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思

    個人理解是:不要想著改變環境,要適應環境!該喝酒的時候喝酒,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奮鬥的時候奮鬥,不要浪費人生的美好時光

  • 2 # 崔超文章

    李白大師妙語生花,字字珠璣,人們“朝拜”詩仙佳作每每回味無窮,良益多多。

    記得一文記載(出處實在因鄙人“健忘”印象模糊了,咱們姑且信其有吧)李太白曾經大誇特誇過一種“飲料”(您猜對了)——酒,(想必當時也是在“半醉半醒之間”吧,要不怎麼溢美之意溢於言表呢)說,酒是好東西,它可以讓人半仙半人、半神半鬼、半貴半賤、半富半貧。總之吧,“杯中物”能使人忘卻身邊煩惱事、能排遣胸中喜和悲,不是嗎?是,咱們段子裡寫著那,陳佩斯語:我王老五哪見過這麼多錢,發了,鄉親們啊,今晚上都到我家喝酒去吧。您看看,精神爽了吧——喝,“莫把金樽空對月”嘛。經過了一千三百年以後,李雲龍鬱悶啊,官讓人給“擼”了,咋辦那?他想起來就“憋屈”,”陋室一杯酒,獨飲對孤燈”(當然,他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也用不著知道,編筐的不需要哦)吧。就這樣,三個時辰過後,在炮火連天、寒風刺骨、哈氣成霜的晉西北的一個小山坳裡,本應該是個篾匠的一大別山漢子,枕著德國造大鏡面二十響的盒子炮: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瞧,他睡著了,哈,還悶嗎?

    結束語,還是那句話,酒是好東西,得適度。

  • 3 # 向秋加措

    初中時就熟知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對這兩句被後人熱用的詞,從開始感受的及時行樂放蕩無忌,到後來深刻領悟的詩人浪漫樂觀並富有禪意的情懷!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我們的思想思維及精神境界,都得到不斷的提高和昇華,對原本認知的事物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須盡歡,空對月,從字面理解,好像是及時行樂免得淒涼,但實際詩人所表達的是要正視當下、珍惜眼前、放眼未來!

    李白,大家都尊其為詩聖,而在我眼裡,他只是個愛喝酒愛風流的老頑童!他的詩詞與他的一生,可謂豐富多彩:詩文雅貴,酒色攬懷。從對後人文化精神生活的貢獻上是極大的,千百年的傳承千百年的積極影響,不得不令人歎服崇拜!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禪的意境告訴我們,該快樂時就快樂,有困難是想突破。就像莊子說的那樣:真正得道之人,想吃肉就吃肉,想喝酒就喝酒,想約會就約會,想走了就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多於快樂。既然知道如此,何必在笑的時候不敢大聲,何必在快樂時怕人嫉妒不敢流露,何必在幸福時掖著藏著不敢分享,何必讓自己生命的樂趣大打折扣呢?!

  • 4 # 此箋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這是余光中在《尋李白》中的詩句,也是迄今為止對李白式的豪放與浪漫給予的最精準的評價。李白的詩句,離不開酒,離不開月。倘若他的詩句都是充滿了及時行樂的悲觀語調,李白不可能被推崇到“詩仙”的高度。

    而《將進酒》裡的這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自然也不是勸人及時行樂、暗示人們要酒池肉林的悲觀主義論調。恰恰相反,這應該是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寫照。理解這句詩的真正內涵,不僅要聯絡上下詩文,而且要懂得李白的酒精精神。

    李白的詩文,離不開月,“月”增其浪漫與飄逸;也離不開酒,“酒”增其激昂與豪放。對於李白來說,得意時縱酒,失意時也縱酒。即使是月下小酌,也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更不用說他曾高呼“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酒對於李白來說,是精神愉悅的興奮劑,是擯除煩惱的忘憂草,更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斗酒詩百篇”,醉酒之下的李白,自由而奔放,浪漫而飄逸,灑脫而大氣。不管身處何種逆境,對於李白來說,沒有杯中酒所解決不了的事情。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已。

    就這首《將進酒》而言,李白之所以高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一豪壯之語,那是因為詩人開篇就提出了人生易逝的生命悲劇,歲月猶如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就似高堂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這般無常,生命如此脆弱,這樣的悲劇,是生命本質的必然。所以,這位“謫仙人”要在豪飲醉酒之中,與君同銷萬古愁。這樣的豪飲放縱,不是悲觀厭世,反而是一種豪放與曠達。李白正是直面這種生命的悲劇,笑傲這短暫人生。

