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文一車
-
2 # 言滕
應該說跟二十年前相比,國內的汽車行業已經取得了此長足的進步,現在中國產汽車在外形,配置,動力引數上已經與合資車相差無幾,在價效比上還更勝一籌,華人一直對中國產汽車不夠認可,主要還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產汽車的穩定性還有所欠缺。現在的中國產汽車,基本上五年之內與合資汽車沒什麼太大的差距,但是五年之後小毛病就會多一點,這不僅僅是汽車工業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國家高精度製造業水平的差距,中國產化的產品使用週期上都存在故障率高,精準度不夠的問題,但隨著我們國家整體制造工藝的進步,這個問題應該會逐步緩解。
二、中國產汽車的品牌溢價能力不夠。這是目前中國產汽車最難解決的問題,品牌的價值還有認可需要時間的積累,與國外品牌近百年的積累時間相比,中國產汽車的歷史還很短,而且中國產汽車早些年的水平確實不高,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華人對自主品牌的定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靠中國產汽車廠商日積月累的做出好的產品逐漸提高市場的認可。
現在,華人對中國產汽車的品牌認可大概與十五年之前華人對中國產家電品牌的認可程度差不多,如果未來的自主品牌能夠持續的改進自己的產品,預計再經過十年的市場洗禮,華人對中國產汽車的品牌認可程度應該會與合資車的認可程度差不多了!
-
3 # 老孫做影片
這麼跟你說吧,中國產車不差,以前人買車都講究個面子,認為十多萬買個合資車有面子,現在再對比一下中國產車和合資車,那真的是中國產車誠意滿滿,而且質量還真不比很多合資車差。
就現在來說,20萬以下的預算,真的還不如買中國產車,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比合資車更高一級別的車,而且配置更豐富。不要總聽什麼老司機說這不好那車不好,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年前的中國產車。
買車,其實也很有運氣成分,不論中國產車和合資車,都有可能買到問題車,有的人買中國產車,開個5,6年都不會壞,有的合資車,還沒出門就發現各種問題,這種現象太多了,網上很多,這裡就不復述了。
就拿我自己的車吧,2014款比亞迪油電混合秦,2014年8月30日上牌,因為本人是個技術男,所以很追求技術和價效比,當時很多人認為我十多萬買個比亞迪,瘋了。初期的時候,是遇到過小毛病,方向盤上的氣囊燈總在報警,修了幾次也沒修好,所有能換的都換了,後來剛好有個比亞迪的總工程師在現場,給我弄好了,後來就一直沒出現過問題。目前已經快7年跑了快13萬公里,除了自己人為原因過坑沒減速,小擦小碰,沒有出現過其他問題。中間換過兩次電池,全免費,因為電池過保,後續已經和4S店瞭解清楚,電池假如續航低於50公里就可以去檢測,達到更換標準就進行更換,電池免費,只收人工費。上個月發現左後窗戶下不來了,估計是電機壞了,也沒去修,這是這麼多年第二次質量問題,但問題不大,7年的車,可以理解。
我的車用起來那真的是省,在家裡充電,一個月跑2000公里,100元的電,200塊的油,用起來是真的香。而且車是頂配,幾年前360全景影像那是誰都沒怎麼見過的東西,我有個同事坐我的車還把頭伸出視窗看天上,以為車的頂端有個攝像頭。。現在7年過去了,過去認為我瘋了的人都認為這個車買的太值了,現在都在考慮買比亞迪的混動。
-
4 # 絕非浪得實名
其實中國產車近幾年已經進步很多了,國內也湧現了很多知名企業,比如吉利,長安,比亞迪等,雖然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合資車和進口車,但是在配置,內飾方面還是很講究的!預算10萬以下的可以考慮中國產,10萬以上或者更高可以優先考慮合資車!個人覺得,花同樣的錢買有些合資車的乞丐版,還不如買一箇中國產車,該有的配置啥的都有,效能也差不了多少!當然預算幾十萬或者更高,那選擇面就很廣了,必須BBA走起了!
