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蘇打綠(sodagreen)是一個臺灣的樂團,於2001年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組成,2003年時確立了現在的六人陣容:主唱吳青峰(青峰)、貝斯手謝馨儀(馨儀)、鼓手史俊威(小威)、電吉他手劉家凱(家凱)、木吉他手何景揚(阿福),以及鍵盤與中提琴手龔鈺祺(阿龔),其中除了阿龔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外,其餘五名成員都曾就讀政治大學。 2003年7月,蘇打綠在海洋音樂祭小舞臺演出,在此次活動中結識音樂製作人林暐哲,而後加入林暐哲音樂社,陸續發行三張單曲,並於2005年9月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蘇打綠》。 這群個性張揚的年輕人,成就了音樂史上的奇蹟。 指南針也有失效的時候,地圖也幫不上忙,瞎混著不知道去哪裡,只有音樂才是唯一的方向。這個夏天,沒有比聽蘇打綠更重要的事。好像只是這樣一直保持聽著、聽著、聽著的狀態,夏天就過去了。網路上紛紛冒起歌迷說著第一次聽蘇打綠的心情,全都是來自心裡的震撼與感動,相信許多人迷戀蘇打綠是因為相互陪伴的特性太強烈;就像某些人聽到陳綺貞的《after 17》就非得想起十七歲不可,或許蘇打綠的“頻率”也使他們忘不了自己的二十一歲。 蘇打綠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樂團:既是知名學術大學的研究生也是瘋狂的音樂份子,每個人的個性都完全不同卻組成一個風格一致的樂團,主唱青峰的歌聲忽男忽女,收放自如,有著魅惑聽覺的神奇美感。詞曲時而魔幻,時而寫實,曲風可清新如民謠,也可搖滾地狂烈,不管什麼風格,都具有很令人驚豔的旋律性,加上編曲的細膩巧思,信手捻來,神來之筆隨處可見,恣意奔放,無法預測。這麼說吧,蘇打綠就是簡單又複雜。 經過兩年三張單曲,以及無數現場演出,蘇打綠終於要發行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也許它會改寫樂團音樂在臺灣的歷史,也許它只是某些樂迷耳中不能錯過的珍寶,唯一能肯定的是它絕對是一張“好聽到離譜”“離譜地好聽”的首張專輯。 蘇打綠/ sodagreen: [ n.] 一種慢性腐蝕心靈的旋律性飲料。 [ v.] 專指某種變調搖滾精神試著改變受眾音樂習性。 [ adj.] 乍聽之下令人難以忍受卻又無力抗拒的。 [ adv.] 綿密而愉悅、輕鬆又帶點溫柔地。 蘇打綠的成員多半是政大的學生,鼓手小威、貝斯手馨儀以及主唱青峰是在附中時就組團,大家不約而同考上政大,中間經過幾次團員的更迭,電吉他手阿凱、吉他手阿福的陸續加入,最後則是在去年入團的提琴手阿龔,完成了現在的陣容。蘇打綠之所以叫蘇打綠,怪名字並非有什麼深沉的涵意,純粹只是因為團員覺得“蘇打”很適合用來形容自己的音樂,而主唱青峰喜歡綠色,“蘇打綠”的名字就此拍案。 蘇打綠的音樂很難定義,它有點像英式搖滾,但又不完全是。這也許和六個成員,對於音樂的啟蒙和品味都大不相同有關。 這個想像力無窮,無法清楚界定曲風的新秀樂團,帶著一種臺灣年輕樂團中罕見的早熟態度和技術,勇敢的挑戰自我極限,用令人喘不過氣的爆發力飆起了搖滾,卻依然保有原來的華麗美感,這就是蘇打綠,永遠帶來猜不到的驚喜。
簡介 蘇打綠(sodagreen)是一個臺灣的樂團,於2001年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組成,2003年時確立了現在的六人陣容:主唱吳青峰(青峰)、貝斯手謝馨儀(馨儀)、鼓手史俊威(小威)、電吉他手劉家凱(家凱)、木吉他手何景揚(阿福),以及鍵盤與中提琴手龔鈺祺(阿龔),其中除了阿龔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外,其餘五名成員都曾就讀政治大學。 2003年7月,蘇打綠在海洋音樂祭小舞臺演出,在此次活動中結識音樂製作人林暐哲,而後加入林暐哲音樂社,陸續發行三張單曲,並於2005年9月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蘇打綠》。 這群個性張揚的年輕人,成就了音樂史上的奇蹟。 指南針也有失效的時候,地圖也幫不上忙,瞎混著不知道去哪裡,只有音樂才是唯一的方向。這個夏天,沒有比聽蘇打綠更重要的事。好像只是這樣一直保持聽著、聽著、聽著的狀態,夏天就過去了。網路上紛紛冒起歌迷說著第一次聽蘇打綠的心情,全都是來自心裡的震撼與感動,相信許多人迷戀蘇打綠是因為相互陪伴的特性太強烈;就像某些人聽到陳綺貞的《after 17》就非得想起十七歲不可,或許蘇打綠的“頻率”也使他們忘不了自己的二十一歲。 蘇打綠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樂團:既是知名學術大學的研究生也是瘋狂的音樂份子,每個人的個性都完全不同卻組成一個風格一致的樂團,主唱青峰的歌聲忽男忽女,收放自如,有著魅惑聽覺的神奇美感。詞曲時而魔幻,時而寫實,曲風可清新如民謠,也可搖滾地狂烈,不管什麼風格,都具有很令人驚豔的旋律性,加上編曲的細膩巧思,信手捻來,神來之筆隨處可見,恣意奔放,無法預測。這麼說吧,蘇打綠就是簡單又複雜。 經過兩年三張單曲,以及無數現場演出,蘇打綠終於要發行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也許它會改寫樂團音樂在臺灣的歷史,也許它只是某些樂迷耳中不能錯過的珍寶,唯一能肯定的是它絕對是一張“好聽到離譜”“離譜地好聽”的首張專輯。 蘇打綠/ sodagreen: [ n.] 一種慢性腐蝕心靈的旋律性飲料。 [ v.] 專指某種變調搖滾精神試著改變受眾音樂習性。 [ adj.] 乍聽之下令人難以忍受卻又無力抗拒的。 [ adv.] 綿密而愉悅、輕鬆又帶點溫柔地。 蘇打綠的成員多半是政大的學生,鼓手小威、貝斯手馨儀以及主唱青峰是在附中時就組團,大家不約而同考上政大,中間經過幾次團員的更迭,電吉他手阿凱、吉他手阿福的陸續加入,最後則是在去年入團的提琴手阿龔,完成了現在的陣容。蘇打綠之所以叫蘇打綠,怪名字並非有什麼深沉的涵意,純粹只是因為團員覺得“蘇打”很適合用來形容自己的音樂,而主唱青峰喜歡綠色,“蘇打綠”的名字就此拍案。 蘇打綠的音樂很難定義,它有點像英式搖滾,但又不完全是。這也許和六個成員,對於音樂的啟蒙和品味都大不相同有關。 這個想像力無窮,無法清楚界定曲風的新秀樂團,帶著一種臺灣年輕樂團中罕見的早熟態度和技術,勇敢的挑戰自我極限,用令人喘不過氣的爆發力飆起了搖滾,卻依然保有原來的華麗美感,這就是蘇打綠,永遠帶來猜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