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靖遠0204

    應該說,稍微有些實力的擁漢派在曹操時代已經被清理乾淨。尤其在曹操稱魏公加九錫之後,天下人早已心知肚明,劉氏江山遲早必將歸於曹氏。所以,真心擁戴漢室的人能有所行動早行動了,不願同流合汙的也早走了。到了曹丕稱帝的時候,朝堂之中竟無一人反對,更說明了江山早已被擁曹的大臣所佔據,已不存在題主所說的問題。

    劉備雖然在成都稱王稱帝,延續漢室江山,但在真心擁戴漢室人的眼裡,漢獻帝及其子孫尚在,劉備皇室身份無法確認,即使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後,與皇室血脈血緣關係太遠,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正統,甚至會認為這是謀逆,所以更不會去投奔他。

    另外,雖然漢獻帝退位,但他在自己的山陽公國仍然行的是漢朔,用的是天子旌旗,上書不稱臣,曹丕給足了他面子。所以,那些遺老遺少完全可以在山陽公國中繼續做自己的大漢臣民,山陽公國一直存續但西晉時期,比三國的歷史都要長。

  • 2 # 青言論史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也比較顛覆常識——即使忠於漢室,也不會認為劉備那個政權就是漢朝。

    東漢王朝雖然在建安二十五年才完成禪讓典禮,走完了它一百九十五年的壽命,但是實際上,早在董卓進京的時候,這個王朝就已經覆滅了。而後它之所以能夠在許昌重建朝廷,純粹是依靠的曹操的個人能力,和漢家沒什麼兩樣。

    因此,當曹家人的野心和勢力都已經膨脹到了合適的地步的時候,篡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這個時候,漢朝的朝廷早就成了空殼子,真正能做事想做事的,早就到了鄴城的魏國朝廷了。

    而那些忠心漢室的呢?大部分已經被馴化成了曹家的家臣,少部分則在進退失據之後悽悽慘慘慼戚。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他早年追隨曹操,就是衝著他是復興漢室的能臣去的。結果這個到處打鬼的鐘馗最後自己也變成了鬼,荀彧只能以神秘辭世告別人世。

    而劉備那邊呢?抱歉,除了他自己自稱自己是大漢以外,沒有任何人承認他是漢朝的延續。他本人和東漢皇族之間的血緣極其稀薄,什麼“皇叔”也純粹是羅貫中的附會。他在早年也根本沒有什麼匡扶社稷的大計,只想搞塊地盤而已。

    我們能看到的,是他在攻克漢中以後自己給自己封了個漢中王,因而成了漢末最後一個自己給自己封王的軍閥。在劉協退位以後,他又以劉協遇害為由,自己在武擔山當了皇帝。

    對於正統觀念極強的漢魏官員們來說,哪怕曹丕篡漢再不對,但一旦皇帝自己願意卸任,那就意味著曹丕的政權屬於正統。而劉備那個政權,怎麼也算不上正統,充其量不過就是個割據政權而已。

    因此我們看到,不管是力挺劉備的還是對他不以為然的,管他的國家基本都叫蜀國,厚道點的叫蜀漢,除了五胡亂華時期拉大旗作虎皮的劉淵以外,基本沒有人認為他是大漢的。

  • 3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對於自己的下一代,曹家的延續,絕對有全面和深層的考慮。這是人之本性,付諸於實施中,肯定不外一個大方針:追隨忠於曹魏的,抬舉;死腦筋認為漢帝還為正統的,排擠。

    政治上,站對了隊與站錯了隊,很關鍵。利益上,權衡好得與失,很重要。當時當勢,朝廷上職員,在取捨上肯定傾向偏於曹魏的佔了大比重。

    荀彧功高不高?曹操初創業,就追隨左右,獻策獻計,助曹操一統北方。結果呢,儒氣重,始終認為曹魏不該獨尊。可能他本心想的是,我家世受漢恩,我助力曹操,一起匡扶漢室,報效朝廷,然後青史留名,哪怕扶漢光榮榜上,曹操排名第一,他前五即可。也或許是,青壯年時期的曹操,與他交流的也是扶漢這個志向,受了這個印象太深。但隨著形與勢的變化,個人年齡閱歷認知的成長,人與事是會變的。當他發現曹操變了,一時拐不個這個彎兒來。最終遭遇到曹操不滿與冷落,憂鬱而死。如此結果,比荀彧位置還低,功勞還小的,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漢獻帝為了不愧對列祖列宗,也實施了幾次“反擊”,結局呢,他用的人,無一不被曹操重棒打殺。站什麼隊,朝臣又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一切的一切,曹操已為曹丕打好了基石,鋪平了大路。不難想象,曹丕從謀劃上位到即位那天,紅包絕對沒少發,官位絕對沒少許,而獻帝已沒有這個資本,一切已經都在情勢之中。如果還有不少人死忠漢室,恐怕已屬於官微權輕,或是隻能心中有怨言不敢張於言表的了的那部分了。

    再說到忠心漢朝這些人,為什麼不考慮投奔劉備。1,出身上,劉備這輩已沒落,不是世襲皇家,士族擁躉的那一系。亂世中,憑些闖蕩,際遇獻帝,才被後任為宗親。劉備前半生東投西奔,與諸強爭鋒,怕亦有人心中自會把他劃為軍閥、野心家一派。真忠於或虛忠於漢室的,恐怕寧認為劉表、劉璋正宗,也不會認可突然一個草莽間殺出來的“劉皇叔”。2,地理上,西川在古時屬於地偏路狹之地,士人心中向以中原人多地豐、經濟文化領先為主導觀念。就算認可劉備,捨去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而且去了還不知道受不受待見,風險不是一般的大,是挺大。況且劉備就那一個益州,發展前景又怎能與地多物廣的魏國相比,不定什麼時候就停擺了。3年齡上。年紀大的,就算惋惜漢亡,稱譽劉備正宗,也不願再東奔西顛,闖什麼功名了,至多心裡發發牢騷,安穩過下半生好了。年輕的,尊漢忠漢之心,隨著亂世亂雄折騰,也淡化了。

    假設魏國窮些,劉備的蜀地位置不偏些,到是說不定投奔而去的機率會大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業士官檔案與身份證不一致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