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6419350080

      博弈論可以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兩者的區別在於參與人在博弈過程中是否能夠達成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倘若不能,則稱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非合作博弈是現代博弈論的研究重點。比如兩家企業A、B合作建設一條VCD的生產線,協議由A方提供生產VCD的技術,B方則提供廠房和裝置。在對技術和裝置進行資產評估時就形成非合作博弈,因為每一方都試圖最大化己方的評估值,這時B方如果能夠獲得A方關於技術的真實估價或參考報價這類競爭情報,則可以使自己在評估中獲得優勢;同理,A方也是一樣。至於自己的資產評估是否會影響合作企業的總體執行效率這樣的“集體利益”,則不會非常重視。這就是非合作博弈,參與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優先考慮的是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合作博弈強調的是集體主義,團體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則強調個人理性、個人最優決策,其結果是有時有效率,有時則不然。

      博弈論非常強調時間和資訊的重要性,認為時間和資訊是影響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在博弈過程中,參與者之間的資訊傳遞決定了其行動空間和最優戰略的選擇;同時,博弈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先後問題,參與人的行動次序對博弈最後的均衡有直接的影響。

      博弈的劃分可以從參與人行動的次序和參與人對其它參與人的特徵、戰略空間和支付的知識?資訊是否瞭解兩個角度進行。把兩個角度結合就得到了4種博弈:完全資訊靜態博弈,完全資訊動態博弈,不完全資訊靜態博弈,不完全資訊動態博弈。其代表人物是納什、澤爾騰和海薩尼。嚴格地講,博弈論並不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只是一種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將其看成數學的一個分支的緣故。博弈論已經在政治、經濟、外交和社會學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它為解決不同實體的衝突和合作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方法。

      利用博弈論可以證明現實生活中許多有趣的問題。如:多勞者不多得,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非合作者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合作壞人做好事。雖然這些結論都是建立在一個很強的假設,即參與人是理性的,有最大化自己效用的趨勢。但是其結論有深刻的哲學內涵。

      目前經濟學中的委託——代理制、激勵理論都可以用博弈論來分析。現代的企業間競爭有很多情況都是在合作的背景下進行的。比如壟斷市場的寡頭A、B,他們可以協議指定一個產量如海灣國家的石油產量,來維持自己的最大利潤。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總有為了維護自己的區域性利潤而提高產量的情況如沙特常擅自提高產量,結果導致價格下降,利潤流失。競爭情報往往在這種情況下起重要作用,如果A掌握了B的實際生產能力這類競爭情報,就可以調整自己的產量甚至突破協議,從而形成新的均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拍不出來《武林外傳》《家有兒女》這樣的情景喜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