    這就像尼采所言,“在酒神藝術的沉醉中,透過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對永恆輪迴之人生苦痛,從而達到生命自身美化和歡愉”。李白在酒中超脫,笑傲人生,藐視權貴,只追求自己精神的寬廣與自由。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對人生無常和生命短暫這一悲劇性的對抗,也是為了抒發自己“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不平之氣的吶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以杯中酒澆心中之塊壘。縱使豪飲,也要做這“酒中仙”,因為“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的縱酒歌唱,是在清醒意識到生命悲劇性之後仍能堅信自我的昂揚向上,是縱使消愁也要將王權富貴藐視的曠達豪放。他並不提倡酒池肉林的醉生夢死,他只堅信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的豪邁與恣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寫下這句詩的李白,當時已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長達八年之久。漫漫長夜裡,李白並未忘記自己的胸懷抱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能寫下如此豪邁之語的人,怎麼會暗示人們要在酒池肉林之中沉醉不醒呢?

    這樣的豪邁,反而是一種永葆青春與活力的精神寫照,是作為詩人所必須要有的精神態度,“在他們的生命中就必須要有一種朝氣和春意,有一種常駐的醉意”。李白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5 # 戲品聊齋

    第一,要弄明白全詩的含義。先來閱讀全詩的內容。這兩句出自唐李白的《將進酒》,全文如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篇幅不算長,但五音繁會,氣象不凡。作者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鉅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鬱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畫和雕鑿能學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達到的境界。

    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在同題作品中影響最大。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悲憤與抗爭的情懷,體現出強烈的豪縱狂放的個性。

    全詩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湧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變化劇烈;在手法上多用誇張,且往往以鉅額數量詞進行修飾,既表現出詩人豪邁灑脫的情懷,又使詩作本身顯得筆墨酣暢,抒情有力;在結構上大開大闔,充分體現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

    在這首詩裡,李白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詩人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第二,作者及其創作背景。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第三,應當辯證地理解其中的意義。從整詩來看,我們不難理解作者的真正含義。古往今來,對這兩句詩的意思一直都有不同了理解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它是消極的,活著就要及時行樂;另一種觀點是要珍惜美好時光,不要等到白了頭,空悲切。我個人傾向於後一種觀點。不管到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珍惜人生中的最寶貴的時光,不能讓時光白流。但是這種做法絕對不是及時行樂,醉生夢死,而是要有追求,有夢想,有信念,踏踏實實、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如果整天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那隻能說自己的人生就是失敗的,毫無價值的。

  • 6 # 歧流人的書和酒

    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理解的,更合適的理解應該是詩人想要鼓勵別人自信灑脫,也希望自己能夠永遠豪邁下去,個人認為這是李白的一種期盼會更恰當。

    我們從前面兩句來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前兩句,翻譯過來是你難道沒有看見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嗎?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的那一頭白髮,早晨還是青絲結果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這兩句說的是時光飛逝,人生不可再重來,是在感嘆人生易老,悲嘆人生苦短,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

    我們再來看後面那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後一句,翻譯過來是上天造就我的才幹就想必是有用處的,即使是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這一句說的是李白的自信,或者你可以說他狂,但我更認為這是他的豪邁所致,淋漓盡致的述說著他的價值觀:人可以驅使金錢,卻不能被金錢所驅使。

    關於《將進酒》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年間離開京城後,周遊梁、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的一篇詠酒勸酒的詩歌,全詩氣勢豪邁、言語流暢,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最後一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更是體現了李白的豪放。

    再來看李白這個人,他是一個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的作品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他經常在詩歌中塑造強烈的自我形象,獨具個性。在他的詩歌中,能看出其前後的思想內容對比下的深沉,是一種看破俗世後的積極心態。如果單純以酒池肉林的娛樂來看待,其實是落了下乘。

  • 7 # 鴻鵠迎罡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於752年創作的樂府詩《將進酒》,這首詩是李白刻意按照樂府古詩的寫作手法創作的詩作,是最能代表李白個性氣質的一首傑作。

    樂府詩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其一,以日常生活入詩,詩歌語言以口語為主,趨向於散文化,通俗易懂。

    其二,對句子的字數沒有特別要求,可長可短。

    第三,為了渲染情感和氣勢,有意犧牲了押韻。

    第四,善於使用誇張、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來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義情懷。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字面意思為:在人生春風得意的時候,要盡情享受當下的歡樂,不要讓空空如也的酒杯對著皎潔的圓月。這句詩並不是李白教導人們要沉迷在酒池肉林裡,過那種極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無視自己的抱負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

    李白為什麼要這麼說?需要結合李白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特點來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態度。

    李白一生活了61歲,總體來說,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過得是比較快樂的,這些快樂在他那些充滿豪情壯志、積極樂觀、氣勢如虹的詩歌裡完全能看出來,並且,這類詩歌在李白所有詩歌裡佔據大多數。

    李白於701年出生在四川境內,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較厚實,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從小不缺錢花,有資本遊山玩水,是李白真實的生活狀態。