-
5 # 塵香1
不認同中國產車,主要和定價有關。合資丐版和高配外觀基本一樣。看外面很多人看不出來。以為價錢很高。滿足虛榮心。
-
6 # 西域—流沙
說一下中國產車的使用感受。
2013年4月入手了人生第一臺座駕——吉利旗下的上海英倫715。感覺各項操縱很平順,內飾也很平庸,但是車輛質量很過硬,截止2019年10月份里程是將近13萬公里,未出現過大問題,就是做了一些基礎保養。
2019年10月份經過長時間的關注,確定購買一輛SUV,目標定在奇瑞旗下的19款瑞虎8豪華版。當時豪華版裸車價是13.49萬,新疆這邊優惠7千,上海英倫車又置換了一萬元,加上購置稅和保險全款落地約為13萬多。以前我也說過瑞虎8的優點:顏值高,動力強勁(超車無壓力),配置豐富,空間大,操控性強,油耗低,價效比極高。目前里程數為1.4萬公里(2020年烏魯木齊兩次疫情車子在家閒置了三個多月)。車輛的操控感受頗深:自動駐車和定速巡航真心好用,LED大燈、日間行車燈,還有360全景影像真的用處太大,特別適用於新手。其它比如說主副駕駛座椅加熱,胎壓監測,遠端控制,自動門鎖,
自動大燈,自動空調,自帶氛圍燈,自動天窗,雄獅語音控制系統等等,應有盡有,這個可不是同價位合資品牌車輛能享受到的。我為自己的這次選擇而感到慶幸,奇瑞加油,中國產加油,中國加油
-
7 # 聰遊餅
現在的中國產車怎麼樣,為什麼很多人不認同中國產車?
先說結論,產品沒有問題,至於為什麼很多人不認同中國產車?有些媒體不認同,是因為充值的問題;有些個人的不認同:
① 典型無腦噴,中國產啥東西都會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喜歡這塊土地,還是真的知識匱乏,無法理性地看待問題;
② 早年間中國產車的受害者,五六年前的中國產車問題都還是挺多的,那時候支援過中國產的可能讓他失望了,而大部分人也不可能開過很多車,也不可能經常換車,所以就一直對中國產車有負面看法;
哲學家WJZ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真相理論”。這一理論可以說貫穿了很多人的一生,可以用來詮釋生活當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先看資料,2020年12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市佔率情況:首先,銷量TOP15佔有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的77.6%的份額,在入榜的車企中,德系車(二家)市佔率為17.6%;日系車(五家)22.3%;自主品牌(六家)28.1%,環比提升了2.1個百分點;美系車(上汽通用)7.1%;韓系車(北京現代)2.5%。
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市佔率也逐年上升,市佔率更是高居榜首,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中國產汽車,甚至包括題主所說的“不認同中國產車”的部分人,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錢包是誠實的,RMB是誠實的,會自動選擇“真香的產品”。
華人喜歡SUV,SUV銷量排行榜連續幾年都是自主品牌,甚至近幾年已經有多家自主品牌年銷量突破百萬級,這可以說是了不起的成就,為什麼?因為這不僅僅是說自主品牌造出了可靠的產品,還狠狠地搶佔了以前合資品牌的市場,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產品紛紛降價,這才讓有些人買上了心心念唸的合資品牌,但是你買著幾萬塊錢的某眾、某田就能在十幾萬的中國產車面前有優越感,我就很迷了,哪來的自信。
-
8 # 初雪未霽正風華
以我自己的用車體驗,中國產車目前除了發動機油耗高、製造工藝粗糙以外,其他車機系統、中控各種功能體驗都非常好,甚至超過合資車,我自己的車就是吉利EMGRAND EC7,我感覺還很不錯。發動機和變速器的製造工藝還有待提高。咱缺的就是生產線的各項資料的精準。我們已經做到了從無到有,下一步是要精準發力,研發新材料代替傳統硬體,各類配件加工工藝的精準,遲早有一天會超出日本汽車製造工藝的。目前暫時日本汽車發動機製造工藝是世界上頂尖的。
-
9 # 且行且珍惜274135262
總體來說中國產車已經不錯了,但技術不均衡。比如長城和長安的SUV已經牢牢佔據緊湊型車前兩位,特別是哈弗H6已經佔據SUV銷量榜首多年,品質早就得到車主認可,也完全滿足車主需求,同級別車配置遠高於合資車。汽車核心技術的三大件也在突飛猛進,三大件都已經中國產,特別是發動機,長安長城奇瑞都有自己的,吉利也有沃爾沃發動機。比亞迪電池技術不遜於國外。但中國產車企差距還是有,特別是發動機和變速器匹配,ABS,車載電子技術,四驅技術,大排量發動機,大尺寸車底盤技術被外企控制,導致中國產車在轎車和中型以上車型差距很大,市場也是合資進口車天下。中國產車還需努力。
-
10 # 哦你你你22222
