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ietr49411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作者是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菲茨傑拉德1896年9月24日生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父親是傢俱商。他年輕時試寫過劇本。讀完高中後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在校時曾自組劇團,併為校內文學刊物寫稿。後因身體欠佳,中途輟學。1917年入伍,終日忙於軍訓,未曾出國打仗。退伍後堅持業餘寫作。192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從此出了名,小說出版後他與吉姍爾達結婚。婚後攜妻寄居巴黎,結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擴充套件資料:“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這個一年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去的極樂的未來。它從前逃脫了我們的追求,不過那沒關係——明天我們跑得更快一點,把胳臂伸得更遠一點……於是我們奮力向前劃,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進入過去。”精雕細琢的文字、戲劇化的敘事方式以及象徵性手法的嫻熟運用,是我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的最初印象。然而真正感動我的,是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對於那個年代的生動刻畫與深刻反思。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人類歷史上大動盪的年代。在歐洲,“傳統”隨著一戰的炮火湮滅在廢墟瓦礫中;而在美國,“傳統”卻隨著經濟的繁榮從人間蒸發掉了。整個人類社會在20世紀的頭20年都處於急劇的轉型中。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但同時也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福克納、海明威、艾略特……當然,還有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他們就像海上的燈塔照亮了迷惘中的人們。每一個名字以及他們的作品都永遠鐫刻在人類歷史裡。轉型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有一個永恆的主題,就是困惑與抗爭。菲茨傑拉德也是如此,《了不起的蓋茨比》所表現出來的主題就是一個對於異化了的“美國夢”的困惑與抗爭。在書中,作者將自己一分為二——尼克和蓋茨比。尼克理性思考,蓋茨比感性追隨。蓋茨比繼承了“拓荒時期”的美國精神,他的理想是質樸與堅定的。在他心中有一個美好的夢,有朝一日可以透過金錢躋身上流社會,與自己的夢中情人——富家小姐黛西長相廝守。他的這個夢想與金錢緊緊相連,卻又超越金錢之上,是驅使他不斷奮鬥的原動力。因此,蓋茨比看重金錢卻不信仰金錢;他明白金錢只是通往理想的工具,並非最終的歸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流浪狗把自己養的狗給咬死了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