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踏火逍遙說魚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因為很多的魚均可在溫室養殖,之所以要用溫室養肯定是在當地自然條件下溫度無法達到魚類的生長需求,為了使其存活或是延長生長週期而釆取的一種措施。但從經濟上說因建溫室花去很高成本,所以溫室養的魚必須是經濟價值高之魚類,比如熱帶觀賞性魚、筍殼魚、胭脂魚、白鰻等等。

  • 2 # 俺是鄉下人

    瀉藥!

    金魚適合在溫室中養殖,但是如果沒有養殖經驗和養魚知識儲備,奉勸各位不要盲目嘗試,金魚的養殖主要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金魚的品種要多樣

    金魚是對一類觀賞魚的普遍稱謂,其實有很多品種,既然是為了觀賞,那就就要養殖品種多一些,顏色多一些,搭配起來也比較容易銷售。

    第二、溫室的溫度控制

    金魚比較怕冷,他們喜歡溫和的水,一般金魚的適宜養殖溫度在0度以上,但最高不要超過39度,這個溫度最適合金魚的成長。

    第三、養殖金魚的水從哪裡來

    如果有條件應該選擇比較乾淨的自然河水,如果你家的養殖池靠近水庫或者大河,應該優先選擇地表水,這些水含氧量比較豐富、營養成分比較多,非常適合。如果沒有條件則只能抽取地下水,但在下魚苗前暴曬,還要準備輸氧裝置。

    第四,水要定時做清理

    金魚的養殖避免不了死亡,一般成活率在8成以上都屬於高成活率,要定期清理死魚,並且再幾個月時間定期換水,因為養殖的水是死水沒有活水進來,很容易造成水質變壞,影響金魚的生長,甚至導致金魚的死亡。

    總結:以上是我的小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

  • 3 # 漁豐天下

    熱水魚都可以大棚養殖,羅非魚,黑魚,四大家魚等等都可以。魚最佳生長水溫是28攝氏度,溫度高魚的攝食量就會大!

  • 4 # NA娜樣生活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老家這裡很多養殖鱷魚的 都是在大棚裡面養殖的 因為鱷魚原生環境溫度在27-34度。溼度一般60%。最適溫度32度。25度以下,明顯活動性下降。一般28-30的孵化的幼體是雌性,32-35的是雄性。如果溫度低於10度基本都要死亡了,成年鱷魚低於5度也都死亡了。

    鱷魚養殖戶的水溫低應該20攝氏度左右。秋冬季氣溫較冷的狀況下,還應該採取一定的保暖措施。20度以下的環境,鱷魚養殖日常活動即明顯減少,進食量也不多。

    而對鱷魚苗來說除了水溫以外,外界室溫也應該保持在低溫度線以上,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發育與成長。所以都是大棚裡養殖

  • 5 # 強者方能慈悲

    大棚養魚,大棚可以養很多種魚,因地制宜。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喜歡吃什麼魚,什麼魚好賣。泥鰍、 黃骨魚、鯰魚,等等。

  • 6 # 覓小康呀

    我覺得甲魚非常適合大棚養殖。

    野生甲魚賣100多一斤,養殖甲魚也能賣30到70一斤。溫室養甲魚產值大,疾病防治都可控制,收益也非常可觀。

    甲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原素以及維生素A、B1、B2等,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稱。

    甲魚的藥效作用很大:滋陰、對肝炎和異常功能亢進有控制作用;滋補,提高血漿蛋白含量,促進造血功能,增強體力;清熱、降低異常體溫升高,可消散體內腫塊等。

    常食甲魚可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吃適量的甲魚有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及提高母乳質量。

  • 7 # 關中小麥客

    大棚能養的魚種類非常多,桂魚,鱸魚,鯧魚,娃娃魚,黃骨魚,黑魚,等等 ,

    好多淡水魚和海魚都可以養,包括鱷魚也可以養,目前大棚不能養的只有鯊魚了吧

  • 8 # 盱眙第一山

    我就是養殖大棚魚的給你發些我的技術員給我的書上寫的:

    一、加強溫室大棚魚的管理:現在溫室大棚裡養殖的主要是羅非魚、鬍子鯰、淡水白鯧苗種及成魚養殖羅非魚,要注意做好水溫保持及水質管理工作,防止因其頭部出現凍瘡而影響銷售,平時水體消毒可選用二氧化氯,儘量選用高蛋白的全價配合顆粒料。養殖鬍子鯰,平時對水體消毒也可選用二氧化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要防止腐皮病的發生,平時投餵雞腸等動物下腳料時要注意保持餌料新鮮。養殖淡水白鯧與養殖羅非魚的基本原則基本相同,不同處一是嚴禁使用有機磷類藥物,二是為了給淡水白鯧提供維生素,平時可以在水體一角投餵一些新鮮菜葉。

    二、待價而沽 目前,許多農副產品都在逐步恢復到理性價位,唯有淡水魚的價格還處在較低水平,這主要是市場供求關係影響的結果。當然,隨著其他畜禽產品價位的逐步回升以及新年佳節的來臨,商品魚價格肯定會有所上漲,有經濟實力的養殖戶可以不必急於出售。

    三、做好苗種投放工作:由於冬季氣溫較低,病菌活動能力不強,魚的鱗片較緊不易受傷,故冬季又是投放魚種的大好季節。但同樣是因為氣溫、水溫較低,魚體一旦受傷,很容易患水黴病,可以在水體中投放食鹽水進行防治。另外,實踐證明,如果在投放草魚魚種的同時搞好草魚疫苗的接種工作,可以大大減少日後草魚病害的暴發。

    大棚養魚越冬保種技術

    越冬前的準備

    1、越冬池塘的選擇及準備

    越冬塘要求選擇地勢較高、保水力好、背風向陽、面積不宜過大,一般在6畝以內為宜,為東西走向,跨度不宜過大。越冬塘在越冬前半個月要將池水抽乾,清除塘底雜魚、雜草、雜物等,並嚴格修補塘埂和排水口,特別是排水口濾網。有條件單位可讓大塘暴曬至龜裂,然後回水10-15 釐米進行消毒,消毒時可用生石灰和茶粕相結合,消毒範圍包括塘底、塘埂,以徹底殺滅雜魚和細菌,回水時最好採用清新的外河水或井水。越冬塘水不要求培育肥水,因水質較肥不利於越冬期間管理,加大了管理難度,消毒回水後5-7天,便可試水放魚。

    2、越冬材料的準備及搭建

    主要是做棚拱架,在大塘中間用木樁搭成一排支撐架,然後在上面架小鋼絲,塘邊用木樁固定,蓋上薄膜後在上面加壓鋼絲繩,用小鐵線固定好上下鋼絲繩。蓋薄膜時要拉平,防止下雨時雨水積聚在大棚上面,在越冬期間,要經常檢查薄膜是否有漏洞,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3、越冬裝置的準備

    根據不同的越冬方式,對越冬期間所需的加溫、增氧、排汙等裝置應在越冬前準備好,如加熱器、鍋爐、控溫儀、水泵、增氧機等。

    越冬魚的進塘前準備

    1、越冬前催肥

    越冬前一個月將要越冬的魚集中專池囤養,進行加強培育,促使其膘肥體壯,增強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適應越冬期間的生活環境,將部分體弱或受傷的魚提前淘汰。

    2、越冬魚的選留

    越冬魚有親魚和魚苗兩種:

    (1)親魚:親魚進池時要按生產苗種的要求進行嚴格挑選,確保每尾親魚都符合要求。親魚的雌雄比例按3:1或4:1選留,並將雌雄分塘越冬,便於來年雜交繁殖時配組操作。留選數量根據生長魚苗計劃量再加上15%-20%,以確保來年苗種生產的順利進行。

    (2)魚種:越冬魚種以4-6釐米為好,一般苗種越冬要求進池時在同一規格,過大會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過小的魚種在越冬過程中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及會出現同一塘越冬苗規格大小不一的現象。選留的魚種還要注意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無病、體表光滑、無凍傷的個體。

