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文360
-
2 # 奉木
個人覺得。明朝或許會亡的更快!
朱棣遷都,本就是看南方富庶,久居會臣子腐敗,軍隊享樂,喪失戰鬥力,甚至皇帝都會貪圖享樂,才會把首都遷於北京,就是為了讓明朝皇帝臣子百姓們有危機感,讓他們居安思危,延續國祚!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後期腐敗橫行,臣子斂財,奸商賣國,百姓困苦不堪,實在難以想象若是定都南京,只怕明朝政府會腐敗得更快,滅亡的更早。
-
3 # 歷史漫談哥
朱棣遷都有多方面的考慮,現在來看,這不但不是加速滅亡,反而是延續了王朝的壽命。首先,他本就是燕王出身,北京是他的地盤勢力,遷都北京有利於內部維穩;其次天子守國門,對抗北方瓦剌等少數民族的入侵滋擾,這是利於外部穩定。至於後來什麼土木堡之變也不能怪他遷都,只能怪明英宗傻逼。
-
4 # 溫嶺軒轅
瞭解這個問題需要熟知中國的地理知識,從地圖上看,中國北方是華北平原,一馬平川,沃野千里,是無險可守的。故中原王朝佔據一旦佔領華北平原,都會力圖佔領華北平原的北面的戰略要地,即幽雲十六州,這樣才能在燕山山脈依據地勢形成一道穩固的防線.
如上圖所示,幽雲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帶,地勢險峻,是拱衛華北要地的關鍵。 幽雲十六州在五代十國時期,由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於936年獻給了契丹人。此後,草原的騎兵無山川阻攔,一旦入侵就像是入無人之地。後周、宋朝都嘗試收復幽雲十六州,著名的楊令公就死於北宋攻幽雲之戰中。兩宋屢屢求和,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幽雲十六州的庇護,草原騎兵可數日內直接包圍宋的首都。
幽雲十六州在中原王朝丟失455年後,由明朝大將徐達收回。此後幽雲一帶成了明朝防備蒙古人的軍事重地。 朱元璋定都南京,這個選擇不可謂不好。但是縱觀中國歷史,定都南方的王朝,一般是兩種,一是中原分裂,偏安南方的政權,比如南北朝的宋齊梁陳。二是被滅國,殘餘勢力跑路到南方,比如兩晉和兩宋。
而因為這兩種原因定都於南方的政權,都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動力。畢竟,南方物產豐富,各類資源很多,都不願意再去北方再受苦。所謂直把杭州作汴州,並不是妄言。
雖然南方政權不願意北伐,但是北方政權卻一直想著去南下,攻佔江南。原因在於,華北平原一帶由於黃河,極容易氾濫,而華北平原的人民,在洪水的威脅下,是需要南方進行財政支援,幫助北方人民。故如果草原帝國一旦佔領了華北,都必須繼續南下,不然佔領的華北就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回到朱棣時期,明朝定都南京,但是國防前線卻在北京,需要大量抽調南方的賦稅去支援前線。但是由於京師在南京,怎麼能說服南方去支援千里之外的北京?朱棣的辦法就是遷都,把首都定為國防前線,那南方支援北方就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朱棣不遷都,南方對於北方的支援會慢慢減少,直到北方忍受不了投蒙古或者自己造反,這種先例就是北魏從大同遷都至洛陽,原代北軍人從守國都變成守邊境,待遇下降,釀成代北六郡起義。 總而言之,江南是經濟繁榮地,但是從國防角度講,需要講國防前線推進至北京一代才能有效的保護江南。國都在江南,就不會意識到北京一線對江南的意義。而當江南地區忘記了北京國防前線的意義,不願意支援北方,這就是明末江南富庶地區不願意加稅支援明朝,最終導致明朝滅亡,江南也成一片焦土。
-
5 # 亦師亦友亦君子c
定都北京,軍事重心在北方,用天子能直接掌控的軍事力量壓制北方遊牧民族,同時使得北方軍事力量和大片領土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是明朝能維持這麼大疆域和這麼長時間內部穩定的保證,也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五代時期,石敬瑭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使得後來漢族政權在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防禦變得異常艱難,遊牧騎兵可以輕易南下,從而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和南宋的偏安。
南京作為陪都,設立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並作為江南稅賦的中心實際上是一條後路,但是從朱棣到朱由檢從來沒有誰用過這條後路,只有後來的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個小朝廷,也不過掙扎了幾天而已。實際上退守南京就意味著放棄北方大片領土,失去了北方的屏障,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長驅直入,除了長江之外再無險可守,明就是第二個南宋。試想如果定都南京,土木之變那時候北京多半就丟了,不會有于謙和北京保衛戰,瓦剌直接南下打到長江都有可能,另外像後來滿清的崛起,北方的丟失可能會比天啟崇禎年間來的更快,更為摧枯拉朽,明朝能不能堅持到1644年都是兩說。
回覆列表
明朝滅亡是土地兼併問題激化了社會矛盾引起的。
宦官專政、東林黨爭、北韓戰事、東南倭寇、遼東女真、蒙古、李自成等農民軍是外部因素,內憂外患讓明朝越來衰落。
崇禎帝雖然想中興大明,但力量微薄,很難掌控全域性。
東林黨代表的是江南士紳的利益,如果朱棣不遷都,會緩和社會矛盾。江南地區的手工業很發達,原來的產糧區都改種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了。
從朱棣開始,太監受到朝廷的重用,主要是朱棣靖難之時,建文帝的太監跑到燕王那裡通風報信。如果不遷都,明朝的宦官專政可能會避免。
所以不遷都,大力發展工商業,增加明朝的財政收入,避免土地兼併和宦官專政,明朝可能不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