦始皇統一六國,將商鞅之法推廣到關東六國的時候,關東六國的貴族既有亡國之恨,而實際利益也受到巨大的衝擊,當然會激起強烈的反抗之心。

    第二,秦始皇好大喜功,不顧民力,推動許多重大工程。比如秦始皇將燕、趙、秦三國長城連為一體;修築連通主要城市的秦直道;修建龐大的阿房宮和秦始皇陵。這些工程動輒徵調民夫幾十萬,百姓不堪其苦,才有了秦暴政之說。這些重大工程中,比如修建長城和秦直道,對於維護秦朝的統一統治,都是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一個偉大的君主,妄圖在自己短暫的一生,把所有的好事做盡,恐怕會適得其反。後來的隋煬帝楊廣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導致隋朝步秦的後塵,二世而亡。

    第三,秦二世胡亥昏庸無能,沒有幫助秦朝捱過過渡期。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在開國皇帝去世後,往往都會出現一些波折,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偉大的君主,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混亂,將得到重新的梳理,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制度更加完善,統治更加鞏固。比如西漢在劉邦、呂后夫婦去世後發生的七國之亂,又經過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位皇帝的努力,才走向輝煌。唐朝在太宗皇帝之後,也出現了武后篡權。明朝發生了靖難之變,直接推翻了建文帝。秦國統一六國之後,面臨的利益調整更大,維護統治的困難也比漢、唐、明等大得多。秦二世胡亥昏庸無能,既無秦始皇的統治能力,又延續秦始皇的苛政暴政,當然會加速秦朝的滅亡。如果秦國在秦始皇之後,能夠出現一個類似唐太宗的強勢皇帝,哪怕是出現一個像漢文帝那樣無為而治、愛惜民力的皇帝,秦朝都有可能這個困難的時期(不知道秦扶蘇是不是這樣的人)。

    (指鹿為馬)

    秦朝統一中國,雖然只有短短的14年,但卻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基礎。而秦朝的驟然隕落,也給後世統治者敲響了警鐘,避免苛政暴政。

  • 7 # 秉燭讀春秋

    難道是秦朝體制錯了。難道正如後來劉邦總結的經驗教訓,是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造成的?

    (秦始皇畫像)

    其實秦朝滅亡是多方面的,也有秦始皇廢除分封制的原因所在,比如,陳勝吳廣起義時,軍隊都在邊鏡防止匈奴進犯。還有趙佗帶領的軍隊把守南越(今越南),遠水不解近渴,趙佗也有擁兵自重的打算,坐山觀虎鬥。老將軍章邯不得不把修秦陵的「罪犯」組織起來對付義軍。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劉邦和項羽乘火打劫,接連起義是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農民起義是秦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秦朝大興土木,對百姓橫徵暴斂,加之秦始皇想長生不老,建造超豪華的秦陵,苛捐雜稅眾多,徭役沉重,老百姓沒法活了,不反是死,反也是死,反了興許有希望活下來呢。陳勝吳廣起義,起到了表率作用。

    秦始皇急功近利,他設想讓秦朝二世,三世,四世乃至百世千世傳下去。他就加緊建設上專案,修長城,為了抵禦匈奴的進犯。建阿房宮為了自己享樂。雙管齊下,老百姓受不了。常年的戰爭應該給人們休養生息的空間,給百姓安定的環境,可秦始皇卻反其道而行,埋下了滅國的隱患。

    (秦二世胡亥影視形象)

    另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的接班人秦二世胡亥沒有治國之才,其實這也是趙高立他為帝的原因所在。秦朝滅亡歸結為內亂也不為過,比如趙高殺胡亥,子嬰殺趙高,還不是秦始皇立儲沒有遠見,臨時抱佛腳,草率立公子扶蘇,以至於公子扶蘇名不正言不順,讓趙高鑽了空子,假如一開始就昭告天下,趙高和李斯還能暗箱操作嗎?還能有以後許多麻煩嗎?所以說秦朝滅亡不是一方面的原因!