    無論是選留的親魚或魚種,選留時操作都必須輕快細緻,以免碰傷魚體,並即選即入池,魚種在分級過篩時不宜長時間密集於網池中,一般在網池中吊水兩個小時後即可進行分篩、計數入塘,最長時間不宜超過五個小時,更不宜進行高密度長途運輸,否則會造成魚體嚴重受傷,導致越冬成活率低。

    3、魚體消毒

    越冬時親魚,魚種在運輸和操作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在進池前應對魚體進行藥物消毒,可用2% -3%食鹽溶液(不加碘)浸泡魚體5-10分鐘才下塘,待全部魚種入塘後,可用0.3 ppm 二氧化氯進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發生。在入塘後一個星期內,要密切注意入塘魚種活動情況,特別是水溫較低時操作的魚種傷口是否感染,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在入塘一個星期後,魚種的情況才基本穩定,進而進入越冬期間管理。

    越冬魚進池時間和密度

    1、進池時間

    應在水溫18-20 ℃時進池為宜,要趕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結束,一旦水溫低於16℃時,起捕的魚就不能作越冬魚種,因為水溫會使魚體凍傷,進池後會陸續死亡。捕魚進池時宜選擇在天氣穩定,有較強Sunny,一般在上午九點半後才開網捕魚,至下午四點半前結束,因此段時間水溫較高,有利於操作。

    2、放養密度

    越冬魚進池密度根據越冬環境條件,魚體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在薄膜越冬大塘,靜水增氧,一般每立方水可放親魚5-8千克,但由於親魚在越冬後期要在原塘進行產苗前強化培育,所以有條件單位應減少親本放養密度,一般每畝放養500-600 尾,規格為500-600 克/尾。如在原越冬大棚進行配對產苗,還要考慮雌、雄親本的數量、重量等因素。越冬魚苗的放養密度為3-4釐米規格,每畝10-12 萬尾;4-5釐米規格,每畝8-10萬尾;5釐米規格以上魚苗7-8萬尾。小規格苗種越冬,因為較小,成活率較低,所以應適當提高入塘量,扣除成活率後達到一般越冬水平,在加強培育後出池時能達到5-7釐米規格;而作為大規格苗種,因入池後成活率較高,所以在入池時大規格苗密度應放密些,以保持規格統一,穩定在5-7釐米規格最為合適。

    越冬期間飼養管理

    羅非魚越冬期較長,一般是10月中下旬到來年3月下旬,約有半年時間。在生產中,一般將越冬分為三個階段管理,在進池早期和即將出池的水溫都較高,應適當多投料,調節水質;中期溫度較低,應適當減少投料,防止水質惡化;越冬晚期的管理尤為重要,在出池前要加強飼料的數量和質量,促使體質恢復健壯和親魚性腺發育,這樣能保證出池後苗種質量。整個越冬期間要有專人負責,做好各項記錄,控制水溫,調節水質、投料、防病等工作。

    1、水溫的控制

    越冬魚進池10天內,應把水溫控制在20-25 ℃間,這樣有利於魚體傷口儘快癒合,抑制水黴病發生。情況基本穩定後,可以將水溫控制在18-20 ℃間。水溫切不可忽高忽低,不能突然降溫,也不能長期控制在20℃以上,長期高溫不利於越冬管理,而且還會增加飼料的投入,因為水溫高,魚的活力較強,消耗體力較多,攝食量也會增加。如用超薄料薄膜大棚,由於白天太Sunny照增溫,池內氣溫有時高達30℃,此時應將薄膜翻開一部分,讓空氣流通,將棚內氣溫控制在21℃左右,水溫控制在18-19 ℃,如遇天氣突變或寒流,應及時將薄膜蓋回,以防突然降溫。