    並且,李白一生經歷了四次婚姻,有兩次婚姻娶了名門之後,依靠老丈人的關係,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錯,生活一直過得比較瀟灑,他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

    李白第一次結婚物件是湖北安陸許氏,許氏的爺爺許圉師,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丞相,由此,許氏家族成為湖北安陸的名門望族。

    許氏於741年因病去世後,給李白留下了一筆遺產,依靠這些遺產,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之後,40歲到50歲之間,李白又先後經歷了兩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終分道揚鑣。

    公元751年,李白50歲時,遇到了陪伴他餘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他們在河南商丘成婚,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對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詩歌,如《自代內贈》、秋浦寄內》、《秋浦感主人寄內》裡,表達了對她的愛慕和掛念。《自代內贈》裡有這樣情意綿綿的詩句:妾意逐君行,纏綿亦如之。鳴鳳始相得,雄驚雌各飛。

    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後,是李白命運的轉折點,社會各行各業遭到戰爭破壞,繁榮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為了生活,許多人被迫顛沛流離,李白跟同時期絕大多數人一樣,幸福生活被打亂了,逐漸變得窮困潦倒,在淒涼中度過7年後撒手人寰。

    除過晚年這7年,李白在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裡,生活是很滋潤的,再加上他天性樂觀,心態豁達,因此,李白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氣質,跟同時期的大唐風度一樣,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以及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抱負和使命,努力為個

    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奮鬥著。

    這就是真實的李白,常常遊山玩水,呼朋喚友,飲酒作樂,這些活動都需要大量金錢來支撐,李白一生絕大部分時間裡是不缺錢的,沒有什麼生活壓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內心來生活,所以,他有資本來桀驁不馴,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學說那種“無為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觀念影響很深,認為生命苦短,與其不開心的活著,還不如享受短暫的快樂,只有快樂才是最真實的生命景觀。

    《將進酒》正是李白於744年離開長安翰林院後,一吐為快、直抒胸臆的見證。實際上,李白不光在《將進酒》中表達了及時行樂的觀念,在其它詩歌裡,常常也流露出這個觀念。

    比如,在《月下獨酌·其一》中說道: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在《月下獨酌·其四》中說道: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在《把酒問月》中寫道: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在駢文《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說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李白才華橫溢,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時刻準備著為大唐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但由於性格單純,率真坦誠,快人快語,說話從不喜歡藏著掖著,業不會處理仕途上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喜歡跟善於鑽營的人同流合汙,常常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終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與抱負之間的落差,帶來的鬱鬱寡歡。

    所以,喝酒、寫詩,成為他給自己減壓的最好方式,一有什麼不高興的事,他常常喜歡以寫詩的方式發發牢騷,一吐為快。一罈酒喝乾了,一首詩寫完了,心中鬱悶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輕鬆了。

    別忘了,李白不但號稱“詩仙”,實際上還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飄飄欲仙,才會忘掉煩惱,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歡樂。

  • 8 # 小濤說天下

    意思: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盃無酒空對明月。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將進酒》。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裡,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聖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

    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擴充套件資料

    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在同題作品中影響最大。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

    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悲憤與抗爭的情懷,體現出強烈的豪縱狂放的個性。

    全詩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湧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變化劇烈;在手法上多用誇張,且往往以鉅額數量詞進行修飾,既表現出詩人豪邁灑脫的情懷,又使詩作本身顯得筆墨酣暢,抒情有力;在結構上大開大闔,充分體現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鬱賢皓《李白集》認為此詩約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前後。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繫於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後,漫遊梁、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9 # 鳳歌

    是的,誰要是有李白這麼牛,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右手持筆安天下,左手握件定乾坤,若時不逢我,青史不留名,詩名百代傳。何其快哉!

  • 10 # 張海軍書法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意思是: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盃無酒空對明月。該句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當時李白即興而作,發洩酒後的鬱怒情緒。所以讓人感覺到,只有及時行樂才能抒發了憂憤的人生!詩中交織著失望與自信、體現出強烈的狂放個性。全詩情感飽滿,且起伏跌宕,寫作手法極其誇張!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也表達出詩人對榮華富貴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宣洩懷才不遇之情。詩人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激憤情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現代人切不可有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要趁著新時代的東風,趁著大好年華奮勇爭先,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11 # 西域之子cyj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教人對待生活要有樂觀開朗的態度。我們知道李白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樂觀、積極向上的色彩,把對生活的不如意、煩惱都以寬闊的胸懷去化解。《將進酒》就是抒發了詩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感慨人生苦短,要珍惜美好時光,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並不是教人沉迷於酒池肉林,荒廢青春,我們應該正確的理解詩詞的含義,不要為自己的放縱找理由,積極面對現實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你當教師最累的一件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