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林媽咪

    小歡喜中海清飾演的童文傑給孩子道歉,是因為童文傑對孩子要求過高,總是打孩子。其實說到董文傑為什麼向孩子道歉,那是因為董文傑意識到,和孩子當朋友是挺利於親子關係的一件事情,從這個出發點起,才去向孩子道歉。

    作為父母,需要向孩子道歉嗎?

    是肯定需要的,而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三個原因:父母的出發點是什麼?怎麼樣去向孩子道歉?想要達成的最後效果?

    一. 父母的出發點是什麼?

    就像董文傑一樣,如果家長是想緩和親子關係,和孩子做朋友,這就說明家長在親子關係中是有思考的,會想努力的尋找和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往往這樣的家長在親子關係中反而是值的孩子去尊敬的。

    二. 怎麼樣去向孩子道歉?

    大部分的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都拉不下來面子,感覺道歉會讓自己很沒有面子,這也正常。但往往親子關係之間的隔閡就差那麼“一層窗戶紙”,孩子覺得父母不好說話,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這層窗戶紙誰都不捅破,只會越來越厚。

    就像兩隻刺蝟一樣,只有一方放下身上的尖刺,另一隻感到了安全也會放下尖刺。作為父母,有時候想想,道個歉而已,在自家人面前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這麼一想會很容易一些。

    三.想要達成怎樣的效果?

    好多人都會說“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麼。”其實說到道歉的本質,並不是說,父母做錯了一件事情,以後會改正。而是讓孩子認識到,作為父母,是有反思自己的能力的,聽得進旁人的意見,讓孩子知道,自己願意為了孩子放下身段,這也是一種愛。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會犯的錯,家長也會犯,而在親子關係中,大家都在相互學習中成長,這才是一個家庭的意義。

  • 2 # BaBy媽媽育兒計

    首先達成一個前提:如果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父母應該向孩子道歉。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父母做錯了,需要這樣做。理由有三,論述如下:

    1.榜樣力量不可忽視。在2018年《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中,“父母”居四、八年級學生最崇敬榜樣的第一位。四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父母”“老師”和“科學家”,人數比例依次為 25.8%、22.5% 和 14.2%;八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父母”“影視歌星或體育明星”和“歷史名人或文化名人”,人數比例依次為 29.1%、14.6% 和 12.1%。

    一句話概括:父母在孩子心中佔有重要地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而在榜樣力量的激勵下,孩子往往會複製、模仿父母的行為。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模仿能力,其實孩子都是模仿高手,最容易有樣學樣。因此,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起著重要作用,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

    有時,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播下什麼種子,孩子就開出什麼樣的花。所以,榜樣力量不可忽視。

    2.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形成一種平等的關係。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兩者存在血緣關係,在年齡上屬於隔代人,同時這兩點也正是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理由。

    比如很多父母經常會說,”我生你養你容易嗎“、”我是你的長輩,你必須尊重我“等等。

    客觀上來說,作為子女,這是應盡的孝道,是應該做到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卻不應該成為父母做錯事時用來逃避的藉口。

    事情一碼歸一碼,孝道應盡,但親情綁架就不對了。

    這就好比坐公交車時,迎面走來一個老奶奶,理直氣壯地要求你給她讓座,這事換作任何人都得生氣。

    因為給你讓座是因為我崇尚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但若是成為你用來道德綁架我的藉口,那肯定是不對的。

    所以,如果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父母與子女之間應形成一種平等的關係。

    3.有助於培養孩子勇於承認錯誤、正直且有原則的美好品質。

    不妨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下這個問題,如果”我”沒有道歉呢?

    孩子可能會想:“為什麼平時你們教育我,做錯事情要勇於道歉,換作你們家長就不適用了呢?”

    所以,這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此外,再加上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可能會懷疑自己的父母,變得不再相信自己的父母,對親子關係的養成也有著不利影響。

    而電視劇《小歡喜》中,海清飾演的母親肯放下自己的面子向孩子道歉,恰恰說明這個母親是一位明智的母親。

    對於母親而言,雖然自己丟了所謂的面子,卻保住了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

    對孩子而言,在前面所說的榜樣力量的激勵下,有樣學樣,學習父母身上的優點,更有利於自己的良性發展。

    孩子長大以後,在做人方面勇於承認錯誤、正直且有原則。

    試問有幾個人不喜歡正直的人呢?很多女孩擇的偶標準和企業的用人標準不都如此嗎?