    2、水質的調節

    越冬池應保持水質清新,溶氧量充足,越冬大塘由於面積較大,換水較為困難,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不換水,只增加部分新水。在越冬期間,可透過定期使用一些微生物製劑(如利生素、養殖寶等),來調節水質,增加水的活力。在水色變濃時,可換走部分老水,注入新水,但換水不宜過多,控制在1/4到1/5間。加水時水流要平直流入池中,出水口一定要用濾網套好,以防雜草進入或魚種逆流游出。白天沖水時間不宜超過四個小時,特別是苗池,應控制在2-3個小時左右,以防魚苗長時間頂水消耗過多體力或長時間密集增加魚體損傷。

    3、增氧裝置

    由於大塘冬棚越冬養殖密度一般較高,水質一般較肥,所以越冬池都要配備增氧裝置。在低溫季節,由於表層水溫較低,魚缺氧浮頭後露出水面,極易凍傷,易長水黴,導致潰爛而死;在越冬後期,由於水溫升高,投料增加,親本在產前培育過程中水質變肥,會造成嚴重缺氧,影響培育。因此,越冬期間的增氧是非常重要的。

    4、合理投餌

    羅非魚在越冬期間要適當投餵營養豐富的精飼料。一般採取兩頭多,中間少的方式投餵,即入池後一段時期內適當多投料,親魚控制在2%左右,魚種控制在5%-6%左右,每天投餵一次,投料以全部魚能吃到為佳。對於苗池,每星期安排一至二次過量投料,目的在於對一些弱小苗種,由於平時投料量少時而無法爭到飼料,而每週有一至兩次能吃到,便能維持體能消耗,不至於瘦弱而死。魚種飼料可以為粉狀或小口徑配合飼料,投料時要全塘均勻投料,讓大部分魚苗都能吃到,親魚飼料應做成浮性顆粒料,沉性料要設定適當,並以在1.5小時內食完為宜。吃不完時要及時清走殘料,並減少投料量,以防飼料變質影響水質。在越冬期間,投料的數量、質量都隨水溫、水質和魚的攝食情況隨時調節。

    space

    大棚養魚技術是養殖戶們採用大鵬養魚方式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為今後的養殖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作用。最後提醒養殖戶們一定要注意,做好魚病的預防治療工作,防止疫病給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 9 # 農人阿旗

    一、加強溫室大棚魚的管理:現在溫室大棚裡養殖的主要是羅非魚、鬍子鯰、淡水白鯧苗種及成魚養殖羅非魚,要注意做好水溫保持及水質管理工作,防止因其頭部出現凍瘡而影響銷售,平時水體消毒可選用二氧化氯,儘量選用高蛋白的全價配合顆粒料。

    養殖鬍子鯰,平時對水體消毒也可選用二氧化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要防止腐皮病的發生,平時投餵雞腸等動物下腳料時要注意保持餌料新鮮。養殖淡水白鯧與養殖羅非魚的基本原則基本相同,不同處一是嚴禁使用有機磷類藥物,二是為了給淡水白鯧提供維生素,平時可以在水體一角投餵一些新鮮菜葉。

    二、待價而沽 目前,許多農副產品都在逐步恢復到理性價位,唯有淡水魚的價格還處在較低水平,這主要是市場供求關係影響的結果。當然,隨著其他畜禽產品價位的逐步回升以及新年佳節的來臨,商品魚價格肯定會有所上漲,有經濟實力的養殖戶可以不必急於出售。

    三、做好苗種投放工作:由於冬季氣溫較低,病菌活動能力不強,魚的鱗片較緊不易受傷,故冬季又是投放魚種的大好季節。但同樣是因為氣溫、水溫較低,魚體一旦受傷,很容易患水黴病,可以在水體中投放食鹽水進行防治。另外,實踐證明,如果在投放草魚魚種的同時搞好草魚疫苗的接種工作,可以大大減少日後草魚病害的暴發。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豫N小李子

    這個一般都可以養啊,大棚熱帶魚也可以了,大棚養投資大就養價值高的,如果養些鯽魚,大頭魚,草魚,鯉魚什麼的就沒必要大棚,既然大棚了,就養回本快的,可以養錦鯉啊,黑魚,火頭,甲魚,這樣貴,如果沿海的可以養海魚,更貴,這個看地方,你也可以試試北方養海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如果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孩子真能效仿也不會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