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相同的三相電容器,當為星型接法和角型接法時,其額定電流是不相同的,容量的不同存在外形差異。當三相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與電網額定電壓相同時,三相電容器應採用角形連線,因為若採用星形連線,每相電壓為線電壓的1/1.732,電容器的輸出容量將減少。當單相電容器的額定電壓低於電網額定電壓時,應採用星形連線,或幾個電容器串聯後,使每相電容器組的額定電壓高於或等於電網的額定電壓,再接成角形。近期遇到一個使用者補償要求,其內容為“低壓380V系統,要求並聯電容器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點不引出”。可見這種補償是可以的。其目的可能是線路補償,工廠裡可能用於短路容量較大的地方等。 容量(Q)和電容值(C)是兩個概念。電容值是製造概念,當電容器製造出來後,除非損壞,C是不變的。容量是使用概念,是當電容器使用在某電壓和頻率下所能輸出的無功(Q=ωCU2)。所以,容量相同,電壓相同,頻率相同的三相電容器,無論是接星還是接角,電流都是一樣的(Q=√3UI)。體積是和設計和工藝有關的,例如,中國目前1000v一下並聯電容器均採用金屬化電容器,由於基膜和鍍膜工藝的關係,很少廠家使用4.8um的基膜,所以,690v(一般接星)產品和400v(一般接角)產品體積相差不大,而400v產品和230v(一般接角)產品體積相差較大。“低壓380V系統,要求並聯電容器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點不引出”。 一般單純補償不採用如此接法。如果是系統電壓高,可用440v甚至525v產品,如果是分相補償,“中性點”要引出。可能是用於濾波吧。如果用於濾波,建議採用濾波電容器,雖然貴點,畢竟諧波不是降低並聯電容器使用電壓就能解決的 一、當單臺電容器為三相時,其標註的額定電壓如6.6KV/√3和6.6KV。 這兩種標註方式主要區別在於說明此三相電容內部接線方式分為星型Y和三角型Δ兩種。 而加在三相電容器三個接線端電壓均為線電壓6.6KV。 計算其額定電流時和標註中6.6KV/√3分母上的√3無關,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為6.6KV。 而不是6.6KV/√3。 根據三相電功率P=√3IU得出I=P/√3U(不論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慮COSΦ。)。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U為電網線電壓。 二、當單臺電容器為單相時, 其標註的額定電壓如6.6KV/√3和6.6KV, 這兩種標註方式主要區別在於說明: 1、標稱6.6KV /√3的單臺電容當組成電容器組接在三相電網時只能接成Y,電網線電壓為6.6KV時,此時電容兩個接線柱實際電壓為6.6KV/√3即3.8KV。否則當接成Δ時電容器就會過電壓,當單隻電容接電源時只能接在3.8KV電網中而不是6.6KV電網。這時計算單臺電容器電流時I=P/U, 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 U為6.6KV/√3即3.8KV也就是電網電壓的相電壓而不是線電壓6.6KV。 2、標稱6.6KV的單臺電容當組成電容器組接在三相電網時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時,由於電容器兩端實際電壓降成相電壓6.6KV/√3即3.8KV,他就達不到它的標稱 Karv 值。如果三隻這樣的電容器組成電容器組按Δ型可直接接線上電壓為6.6KV的三相電網中。單隻電容可直接接在三相6.6KV其中兩相上。計算電流時I=P/U,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U為電網線電壓。
容量相同的三相電容器,當為星型接法和角型接法時,其額定電流是不相同的,容量的不同存在外形差異。當三相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與電網額定電壓相同時,三相電容器應採用角形連線,因為若採用星形連線,每相電壓為線電壓的1/1.732,電容器的輸出容量將減少。當單相電容器的額定電壓低於電網額定電壓時,應採用星形連線,或幾個電容器串聯後,使每相電容器組的額定電壓高於或等於電網的額定電壓,再接成角形。近期遇到一個使用者補償要求,其內容為“低壓380V系統,要求並聯電容器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點不引出”。可見這種補償是可以的。其目的可能是線路補償,工廠裡可能用於短路容量較大的地方等。 容量(Q)和電容值(C)是兩個概念。電容值是製造概念,當電容器製造出來後,除非損壞,C是不變的。容量是使用概念,是當電容器使用在某電壓和頻率下所能輸出的無功(Q=ωCU2)。所以,容量相同,電壓相同,頻率相同的三相電容器,無論是接星還是接角,電流都是一樣的(Q=√3UI)。體積是和設計和工藝有關的,例如,中國目前1000v一下並聯電容器均採用金屬化電容器,由於基膜和鍍膜工藝的關係,很少廠家使用4.8um的基膜,所以,690v(一般接星)產品和400v(一般接角)產品體積相差不大,而400v產品和230v(一般接角)產品體積相差較大。“低壓380V系統,要求並聯電容器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點不引出”。 一般單純補償不採用如此接法。如果是系統電壓高,可用440v甚至525v產品,如果是分相補償,“中性點”要引出。可能是用於濾波吧。如果用於濾波,建議採用濾波電容器,雖然貴點,畢竟諧波不是降低並聯電容器使用電壓就能解決的 一、當單臺電容器為三相時,其標註的額定電壓如6.6KV/√3和6.6KV。 這兩種標註方式主要區別在於說明此三相電容內部接線方式分為星型Y和三角型Δ兩種。 而加在三相電容器三個接線端電壓均為線電壓6.6KV。 計算其額定電流時和標註中6.6KV/√3分母上的√3無關,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為6.6KV。 而不是6.6KV/√3。 根據三相電功率P=√3IU得出I=P/√3U(不論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慮COSΦ。)。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U為電網線電壓。 二、當單臺電容器為單相時, 其標註的額定電壓如6.6KV/√3和6.6KV, 這兩種標註方式主要區別在於說明: 1、標稱6.6KV /√3的單臺電容當組成電容器組接在三相電網時只能接成Y,電網線電壓為6.6KV時,此時電容兩個接線柱實際電壓為6.6KV/√3即3.8KV。否則當接成Δ時電容器就會過電壓,當單隻電容接電源時只能接在3.8KV電網中而不是6.6KV電網。這時計算單臺電容器電流時I=P/U, 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 U為6.6KV/√3即3.8KV也就是電網電壓的相電壓而不是線電壓6.6KV。 2、標稱6.6KV的單臺電容當組成電容器組接在三相電網時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時,由於電容器兩端實際電壓降成相電壓6.6KV/√3即3.8KV,他就達不到它的標稱 Karv 值。如果三隻這樣的電容器組成電容器組按Δ型可直接接線上電壓為6.6KV的三相電網中。單隻電容可直接接在三相6.6KV其中兩相上。計算電流時I=P/U,P為電容器額定容量Karv ,U為電網線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