    綜上所述,對於家長來說,如果牽扯到原則性的問題,學會放下自己的面子,以正確大度的姿態來面對孩子,向孩子說一聲“抱歉”,反而會形成一種良好的效果。

  • 3 # 壹本鄭經

    勇於道歉的父母,不僅能收穫溫馨的親子關係,還能教會孩子承擔與尊重。你的孩子也會因為有一個有擔當的父母而驕傲

  • 4 # Ll8

    我很想噴你,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啊呵呵。“作為父母,需要向孩子道歉嗎”

    父母怎麼了,獨裁還是怎麼的,傷害了還孩子還不需要道歉是嗎,父母什麼都是對的是嗎 ,作為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沒有尊嚴是嗎。我為你有這樣的荒唐疑問感到悲哀。

  • 5 # 萌媽百寶箱

    作為父母,需要向孩子道歉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父母也有做錯事,說錯話的時候,父母錯了,當然也要道歉。當我們道歉的物件是自己孩子的時候,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認真地向孩子說一句對不起呢?

    追最近熱播的《小歡喜》,看到方一凡的媽媽童文潔向孩子道歉,並真情流露,哭著跟孩子說媽媽錯了,還向孩子保證媽媽以後不打你了。

    當童文潔道歉完之後,問孩子能原諒媽媽嗎?

    孩子想都沒想地說:“我原諒你了!”

    這是我看這部劇中觸動非常深的一幕,對很多父母來說,在自己孩子面前承認錯誤很難,更別說認真地向孩子道歉了。

    想想看,我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教育他們要知錯就改,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作為父母,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自己做到這一點了嗎?

    其實,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做到“言傳身教”,包括父母面對錯誤的方法和態度,孩子都會學到。

    孩子們需要看到自己的父母在犯了錯誤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的,這就會讓他們有樣學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在不斷地學習做更好的父母,孩子也會學習做更好的孩子。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中,父母不但要允許自己犯錯,也要允許孩子犯錯,這樣父母和孩子才會一起成長。

    總之,想要讓孩子成為知錯認錯並且勇於改錯,承擔責任的人,我們父母就要學會自己犯錯的時候,放下父母的驕傲,示範如何承認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也會煩錯誤,但我們有勇氣承認和改正錯誤,這就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 6 # 小風車媽咪

    作為父母,需要向孩子道歉嗎?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作為父母,我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很少真正的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內心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只是覺得孩子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而這樣的目的都只有一個“為了孩子好”。

    那麼到底真的對孩子好不好呢?這要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

    比如說我們家長都覺得孩子不應該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興趣班,至於孩子想不想學,那都是次要的。這種做法就欠妥當。比如我們家長還經常不問青紅皂白的把孩子訓一頓,結果最後發現是自己錯了,那應不應該給孩子道歉呢?

    其實我覺得只要是做錯了,那就應該道歉。而不是覺得我就是父母,我說的都有理。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更希望自己的精神獨立,孩子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那麼我們父母給孩子道歉,都要怎麼做呢?

    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或者不對了。

    這是一個道歉的態度問題,不能只是模糊的說,我錯了,你原諒我吧。針對具體的問題給孩子道歉,更能夠贏得孩子的諒解。

    就在前幾天,我把孩子對我說的話以開玩笑的方式講給妹妹聽。結果被孩子聽到了,他就說我不守信用,隨便和別人講他的事。然後就鬧脾氣,哭。我想了一下,確實做的不對,於是我進屋就抱著他,對他說:“對不起,媽媽不該把咱倆之間的秘密告訴別人,讓你難過了。媽媽以後不會這樣做了。你原諒我不?”結果孩子擦了擦眼淚,就點頭了。

    其次是道歉的態度。

    既然是我們做錯了,那麼我們給孩子道歉也要態度真誠。不能隨便的說我錯了,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應付和敷衍。

    給孩子道歉,我們要蹲下來,或者和孩子坐在一起,拉著孩子的手,看著孩子的眼睛,然後用溫柔的語氣給孩子道歉。道歉過後不要忘記給孩子一個擁抱。

    再次,和孩子達成約定。

    既然是做錯了,道歉了,那麼以後怎麼辦?這也是一個問題。針對這件事情,我們為什麼會錯,我們當初是怎麼想的,我們為什麼會對孩子發脾氣,這都要讓孩子明白,然後和孩子商討以後該怎麼辦。

    比如有一次,我家孩子作業不認真,很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於是我狠狠的打了他一下。他很傷心的哭了。過後我覺得自己下手也是重了一點。於是我在他心情平靜了之後,給他道歉:“剛剛媽媽打你是不對的。先請你原諒我,以後媽媽不會隨便打你的。但是,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會打你啊?”孩子說:“我做題不認真,做錯了。”“這麼簡單的題目該錯嗎?”“不該”,“那麼以後要怎麼做啊?”“我以後認真做題,不馬虎了。”

    孩子慢慢的就養成了認真檢查的習慣,錯誤率下降了。

    這就是我們道歉所要達到的目的。

    很多的時候,我們家長都是因為情緒所致,壞情緒上來了,控制不住,就對孩子發火了。那麼冷靜下來之後,一定要想辦法彌補,以免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 7 # 小太陽兒童健康

