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ecyMVP
-
2 # 帶劍的說客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中國獨生子女開始大規模出現,如今,近三十年過去了,獨生子女的父母們開始步入老年,中國也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3億,佔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佔總人口的10.8%。
獨生子女結婚後,兩個人需要面對的就是雙方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算老人有退休金,不需要贍養老人、沒有經濟壓力,老人年齡大了之後的照料也是問題,畢竟大部分都是工薪階層,平時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照料老人。
因此,今後必須推進機構養老、社群養老、醫養結合,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而不是僅僅依靠子女在家養老的傳統模式。以後的老人如果行動不便或者無法照顧自己了,大部分就是住到敬老院去了。
此外,現在許多城市的社群還開辦了老人託管中心,就是子女每天上班時把家中老人送到託管中心,老人們聚在一起可以打牌、健身、聊天等等,餓了就可以在託管中心的食堂買飯吃,等到下班子女再把老人接回家,避免老人整日孤獨的坐在家中,而且每天和同齡人在一起,能夠保持身心愉悅。
總之,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需要政府進行引導和規劃,也需要國家投入資金、社會投入力量來一起努力,否則可能會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作為獨生子女,要給予老人更多的心理上的關愛、情感上的關懷,讓老人真正得到幸福。
-
3 # 元寶中醫
由於計劃生育,一對夫妻要面對四個老人,實在壓力山大,對於經濟好一點的,還好,可請保姆,但隨著老年人的逐年增加,再多錢也請不到保姆,沒經濟條件的更慘,更可憐,小孩在家照顧你也不行,要賺錢吃飯,去養老院吧,隨著老年人的逐年遞增,養老院都住不下了。我想網際網路養老方式是最適合的,如,可居家養老,小病醫務員送藥上門並治療,大病醫務人員可直接送到專治凝難雜症及搶救病人的醫療中心,這樣做到小病吃藥,大病治療,在家都能治病,老伯姓無後顧之憂,快快樂樂地生活,順其自然地老去。
當然養老方式很多隨便各自的選擇,我想居家養老又能治病,是上上選!
回覆列表
我和我老公都是家裡的獨生女,我爸媽和公婆都是同年人,雖然今年也都才50幾歲,但明顯能感覺得到他們也確實已經慢慢變老了,也不再像之前那麼精力充沛,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作為獨生子女面對的一個艱鉅的任務就是將來得照顧4個老人,就最近我公公生病而言,我和老公不僅要考慮治病的經費問題,還要安排人照顧他,更要為了他的就醫四處去奔波求醫。
這個時候就很羨慕人家兄妹多的,至少可以有人幫忙一起分擔一下,雖然現在的醫療保障也在不斷的完善,但是真正遇到就醫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很多的天價藥,稀缺藥醫院都沒有隻能去藥店買的,再完善的醫療保障服務體系都沒用。最為關鍵的是現如今醫療這一塊的水太深,一個老人就有可能讓你陷下去,更別說4個老人,早就可以把你淹的氣都嘆不過。
另外現在的養老體系也不完善,老人的思想都比較固執,不一定願意去住養老院,而且現在養老院曝光的各種虐待老人,讓老人就更加懼怕。
所以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趁著爸媽們還年輕的時候,趕緊把該乾的都幹了,另外努力賺錢,提早準備,為父母準備好一筆養老基金,以防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