  • 8 # 寒兮雨瀟瀟

    秦統一後短短几十年二世而亡,究其原因,眾說紛紜,歷史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極有可能早已淹沒於歷史的浩瀚與煙雲中。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馬上打天下豈可馬上治天下,秦始皇重視了武功忽視了文治,沒有從思想上提出一整套切實可行思想政治主張,從思想上統一全國;

    第二,沒有從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沒有采取生養休息的養民政策;

    第三,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從根本上根除六國貴族階級勢力。民間所說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其實就是一種隱患,後來陳勝吳廣等勞苦戍卒起於行伍,再至劉邦項羽等豪傑之士起於草莽、趙高之流亂於廟堂,也說明了當時秦始皇誅滅六國的政策並沒有完全貫徹到到底。

    國家的統一不能只是疆土地勢上的統一,更重要的還有思想認識以及政策的統一。可惜時不我待,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只活了短短的十幾年,給後世留下了幾千年的遐想。

  • 9 # 有得觀史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秦排在最後。七國之中秦是比較弱的國家,地理位置在中原西部,被處於中原地帶的齊楚燕韓趙魏認為是蠻夷之地,六國本來看不起秦國,平時是不帶他玩的。六國打得不可開交,哪有功夫照顧秦國。這就是秦國幾百年生存的原因。

    至於秦統一後短短十幾年就滅亡,後人分析很多。我認為主要是秦始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二世胡亥昏庸無道,百姓生活不下去了。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10 # 南北鎮撫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歷代政權的起於微末,起承轉合的演進過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句話也見證了漫漫歷史長河,次第而來的各路諸侯帝王君主們的功業,或轟轟烈烈,或落魄屈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總結了歷史上,絕大多數治亂興替的真諦。

    回到秦國,咱不說起源和商鞅變法了,這些各位看官都耳熟能詳。

    咱直接說秦始皇——嬴政。以上三句話,在秦始皇時代似乎那句都不能完全適用。

    完成秦孝公復興秦國,東進中原最後一步戰略的執行人就是嬴政。就是他把秦國的功業發展到了巔峰。超越三代,滅六國一統中原,開創了第一個帝國時代,完成如此壯舉,其創始人的性格,行事風格必然會深深的烙印到整個國家機器的方方面面,所以要分析秦帝國的短命,必然要分析嬴政同志的性格影特點。畢竟帝國二世而亡,嬴政同志的分量不可小覷。

    性格特點影響。

    嬴政小朋友的少年時代是在趙國的邯鄲度過的。13歲立為秦王,22歲親政,然後開始驚心動魄的始皇帝之路。

    這期間在趙國的經歷以及親政前後的經歷(具體就不囉嗦了,看官們都很清楚)給他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體驗或者說傷害也行。因為這段時間正是少年小朋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來看看別人的評價:

    尉繚:“......(秦王)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賈誼:“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過秦論》

    盧生:“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史記,秦始皇本紀》

    以上這些都透露出嬴政因為少年時代的特別經歷養成了”刻薄少恩、兇狠自私、剛愎暴戾“的性格特點,這些直接影響嬴政今後的行為,也必然對帝國的歷史程序產生影響。

    自22歲親政後,嬴政同志掃清內部政治環境,放開手腳做大事。到39歲的時候,終於"六王畢,四海一“成為始皇帝。這期間,一方面是列祖列宗的戰略計劃不斷的洗腦刺激,另一方面,嬴政本人對事業的近乎變態般的努力追求,於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集五代之力逐步形成的龐大的國家動員機制,給了他超凡的自信和執行力。

    看看他給自己的"皇帝“稱號,”功蓋三皇,德追五帝“,何等的自負。按理說,天下歸一,應該修生養息,可是過於自信的嬴政,依然馬不停蹄的征伐四方,大興土木,卻忽略瞭如何收拾六國遺民的民心,彌合戰爭的傷痛,以至於疲憊的秦軍也得不到休息。帝國的榮耀歸於始皇帝一人,而建立帝國過程中的傷痛卻由天下所有人來承擔。

    39歲的嬴政也許沒有想到他不知疲倦的腳步突然就終止在了50歲,他還有很多大手筆的事業來不及完成,未嘗不是一種遺憾,但對於天下臣民來說,“天下苦秦久矣”,始皇崩,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後邊的事情各位看官也都知道了。

    所以,從秦始皇嬴政個人的性格特點來入手分析秦帝國二世而亡,其結論就是偏執的性格成就偉大而殘酷的事業,巔峰之日就已註定崩潰的宿命。只是嬴政的突然死亡加速了這一結局的提前到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眾多藝人走紅後紛紛離去,為何胡歌仍然堅守唐人影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