中國產車現在發展已經很不容易了,各方面都有趕超合資車,甚至在發動機領域已經超過合資品牌,只是在品牌影響力,外形細節還需要完善,一個車一定要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樣才能長久。
-
11 # 老姑爹2
我認為中國產汽車進步是世界上進步速度很快的。從無到有,由有到靠攏先進水平確實很不容易。當然我們的製造水平與日美歐存在很大差距,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實現短時間的超越,基礎和加工水平的距離正在縮小,整體水平也在不斷快速提高。
有不少華人為何不認同中國產車主要是他們確實瞭解存在的差距,感情代替不了真實的資料。唯有拿資料證明中國產車優秀方可。只要華人想幹的事我相信總有一天中國產車也會立於汽車強國之列,這需要時間和專業人士的努力和華人的支援才行。
-
12 # 吉安姚哥
現在中國產車其實發展的可以的 ,可為什麼又有很多人總是不認同呢 ?其實不認同的人有三部分 ,一部分 是有錢人,他們好面子覺得合資車配他們的身份 ,雖然幾十萬,幾百萬買個合資車用出去了,但他們覺得有面子,這是他們有錢覺得必須要買豪車 或高階一點的車 ……第二部分 人沒有主見 ,聽人說合資車比中國產車好 ,就認為中國產車比較低檔 ,即使合資車比不上中國產的豪華 ,甚至質量也沒有中國產車質量好 ,但他跟風 也選擇合資車 。第三部分就是買過中國產車的 ,發現自己的中國產車出了一些問題 ,就一味的貶低中國產車 ,現在後悔當時沒有買合資車 ……
其實近來幾年中國產車已經發展的相當不錯啦 ,像我們自主品牌的幾款,如長城哈弗,長安,奇瑞,吉利,比亞迪等一線品牌 ,這幾年 他們都研發有自己的發動機 ,並且發動機的引數和質量都超過部分合資車 ,有些車企還有自己的變速箱 ,像長安的雙離合 七速溼式變速箱 ,奇瑞的CVT和雙離合 七速溼式變速箱 ,最近哈弗也開發出自己的七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已入為全球十佳變速箱 ,中國產的三大件已經很不錯啦 ,相比七八年前,已經有很大的進步啦 。如今的中國產車不但質量不輸合資車 ,而且配置也高 於合資車 ,所以希望廣大青年朋友們多多支援中國產車 ,要不是 這些年中國產車的技術 發展壯大 ,那些個幾萬的合資車最少要15萬 ,那些本來十多萬的他就要賣到二三十萬 ,想想那些奧迪,賓士,大眾日產本田等 為什麼降價動則上萬,而且定價也越來越低 ,這都是我們中國產車質量上去了,外華人把我們華人當冤大頭的時代 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外國車企在我們中國大把賺華人的錢 ,背後竊笑華人是冤大頭,他們把錢賺回國後 ,反過來還要制裁我們 ,不讓我們的科技發展 ,想要我們永遠貧窮落後 ,而把辛辛苦苦的錢,大把大把去買他們的車 。所以奉勸各位網友們 ,多多支援我們的中國產車,支援我們國家的企 業,只有我們國家的企業賣了車有了錢後,他才有資金投入研發出 超過合資的或者更好的 汽車 !!!!
-
13 # 菊花神教任教主我行
海狗:中國產?只認同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自己核心技術的華為(千萬不要講美國不賣東西給華為,逼得華為賣兒賣女,只好去辦養殖場這事),其他的都是洋買辦。
回覆列表
現在的中國產車和以前已經截然不同了,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語,中國產車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反而很多合資車一直在原地踏步,所以中國產車和合資車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很多了。
中國產車進步最明顯的地方在於設計能力,不少中國產品牌的設計能力已經超過主流合資品牌了,比如吉利、比亞迪、長安等品牌的外觀和內飾設計能力都非常出眾。很多中國產汽車的內飾質感都已經達到了豪華品牌的水平,並且配置非常豐富,這是很多合資車無法相比的。
中國產車在動力方面的進步也比較明顯,這也是得益於中國產汽車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聘請了很多合資品牌的研發人員,在發動機、變速箱、平臺等方面的技術升級都非常明顯。吉利融合了沃爾沃發動機的技術,並且研發了傳動效率比大眾更高的雙離合變速箱,長安也研發了藍鯨系列發動機。只不過中國產車的動力匹配水平還不夠高,有些車型引數很高,但實際動力水平卻大相徑庭。
另外,中國產車的質量進步也是比較大的,以前的中國產車小問題比較多,而且比較容易生鏽,現在的中國產車質量好了不少,小問題也減少了,也不容易生鏽了,所以中國產車的耐久度和保值率都得到了提升。
中國產車包含了很多品牌和車型,以上言論僅適用於熱銷的主流汽車品牌,部分不入流的汽車品牌依舊不建議購買,小問題較多,而且保值率較低。如果要買中國產車,建議還是選擇吉利、長安、領克、比亞迪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