    勇於道歉的父母,不僅能收穫溫馨的親子關係,還能教會孩子承擔與尊重。你的孩子也會因為有一個有擔當的父母而驕傲。

    需要道歉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工作上遇到了不開心,感覺到了壓力時,可能我們的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這時我們就會對孩子大喊大叫,這樣做傷害了他們的感情。亦或是我們不小心打碎了孩子的一個玩具或寶貝。這些事情都值得道歉,即使是對蹣跚學步的孩子。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正確地說出道歉的話,我們所犯的每一個錯誤都可以教會孩子們如何反思和承擔責任。 為什麼這樣講呢,我來解釋一下,我們有時會上班遲到,是因為我們沒有為擁堵的交通提前做好應變準備,而不是因為交通的擁堵。同樣,我們打破了孩子的玩具,因為我們沒有看腳下的路,而不是因為玩具礙了我們的事兒。道歉時不要找藉口,而是解釋事情如何發生的,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並沒有故意傷害孩子的感情。但是當我們失去耐心和脾氣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很多的父母在因為自己工作壓力大而孩子快要上學遲到的時候對她大吼大叫。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孩子的錯。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向孩子道歉。我們應該說“我很抱歉,今天早上我對你太嚴厲了。因為今天我有個會議需要準時參加,情緒比較緊張,下次我會努力,不大喊大叫。”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道歉也可以幫助他們識別和理解情感。家長們在道歉之後討論這個場景,幫助孩子理解所發生的事情,並確認他們的情緒。 你可以說,‘其實我也不喜歡自己的表達方式,是因為我心裡不高興了。”父母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自己會不開心,這樣可以讓孩子從他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然後幫助孩子確認他自己的感受。對孩子說:“我想你也不開心,因為你想要我的關注。”他會說,“對不起”這樣我們就明白在很多時候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只不過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如果當時父母不能關注他,他可能會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對孩子們來說,道歉後強化一系列情緒是有幫助的。然而,對許多家長來說,這種討論可能具有挑戰性,如果父母在談論自己的感受時感到不舒服,父母可以和朋友或配偶一起練習,或者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進行反思。如果父母有時間和孩子們坐在一起,應該主動關注他們的情緒。重大生活事件新生嬰兒、離婚、大搬家——並不是所有的生活事件都能得到孩子們的好評。當他們因為我們的決定而生氣時,我們應該道歉嗎? 不。這是你為了改善家庭做出的選擇,沒有必要道歉。然而,父母應該承認孩子的感受,並找一個機會來處理每一種感受。同時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們會沒事兒的,負面情緒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如果父母給孩子道歉,就好像孩子有這些負面情緒是父母的錯一樣。其實父母沒做錯什麼。孩子只是被父母的選擇傷害了。透過不為自己的選擇道歉,也幫助孩子懂得有些事情不是他們能控制的。讓孩子們意識到他們的感受和憤怒不會影響父母的決定。當你無法控制的時候幾年前,一位朋友告訴我:永遠不要為別人的不良行為道歉,所以在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了一些讓自己難過的人或事,我不會對孩子說對不起。這個建議是正確的:為你做錯的事道歉。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成為學校某個社團的一員,或者跟朋友有點小摩擦。你的角色是提供同情,而不是道歉。 這時父母承認孩子的情緒和痛苦是很重要的,而不是把它最小化,但父母不需要為此道歉。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指導孩子若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麼處理。這也是一個教授或練習應對技巧的好時機。父母也可以問孩子怎樣做會讓他們開心一些。如果他們不知道,可以告訴孩子在不開心的時候深呼吸或跑步會讓自己感覺好受許多。再不行的話還可以學著網上跳一段尬舞,當他們開始哭的時候,他們最終會笑,因為他們在做傻事。或者,提醒他們上一次他們不開心的時候,你做了什麼讓他們感覺更好。在孩子的任何年齡,父母透過道歉來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很重要的。但當父母對孩子的感受不負責時,父母的心就不在道歉之列了。尊重自己,並且同理心和理解對待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長應該做到的。

  • 8 # 紅紅說育兒

    需要的,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昨天不舒服,去吊針了,身體不舒服,心情也不好。

    以往帶兩歲孩子睡覺,他都是嘰嘰喳喳、爬上爬下的,我一般都耐心跟他說話。可是昨天實在沒精神,孩子一直在說話,我心情煩躁,說了幾遍:“不說話了,睡覺了!”他都不聽,忍不住就發了火,吼了一句:“別說了!”孩子瞬間就安靜了,差不多五分鐘時間,他都靜悄悄的,以往半分鐘都忍不住。我回頭看他,只見他悄悄看著我,眼睛蓄著淚,小嘴一癟一癟的。

