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動的雲23039713
-
2 # 江江大院
現在人民富裕,生活走上小康了,國民各方面素質提高了,家家戶戶基本上不缺錢了,對孩子也特別心疼,孩子需要什麼買什麼?想吃什麼買?很少鍛鍊幹活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直到長大,沒有經歷過獨立生活鍛鍊的機會,十七八歲還在被父母叢著,當有一天長大走上社會幹覺自已什麼都不會,不會交流不會煮好不會幹活等等所以說如今二十二歲的大人感覺自己還是個小孩。
-
3 # 我就是Thompson星月
這其實是一個認知問題,和你所有經歷過的事有關。
之所以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子,那是因為自己並沒有成長,可能是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也可能是自己學習的東西並沒有讓自己成長。
所謂成長都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就像你愛的人離你而去,或者工作中被人無數次拒絕,又或者沒有任何人看得起你;當有一天你經歷了一些事情並且能夠自己去面對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不再是一個孩子了!
建議多出去看看這個世界,開啟自己的眼界和思維,去認識更多的人。
-
4 # 鄭光亮院長
認識自己的錯,也是一大進步。不夠22歲了成熟有些晚,其原因:一是從家庭層面講,也許你是”富家子弟”“單傳獨子”“驕生慣養”;二是從教育層面講,也許你是“胸無大志”“不思進取”“不學無術”;三是從自身層面講,也許你是“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好吃懶做”;四是從社交層面講,也許你的“朋友都一樣”;五是從疾病層面講,也許你有病,病的不輕。總之,還是俗話說得好,窮人孩子早當家!
-
5 # 八卦娛樂格格說
我認識一個朋友今年40歲了,看起來心態還像一個孩子,有的時候我們跟她開玩笑她還說自己在關心她的人眼裡永遠都是個孩子。22歲又怎麼樣?成年人的世界也可以擁有孩子般的生活,只要生活可以獨立自理,自己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作為前提,22歲甚至到60歲,我依然可以說我還是個孩子,在關心我的人面前我就是個孩子。
-
6 # 嶽巖
22歲,剛大學畢業,結束了一兩段感情,走上工作崗位,沒有經歷過挫折,從來沒有體驗過責任的沉重,所以其實很多人就是小孩。
第一,家庭條件好,獨立能力差。因為很多家庭條件不錯,而且獨生子女比較多,因此遇到問題,孩子們喜歡和家長商量,而自己也不敢做決定。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種凡事問家長的依賴性人格。
第二,教育時間長,實踐時間短。應試教育延長,這使得22歲才剛剛大學畢業,有的還在讀研究生。我們國家的教育,學生都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無暇顧及其他。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學會做事,做人。因此,22歲才剛剛是個社會化的開端,由此出現了所謂的巨嬰。
第三,社會壓力增大,心理出現退行。等到了社會之中,發現社會壓力其實超大。買房結婚,生孩子需要在短短几年完成。而這對很多人難度很大,又面臨長輩各種“催婚”“催孩”,這種情況極易發生“退行”。就是退回到幼稚心態和行為,比如很多成年人自稱“寶寶”,就是這種心理。
因此,整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出現了心理成熟延遲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
7 # 藥師—Fancy
我27歲了,也覺得自己是個孩子呢,從三歲起跟我老爸一起,一直在學校度過,自己上學,大學畢業當了一年老師,後來又讀研究生,也沒成家,我也覺得自己年輕,可是家裡人不會這麼覺得,我也無能為力,堅持自己年輕,不過我一直是比較獨立有主見的,不太願意結婚生子,抗拒接受生活一地雞毛的洗禮,還是想過的輕鬆一點,可能跟我年少時期一直踏實學習,一直是親戚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有關係,現在就想留在自己喜歡的城市,有一份還可以的工作,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想成為老媽子,拒絕衰老
回覆列表
因為還不想長大 你這個年齡應該還沒出身社會吧 或在爸媽的關懷下 或還在讀大學 多接觸下社會 你就會慢慢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