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畜牧大集網
-
2 # 老秦家的老六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的一個生物工程師團隊在將人造肉從實驗室帶到餐桌上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據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從一種可食用的明膠基質中培育出了牛羊肉和兔肉,創造出了一種成功模仿天然肉質的物質。
人造肉的起始
人造肉是近幾年的熱點議題,多年來致力於人造肉研究目的在於逐步替代自然肉,並解決市面上供應不足的問題。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型別,具體包括下面兩類。
一種是像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那樣的植物性素肉,用豌豆蛋白、大豆等還原動物肉的質地和口感。這種人造肉已經面世,主要應用在漢堡肉餅當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在環保、經濟以及健康等需求的推動下,未來幾年肉類替代品的市場規模將穩健增長。根據Market and Markets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人造肉市場總額約為43.6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全球肉類替代品規模將超50億美元,2022年將超60億,到2023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將達到64.3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增速最快,預計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8%以上。
農民有必要繼續養豬嗎?
雖然人造肉隨著時間的前行和科技的進步,可能逐步進入人類的生活,但是作為農民或養殖戶養殖牲畜肉類肯定是會繼續的。
一是豬肉大國的我們,百姓更習慣真實肉類,二是人造肉不管是營養還是接受度有待考證,三是農民自己養豬多數情況是自己吃一部分,剩下的才拿去賣,農民更喜歡自己餵養知根知底的豬肉。四是為了生存,這依舊是賺錢錢財的一種方式。
人造肉可能取代自然肉嗎?
目前來看是基本是不可能的,人造肉只能說是豐富一部分肉類數量。這其中不僅僅是目前科技不能完全達到,及時達到對於營養和百姓接受度依舊有個時間過程。或許對於西方國家,牛肉等主食品能被人造肉侵蝕部分市場,但是不要忘記華人習慣豬肉主食。
百姓吃得起嗎?
前期可能部分百姓吃得起,也能對市場肉類起非常大的補充作用。但是後期壟斷可能越發嚴重,要知道大資本壟斷才是吃人的,目前給你的便宜只是方便後期壟斷而已。
科技的進步,背後的推手基本是資本的力量,而資本的目的就是壟斷盈利。當然國家政策依舊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來看,人造肉雖然比較火熱,也有一部分投入市場,但目前並不完全普及,其中不管是政策,營養還是人類接受度等等,都是制約人造肉前行的因素之一。而農民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畢竟資本太遠。
-
3 # 漁人阿棠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人造肉雖然試製成功了,但是還沒有達到大規模量產的階段。我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肉食來源還是我們的家畜,其中豬肉是肉類的主要來源之一。肉是一定要吃的,豬也是一定要養的。養豬不僅是賺錢,也是傳承下來的一種手藝,是一種傳統。人造肉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截止到2009年由牲畜製造的甲烷佔全球溫室氣體的18%。預計到2050年肉類和奶品的消耗將增加兩倍,屆時如何減少牲畜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一個大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居民不敢嘗試這種新鮮事物,也會擔心這種新鮮事物有什麼副作用。所以說,始終還是真豬肉吃著會比較放心。
-
4 # 鮮文成
肯定要養豬,各有各的消費群體。火腿腸都那麼多年了,也沒動搖豬肉的地位。
第一:養豬可增加養殖戶收入,在者貴州一帶普遍食豬油,由於地方飲食差異可不是人造肉能替代的。
第二:豬肉還是大眾普遍認可的主流肉食型別,從口感上講人造肉可替代不了,好比三文魚和青海產的紅蹲魚,消費者心理自然有杆稱。
不過人造肉也有它的優勢,只是各自的消費群體不同,就跟牛肉、雞肉、豬肉一樣。華人歷來講究民以食為天。主角始終是消費者決定的,況且豬肉的天然營養價值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
5 # 憶普辛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肯定要養豬,各有各的消費群體。火腿腸都那麼多年了,也沒動搖豬肉的地位。
第一:養豬可增加養殖戶收入,在者貴州一帶普遍食豬油,由於地方飲食差異可不是人造肉能替代的。
第二:豬肉還是大眾普遍認可的主流肉食型別,從口感上講人造肉可替代不了,好比三文魚和青海產的紅蹲魚,消費者心理自然有杆稱。
不過人造肉也有它的優勢,只是各自的消費群體不同,就跟牛肉、雞肉、豬肉一樣。華人歷來講究民以食為天。主角始終是消費者決定的,況且豬肉的天然營養價值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南柯一夢211201970
人造肉永遠趕不上豬肉,在市場上只能以假亂真,不如發展養豬事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人造肉在市場上會自然退出人們的需求。
-
7 # 農人鄉
雖然人造肉炒得很火但是其營養價值還是不能和真肉比的,更有人的心裡作用覺得人造肉在衛生,副作用方面都有疑慮,覺得人造肉大面積推廣還需要時間。
-
8 # 夏天的雨3527
人造肉這麼好?黨政機關食堂吃了嗎?我是農民就吃豬肉吧,把好的人造肉還是留給他們吃,因為農民還是希望豬肉降價
-
9 # 使用者22211656887
人造肉再怎麼火熱,它都是人工合成的,只要是人工合成的肉都不是真正的豬肉,這叫造假,是用來欺騙人的,無論怎麼造,假的終究是假的,永遠也真不了,所以吃啥肉都是真的好,農民完全有必要養豬,只有真正的豬肉才是貨真價實的,才不是欺騙人的。
-
10 # 使用者HZY8866
人造肉和養殖的豬肉能作比較嗎?答案是否定的,現今社會就是養殖豬肉價格再高,人造肉也是代替不了豬肉的,說實話人們心中對養殖豬肉好像有一種依賴感,離不開它的意思。
回覆列表
農民該不該養豬,和人造肉沒有關係。下面具體分享一下與什麼有關。
1、跟養豬業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副業階段,養豬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社會各界鼓勵農民養豬,該不該養豬不是問題。現在的養豬業是產業,規模化養豬場迅速崛起,產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大幅增加,沒有資金、技術優勢的養豬人將會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到了這個階段,普通農民已經不適合養豬。規模化養豬企業和專業化養豬場(戶)將是產業的主流。
2、環保對養豬業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從尋找養殖用地,到確定環保技術解決方案,再道選擇運營環保裝備,很燒錢,普通農民hold不住
3、人造肉對農民是否該養豬沒有影響,因為它還是個概念。一方面,消費者沒有什麼需求。另一方面,技術尚未成熟,沒有形成有效供應。
總之,決定普通農民是否該養豬的關鍵因素不是人造肉,而是產業的發展階段。養豬已經變成一門生意,而且是投入大、風險高、回報低的生意,普通農戶越早退出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