    我後悔了,問他:“你生氣了嗎?”他回答:“嗯!”我告訴他:“對不起,媽媽不該吼你!媽媽只是身體不舒服,想休息了。”

    孩子輕聲問:“媽媽你不舒服嗎?”“你今天去看醫生了嗎?”“你是不是去吊針了。”我輕聲告訴他:“嗯!不舒服,去吊針了。”他“哦”了一聲,“媽媽趕快睡覺吧!”然後他就睡了。

    其實和孩子道歉沒有那麼困難,只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平等的地位,道歉沒有那麼丟臉。

  • 9 # 不做笨小孩

    作為父母,向孩子道歉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我發現不少父母固守著這樣的觀念:

    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保持作為家長的威嚴,低頭認錯會讓自己跌份,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還怎麼教育孩子?就算是自己做錯了,也絕不向孩子低頭道歉。

    殊不知,向孩子道歉可以傳遞以下非常積極的資訊:

    1、每個人都會犯錯;

    2、面子沒那麼重要;

    3、我們可以和彼此更親近。

    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漸行漸遠,只是差了一個道歉。

    父母該如何向孩子道歉?

    回想一下,即使父母迫於壓力向我們道歉,他們一般都怎麼道歉?

    ——“吃飯了。”

    很真實了吧。

    他們認為主動跟你開口說話,自己已經放下面子,就是道歉了。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接收到這樣的資訊。

    作為父母,向孩子道歉時,一定要做到這三點:

    1.道歉要及時、直接

    父母在道歉時,不要拖拖拉拉,也不要拐彎抹角,錯了就要當著孩子的面直接道歉。否則,即使你後來再彌補,孩子會覺得父母的道歉太遲,缺乏誠意,心裡也不舒服,自然道歉也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2.道歉要讓孩子感受到誠意

    道歉的目的是讓孩子諒解你,緩和親子間的對立關係。對孩子來說,你道歉的態度才是他們能夠原諒你的關鍵。

    不要以為說個“對不起”就夠了,應該讓孩子體會到你道歉的誠意,甚至應該向孩子說明自己犯錯的原因,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內疚。由心而發的道歉,才能化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3.道歉陳述的事實要中肯

    父母向孩子道歉時,不僅應該明確無誤地告訴孩子你自己做的或說的哪些錯了,而且還要說清為什麼要認錯。實事求是地說明自己的過錯,既不要誇大自己的錯以取寵孩子,亦不要縮小自己的錯以原諒自己。

    道歉不會丟面子,不道歉才會傷害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的,自己犯錯的時候他們會向父母道歉。同樣,在父母傷害到自己的時候,他們也期待父母能夠真誠的道歉。

    很多時候,他們需要大人的道歉,只是想要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得到父母的尊重。

  • 10 # 潮控範

    給孩子道歉,和【父母】這個稱呼無關。只不過由於傳統文化裡對於「孝道」這件事的看重,這件事情就變得比較『疑惑』了。

    據我所觀察的情況看,父母其實也是會道歉的。而這些道歉,基本上是行動上而非語言上的。一來大概是拉不下臉,二來是我們的文化對於教育孩子較為崇尚嚴厲,比如「名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導致很多時候家庭關係看似完美,實際分裂。一旦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其他家庭成員會拼命反對TA,以維持他人眼中的【完美家庭】。

    最為詭異的一點在於,這種模式大機率的會世代相傳,被奉為所謂的"家風"。

    怎麼越說越感覺像偶像劇的套路......

    無論如何,父母犯了錯,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道歉總比不道歉來的好。因為大部分孩子本質上是愛自己父母的,只要父母給孩子真誠地道歉,孩子基本上還是會原諒父母的(除了某些性質惡劣的事情)。

    給孩子道歉的好處其實有挺多的,比如:

    開啟孩子的內心,和孩子真正地交心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遇到事情會第一時間選擇和父母溝通夫妻關係變得和諧

    ......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

    父母和孩子一樣大。

    什麼意思?

    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後,她是新生的,因為她什麼都不懂。而孩子在出生後,也是新生的,因為他們沒有當過任何人的孩子。

    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在探索如何做母親,只是做對了一半。父母更應該探索的是,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長,也就是所謂的結伴而行。

    您要清晰而明白的告訴孩子,同時告訴自己:我是第一次作為一個父母。在之前,我的身份是女兒/兒子,妻子/丈夫以及XXX(職業名稱)等。前幾個身份的年齡還在增長,而母親/父親的身份卻依舊年幼。我可能不明白怎麼做好(至少現在),但是我願意和你一起成長,你有多大,我(母親/父親)的身份就有多大。也許我在這一個過程中會犯錯,但是我們一起成長。所以,以後,請讓我們一起攜手面對吧。

    這樣,您才會有機會,逐漸成長為好的父母。

    相互扶持,相互成長。這才是父母真正成長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一次我真難忘的結尾?